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童蒙

      • 浸潤經(jīng)典,習得語感
        李超婕童蒙經(jīng)典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期的童蒙經(jīng)典教學一方面有助于道德教育和優(yōu)良傳統(tǒng)文化的弘揚,另一方面其形式和內(nèi)容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語感,打好語文學習的基礎。一、精心選材,明確抓手葉圣陶認為,語感就是對語言文字的敏銳的感覺。呂叔湘也曾說:“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迸囵B(yǎng)學生語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如何有效落實語感教學呢?《易·蒙》中提到“蒙以養(yǎng)正,圣功也。”古人的兒童教育思想告訴我們,四五歲這一年齡段的學習

        師道 2023年4期2023-05-06

      • 祖先敘事與宗族建構(gòu)中的分合 ——基于萊蕪城子縣村朱氏宗族的考察
        舉之途。其中,朱童蒙是家族的第一位進士,因顯赫的官位和宗族建構(gòu)活動而受到后世的崇祀,影響所及,直至當下。2000年以來,朱氏不同支派先后開展了修祠堂、續(xù)修族譜、為祠堂塑像這三場前后相繼的宗族活動。在這些活動中,產(chǎn)生了關(guān)于祖先朱童蒙的多種口頭敘事。筆者將這些敘事置于具體的場域中,呈現(xiàn)以支派為表征的系譜性原則與以不同場域中的訴求為表征的功能性原則之間的互動關(guān)系,進而揭示以往被“國家與地方社會”視角所遮蔽的宗族自身的文化表述系統(tǒng)。一、萊蕪博陽朱氏發(fā)展史萊蕪地處魯

        民俗研究 2022年5期2022-11-22

      • 《醫(yī)古文》文選詞語注釋疏失舉隅
        ,尋注會經(jīng),開發(fā)童蒙,宣揚至理而已。(《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序》)教材注:“童蒙,此指初學的人?!盵1]215釋義似欠確?!?span id="j5i0abt0b" class="hl">童蒙”,為愚癡無知貌。《淮南子·齊俗》:“古者,民童蒙不知東西,貌不羨乎情,而言不溢乎行?!盵21]《抱樸子外篇·詰鮑》:“且夫遠古質(zhì)樸,蓋其未變,民尚童蒙,機心不動。”皆其例。又有“氃氋”,與“童蒙”同,《世說新語·排調(diào)》:“昔羊叔子有鶴善舞,嘗向客稱之,客試使驅(qū)來,氃氋而不肯舞,故稱比之?!盵4]435“氃氋”也為愚癡無知貌?!?span id="j5i0abt0b" class="hl">童蒙”又作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22年9期2022-11-21

      • 碰撞與融合—漢代童蒙書法教育對當今書法教育的啟示
        學內(nèi)容提要:古代童蒙書法教育雖與現(xiàn)代童蒙書法教育存在諸多不同,但其內(nèi)在聯(lián)系不可忽視。在當今學校教育中,書法學習已趨于邊緣化,被當作副科,受到冷落。兒童學習書法,或是家長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或是想讓兒童能寫出一手好字,其目的就與漢代童蒙書法教育有很大區(qū)別。而漢代書法特有的教育形式和教育特點,能夠為當今書法教育提供一些啟示,進而更好地加強書法教育,促進書法藝術(shù)的繁榮發(fā)展。一、漢以前的書法蒙學教育“蒙學”中的“蒙”有“沒有知識,愚昧”之意,喻示人童稚時期的知

        書畫世界 2022年6期2022-08-01

      • 超好看、超實用、超好玩的《童蒙上學記》帶你跟著童童蒙蒙一起開始神奇的語文冒險
        課”系列圖書之《童蒙上學記——小學語文教科書整體學習實踐手冊》,由北京教育學院初等教育學院副教授李懷源及其團隊歷經(jīng)16年時間研究和實踐打磨而成。以情境化、可視化、整體化,為小學生量身打造單元整體學習方案。緊扣教材,每學期一冊,共12冊,每冊8個單元,以單元為基本學習單位,重組課文,創(chuàng)設真實的、有趣的、可操作的學習情境,幫助孩子培養(yǎng)整體學習的語文學習習慣,達到旁征博引、觸類旁通的學習效果。每單元分“閱讀與鑒賞”“梳理與探究”“表達與交流”三個部分,從“語言建

        格言·校園版 2022年16期2022-07-09

      • 漢代童蒙教育發(fā)展芻議
        725300)童蒙教育,是古代的基礎教育,在整個教育系統(tǒng)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兑捉?jīng)·蒙卦》上說“蒙以養(yǎng)正,圣功也?!盵1]意即從小孩的童年開始予以正確的教育培養(yǎng)其良好的品德,為以后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是“圣功”也。童蒙教育興起于東周時期,到漢代得到了迅速發(fā)展,“蒙養(yǎng)教育在秦漢以后便進入有教材有組織形式的階段”。[2]漢代寬松的文教政策推動了教育制度的發(fā)展,加上選官制度的推行及漢代教育家對于童蒙教育的重視,使得童蒙教育在漢代迅速發(fā)展起來。一、秦代文教政策

        陜西開放大學學報 2022年3期2022-04-08

      • 農(nóng)村幼兒園幼兒良好品質(zhì)與習慣培養(yǎng)研究——評《農(nóng)村幼兒園田園課程的探索與實踐》
        段,故而稱之為“童蒙”。在一般的認知中,古代童蒙教育似乎僅僅圍繞四書五經(jīng)進行學習,顯然這是一種狹隘的觀點。在儒家學派教育觀念的影響之下,古代童蒙教育的內(nèi)容呈現(xiàn)一種“養(yǎng)正”的狀態(tài),因而童蒙時期教育的目標是實現(xiàn)“童蒙養(yǎng)正”。關(guān)于“童蒙養(yǎng)正”的內(nèi)容,朱熹在《童蒙須知》中有明確的解釋,在朱熹看來,童蒙之學,衣服冠履為第一,言語步趨為第二,灑掃涓潔為第三,讀書寫字為第四,雜細事宜為第五。僅以數(shù)十字,將童蒙教育的內(nèi)容詳細指出。按照朱熹的觀點,幼兒教育的內(nèi)容并非只是讀書

        中國農(nóng)業(yè)氣象 2022年3期2022-03-22

      • 唐代蒙學與歷史教育的探討
        早期教育,又稱為童蒙教育或啟蒙教育。1 唐代蒙學發(fā)展的原因童蒙教育經(jīng)過先秦、秦漢以及魏晉時期的發(fā)展,在唐代突破了以往單一的識字功能,逐步注入了道德教化和歷史教育的功能,使得童蒙教育有了新的發(fā)展。唐代蒙學之所以能夠有所新的發(fā)展,與中國古代重視教育的傳統(tǒng)、科舉制度的影響,尤其是童子科的設立密切相關(guān)。1.1 科舉制的建立唐代科舉制的進一步發(fā)展,使社會所有階層不論門第高下,都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進入仕途,由此這時的百姓將“征文射策,以取祿位”奉為人生理想,帶動了整個

        成才 2022年7期2022-03-18

      • 童蒙課程“打開”兒童數(shù)學啟蒙
        區(qū)漢峪小學開設“童蒙課程”,尋找讓知識落地的情境和繪本,把學生引入探究和體驗的美妙旅程?;趯W校五大主題(親親我的校園、擁抱我的伙伴、好習慣伴成長、“get”新的學習技能、我愛一年級),“童蒙課程1.0版”分別設計了“校園對對碰”“最強大腦”“數(shù)的誕生”“折紙的幾何”“影子游戲”5項內(nèi)容。課程開展一段時間后,教師們進行復盤反思。通過繪本、游戲、活動等形式與一年級新生“見面”,可以有效緩解學生的入學焦慮,還能讓他們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游戲中、生活里,是有趣好玩的。

        教育家 2022年49期2022-02-27

      • 童蒙求我”與中國哲學中的主體意識建構(gòu) ——關(guān)于《周易》蒙卦的一種生存分析
        的主體思路是將“童蒙”與“我”視為兩個不同的主體展開分析。然而,如果將蒙卦置于《周易》整體的思想脈絡中看,尤其是置于屯、需兩卦間,便會發(fā)現(xiàn)屯卦表達的是萬物初生于天地間呈現(xiàn)出來的“充盈”狀態(tài),蘊含著生命無限的可能性;需卦則著重強調(diào)對初生之萬物予以“養(yǎng)”,此“養(yǎng)”背后已隱含著某種觀念性層次的東西以及引導所養(yǎng)對象走向某種現(xiàn)實性的思想。因此,在“盈—養(yǎng)”之間的蒙卦,預示著從某種“可能性”實現(xiàn)為“現(xiàn)實性”的生存狀態(tài)。(4)朱伯崑先生曾就《周易》內(nèi)容指出,就文句說,其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 2022年6期2022-02-24

      • 讓快樂抵達幼兒心靈深處 ——“悅”文化視域下朱熹童蒙教育的實踐探索
        “悅”文化是朱熹童蒙教育的核心內(nèi)容。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教師有意識地滲透“悅”文化內(nèi)容,組織“悅”文化活動,創(chuàng)新“悅”文化實踐,都能夠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讓快樂抵達幼兒心靈深處。朱熹是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其童蒙教育理念具有廣泛的推廣價值,與現(xiàn)代教育高度融合,實踐意義深遠。教師從悅目、悅動、悅納、悅享等角度展開研究,積極參與實踐探索行動,不僅能夠豐富教學手段,還能夠促進自身思想品質(zhì)的發(fā)展,全面提升專業(yè)水平,更好地為幼兒提供教育服務[1]。一、悅目,創(chuàng)設

        名師在線 2022年34期2022-02-10

      • 幼兒美育的文化哲學意蘊
        教育的兒童稱為“童蒙”,把針對兒童的初等教育稱為“蒙養(yǎng)”或“發(fā)蒙”,將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的學校稱為“蒙學”“蒙館”或“蒙養(yǎng)院”。先秦典籍《周易·蒙卦》曰:“蒙以養(yǎng)正,圣功也。”提出從童年開始就要施以純正的教育,以此造就成功之路,從而將“蒙養(yǎng)”提高到人生實踐哲理的高度??梢?,“蒙養(yǎng)”對于人認識世界、觀照世界具有重要的開端意義。由于童蒙稚幼懵懂、天真好奇,擁有無憂無慮、無拘無束的天性,有其自身年齡特點和身心成長規(guī)律,此階段接受的教育宜以藝術(shù)游戲為主。所以“蒙養(yǎng)

        幼兒教育·教育教學版 2021年9期2021-10-12

      • 從明清代表性小說看中國古代兒童啟蒙教育
        。關(guān)鍵詞:蒙學 童蒙 明清小說目前可見最早的關(guān)于“蒙學”的論述源于《周易·蒙卦》,“蒙學”在古代指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的學校。在今天,廣義的蒙學指兒童啟蒙教育。本文提到的“蒙學”也從其廣義出發(fā)?!肚ё治摹贰栋偌倚铡贰度纸?jīng)》《幼學瓊林》等今人耳熟能詳?shù)拿蓪W讀物與教育思想、方式、內(nèi)容一同在古代兒童的學習生涯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在蒙學歷史上占據(jù)重要地位,更在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中占據(jù)一席之地。有時在一些主題不是蒙學的詩文著作中,人們也能看到蒙學的身影。蒙學在明清時期已臻

        文學教育 2021年9期2021-09-27

      • 淺析朱子“養(yǎng)正于蒙”的教育觀
        育學家,尤其重視童蒙教育。本文從朱子童蒙思想的背景入手,闡述朱子童蒙思想的特點與價值。關(guān)鍵詞: 童蒙? ?德育? ?日用? ?自下而上“養(yǎng)正于蒙”的教育思想在先秦時已現(xiàn),《周易·蒙》道:“蒙以養(yǎng)正,圣功也?!盵1、(146)朱子言:“蓋言蒙昧之時,先自養(yǎng)教正當了,到那開發(fā)時,便有作圣之功?!盵2](1746)意指只有在童年時期注重施行正確的教育,培養(yǎng)道德品質(zhì),才能成就圣人功業(yè)。反之,若蒙昧之中內(nèi)心不正,“他日何由得會有圣功”。就人的一生而言,不明不清的狀態(tài)

        文教資料 2021年3期2021-05-31

      • 王守仁兒童禮儀教育思想對當代兒童教育的啟示 ——基于對《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的解讀
        [1]。該教條以童蒙教育為主題,從童蒙教育的目的、童蒙教育內(nèi)容、童蒙教育方法3 個層面集中闡述了培養(yǎng)出一個符合古代儒家正統(tǒng)的具有高素質(zhì)的兒童的教育目的。其中,童蒙教育內(nèi)容作為該篇文章中敘述的核心內(nèi)容,涉及了歌詩、習禮、讀書3 個方面。1 創(chuàng)作背景和主要內(nèi)容王守仁出生于16 世紀的中國明代的一個詩書世家。從小,他接受了良好的儒家教育,在1499年,王守仁參加了禮部會試,中了進士及第。在1507年,時任兵部主事的王守仁為解救被宦官劉瑾污蔑的南京御史大夫戴銑等人

        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 2021年15期2021-03-08

      • 三十六計第十四計:借尸還魂
        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注釋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世間許多看上去很有用處的東西,往往不容易去駕馭而為己用;有些看上去沒什么用途的東西,往往還可以借助它而為己發(fā)揮作用。利用看上去沒有用途的東西,并不是我會被別人愚弄擺布,而是我要支配別人。用到兵法上,是說兵家要善于抓住一切機會,甚至是看上去沒什么用處的東西,努力爭取主動,壯大自己,把不利轉(zhuǎn)為有利,最后反敗為勝。那時就不是我求助于愚昧之人,而是愚昧之人有

        小讀者之友 2021年1期2021-02-04

      • 蒙與發(fā)蒙——《周易·蒙卦》所“蒙”為何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1)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28頁,第29-32頁。▅▅▅▅▅ 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御寇。▅▅ ▅▅ 六五,童蒙,吉。▅▅ ▅▅ 六四,困蒙,吝。▅▅ ▅▅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 初六,發(fā)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2)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

        天府新論 2021年2期2021-01-07

      • 人倫與規(guī)范:傳統(tǒng)蒙書中的道德養(yǎng)成
        明人倫”旨在教導童蒙對差序格局的認知,禮儀規(guī)范的習得是對“禮”所倡導之秩序的遵從。道德養(yǎng)成通過“明人倫”“知禮儀”的詳細具體的行為規(guī)范踐履,從小處、細處著手,養(yǎng)成童蒙的道德品質(zhì)。《關(guān)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指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道德理念和規(guī)范,我們要大力弘揚傳承中華優(yōu)秀文化,要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貫穿于啟蒙教育、基礎教育、職業(yè)教育、高等教育、繼續(xù)教育各領域”。同時,“以幼兒、小學、中學教材為重點,構(gòu)建中華文化課程和教材體系”,

        江西社會科學 2020年7期2020-02-12

      • 《易經(jīng)·蒙卦》中的教育理念及其對現(xiàn)代教育的啟發(fā)
        間的積淀和領悟,童蒙將誤入歧途,甚至陷入桎梏的境地。2.典范與施教者的啟發(fā)除了在恰當?shù)臅r機接受教育,童蒙還需要典型的示范作用和老師的正確指導。“《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币缘湫偷姆独嬲]童蒙不要觸犯正確的法則,有助于預防其受蒙蔽和迷惑。而能夠?qū)嵤┻@些行為以啟發(fā)受教者的就是他們的老師,這警示了老師必須提出正確的法則并加以嚴格監(jiān)督童蒙,時時察看啟發(fā)的效果和情況。另外,教師自身也應做好受教者的榜樣,不僅力求完善自身品德,具備治家育人的能力,還要努力塑造

        文學教育 2019年33期2019-11-26

      • 中國傳統(tǒng)啟蒙教育的思想源頭 ——《易經(jīng)·蒙卦》
        稚兒童(古人稱“童蒙”)為對象的傳統(tǒng)啟蒙教育,教育史文獻稱“蒙學教育”、“蒙養(yǎng)教育”。其中的“蒙”字出自《易經(jīng)·蒙卦》。傳統(tǒng)啟蒙教育的指導思想及教育教學原則在《蒙卦》的文辭中都有比較明確的顯示?!兑捉?jīng)》文辭系統(tǒng)(包括“卦辭”、“爻辭”、“彖傳”、“象傳”)的形成,約在商周到春秋時期??梢赃@樣說,我國在商丘之際就已經(jīng)開始有明確指導思想的傳統(tǒng)啟蒙教育了。從那時候算起到清末,傳統(tǒng)啟蒙教育綿延長達三千年之久。如今,對蒙稚兒童的教育實行的是幼兒園教育制度?,F(xiàn)代幼兒園

        海外文摘·藝術(shù) 2019年23期2019-11-13

      • “啟蒙”的古與今
        蒙: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這句話講明了兩個意思:第一是“童蒙求我”,《禮記·曲禮》有句名言“禮聞來學,不聞往教”,與此句意思不謀而合,教師必須保持主動的位置,若被動刻意地去傳播知識,反而適得其反;第二是“再三不告”,學生問道,自然應該予以解答,但三番四次地對同一問題進行講解,只能證明學生在問題上并不用心。此句中“蒙”的意義,奠定了“啟蒙”一詞在中國古代社會的兩個基本用法。第一,啟蒙即指童蒙教育,也就是對兒童的開蒙,古

        時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9年5期2019-08-03

      • 明刊本“新刊二十四孝故事”版畫插圖探究
        相同,書坊在編撰童蒙讀物的同時,考慮的更多的是如何更加適合目標讀者群的需要?!?span id="j5i0abt0b" class="hl">童蒙讀物所必須滿足的要求有:濃縮的知識,鮮明的教化,平易的形式?!笨梢娤胍獋鞑?、頌揚這些故事,僅僅通過文字的敘述是遠遠不夠的。而有詩而無圖的輯錄方式并不能做到對“二十四孝”故事更好地延續(xù),并不能起到最好的教育價值,也不能使他的傳播更加有使命感。雖然一直認為“新刊二十四孝故事”是童蒙讀物,但是我們并不能否定在當時的大背景下,它對其他一些人的影響,比如商人,對于他們來說,也能通過這些

        大眾文藝 2019年6期2019-04-13

      • 倫理視域下的童蒙經(jīng)典
        人類文明的進步。童蒙經(jīng)典是中華民族歷史經(jīng)驗的積累,是對民族文化經(jīng)典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是中華倫理道德的精華與載體。童蒙經(jīng)典是通向兒童的倫理之路,是了解古代倫理思想和倫理教育的窗口,通過這個窗口我們可以傾聽時代道德聲音,領略時代的道德性格和道德品質(zhì)。一、童蒙經(jīng)典的倫理基礎與倫理價值《周易》中有《蒙》卦:“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盵2]53楊天才、張善文譯注認為《蒙》卦既有幼稚蒙昧之義,又有延師啟蒙之道?!傲澹?span id="j5i0abt0b" class="hl">童蒙,吉?!绷逄庺拗形?,艮為少男,類如童子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 2019年7期2019-02-20

      • 燕行者視野中的清代童蒙教育考述
        濟等。其中,關(guān)于童蒙教育的描述,雖內(nèi)容不多,但涉及教材、教育政策、教育方法、師資特點、童蒙素養(yǎng)等有關(guān)清代中晚期封建教育的狀況。這些記述從他者視角揭示了清代中晚期童蒙教育的一些特點。一、童蒙教材《燕行錄》作品中的許多描述都提到了《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及《四書》等童蒙教材。朝鮮老論派領袖之一閔鎮(zhèn)遠,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出使清朝,在其《燕行錄》中記載了山海關(guān)外玉田縣的蒙學狀況:“主翁聚會,童蒙數(shù)十人,教誨講讀”,“先教《三字經(jīng)》,次教《大學》《中

        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年3期2019-02-09

      • 跟我一起學國學 ——序篇
        ◎夫童蒙①之學,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語步趨,次及灑掃涓潔②,次及讀書寫文字,及有雜細事宜,皆所當知。今逐目條列,名曰《童蒙須知》。若其修身③、治心④、事親、接物、與夫窮理盡性⑤之要,自有圣賢典訓⑥,昭然⑦可考。當次第曉達⑧,茲不復詳著云?!巍ぶ祆洹?span id="j5i0abt0b" class="hl">童蒙須知》朱熹是宋代著名的學者、教育家、哲學家。在經(jīng)學、文學、史學、自然科學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貢獻。他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在我國的教育史上有著重大的影響。其著作很多,如《四書章句集注》《詩集傳》《通鑒綱目

        小學生學習指導(高年級) 2018年4期2018-11-29

      • 中國童蒙文化研究的思路、方法與創(chuàng)新
        ,對“蒙學”與“童蒙文化”概念有個明確界定。 “童蒙文化”概念是針對學界和社會流行的“蒙學”“童蒙教育”,而提出的一個新的概念,旨在擴大對中國古代“童蒙”研究的內(nèi)容和視野,全面了解中國古代童蒙文化,強調(diào)多學科協(xié)同研究,避免“童蒙”研究囿于兒童教育的范疇,并對其研究目的、內(nèi)容和方法都有明確的思考和認識,解決童蒙文化史研究的困境?!?span id="j5i0abt0b" class="hl">童蒙文化”的概念,不像“科舉文化”已經(jīng)被學者廣泛接受,目前還是個新生名詞。鑒于兩者有很多的類似之處,“童蒙文化”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年1期2018-04-03

      • 秦漢童蒙文化的特點與研究視角
        年來,學術(shù)界研究童蒙文化之風悄然興起,儼然已成為“顯學”,這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當代中國魅力再次彰顯的表征,也是歷史學、教育學、民俗學等學科交叉融合而催生的新的研究領域,其學術(shù)價值和鏡鑒意義不可小覷。秦漢童蒙文化在中國童蒙文化史上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深入探討秦漢童蒙文化的基本問題,對帶動和提升童蒙文化研究的整體水平至關(guān)重要。一、 秦漢童蒙文化的特點與歷代相比,秦漢童蒙文化呈現(xiàn)出諸多特點。第一,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quán)封建王朝的確立為秦漢童蒙文化生成發(fā)展奠定了堅實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年1期2018-04-03

      • 論朱熹童蒙文獻的文學教育意義
        名的朱熹其實對于童蒙教育也是非常重視的,他親自編著了多種童蒙教育讀物如《小學》《童蒙須知》《訓蒙絕句》等童蒙讀本,這些童蒙讀物不但是當時兒童的啟蒙開智及就學的重要教材,而且在當時社會上也是重要的文學教育讀本,對當時及其以后的社會有著重要的文學教育意義,同時其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xiàn)了朱熹理學思想精神及其對理學思想的傳播意識。關(guān)于朱熹的童蒙教育思想的研究,前賢學者多有論述,而對于朱熹童蒙教材中所體現(xiàn)并明確提出的文學教育意義卻還未見論及,所以筆者便希望從這一角度出發(fā)

        社科縱橫 2018年4期2018-03-31

      • 探究童蒙養(yǎng)正在幼兒園德育教育中的滲透
        511436一、童蒙養(yǎng)正的基本意義童蒙時期是孩子成長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的行為品德,健康的思維觀念是極為重要的,甚至可以說是人生成功的基石。童蒙養(yǎng)正是我國古人所總結(jié)的教育思想,即是在童蒙階段以正確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培養(yǎng),其內(nèi)容涵蓋甚廣,包括生活習慣、規(guī)矩禮儀、文化知識等等。值得一提的是,童蒙養(yǎng)正的核心在于對生活習慣以及規(guī)矩禮儀的培養(yǎng),而對于文化知識的學習有一個較為客觀的條件,即“有余力則學文”,也就是說在孩子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

        成功 2018年7期2018-03-29

      • “蒙童”“知了”說解
        ,累呼曰蒙童、曰童蒙。1.《說文》:“蒙,王女也。從艸,冡聲。”段注:“今人冡冒皆用蒙字為之。”又:“冡,覆也。從冃、豕?!倍巫ⅲ骸胺裁筛?、僮蒙之字今字皆作蒙,依古當作冡,蒙行而冡廢矣?!?.冡書以蒙,蒙有冡之蒙覆義:《漢書·晁錯傳》:“屮木蒙蘢,支葉茂接。”師古注:“蒙蘢,覆蔽之貌也?!备鸷椤侗阕印さ卣妗罚骸靶ケ谎?,朱草蒙瓏?!薄顿Y治通鑒·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劉表治水軍,蒙沖斗艦乃以千數(shù)?!焙∽ⅲ骸岸庞釉唬骸蓻_,以生牛皮蒙船覆背,兩廂開掣棹孔

        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年6期2018-01-05

      • 從《蒙》卦看《周易》中教與學的智慧
        。而且,蒙昧并非童蒙所獨有,大多數(shù)人都處在蒙昧之中。正如楊萬里所說:“有童稚之蒙,有小民之蒙,有學者之蒙,有圣人之蒙?!盵1](P23)既然大多數(shù)人都受蒙蔽,也都具有啟蒙的內(nèi)在要求,所以《蒙》卦的意義是普遍的。啟蒙既需要自我的努力,也離不開師長的教導,只有學生尊師重道,老師教導有方,雙方配合得當,才能實現(xiàn)啟蒙,這便是《蒙》卦教學智慧的兩個層面。正如《蒙》卦卦辭說:“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币馑际牵菏挛镌诿擅習r,得到合

        安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8年6期2018-01-01

      • 重返傳統(tǒng)教育 ——童蒙雙軌組合式精英教育的探索實踐
        返傳統(tǒng)教育 ——童蒙雙軌組合式精英教育的探索實踐文_羅明生昆明童蒙館,正在讀《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的孩子教育,始于知書,終于達理;育人,始于德育,終于成人;讀書,志在圣賢,以普利眾生為己任。教育說到底其實是教會學生做人。很多年來,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什么是好的教育?怎樣才能使下一代擁有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的素質(zhì)和能力?什么樣的基礎教育能使學生具備這種能力?教育該怎樣引導學生實現(xiàn)幸福的人生?教育該怎樣給幸福人生奠基?我們該怎樣來奠定這些基礎?這些問題,也

        時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7年2期2017-05-17

      • 吸收蒙學倫理思想,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之義。注云:“童蒙之來求我,欲決所惑也。”[1:p14]這是關(guān)于“蒙”的比較早的論述。“童蒙”,指的是初入學的幼稚而蒙昧的兒童。對于“蒙學”這一概念,目前學界尚有不同的解釋:第一種解釋,認為“蒙學”專指教育機構(gòu):如《辭?!罚?979年版)中解釋:“蒙學,亦稱蒙館,是中國封建時代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的學校?!钡诙N解釋,認為“蒙學”專指特定階段的教育:“蒙學系指舊時的初等教育,就其教育程度而言,

        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 2017年30期2017-03-11

      • “蒙以養(yǎng)正”辨
        “蒙以養(yǎng)正”即“童蒙”長養(yǎng)本有之道心,其包括存體起用兩個方面。存體之關(guān)鍵在發(fā)明純一之道心;起用的根本在踐行天地之“生”德。辨析“蒙以養(yǎng)正”本義,旨在去偽存真,很好地傳承中華傳統(tǒng)教育思想精華。《周易》;“蒙卦”;“彖辭”;“蒙以養(yǎng)正”;辨析“蒙以養(yǎng)正”出自《周易》“蒙卦”之“彖辭”[1]25。“蒙卦”卦辭曰:“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盵1]25其中蘊含著深邃的教育思想?!拔摇敝甘┙陶呃蠋?,“童蒙”指施教對象學生?!胺宋?/div>

        韓山師范學院學報 2017年5期2017-03-09

      • 童蒙書法藝術(shù)性教育遮談
        ■王 盼童蒙書法藝術(shù)性教育遮談■王 盼一、童蒙書法教育的藝術(shù)性轉(zhuǎn)變1.教育目的的藝術(shù)性轉(zhuǎn)變古代兒童書法教育作為兒童的基礎性教育,其本質(zhì)是為識、讀、寫的技能性教育,以漂亮、工整為審美標準,為古代選官制度的考試做準備,現(xiàn)代書法教育則置于藝術(shù)教育體系之下。秦代“學童”選官制度最重視的是學童的書寫能力,到了漢代,“太學出仕”和“鴻都門學”把書法建筑在選官制度的標準體系之中,凸顯了書法在官員書寫文字的實用性意義。魏晉南北朝,隨著仕族大家的崛起,遒美的書法成為寒門士子

        書法賞評 2017年3期2017-02-13

      • 探究童蒙精粹 弘揚傳統(tǒng)文化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童蒙文化專業(yè)委員會第二屆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綜述
        00089)探究童蒙精粹 弘揚傳統(tǒng)文化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童蒙文化專業(yè)委員會第二屆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綜述常藎心(首都師范大學,北京 100089)2016年8月25日至26日,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童蒙文化專業(yè)委員會第二屆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在云南大理召開,70多位海內(nèi)外學者參會。會議議題廣泛,涵蓋自秦漢至近現(xiàn)代各個時期的童蒙教育及童蒙文獻研究,反映了童蒙文化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童蒙文化;童蒙教育;童蒙文獻;會議綜述2016年8月25日至26日,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童

        中國考試 2017年4期2017-01-27

      • 清代滇西北童蒙教育研究
        0)?清代滇西北童蒙教育研究秦小健(麗江師范高等??茖W校,云南麗江674100)童蒙教育又稱為啟蒙教育,清代童蒙教育從形式上可分為義學、私塾、村塾等,清代前期滇西北童蒙教育以義學為主,至中后期私塾占據(jù)主導地位。清末教育改革,義學、私塾多改辦為初等小學堂,因滇西北地區(qū)發(fā)展不平衡,有些私塾一直延續(xù)至解放時期。清代;滇西北;童蒙教育PDF獲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doi: 10.11995/j.is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 2016年1期2016-09-05

      • 論清代“韻語類”史籍的編纂及影響
        多,大多都是用于童蒙教育和歷史的傳播與普及。在清代,韻語類史籍也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然而卻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從現(xiàn)在流傳下來的韻語類史籍來看,其數(shù)量龐大、價值重大、影響深遠。關(guān)鍵詞:清代 “韻語類” 史籍 童蒙一、“韻語類”史籍的優(yōu)勢韻語指字句押韻的語言。一般韻語讀起來瑯瑯上口,容易記憶和傳誦,如果配以音律,即可以優(yōu)美的旋律傳唱。蘇軾《朱壽昌梁武懺贊偈》:“乃以韻語,諧諸音律?!表嵳Z的特殊表現(xiàn)形式,不僅是讀者的最愛,也受編纂者的青睞?!绊嵳Z出之,感人尤易”,

        現(xiàn)代語文 2016年6期2016-07-18

      • 經(jīng)典文化傳承的民間樣本
        與學校相鄰的昆明童蒙國學館生活和學習。早在4年前,方俊哲的父母就將其從福建老家送到了昆明童蒙國學館,接受傳統(tǒng)童蒙教育。館長羅明生表示,昆明童蒙國學館從2003年創(chuàng)辦至今,除了本地的孩子,像方俊哲一樣遠道而來求學的孩子并不在少數(shù)。在這個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明大碰撞的時代,昆明童蒙國學館十余年的探索與堅守,讓傳統(tǒng)童蒙教育在春城昆明悄然復蘇并煥發(fā)出新的活力。偏居西南的昆明童蒙國學館,也正在成為我國當下民間探索傳統(tǒng)童蒙教育的先鋒和前沿。堅守“蒙以養(yǎng)正”教育理念談到昆明

        云南教育·視界(綜合) 2016年4期2016-06-16

      • 童蒙書法藝術(shù)性教育的建構(gòu)
        276800)童蒙書法藝術(shù)性教育的建構(gòu)王 盼(曲阜師范大學 山東日照 276800)童蒙書法的藝術(shù)性教育即是立足于藝術(shù)性的角度對兒童實施書法教育。古代童蒙書法教育是實用性的基礎技能教育,現(xiàn)在隨著藝術(shù)性教育的提倡,童蒙書法亟需轉(zhuǎn)變到藝術(shù)性教育的立場。目前,國內(nèi)兒童書法教育雖然出現(xiàn)空前繁榮的局面,但卻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無專業(yè)性可言。因此,為了能對兒童書法教育的亂象有所改觀,本文在翻閱大量史料和實地調(diào)查的基礎上,對兒童書法教育在童蒙階段的具體培養(yǎng)方向作了詳細闡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6年25期2016-03-04

      • 唐五代時期敦煌童蒙教育的作用及其啟示
        )唐五代時期敦煌童蒙教育的作用及其啟示黃金東(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北京 100081)唐五代時期,敦煌地區(qū)童蒙教育較為發(fā)達,其教材多樣,既包含儒家經(jīng)典,又有自編的地方教材,思想內(nèi)容廣泛;教育體制相對完善,有州縣等官學,也有家學、義學等私學,且有特色的寺學教育。唐五代時期敦煌的童蒙教育在傳承中原傳統(tǒng)文化,提高當?shù)孛癖娝刭|(zhì),培養(yǎng)當?shù)孛癖姷淖匀挥^、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和歷史觀以及規(guī)范當?shù)厣鐣L俗,普及教育,打破貴族對學校和教育文化的壟斷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通過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 2015年1期2015-04-10

      • 《易·蒙》中主體性教學原則探析
        教學原則、德育、童蒙教育等問題,尤其是關(guān)于教學原則的思想體現(xiàn)了教育的主體性,對中國古代的傳統(tǒng)教育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而且其中的一些有益思想也值得今天借鑒。二、《蒙》卦中主體性教學原則闡釋(一)主動求教蒙卦卦辭說:“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盵2]24-29童蒙就是處于蒙昧的孩童,而“我”則是指施教者。“匪”同“非”,并非是我去求孩童學習,而是孩童主動來求我,請教我。這表明要自動,人最要緊的是要自動,自動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自動找到合適的老師,自動提出合適的問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15年11期2015-04-10

      • 明代日用類書與儒家童蒙教育*
        安716000)童蒙教育是歷代儒家學者所關(guān)注的問題,尤其是有明以來隨著科舉考試制度的恢復和理學在民間社會的廣泛傳播,儒家所提倡的道德觀念和倫理規(guī)范成為當時社會民眾教育孩童的重要內(nèi)容。為了適應這一社會需求,興起于南宋,繁盛于明代中后期的日用類書也單列了 《訓童門》一章,專門用于摘錄一些儒家學者所撰寫的童蒙教育內(nèi)容。作為當時面向普通民眾傳播日常生活知識的通俗讀物,日用類書成為儒家童蒙教育思想的一個新載體。筆者利用搜集到的明代 (尤其是明代中晚期的)日用類書,對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5年2期2015-03-20

      • 專家吁詩教應入童蒙教育
        古典詩詞是童蒙教育:應讓孩子上小學前就接觸就在小學教材古詩去留爭議四起之際,9月11日,人民日報刊發(fā)題為《請呵護孩子們的文化基因》的時評,稱“那些美妙蘊藉的詩詞誦讀,不獨培養(yǎng)出中國孩子典雅的表達,更能滋養(yǎng)出峨峨兮若泰山、湯湯乎如流水的文化基因”“在東漸的西學面前,‘國學不得不退了一箭之地,才縮頭縮腦起來?!苯逃吭l(fā)言人王旭明也發(fā)文表示,在教材中,應根據(jù)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加入古詩文。在王旭明看來,這本來是教育、也是語文教育應有的題中之意。知名學者張頤武則刊

        教育 2014年29期2014-11-15

      • 蒙養(yǎng):發(fā)展歷程、教育方法及其借鑒意義
        的教育,也可稱為童蒙教育或蒙學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相當于現(xiàn)今的小學教育;其三,認為蒙養(yǎng)有廣義與狹義之別,廣義上的蒙養(yǎng)泛指古代的啟蒙教育,包括教材、教育制度、教學方法、教學內(nèi)容等,狹義上的蒙養(yǎng)則特指啟蒙教材。[1](P246~247)本文主要采納第二種觀點,將蒙養(yǎng)視為一種針對特定層次對象,即針對8~14歲兒童而開展的教育,而將從事啟蒙教育的學校稱為蒙學。漢代的宮廷或者達官貴人已開始對子弟實施蒙學教育。蒙學發(fā)展到宋代和元代,已經(jīng)非常成熟。宋元是蒙學發(fā)展的重要時

        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1期2014-03-25

      •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童蒙讀物研究綜述
        的時代訴求,古代童蒙讀物作為國學入門之基礎也得到了重視?,F(xiàn)代學者對童蒙讀物的研究始于20世紀三四十年代。從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童蒙讀物的研究進入繁榮時期,有學者稱其為“蒙學熱”時期。表現(xiàn)之一就是蒙學讀物的大量出版,包括叢書、單本、注釋本、翻譯之作等。[1]筆者基于中國知網(wǎng)全文數(shù)據(jù)庫檢索系統(tǒng),對關(guān)于童蒙讀物的研究進展與趨勢進行了描述與分析,從中發(fā)現(xiàn)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擬據(jù)此提出推動此類研究的對策。一、研究成果統(tǒng)計分析在中國知網(wǎng)中以“童蒙讀物”為關(guān)鍵

        濰坊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 2013年6期2013-11-14

      • 童蒙養(yǎng)正
        性本善。在中國,童蒙讀誦最普遍的無過于《三字經(jīng)》與《弟子規(guī)》?!度纸?jīng)》開頭第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就把童蒙養(yǎng)正的真諦說出來了?!叭诵员旧啤保@個善不是善惡的善,是純善、純凈。這個善就是圣,就是圣人。所以,圣賢教育沒有別的,無非教我們從習性恢復到本性本善而已。這才是真正的教育,超凡入圣的教育?!娟P(guān)鍵詞】童蒙;教育;養(yǎng)正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可想而知養(yǎng)成教育對于人生的重要性。猶如一棵樹,在幼苗時期,根正苗直,修繁去冗,小樹就可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12年3期2013-02-01

      • 山水啟蒙貴在自然 ——從“蒙卦”看兒童教育教學
        卦中,專設蒙卦談童蒙教育。由此看出,古人對教育的重視??鬃釉凇缎蜇浴分姓f,“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蒙”,萌芽狀態(tài),事物的幼小之貌。對于人的幼小階段進行初始教育,啟開蒙昧,使其茁壯成長。“蒙”,還有一義,指眼睛被什么東西蒙住了,看事物模模糊糊。啟蒙,就像揩掉眼睛蒙住的灰塵,使其明亮。所以,“啟蒙”有兩層意思:一是對幼小孩童進行初始教育,二是使受教育者眼睛明亮。蒙卦,上艮下坎,俗稱“山水蒙”。僅這一卦象帶給我們多少美好情思,啟迪我們多

        成才 2012年6期2012-04-02

      • 傳統(tǒng)童蒙教育對兒童道德養(yǎng)成教育的啟示
        品德訓養(yǎng),古稱“童蒙教育”或“蒙養(yǎng)教育”,其基本目標和主要內(nèi)容是對兒童進行初步的品德訓練和基礎文化知識的教學。早在先秦時期,《周易?蒙卦》就提出,“蒙以養(yǎng)正,圣之功也”。“蒙養(yǎng)之始,以德育為先”,強調(diào)在日常生活的教育中,通過反復陶冶,使少年兒童在無形中形成不可動搖的道德信念,并最終內(nèi)化為道德品性。傳統(tǒng)童蒙教育實踐凝結(jié)的養(yǎng)成教育思想,將為當代兒童道德養(yǎng)成教育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和素材,有助于提高兒童思想道德建設的實效性。一、道德養(yǎng)成教育應立足日常生活傳統(tǒng)童蒙

        中國德育 2009年3期2009-04-16

      • 《千字文》譯文
        文》在中國古代的童蒙讀物中,是一篇承上啟下的作品。它那優(yōu)美的文筆,華麗的辭藻,是其他任何一部童蒙讀物都無法望其項背的。 根據(jù)史書記載,《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在位時期(502 —549 年)編成的,其編者是梁朝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梁史》中說:“上以王羲之書千字,使興嗣韻為文。奏之,稱善,加賜金帛?!碧拼摹渡袝蕦崱穼Υ耸伦隽诉M一步的敘述,該書說:梁武帝肖衍為了教諸王書法,讓殷鐵石從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個不同的字,每個字一張紙。然后把這些無次序的拓

        閱讀與作文(初中版) 2009年1期2009-02-26

      方城县| 区。| 福建省| 南阳市| 吴堡县| 蒙城县| 古浪县| 六枝特区| 湛江市| 华安县| 晋江市| 龙胜| 阜平县| 民和| 石门县| 海安县| 丰县| 平顺县| 鞍山市| 漠河县| 满城县| 禄劝| 桦甸市| 高唐县| 望城县| 浪卡子县| 内黄县| 阆中市| 商丘市| 新闻| 汉阴县| 阿图什市| 渝北区| 蓬莱市| 淄博市| 伊金霍洛旗| 黑龙江省| 宕昌县| 定襄县| 贺州市| 吴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