布爾喬亞
- 精神分析視角下路易斯·布爾喬亞的紡織品藝術分析
0)路易斯·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1911—2010年)早期受到抽象表現(xiàn)主義與超現(xiàn)實主義的影響,其作品以帶有隱喻的繪畫為主。童年經(jīng)歷的痛苦和陌生環(huán)境下的不安導致她的作品充滿強烈的恐懼與壓迫感。布爾喬亞的大部分作品都包含著巨大的空間關系,體現(xiàn)了當時的社會權力觀念及其精神世界。布爾喬亞晚年的紡織品藝術是從自己的生活中汲取靈感,并通過剪裁、拼接和縫紉等方式表現(xiàn)出來。這不僅隱喻了社會關系中的種種聯(lián)系,也在藝術新材料的運用中發(fā)揮了引導作用。1
紡織報告 2024年3期2024-05-02
- 路易斯·布爾喬亞藝術中的女性形象
作家路易斯·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活動的20世紀60年代后期,是有關現(xiàn)代女性主義研究全面發(fā)展的時期。琳達·諾克林(Linda Nochlin)1971年發(fā)表的論文《為什么偉大的女性美術家不存在?》引發(fā)了美術史上是否存在女性美術家的討論[1]。人們開始重新審視女性美術家在歷史上的地位。隨著這一運動的活躍,對美術史上的制度和各種話語的探索也愈發(fā)深入,大家開始探討使女性美術家依附于男性美術家的動因。本研究從女性主義的視角審視畫家路易斯·布爾
海外文摘·學術 2023年17期2023-04-12
- 論《子夜》中的布爾喬亞青年群像
呂周聚布爾喬亞是一個外來詞語,在20 世紀30 年代的期刊上不乏對這一詞語的解釋,且對它的解釋大同小異。如《拓荒》創(chuàng)刊號將“布爾喬亞”作為一個名詞來解釋。布爾喬亞是法文‘bourgeois’之音譯。所謂布爾喬亞,原是非奴隸的自由民之義,是與貴族和教士相對待而言的。又以歷史上順序言,對于教士之為第一階級,國王諸侯貴族之為第二階級,以及普羅列他利亞之為第四階級,亦稱為第三階級?,F(xiàn)在所謂布爾喬亞,是指資本家階級,是在實業(yè)革命以后所產(chǎn)生的。其特征:獨占資本,雇入勞
社會科學輯刊 2023年6期2023-02-27
- 邀約(組詩)
這里從不失效布爾喬亞傷感的遺產(chǎn)不足以被憤怒繼承大與小,輕與重,長與短的角力你被迫站在遺忘的帷幕里回旋的余力,從來只存在于想象你寫下,不是因為擁有是因為喪失你寫下,不是因為太多是因為太少你寫下,不是因為遺忘是因為記憶邀約一次多人聚會的日期仿佛來自他身體的單獨邀請她害怕,面對熟悉的她只能投以陌生的,目光的撫摸兩年來,流言的兵馬已將她棄置在懸崖每一次,逃生與溺毀同時降臨隱秘的呼吸為她搭救臨時庇護所她不知該同情自己還是該憎恨自己,偉大的修復劑那是女巫的饋贈還是回憶
揚子江 2022年6期2022-11-17
- 邀約(組詩)
這里從不失效布爾喬亞傷感的遺產(chǎn)不足以被憤怒繼承大與小,輕與重,長與短的角力你被迫站在遺忘的帷幕里回旋的余力,從來只存在于想象你寫下,不是因為擁有是因為喪失你寫下,不是因為太多是因為太少你寫下,不是因為遺忘是因為記憶邀約一次多人聚會的日期仿佛來自他身體的單獨邀請她害怕,面對熟悉的她只能投以陌生的,目光的撫摸兩年來,流言的兵馬已將她棄置在懸崖每一次,逃生與溺毀同時降臨隱秘的呼吸為她搭救臨時庇護所她不知該同情自己還是該憎恨自己,偉大的修復劑那是女巫的饋贈還是回憶
揚子江詩刊 2022年6期2022-11-09
- 蜘蛛“女王”布爾喬亞:1982-2022
頁 路易絲·布爾喬亞 《MAMAN》 1999 年她是公認的20 世紀最偉大的女性藝術家之一,也于1982 年成為第一位在MoMA 舉行個人藝術回顧展的女性藝術家。71 歲才成名,80歲迎來創(chuàng)作黃金期,她顛覆了男性主導的藝術界,活到98 歲,也創(chuàng)作到生命最后一刻。路易斯·布爾喬亞(1911-2010),法裔美籍藝術家。在她漫長的職業(yè)生涯中,剖析和探索了一系列關于人類本質(zhì)的主題與情感,包括生命與愛、生活與痛苦、家族和家庭、性與身體、以及死亡和無意識。大器晚成
藝術品鑒 2022年19期2022-09-09
- 危機四伏 《黑衣人:全球追緝》
兄弟勞倫特·布爾喬亞和拉里·布爾喬亞是法國的舞者及編舞家,導演F·加里·格雷認為他們的肢體語言很好,能給電影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劇組對記憶消除棒進行了創(chuàng)新,在保持裝置基本功能和熟悉質(zhì)感的基礎上,給它的機制里增添了一些動畫,讓它打開和移動時擁有不一樣的感覺?!?影片拍攝在英國華納的利維斯登工作室進行,這里搭建了許多內(nèi)景,包括黑衣人倫敦總部探員T的圓形辦公室、瑞莎的地中海領地、莫莉兒時住所、黑衣人審訊室、探員 O的蛋形辦公室、埃菲爾鐵塔傳送室等。
中國銀幕 2022年5期2022-05-09
- 控制和自由:從材質(zhì)的變化看路易斯·布爾喬亞作品中的設計語言
4)路易斯·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在20世紀跨越了現(xiàn)代和當代兩種語境,其作品中帶有自傳色彩的特殊性語言,即設計語言。布爾喬亞認為“螺旋”代表了控制和自由。童年經(jīng)歷令布爾喬亞魂牽夢繞,其創(chuàng)作靈感大都源于此,這也是促使她源源不斷創(chuàng)作的原始力量。不同材質(zhì)所包含的語言是不同的,堅硬的材質(zhì)在她漫長的藝術創(chuàng)作生涯中占據(jù)了大多數(shù),使用柔軟材質(zhì)的創(chuàng)作數(shù)量也頗多,創(chuàng)作主題與童年的創(chuàng)傷、孤獨有關,材質(zhì)的變化使她在作品中所寫入的語言也是在改變的。一、創(chuàng)造力
上海視覺 2022年2期2022-02-24
- 小布爾喬亞的噩夢
這簡直就是小布爾喬亞的噩夢。西方人來到北京胡同和上海石庫門房子時,最迷戀的無非是居住空間看起來有種開放性——北京胡同里這家的窗下坐著那家的小孩,老太太和灰色的鴿子以及京巴犬在一處曬著太陽,人們來來往往問候著“吃了么您吶”,上海房屋外晾曬著內(nèi)衣褲,虛掩的窄門能多少蓋住些秘密,卻也正因空間促生不斷的來來往往而能衍生出諜戰(zhàn)電視劇式的密斗與《繁花》中的情事。這種半開放的多戶居住空間,與西方式獨棟郊區(qū)住宅恰成對照。后者“內(nèi)”與“外”分得清楚,“內(nèi)”是家庭組織的派對聚
睿士 2021年11期2021-11-19
- 在“感官花園”探索愛的藝術
駐足路易斯·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的視頻作品《剝橘子》阿涅斯·瓦爾達(Agnès Varda)的視頻裝置作品《海邊》當代著名女藝術家路易斯·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在視頻《剝橘子》中模仿父親用美工刀在橘子上刻出一個人形,幽默地表達了自己的女性主義觀點。當完整的橘子皮呈現(xiàn)出一個小人的形狀,而從橘子根部摳出的經(jīng)絡則恰似橘皮小人凸起的私處。每當這時布爾喬亞的父親就會說:“這個小人兒真可愛,我覺得它就像我的女兒,但是很顯然
南方人物周刊 2021年31期2021-10-30
- 以藝術的方式實現(xiàn)自我救贖
——從精神分析視角評路易絲·布爾喬亞的藝術
母童年時期的布爾喬亞與弟弟、保姆和父親1922 年《小女孩》1975 年《撿來的孩子》1970 年《人物系列》1940-1950 年決定藝術的力量正是我們每個人的心靈和體驗共有的東西——救贖、自由、死亡、侵犯、世界的狀態(tài)、我們靈魂的樣子?!狟BC 紀錄片《永恒的藝術》路易絲·布爾喬亞1911 年出生于巴黎,1938 年移居紐約,并于2010 年以98 歲高齡在紐約去世,藝術創(chuàng)作生涯跨越兩個世紀。無論是在現(xiàn)代藝術,還是當代藝術的雙重語境中,路易斯·布爾喬亞
海峽影藝 2021年1期2021-05-19
- 穿針引線
——路易絲·布爾喬亞橙色高領破洞針織上衣、小牛皮手提包(Prada)白色椅(1680元Vico Maglstretti設計Kanell from一個億復古倉)在我看來,針線活太娘娘腔了,我想要的是被征服的東西。但境況讓我對線產(chǎn)生了興趣,它們贏得了我的心。——安妮·阿爾伯斯編織手袋(Loewe)Banjooli咖啡桌(3120元Moroso from H.N.UN空間美學館)The Triangle手袋(Bottega Veneta)
家居廊 2021年4期2021-04-07
- 另眼看超現(xiàn)實主義女藝術家路易斯·布爾喬亞
0)路易斯·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生于巴黎,25 歲時才開始學習藝術。1938年與美國藝術史學家Robert Goldwater,(1907-1973年)結婚,并移居紐約,她早期的作品都是繪畫或平面雕刻,以接近于超現(xiàn)實主義的方式進行創(chuàng)作,40年代后又開始嘗試雕塑。而其童年的經(jīng)歷也成為了她創(chuàng)作的激發(fā)線索,“為了完全表達我對這個家庭不能容忍的極限,我必須選擇一個形式發(fā)泄心中的焦慮,并且可以不斷改變、毀滅并重生”。她對于空間的跨越總是會摻雜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20年11期2020-12-29
- 布爾喬亞風,新時代穿衣精神
眼下大熱的“布爾喬亞風”靈感來自于上世紀70年代的穿衣風潮,代表著“把平凡衣服穿出貴氣”的穿搭風格,也就是別致摩登的“Bourgeois Style”,翻譯就是布爾喬亞風。但就是,看起來很舒(有)服(錢)??矗?0年前的時尚放在今天依然成為靈感的來源:寬肩西裝、長夾克、喇叭褲、寬腿褲、各式毛背心、高領毛衣、燈芯絨等等,這些都是“喚醒時光”的經(jīng)典裝扮。在時裝界甚至有這么一種說法:20世紀70年代的中產(chǎn)時裝要比60s或80s的都更雋永。所以,布爾喬亞風很難不
南都周刊 2020年12期2020-03-03
- TikTokChallenge時尚界的TikTok挑戰(zhàn)
e走上街頭。布爾喬亞壞女郎“布爾喬亞”是現(xiàn)在時尚界的高頻詞匯,西裝外套、帶領結的襯衫都是布爾喬亞風格的標志性單品,它呼應著復古趨勢,也意味著高級時裝的回歸和高級審美的重塑。但當下的時尚能區(qū)別于過去,全在于設計師們的創(chuàng)新,即便同樣是布爾喬亞概念,也有新面貌。Anthony Vaccarello在Saint Laurent 2020秋冬系列中用濃烈的色彩和格紋西裝致敬了品牌上世紀90年代的設計,其中最吸睛的當屬緊身的乳膠褲和半身裙,這種充滿性感隱喻的面料讓Sa
ELLE世界時裝之苑 2020年12期2020-02-05
- 當代婚禮的信用卡額度
深的是一場小布爾喬亞式婚禮,算是當代青年的婚禮縮影。浪漫如果有顏色,那它一定是紅色的,人民幣的那種紅。一場小布爾喬亞式浪漫婚禮,始于一套異域風情的結婚照。三亞是基礎配置,巴厘島是進階版,如果信用卡尚有額度,圣托里尼自然也得放手一搏。身為婚禮活道具,新郎人生頭回體驗修眉與粉底,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國字大臉,在化妝術下被整成了當代徐志摩。據(jù)保守估計,80%以上的新人在拍婚紗照途中會發(fā)生小冷戰(zhàn)。要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婚紗照正是被掀起的棺材板。小布爾喬亞的浪漫婚禮,少
環(huán)球人物 2019年20期2019-10-31
- 路易斯·布爾喬亞:“我自己的聲音喚醒了我”
——路易斯·布爾喬亞自我認知與宣泄豪瑟和沃斯(Hauser & Wirth)畫廊承辦的法國著名藝術家路易斯·布爾喬亞(1911—2010)個人作品展于2019年3月26日在中國香港開幕。這次展覽的重點是藝術家生命最后20年的獨特作品,包括織物雕塑、手擺、紙上作品、灌木雕塑以及很少展出的全息圖。藝術家在2010年5月的最后一天溘然辭世,享年98歲。這位在晚年忽然紅起來的藝術家,據(jù)說去世前兩天依然在工作,她說:“怎么我都這么老了?時間都去哪兒了?”路易絲·布爾
世界文化 2019年10期2019-10-23
- 回憶、宣泄與修補
欣賞路易斯·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的藝術作品,還是在展覽現(xiàn)場欣賞路易斯·布爾喬亞的藝術作品,人們都被其獨特的魅力吸引和觸動。這些作品打動觀者的并不是其外在呈現(xiàn)的表面物象,而是作品由內(nèi)向外散發(fā)出的藝術家注入其中的思想、情感以及觀者與這些思想、情感發(fā)生共鳴的奇特體驗。這些藝術作品傳達出的信息不是路易斯·布爾喬亞刻意為之的矯揉造作之情,而是她自然流露的真情實感,是基于這位女性藝術家對其經(jīng)歷的回憶、對她感情的宣泄及對她傷痛的修補。關鍵詞:路易
青年與社會 2019年20期2019-09-17
- 路易斯·布爾喬亞:“我的情感就是我的魔鬼”
術家路易斯·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1911—2010)是否應該感到慶幸呢?這位被稱為20世紀和21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的女性,至少是在她的有生之年獲得了藝術界的公認。1982年布爾喬亞的第一個大型回顧展在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舉行,彼時的布爾喬亞已年過七旬,她的藝術生涯已經(jīng)走過的道路,包括與超現(xiàn)實主義藝術家諸如馬塞爾·杜尚、安德里·布萊頓彼此為鄰的經(jīng)歷,與抽象表現(xiàn)主義藝術家諸如威廉,德,庫寧、布魯斯,紐曼和阿德,萊因哈特共同做展覽和出版
藝術當代 2019年1期2019-09-10
- 布爾喬亞新風關鍵詞
許長久以來的布爾喬亞風格都偏向于保守,但Hedi Slimane獨辟蹊徑地從校園風格著手,強調(diào)的依舊是新鮮的年輕感。新季的Miu Miu女孩也是1970年代巴黎資產(chǎn)階級的BCBG形象:針織配傘裙、身披大斗篷。只不過,她們似乎有更多不羈的心思與性感,總想在傳統(tǒng)里打破些什么,以張揚自己的年輕與活力。2019秋冬的布爾喬亞女孩還從英式男裝中汲取了不少穿衣靈感,使自己的形象變得更犀利、更新鮮、更有活力。Dior女裝創(chuàng)意總監(jiān)Maria Grazia Chiuri設計
ELLE世界時裝之苑 2019年9期2019-09-10
- 新布爾喬亞主義
也有幾件新式布爾喬亞風格作品,比如佩斯利圖案的領帶式連衣裙,算是和他的大熱單品連褲靴有些關系。本季布爾喬亞風格與“安全至上”的穿衣理念無半點關系。設計師們眼中的新布爾喬亞女性與西班牙電影導演Luis Bu.uel所理解的更有相同之處—— 漿衣之下,萌動的心和性欲,不妨想想Catherine Deneuve在電影Belle de Jour《白日美人》中出演的那位變身高級妓女的家庭主婦。適度壓抑有時比全然釋放出來更有趣的道理,或許可以解釋這一巨大轉變。很久以來
ELLE世界時裝之苑 2019年9期2019-09-10
- 請系好我們的每一個扣子
趨勢叫“愛上布爾喬亞”,當下的設計師們對從前資產(chǎn)階級大小姐的布爾喬亞風格做了時髦性感的全新演繹。在這些讓人眼花繚亂又耳目一新的設計中,我發(fā)現(xiàn)自己最想試一試的,還是那些把扣子扎實系好的look,比如校園制服、英倫男裝、優(yōu)雅領結……每個對自己穿衣有主見的女人都是一樣的吧,任流行趨勢風云變幻,你愛的和適合你的,從來沒變。穿衣風格,也算一種人生信仰,其實你信的,很可能就是你最美的樣子。
ELLE世界時裝之苑 2019年9期2019-09-10
- 比 喻
底部撒尿,而布爾喬亞們攀爬到它的頂尖。我就像一根雪茄,你必須用力吮吸,才能讓我保持燃燒。確實,很多事情使我憤怒。當我停止憤怒的那一天,我大概就會直挺挺地倒在地上,就像被拿走了支撐物的玩偶。我和我的書,在同一個公寓里。就像一根泡在醋里的酸黃瓜。人就像食物。在我看來,許多中產(chǎn)階級就像清燉牛肉,沒有汁水,沒有味道。另一些人則像淡水魚、牡蠣,像小牛頭肉或糖粥。我?我就像軟塌塌、臭烘烘的芝士通心粉,你必須品嘗很多次才會愛上這味道。你最終會愛上它,但這可能只是它把你的
意林·作文素材 2019年13期2019-08-04
- 比喻
底部撒尿,而布爾喬亞們攀爬到它的頂尖。我就像一根雪茄,你必須用力吮吸,才能讓我保持燃燒。確實,很多事情使我憤怒。當我停止憤怒的那一天,我大概就會直挺挺地倒在地上,就像被拿走了支撐物的玩偶。人就像食物。在我看來,許多中產(chǎn)階級就像清燉牛肉,沒有汁水,沒有味道。另一些人則像淡水魚、牡蠣,像小牛頭肉或糖粥。我?我就像軟塌塌、臭烘烘的芝士通心粉,你必須品嘗很多次才會愛上這味道。你最終會愛上它,但這只可能是它把你的腸胃無數(shù)次攪得翻江倒海之后的結果。我為自己善用比喻而感
視野 2019年14期2019-07-25
- 蜘蛛·情人·橘子
HU路易斯·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一位有著強大創(chuàng)作力的女性藝術家,用一生的時間抵抗原生家庭的恐懼,她將困在婚姻之中的媽媽比作巨大的蜘蛛,直與內(nèi)心的恐懼互搏。帶你走近路易斯布爾喬亞的內(nèi)心,同時邀請四位畫廊業(yè)者推薦最新的藝術作品。帶上北京春日展覽地圖,一起去探索城中藝事?!懊恳惶?,你都必須放棄或者接受你的過去,如果你無法接受它,那么當一名雕塑家吧?!甭芬姿埂?span id="j5i0abt0b" class="hl">布爾喬亞曾說過,“我只能選擇,是接受過去,還是消滅記憶?!敝┲搿⑶閶D、橘子,成為
VOGUE服飾與美容 2019年5期2019-06-11
- 生活就是不停地編織
張娜路易絲·布爾喬亞/《永恒的絲線》是法裔美籍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在中國舉辦的首個大型展覽。布爾喬亞被公認為20世紀、21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她的作品融合了深度的心理學思考和極高的形式創(chuàng)新。此次展覽展出了其一生中眾多代表作品,包括20世紀40年代晚期的“人物”雕塑系列,20世紀90年代的“牢籠”裝置系列,其生命最后10年的“織物”系列,以及巨大的蜘蛛雕塑——《媽媽》。《永恒的絲線》展覽對布爾喬亞作品進行了多重解讀,同時也揭示了其所有作品中貫穿的主題線
北京青年周刊 2019年17期2019-05-28
- 生活就是不停地編織
張娜路易絲·布爾喬亞/《永恒的絲線》是法裔美籍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在中國舉辦的首個大型展覽。布爾喬亞被公認為20世紀、21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她的作品融合了深度的心理學思考和極高的形式創(chuàng)新。此次展覽展出了其一生中眾多代表作品,包括20世紀40年代晚期的“人物”雕塑系列,20世紀90年代的“牢籠”裝置系列,其生命最后10年的“織物”系列,以及巨大的蜘蛛雕塑——《媽媽》。《永恒的絲線》展覽對布爾喬亞作品進行了多重解讀,同時也揭示了其所有作品中貫穿的主題線
北京青年周刊 2019年15期2019-05-13
- 比喻
底部撒尿,而布爾喬亞們攀爬到它的頂尖。我就像一根雪茄,你必須用力吮吸,才能讓我保持燃燒。確實,很多事情使我憤怒。當我停止憤怒的那一天,我大概就會直挺挺地倒在地上,就像被拿走了支撐物的玩偶。人就像食物。在我看來,許多中產(chǎn)階級就像清燉牛肉,沒有汁水,沒有味道。另一些人則像淡水魚、牡蠣,像小牛頭肉或糖粥。我?我就像軟塌塌、臭烘烘的芝士通心粉,你必須品嘗很多次才會愛上這味道。你最終會愛上它,但這只可能是它把你的腸胃無數(shù)次攪得翻江倒海之后的結果。我為自己善用比喻而感
讀者 2019年10期2019-05-08
- 松,不止于藝術
3 路易絲·布爾喬亞眼鏡長椅 I當:自開館以來,松美術館開展了大量公共教育項目,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與兒童青少年相關,這是否與美術館的自身定位有關?王:是的,這秉持了松美術館“向公眾而生”的理念。為了堅持藝術普惠的辦館初衷,讓美術館成為孩子們的學習資源之一,2018年我們特別推出了“松子計劃”,即將星期二設定為校園開放日,面向北京市及周邊地區(qū)所有幼兒園及小學提供藝術觀展支持,預約參觀的學校師生除可免費觀展,還可以獲得松美術館提供的公益藝術講解。去年這個教育活動
當代美術家 2019年3期2019-04-21
- 最新展覽資訊
50路易絲·布爾喬亞:永恒的絲線展覽《路易絲·布爾喬亞:永恒的絲線》是法裔美國籍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在中國的首個大型回顧展。此次展覽展示了藝術家職業(yè)生涯中最為重要的系列作品,包括20世紀40年代末期的“人物”系列雕塑,90年代的“細胞”系列裝置藝術,以及最為宏偉的、紀念碑式的巨型雕塑一一蜘蛛“母親”系列。本次展覽是對布爾喬亞作品的多重解讀,以“切不斷的線”這一貫穿其全部創(chuàng)作生涯、極具象征意義的主旨元素來連接始終。展覽時間:2018.11.03-2019.
現(xiàn)代裝飾 2019年2期2019-03-27
- 路易絲·布爾喬亞:痛苦如何以藝術來救贖?
看到路易絲·布爾喬亞的代表作《媽媽》,一只高十多米的巨大蜘蛛,一件紀念碑式的雕塑作品。在位于黃浦江邊的龍美術館,大尺度出挑的拱形空間非常適合這個龐然大物。雖是鋼鑄成的,但它張揚、感性,充滿侵略性和表達欲,站在旁邊,能感受到它的溫度。而展廳內(nèi)的墻面是清水混凝土,冰冷、空曠,透著工業(yè)氣息,作品與空間之間一熱一冷的碰撞,讓蜘蛛在這個封閉的水泥墻壁背景中顯得更有沖擊力。這一點是這件作品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室外復制品難以給予觀眾的感受。2000年,倫敦泰特現(xiàn)代美術館開幕
三聯(lián)生活周刊 2018年49期2018-12-19
- 原始情感的紀念碑性:路易絲·布爾喬亞的藝術世界
)“路易絲·布爾喬亞:永恒的絲線”展覽現(xiàn)場 攝影:謝飛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無疑是當代藝術世界的一個奇跡,她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里與戰(zhàn)后那些備受矚目的藝術家為鄰:馬克思·恩斯特(Max Ernst)、馬塞爾·杜尚、安德里·梅森(Andre Masson)、安德里·布萊頓(Andre Breton)等等,可她自己卻一直默默無名。1982年,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MoMA)為她舉辦了大型回顧展,此時的布爾喬亞已經(jīng)71歲高齡。更令人贊嘆
畫刊 2018年11期2018-12-06
- 路易絲·布爾喬亞,最獨立最倔強的存在
1911年,布爾喬亞出生于法國巴黎,她的一生都以豐沛的能量在不同領域進行嘗試。她是雕塑家,也是畫家及裝置藝術家。在法國的童年時光成為她最主要的靈感來源,她以身體為基礎原型,全方位深入探索情感、心理及個體每日細碎生活中隱藏的最深層的裂痕。在不斷嘗試中,布爾喬亞找到了一種屬于自己的、牽繞心頭的視覺語言。2018年11月2日,法裔美國籍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大型回顧展“路易絲·布爾喬亞:永恒的絲線”于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開幕
世界博覽 2018年23期2018-12-04
- 淺談路易斯·布爾喬亞的藝術創(chuàng)作
要】路易斯·布爾喬亞是法國當代出色的女性藝術家。她大膽將各種材料如石膏、橡膠等運用到藝術創(chuàng)作中,并將其以裝置或行為的方式融入到藝術實踐活動中,作品常常借用身體反復表現(xiàn)她的童年生活環(huán)境與家庭,其中尤以富有侵略性的雕塑作品占主要地位。本文試圖通過對路易斯·布爾喬亞作品中所呈現(xiàn)的空間、象征性、符號性的探索,了解童年生活對于藝術家藝術創(chuàng)作活動的潛意識影響,以及她如何通過不同的藝術形式來詮釋自我。【關鍵詞】路易斯·布爾喬亞;身體;情感;潛意識路易斯·布爾喬亞1911
絲路視野 2018年12期2018-05-14
- Louise Bourgeois路易絲?布爾喬亞 兇猛的“蜘蛛女王”
早,路易絲·布爾喬亞卻說:“人越老越聰明?!?5歲以超現(xiàn)實主義繪畫出道,后來又嘗試雕塑,在70歲的時候創(chuàng)造力井噴,98歲因心臟病在曼哈頓離世,路易絲·布爾喬亞這位具有傳奇色彩的祖母級藝術家的名望卻隨著歲月流逝而不斷增長。蜘蛛全然沒有想到,這個遍布在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倫敦泰特、東京六本木新城、紐約中央公園等地的巨型蜘蛛雕塑來自一個女人之手,并且年逾古稀。這個經(jīng)典的表達母性和充滿張力的大蜘蛛雕塑名為《媽媽》,是路易絲·布爾喬亞在90年代創(chuàng)作的一大高
優(yōu)雅 2018年3期2018-03-08
- 布爾喬亞與藏書票
,有這么一群布爾喬亞,他們不甘被塵世的喧囂打擾,不愿將自己的青春虛度于亢奮的生活節(jié)奏。他們所追求的僅是自己的一片天地,在那里無拘無束地做著自己信仰中堅信的一兩件事情。對于他們來說,人生本該如此。他們自認是在浪尖爭先戲謔的弄潮兒,更向往的是一種內(nèi)心的精神訴求。他們唾棄名利場中浮夸的躁動,視一味追逐物質(zhì)的享樂主義為恥。他們不滿足于穿衣打扮上的標新立異,試圖模仿文人雅士在閱讀中尋找心靈河流的彼岸。中國的布爾喬亞天真可愛,常做著白日夢,夢見自己在左岸的書舍尋找那“
中外書摘 2017年11期2017-11-22
- 老舍
別孝愛老母,布爾喬亞之仁未能一掃空也。幼讀三百篇,不求甚解。繼學師范,遂奠教書匠之基。及壯,糊口四方,教書為業(yè),甚難發(fā)財;每購獎券,以得末彩為榮,亦甘于寒賤也。二十七歲時發(fā)憤著書,科學、哲學無所懂,故寫小說,博大家一笑,沒什么了不得。三十四歲結婚,今已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閑時喜養(yǎng)花,不得其法,每每有葉無花,也不忍棄。書無所不讀,全無收獲,并不著急。教書做事,均甚認真,往往吃虧,也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許能有點出息!兒子評說舒乙:“生活中的父親完
作文周刊·小學六年級版 2017年30期2017-09-04
- “上海書寫”中的布爾喬亞情結的前臺分析
海書寫”中的布爾喬亞情結的前臺分析⊙馮娟娟[河南師范大學新聯(lián)學院文學與傳播學院, 鄭州 450000]上海是中國近現(xiàn)代最時髦、最精致、最現(xiàn)代的城市之一,現(xiàn)代化的都市空間產(chǎn)生了獨具魅力的“上海書寫”。本文擬以布爾喬亞情結為視角,探討“上海書寫”布爾喬亞魅力產(chǎn)生的原因,為進一步深入研究“上海書寫”做鋪墊。上海書寫 布爾喬亞情結 公共空間 女性樂園一、上海:滋生布爾喬亞情結的溫床布爾喬亞情結指向中產(chǎn)階級的消費意識,在外在形態(tài)上呈現(xiàn)為占有一定財富的中產(chǎn)階級在長期生
名作欣賞 2017年17期2017-07-14
- 蜘蛛情婦與橘子
法國女藝術家布爾喬亞Louis Bourgeois的內(nèi)心世界。而上個月我在倫敦泰特美術新館剛剛看完她的一個展覽,她的作品讓我渾身發(fā)麻。她是一個有魔力的老巫婆。最出名的就是那只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大蜘蛛,有一種蜘蛛叫做黑寡婦,每次見她的作品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黑寡婦。這個可怕的名字來源于雌蜘蛛在交配之后往往會吃掉雄蜘蛛,具有強烈的毒性。但Louis Bourgeois的蜘蛛作品名字卻叫“母親”,她說:“蜘蛛,為什么是蜘蛛呢?我最好的朋友是我的母親,她就像蜘蛛一樣聰明
財富堂 2017年6期2017-07-13
- 消費的力量
——讀《布爾喬亞-消費與欲望的古典記憶》有感
量 ——讀《布爾喬亞-消費與欲望的古典記憶》有感魏苡爽 (四川大學 610207)在諸多描述19世紀歐洲豐裕的物質(zhì)文化生活的作品中,臺灣學者辜振豐所著的《布爾喬亞——消費與欲望的古典記憶》以平實的語言和精美的圖片,向大眾展示了那驕傲百年的歐洲歷史。站在21世紀的今天,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文化的百家齊放,大眾已不再滿足于被給予的消費,而是更多的主動參與到經(jīng)濟與文化的變革當中,由消費的欲望刺激帶來的經(jīng)濟發(fā)展同時又驅動了文化藝術的繁榮進程。布爾喬亞;消費文化;經(jīng)濟發(fā)
大眾文藝 2017年4期2017-01-28
- 外婆的私房菜
們是失落的“布爾喬亞”。因為直至最近看的一本書,才解清了我對于布爾喬亞式飲食的誤解,它所指的也并非是貴族的飲食,而是居有所屬的人對于日常家庭飲食的品質(zhì)追求,此類飲食,甚至可以只是一鍋創(chuàng)意獨特的亂燉組合,前提是它們必須出品于家庭廚房。所以,我們自然可以把在家的雨天,那只慢慢收汁燉煮的紅燒雞稱之為“布爾喬亞”雞?;氐綄嬍?,開始和外婆打電話,外婆問我:“囡囡,晚飯吃什么了?”外婆總是在電話里不厭其煩地問我吃了什么,早上問早點吃了什么,中午問中餐吃了什么,晚上問晚
烹調(diào)知識 2016年6期2016-05-27
- 2015秋冬讓我們一起去流浪
爾扎克這樣的布爾喬亞作家都會贊同波西米亞主義,盡管大部分的布爾喬亞并非如此。事實上,波西米亞和布爾喬亞常常被視為是相反的團體。而自米蘭音樂學院畢業(yè)后,事業(yè)尚未起步前過著一種極為貧困的生活的普契尼,因為自己對于流浪的生活有著切身體驗,故后來他不惜與好友萊翁卡瓦洛反目也要寫作《波西米亞人》。整個戲劇故事非常簡單,就是描寫了一個愛情誤會,由于女主人公的病故造成了悲劇。這部戲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幾乎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出動聽的旋律,此時普契尼的旋律才華完全成熟了,所
北京青年周刊 2015年29期2015-09-10
- “布波族”的美學解讀
月),它由“布爾喬亞”(Bourgeois)和“波西米亞”(Bohemian)兩詞合并而成?!安疾ㄗ濉敝傅氖悄切碛休^高學歷、收入豐厚、追求生活享受、積極進取、崇尚自由解放并具有較強獨立意識的一類人。族,即某一群或某一類人。 雖然“布波族”起源于美國,但它并非美國所獨有的文化風尚,而是迅速波及全球,成為世界當下的一種文化時尚。《大西洋月刊》記者在采訪大衛(wèi)·布魯克斯時提了個問題:“你認為波波士是美國獨有的嗎,也許歐洲是更好的波波主義展示區(qū)?”這個聰明人回答說
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 2015年8期2015-08-19
- 老舍先生的自傳
別孝愛老母,布爾喬亞之仁未能一掃空也。幼讀三百千(注:《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不求甚解。繼學師范,遂奠教書匠之基。及壯,糊口四方,教書為業(yè),甚難發(fā)財;每購獎券,以得末彩為榮,示甘于寒賤也。二十七歲,發(fā)憤著書,科學哲學無所懂,故寫小說,博大家一笑,沒什么了不得。三十四歲結婚,今已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閑時喜養(yǎng)花,不得其法,每每有葉無花,亦不忍棄。書無所不讀,全無所獲,并不著急。教書做事,均甚認真,往往吃虧,亦不后悔,如是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許能有
傳奇·傳記文學選刊 2015年11期2015-05-30
- 路易絲·布爾喬亞“大蜘蛛”系列作品的符號學分析
7)路易絲·布爾喬亞“大蜘蛛”系列作品的符號學分析魏 華 (湖北大學知行學院 430077)本文基于現(xiàn)代符號學理論,試圖對路易絲·布爾喬亞的“大蜘蛛”系列雕塑作品進行全新的解讀。按照符號學的觀點,遍布世界各大博物館的“大蜘蛛”,可以看做是布爾喬亞創(chuàng)作的藝術符號。布爾喬亞通過不斷重復的“大蜘蛛”形象顛覆了傳統(tǒng)對蜘蛛的偏見。在東西方傳統(tǒng)文化結構中,人們對蜘蛛的評價顯然帶有男權主義的色彩。而布爾喬亞卻創(chuàng)新性地將其與現(xiàn)代都市新母親形象聯(lián)系起來,其作品隱含著女性主義
大眾文藝 2015年10期2015-03-13
- “布波族”的美學解讀
月),它由“布爾喬亞”(Bourgeois) 和“波西米亞” (Bohemian) 兩詞合并而成?!安疾ㄗ濉敝傅氖悄切碛休^高學歷、收入豐厚、追求生活享受、積極進取、崇尚自由解放并具有較強獨立意識的一類人。族,即某一群或某一類人。雖然“布波族”起源于美國,但它并非美國所獨有的文化風尚,而是迅速波及全球,成為世界當下的一種文化時尚?!洞笪餮笤驴酚浾咴诓稍L大衛(wèi)·布魯克斯時提了個問題:“你認為波波士是美國獨有的嗎,也許歐洲是更好的波波主義展示區(qū)?”這個聰明人回
語文教學與研究 2015年8期2015-02-14
- 路易斯·布爾喬亞:成熟在70歲之后
變化。但是在布爾喬亞身上,童年的經(jīng)歷卻是她在漫長的一生中反復在表達和控訴的主題,并成為她不變的創(chuàng)作動力?!巴甑纳衿妗⑸衩嘏c悲劇從未消失過,為了完全表達我對家庭不能容忍的極限,我必須選擇一個形式發(fā)泄心中的焦慮,并且可以不斷改變、毀滅并重生。”布爾喬亞說,她甚至覺得繪畫都過于綿弱,只有雕塑才能承載自己的情緒。這令人相當不可思議——當一個人90歲的時候,還不能忘記自己9歲時的不平與憤怒嗎?這是怎樣一種情緒或者其他的存在,可以穿透時間,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一種永恒?
藝術與設計 2014年7期2014-09-11
- 這個“殺手”不太冷——路易斯·布爾喬亞的雕塑世界
——路易斯·布爾喬亞的雕塑世界■ 王夢佳 by Wang Meng JiaThe "Professional Killer" was Hot so Cold Blooded—The Sculpture World of Louise Bourgeois我有時這樣幻想,如果路易斯·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不成為一位藝術家,那么她可能會成為一名殺手。從她的作品里所呈現(xiàn)的,是精神世界里不可治愈的傷痛。那些私密的焦慮、孤獨、背叛、壓抑、憤怒、報
雕塑 2013年4期2013-09-17
- 探源BoBos
geois(布爾喬亞)及Bohemian (波西米亞)兩詞合并而成。意思是指既贊成資本主義的布爾喬亞,又認同崇尚自由與解放、反對拜金的波西米亞。19世紀末,法國詩人波德萊爾以邊緣者姿態(tài)游蕩在時尚之都巴黎的拱廊街頭時,聽到了資本的心跳,發(fā)現(xiàn)了這個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城市中的美麗之惡,開啟了對資本主義城市文明的反省與文化批評。他的后輩瓦爾特?本雅明流亡到這座城市時,對19世紀的繁華巴黎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并為拱廊街、巴別塔、紅磨坊、大劇院,這些空間所隱含的文化寓意付出
中國經(jīng)濟信息 2012年2期2012-04-29
- 探索一個階級的心靈史
——讀《施尼茲勒的世紀》
個階層。二、布爾喬亞的同與異在第一章,彼得·蓋伊開始探討布爾喬亞的分歧與統(tǒng)一,以往學者往往把布爾喬亞看作鐵板一塊,于是作者提出了是布爾喬亞還是“諸”布爾喬亞?在彼得·蓋伊筆下布爾喬亞雍容有序、千姿百態(tài),分布于律師、醫(yī)生、中層官員、銀行家、商人和工業(yè)家、藝術家、教授諸多社會領域,而布爾喬亞統(tǒng)一性中又有“多”的事實。德國人有“大布爾喬亞”和“小布爾喬亞”的二分法,法國人則有“大布爾喬亞”、“正宗布爾喬亞”、“小布爾喬亞”三分法,稍后人們又有“富有的布爾喬亞”與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11年2期2011-04-01
- 杜拉拉和駱賽爾夫人
家,而歐洲是布爾喬亞的國家。從經(jīng)濟階層來講,兩個都是夾在有錢人和沒錢人中間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高不成低不就的社會中流砥柱。但是中產(chǎn)階級和布爾喬亞還是有很火區(qū)別的兩種人群。首先,布爾喬亞誕生的時候沒有跨國公司,他們不是白領,而是小業(yè)主——開餐廳的,開服裝店的,做蛋糕、而包、香腸的,做衣服、香水、珠寶的。他們是時尚的制造者,他們懂得時尚的每一道工藝。而中產(chǎn)階級是20世紀跨國公司的附屬品,這個人群和時尚的關系與制作沒有關系,只是消費。作為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消費
中華兒女 2009年12期2009-01-14
- 《BOBOS布波族:一個社會新階層的崛起》
族群,在極盡布爾喬亞小資產(chǎn)階級之能事的基礎上,私底卻渴望著如同波希米亞人一樣過著漂泊自由冒險的浪漫生活。過去區(qū)分小資情調(diào)的布爾喬亞和反叛文化的波希米亞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現(xiàn)在要把飲濃縮咖啡的教授和猛灌卡布其諾的銀行家分門別類已經(jīng)沒有那么簡單了。布波人所做的偉大的創(chuàng)舉是他們成功實踐了這樣一種生活方式:既可以獲得物質(zhì)財富的成功積累,同時又能夠保持精神的獨立、自由和反抗。他們走進了自己的天堂,不再為金錢奴役,不再相信權威。年輕的知識分子也不會再抱怨寒酸的薪水已經(jīng)對
意林 2005年18期2005-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