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蟻
- 河南省塑料大棚增溫催芽提前飼養(yǎng)柞蠶技術
長發(fā)育情況,適時收蟻。每個大棚設置試驗區(qū)3個,每個試驗區(qū)養(yǎng)2000頭蠶。收蟻后隨時調節(jié)塑料大棚內溫度,溫度不超過28℃,超過28℃立即通風降溫。遇低溫霜凍天氣,封閉塑料大棚避免遭受低溫霜凍危害。對照區(qū)設置為3個,根據(jù)柞樹生長發(fā)育適時收蟻2000頭。柞蠶二眠后,調節(jié)塑料大棚溫度,增加溫度變化范圍,加強蠶對不利環(huán)境適應性,為三眠后自然放養(yǎng)做好準備。三眠后采用一年生以上老梢放養(yǎng)柞蠶,直至營繭結束。調查棚內外溫度差異、柞樹發(fā)芽時間、自然放養(yǎng)前保苗率以及塑料大棚稚蠶
河南農業(yè)·綜合版 2023年1期2023-05-30
- 河南省塑料大棚增溫催芽提前飼養(yǎng)柞蠶技術
長發(fā)育情況,適時收蟻。每個大棚設置試驗區(qū)3 個,每個試驗區(qū)養(yǎng)2000 頭蠶。收蟻后隨時調節(jié)塑料大棚內溫度,溫度不超過28℃,超過28℃立即通風降溫。遇低溫霜凍天氣,封閉塑料大棚避免遭受低溫霜凍危害。對照區(qū)設置為3 個,根據(jù)柞樹生長發(fā)育適時收蟻2000 頭。柞蠶二眠后,調節(jié)塑料大棚溫度,增加溫度變化范圍,加強蠶對不利環(huán)境適應性,為三眠后自然放養(yǎng)做好準備。三眠后采用一年生以上老梢放養(yǎng)柞蠶,直至營繭結束。調查棚內外溫度差異、柞樹發(fā)芽時間、自然放養(yǎng)前保苗率以及塑料
河南農業(yè) 2023年1期2023-03-07
- 桑蠶小蠶顆粒人工飼料共育技術
性好、發(fā)育整齊、收蟻24 h疏毛率≥95%的專用品種,且蠶種質量應符合DB53/T 465.1的要求。2.2 收蟻方式及技術要求(1)收蟻袋收蟻。揭開收蟻袋,蟻蠶不應被膠粘;有蟻蠶的一面平放在飼料上,讓蠶自行爬散到飼料上;2 h后,將剩余的少量蟻蠶用蠶筷或者手指敲打使其落到飼料上,收走空蟻袋。(2)小蠶網(wǎng)收蟻。收蟻前1 d,將蠶種按照1齡飼養(yǎng)面積均勻平鋪到飼養(yǎng)盒內。收蟻時在蟻蠶上方鋪小蠶網(wǎng),然后將飼料均勻的撒在小蠶網(wǎng)上即可。(3)收蟻技術要求。預定收蟻時間
云南農業(yè) 2023年1期2023-02-23
- 安康市小蠶人工飼料育養(yǎng)蠶生產技術探討
病用具每人一套,收蟻用具、飼料調制用具、蒸料鍋、稱量器具、加溫補濕器具等一套。1.3 蠶前消毒在養(yǎng)蠶前7~10 d完成消毒,一直保持無污染。按照“掃、洗、曬、浸、噴、熏”六字消毒要訣進行,通過物理方法和化學消毒藥劑徹底清殺病源,確保整個蠶期無蠶病發(fā)生。收蟻前必須保證所有消毒后的蠶室、蠶具(尤其塑料養(yǎng)蠶箱)干燥、無污染,并防止飼料受潮而霉變。1.4 催青與收蟻采用人工飼料育的蠶種發(fā)育至轉青期,應將蠶種分裝到專用收蟻袋中,放置在提前消毒好的蠶室中黑暗保護調整蠶
北方蠶業(yè) 2022年2期2022-07-19
- 三對夏秋用家蠶良種
日系6.5分鐘。收蟻當日感光不宜過早,宜適當提早收蟻,防止蟻蠶疲勞;小蠶期趨光性和密集性較強,要勤勻蠶與擴座;大蠶期食???,要注意充分飽食;5齡蠶遇高溫多濕,要加強通風排濕;及時上蔟,上蔟密度宜稀,減少雙宮繭出現(xiàn)。2.錦繡1號四元雜交斑紋全限性夏秋用家蠶品種,品種登記編號為XPD020-2013。該品種體質強健、好飼養(yǎng)、產繭量高、繭絲質優(yōu)良、蠶種易繁,適合在長江流域夏秋季推廣,也可在推行“秋種春養(yǎng)”的區(qū)域春季飼養(yǎng)。蠶種孵化齊一,蟻蠶體色呈黑褐色;各齡蠶食桑
湖南農業(yè) 2022年4期2022-05-31
- 桑蠶新雜交組合JR×HR 2021年秋季實驗室對比試驗
試品種進行催青、收蟻,然后分桑葉育和小蠶人工飼育大蠶改作桑葉育,調查蠶飼育成績、繭絲質成績及經濟性狀,進行對比分析。1.3 試驗方法1.3.1 收蟻采用簡易補催青法,HR×JR(反交)于2021年8月27日開始催青,9月2日早11:00收蟻;JR×HR(正交)于2021年8月27日開始催青,9月4日早10:00收蟻。對照品種菁松×皓月同期開始催青,如期收蟻。桑葉育和人工飼料育均按0.8 g收蟻,分別收3區(qū)。收蟻采用桑引法。1.3.2 飼育形式桑葉育全齡實行
北方蠶業(yè) 2021年4期2022-01-24
- 二化性地區(qū)春柞蠶高效放養(yǎng)技術
感染。3 孵化與收蟻出蠶前,蠶民可根據(jù)時間先對把場進行綁把,一是為了減輕春天刮風時把蠶苗搖掉樹,增加保苗率,二是可以起到承托引枝,縮短距離小蠶取食方便,三是蠶民收蟻方便。綁把時可根據(jù)樹齡、坡向、坡度來確定,一般都綁成筒把、臥把等形式。選擇在柞墩的中部偏上位置進行捆綁,綁把時不宜過松,這樣刮風時通過枝葉相互搖晃摩擦會造成落蠶和傷蠶,刮風天可采取壓枝方法固定柞樹墩的弱小枝條,落地的小蠶可以順著壓枝爬回樹上。綁把太緊,會影響樹墩通風透光效果,葉容易發(fā)黃。在進行收
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 2021年9期2021-12-28
- 淺談家蠶養(yǎng)殖的重點技術措施
家蠶養(yǎng)殖過程中,收蟻、喂桑葉、產卵控制等多方面都是家蠶養(yǎng)殖技術的綜合應用,要確保家蠶養(yǎng)殖技術的應用合理。1 養(yǎng)蠶方法養(yǎng)蠶方法的合理應用,能夠提升養(yǎng)蠶過程中對各環(huán)節(jié)的控制效果,確保養(yǎng)蠶效果的提升。在實際的養(yǎng)蠶過程中,主要包括蠶種選擇、補催青以及病蟲害預防等多項技術環(huán)節(jié),要確保養(yǎng)蠶技術的應用合理,提升技術的應用效果。1.1 合理選擇蠶種在養(yǎng)蠶技術應用過程中,對于蠶種的選擇非常關鍵,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zhàn)B蠶效果。蠶種的選擇應該遵循合理性原則,結合地理環(huán)境、溫度以
廣東蠶業(yè) 2021年8期2021-12-05
- 2021年廣西春季蠶桑生產拉開序幕
來賓市忻城縣開始收蟻,廣西蠶桑生產正式拉開序幕。去冬今春,廣西大部分地區(qū)以晴熱少雨天氣為主,與歷年同期相比,全區(qū)周平均氣溫偏高3~5 ℃,桑樹長勢良好。目前各地正在加緊進行桑園追肥和蠶室蠶具消毒等工作,養(yǎng)蠶前各項準備工作有序展開。3月1日開始,全區(qū)各地陸續(xù)出庫蠶種,忻城縣3月6日開始收蟻。預計那坡、橫縣、貴港等地將于3月10日收蟻,平果、靖西等地3月15日開始收蟻,宜州、環(huán)江等地3月20日左右開始收蟻。近期,廣西絲廠、物流企業(yè)陸續(xù)開工,迎來原料采購季。受全
廣西蠶業(yè) 2021年1期2021-12-01
- 魯山縣秋柞蠶生產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殖,但因對秋柞蠶收蟻日期掌握不適當(收蟻過早或過晚),使得小蠶期遭受早秋高溫危害,造成小蠶保苗率低,大蠶期受早霜凍害,造成蠶繭產量下降,再加上蠶期的蟲鳥危害及操作管理粗放等因素的影響,致使秋柞蠶產量低和效益不顯著,制約了我縣秋柞蠶的發(fā)展。為此,筆者結合近年來秋柞蠶放養(yǎng)的生產實踐,客觀分析了秋柞蠶生產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1 秋柞蠶生產現(xiàn)狀魯山縣的秋柞蠶生產始于20 世紀六七十年代,由王莊柞蠶原種場采用人工感受長光照的方法,促使一化性滯育
廣東蠶業(yè) 2021年3期2021-12-01
- 蠶農如何搞好小蠶共育
好消毒、防病工作收蟻前7~10 d,全面清理、打掃、沖洗蠶室、蠶具(蠶具洗后應曬干),然后進行2次消毒,第1次用1%漂白粉澄清液全面噴灑消毒蠶室蠶具,次日用福爾馬林液進行第2次熏煙消毒,消毒時應保持室內溫度25~26℃,2次消毒結束后,應打開門窗通風,讓其干燥。注意進出蠶室要換鞋,喂蠶前要洗手,每天用1%漂白粉對地面進行消毒,餉食前10~15 min用小蠶防病一號進行蠶體消毒。2 做好領種和補催青工作領種時要做到“三帶四防”:帶運具、帶雨具、帶黑布,防高溫
云南農業(yè)科技 2021年4期2021-11-30
- 延長春柞蠶室內飼育時間的現(xiàn)實意義及技術要點
地的吉林省,秋蠶收蟻的時間段基本在7月26~29日這4天,這其中7月27~28日這兩天的收蟻量又占了80%,這就為我們的春蠶生產提出了新的課題,春收蟻過早會發(fā)生大量“三化蛾”,收蟻過晚又會發(fā)生霜凍害和嫩蛹。如何使秋制種的羽化盛期出現(xiàn)在7月19日前,提高制種產卵“黃金時間段”系數(shù),如何提高早期種卵的經濟效益。針對這兩個難題,我們從2017年開始至今進行了延長春蠶室內飼育時間的試驗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 現(xiàn)實意義1.1 為黑龍江、內蒙古等二化一放蠶區(qū)提供二化性
新農業(yè) 2021年5期2021-06-28
- 春柞蠶收蟻的常見問題及處理
峰 孫勇春柞蠶收蟻和秋柞蠶收蟻相比較,盡管都是實現(xiàn)了從蟻蠶的餉食到盛食的過程,但取食方式、取食環(huán)境、取食質量有著本質的差異。秋蠶可以直接野外收蟻,而春蠶既有野外直接收蟻,還有保護育收蟻,保護育收蟻又分為野外保護育收蟻和室內保護育收蟻兩種,由于春秋期在飼料質量、溫度濕度、蟲鳥獸害等方面又存在顯著差異,這就決定了春秋期收蟻方式的不同。因此,從這一方面來說,春蠶的收蟻質量決定了保苗數(shù)量,這一環(huán)節(jié)處理的好,就可實現(xiàn)蠶苗多,蠶農就會對豐收充滿了希望。在春蠶收蟻實踐
新農業(yè) 2020年12期2020-12-28
- 春柞蠶收蟻的常見問題及處理
8100)春柞蠶收蟻和秋柞蠶收蟻相比較,盡管都是實現(xiàn)了從蟻蠶的餉食到盛食的過程,但取食方式、取食環(huán)境、取食質量有著本質的差異。秋蠶可以直接野外收蟻,而春蠶既有野外直接收蟻,還有保護育收蟻,保護育收蟻又分為野外保護育收蟻和室內保護育收蟻兩種,由于春秋期在飼料質量、溫度濕度、蟲鳥獸害等方面又存在顯著差異,這就決定了春秋期收蟻方式的不同。因此,從這一方面來說,春蠶的收蟻質量決定了保苗數(shù)量,這一環(huán)節(jié)處理的好,就可實現(xiàn)蠶苗多,蠶農就會對豐收充滿了希望。在春蠶收蟻實踐
新農業(yè) 2020年23期2020-12-18
- 淺談洛南縣多批次養(yǎng)蠶技術
用的蠶箔和墊紙、收蟻網(wǎng),用黑布遮擋窗戶亮光。蠶種領回后,立即倒出,均勻平攤在蠶箔內的蠶座紙上,鋪成27×33cm2(0.8~1m2)的面積,蓋上收蟻網(wǎng),防止蠶卵滾動,用一個噴濕的蠶箔反蓋上,再用黑布包好。春季應慢慢升溫,每小時升溫0.5℃,升至25℃,干濕差1.5~2℃,保持到收蟻。夏秋季應注意降溫補濕,嚴防高溫干燥或高溫悶熱環(huán)境影響。2.2 收蟻收蟻時間:收蟻當天早上5~6時,揭去蠶卵上的防干紙,開燈感光。春蠶和晚秋蠶在8~9時前收蟻,10時結束;夏秋蠶
農村實用技術 2020年8期2020-12-16
- 南召縣春柞蠶收蟻前氣溫和地溫變化的調查分析
)一化性柞蠶春季收蟻適期,是以柞樹發(fā)芽和當年氣象變化情況為主、參考歷年收蟻日期來綜合確定的,過早收蟻可能遭遇“倒春寒”危害,過晚收蟻5齡后期易遭受“干熱風”危害和葉質老化的影響[1]。河南蠶區(qū)素有“春蠶難得早”、“驚蟄蛾子、清明蠶”的說法[2],生產上以小蠶專用園大部分柞墩枝條(以黑櫟為主)的中上部葉片展開3 cm左右,葉色變綠時出蠶比較合適。一般來說,影響柞樹發(fā)芽早晚的主要因素是溫度,其中每年開春氣溫回升的快慢直接決定了柞樹萌芽的早晚。南召縣位于河南省西
北方蠶業(yè) 2020年3期2020-10-12
- 淺析柞蠶養(yǎng)殖穩(wěn)產高產綜合技術
好上山時間,做好收蟻工作,使實現(xiàn)增加產量的基礎,因地區(qū)不同,收蟻時間也不同,需要根據(jù)當?shù)氐臍夂蛞约碍h(huán)境,確定當?shù)刈罴?span id="j5i0abt0b" class="hl">收蟻時間,確保蠶的正常生長。安排好場地和物資工作,在放養(yǎng)柞蠶以前要把準備好需要的物品,蠶場清理干凈。準備蠶筐、槍沙、滅蟻粉、敵敵畏等用品。要把蠶場的枯枝爛葉以及雜草都應清理,還可以用藥物對異常進行噴灑,確保一場的干凈整潔衛(wèi)生,如果有螞蟻較多的區(qū)域,也可以用一分進行防治,全面的做好單場養(yǎng)殖的的清理工作。預測收蟻日期,通過積溫來預測,蠶卵一般達到
農民致富之友 2020年16期2020-06-19
- 西昌試繁三眠蠶品種“伏·9×湘·7”簡報
.1 原種催青及收蟻“湘·7”比“伏·9”早2d出庫。催青溫度78℉(25.5℃),催青經過 10d?!跋妗?”在 8月 16日收蟻,孵化整齊?!胺?”在 8月18日收蟻,孵化整齊,兩個品種間隔兩天收蟻。按我場常規(guī)技術處理,收蟻當天早上5時感光,7時半收蟻,與我場同批飼育的其它品種的原蠶放在一間蠶房內飼養(yǎng)。1.2 飼育環(huán)境1-2齡期:1齡溫度79℉(26.1℃),干濕差1-2℉(0.5-1.0℃)。2齡溫度78℉(25.5℃),干濕差2-3℉(1.0-1
四川蠶業(yè) 2019年3期2020-01-06
- 沼氣養(yǎng)蠶的技術
沼氣燈給蠶種感光收蟻和燃燒沼氣給蠶室加溫,以達到孵化快、出蟻齊、縮短飼養(yǎng)期、提高蠶繭產量和質量的目的。用沼氣燈感光收蟻。從蠶種催青到快孵化時,將催青室的光線完全遮蔽,把蠶種紙攤開,平放在距離沼氣燈65~70厘米處,然后點燃沼氣燈,照射1小時左右,這時蠶種就可以孵出蟻大半,對還不孵化的,第二天再用同樣的方法照射1次。沼氣燈直接照明加溫蠶室。通過沼氣燈照明使蠶室升溫,給蠶室創(chuàng)造一個最適宜蠶種孵化和蠶體生長發(fā)育的環(huán)境條件。由于蠶各齡期的最適溫度是不一樣的,1~2
農家之友 2020年3期2020-01-03
- “川山×蜀水”繁育報告*
情況1.1 催青收蟻原種由四川省南充蠶種場提供。川山為華系品種,卵色灰綠色,產附較好,克蟻頭數(shù)2400頭左右,有整圈未孵化情況,整批孵化率95%,單張原種平均收蟻量為4.8g。蜀水為日系品種,卵色灰褐色,克蟻頭數(shù)2300頭左右,整批孵化率98%,單張原種平均收蟻量為4.5g。催青經過春季11d,秋季10d,兩品種對交,出庫時間相差1d。1.2 發(fā)育經過川山全齡經過春季26d 19h,秋季24d 13h。蜀水全齡經過春季27d,秋季25d 11h。品種發(fā)育經
蠶學通訊 2019年3期2019-11-12
- 利用家蠶品種009B生產全蠶粉的方法
時期以春季為宜,收蟻當日05:00感光,08:00收蟻,采用蟻袋棉紙收蟻法,即收蟻前將切好的引桑均勻地撒在散卵收蟻袋的棉紙一面,15 min左右,把引桑倒掉,將收蟻袋棉紙從一角開始輕輕揭開,然后把帶蟻蠶的棉紙反過來,平鋪在蠶匾內,進行蟻體消毒后給桑。蟻體消毒藥劑用防病1號,使用中草藥配方藥,不用聚甲醛散配方藥。收蟻后的小蠶采用塑料薄膜覆蓋育養(yǎng),飼育標準見表1。(二)用葉要求各齡用葉要求見表2。三、家蠶009B全蠶粉的加工方法真空冷凍干燥是一種將真空技術與冷
河南農業(yè)·綜合版 2019年8期2019-09-10
- 寒地桑蠶種繭生產技術
:特殊情況需推遲收蟻時,可進行轉青卵的冷藏抑制,抑制溫度為5℃,抑制時間以2~3天為限。進入抑制溫度前和抑制結束時,都應有4~6小時的中間溫度(10~13℃)過渡期。表1 桑蠶飼育標準1.3 收蟻收蟻準備:準備收蟻用具、收蟻用葉。調節(jié)蠶室溫度、相對濕度至25℃、80%~85%。收蟻時間:收蟻當日早晨5時左右感光,中系品種在盛孵化后2~3小時為收蟻適期;日系品種及秋期應適當提前。收蟻全過程不超過2小時,在上午11時前定座完畢。收蟻方法與分期:收蟻采用網(wǎng)收法或
新農業(yè) 2019年15期2019-08-14
- 利用家蠶品種009B生產全蠶粉的方法
時期以春季為宜,收蟻當日05:00感光,08:00收蟻,采用蟻袋棉紙收蟻法,即收蟻前將切好的引桑均勻地撒在散卵收蟻袋的棉紙一面,15 min左右,把引桑倒掉,將收蟻袋棉紙從一角開始輕輕揭開,然后把帶蟻蠶的棉紙反過來,平鋪在蠶匾內,進行蟻體消毒后給桑。蟻體消毒藥劑用防病1號,使用中草藥配方藥,不用聚甲醛散配方藥。收蟻后的小蠶采用塑料薄膜覆蓋育養(yǎng),飼育標準見表1。(二)用葉要求各齡用葉要求見表2。三、家蠶009B全蠶粉的加工方法真空冷凍干燥是一種將真空技術與冷
河南農業(yè) 2019年8期2019-08-14
- 柞蠶養(yǎng)殖穩(wěn)產高產綜合技術的分析
蠶保護育①要改進收蟻的方法,這樣才能統(tǒng)一的催化蠶卵。應用這種技術之后出苗的整齊度大大提高了,而且低蠶頭遺失率也大大的降低了。②推廣小蠶室內飼養(yǎng)技術,這種技術能夠更好地進行小蠶的保護養(yǎng)育。在室內管理能夠提高管理的效率更好地進行消毒防病,也能合理的控制溫度濕度。確保小蠶能夠在安全的氛圍中成長。3.2收蟻我們把收蟻簡單的理解為,利用人工的方式,在柞墩上掛上卵紙袋。出生的蠶蟻,可以直接放在卵紙生長。為了防止病原侵害小蠶。在收蟻前一周就要針對蟻廠進行消毒。通常有引棵
農民致富之友 2019年10期2019-05-22
- “川山×蜀水”“芳·繡×白·春”的繁育實踐與體會
情況1.1 催青收蟻1.1.1 川山、蜀水原種由南充蠶種場生產提供,我場2018年在春季飼育了兩批,夏季飼育了兩批,全年共計飼育原種1591張。每批蠶川山比蜀水遲1d出庫收蟻。川山、蜀水原種催青經過均為10d,收蟻整齊,蟻量足,川山單張原種收蟻量5.1g,蜀水單張原種收蟻量4.9g,平均收蟻量5g。1.1.2 芳×繡、白×春原種由閬中蠶種場生產提供,我場2018年在夏季第二批飼育,共飼育原種368張,原種孵化整齊。芳×繡單張原種收蟻量4.58g,白×春單張
四川蠶業(yè) 2019年2期2019-02-12
- 淺談洛南縣桑蠶飼養(yǎng)之小蠶共育技術
5~2℃,保持到收蟻,夏秋季用自然溫度保護。2.3 收蟻(1)做好收蟻準備:如鵝毛、蠶筷、切桑刀、收蟻紙等。(2)收蟻用葉:最好以當天早晨采葉為宜,天氣不好時也可以頭天下午采摘,采葉量應是蟻量的20倍,采葉標準應適熟偏嫩,即從枝條頂部開葉向下2~3葉位,葉面稍有縮皺,黃中帶綠。收蟻后第一次給桑量約為蟻量的5倍左右,切成0.3 cm見方的塊葉。(3)收蟻方法:采用棉紙吸引法。收蟻時將棉紙覆蓋在已孵化出蟻蠶的蠶卵上,再在紙上均勻地撒一層切碎的桑葉,經20 mi
陜西農業(yè)科學 2019年4期2019-01-05
- 春蠶分批飼養(yǎng)的調查與思考
蠶4月30日上午收蟻(比全縣發(fā)種日期早7 d),孵化率98%左右;第二批飼養(yǎng)的蠶種和第一批飼養(yǎng)的蠶種同時領回(用灰報紙多層包好,放在冰箱保鮮室4℃~5℃保存),第二批蠶5月7日從冰箱拿出,自然溫度保護(20℃),8日進行補催青,9日收蟻(頭批蠶3齡開葉已進大棚),孵化率98%左右,兩批蠶相差9 d收蟻,整個齡期兩批蠶發(fā)育正常,沒有發(fā)生蠶病和中毒現(xiàn)象。第一批蠶于5月28日上蔟,6月7日售繭,生產蠶繭945 kg(全部化蛹),單產45 kg,單價54元/kg,
蠶桑通報 2018年3期2018-10-31
- 河南一化二放秋柞蠶收蟻日期探討
南一化二放秋柞蠶收蟻日期探討河南省蠶業(yè)科學研究院 楊新峰河南地處亞熱帶氣候區(qū),柞蠶場主要分布在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等山脈,主要飼料植物是麻櫟、栓皮櫟,是典型的一化性柞蠶生產區(qū)。為了提高柞林利用效率,增加蠶農養(yǎng)蠶收益,近些年,河南積極推廣一化二放秋柞蠶生產收到了良好效果,但產量不穩(wěn)定,影響了廣大蠶農飼養(yǎng)秋柞蠶的生產積極性,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秋柞蠶收蟻日期選擇不準,1~2齡小蠶經常受到持續(xù)高溫的危害,導致小蠶損失嚴重和大蠶期蠶病暴發(fā),嚴重影響了單位產繭量。因
河南農業(yè) 2017年12期2017-12-08
- 提高蠶種一日孵化率的方法
、發(fā)種、補催青、收蟻等“四關”,實踐證明這“四關”當中的一些工作對提高蠶種一日孵化率十分關鍵,最終直接影響蠶繭質量和產量。1 把好領種關1.1 配好車輛為使蠶種在裝運途中不受損害,裝運蠶種的車輛確保清潔衛(wèi)生無污染,空調運轉正常,遮光設施完善。裝運蠶種前車輛必須先打掃消毒后再裝運蠶種,蠶種箱盡量放在車座上,如果空間不夠可拆除車座,增加空間。裝車時要注意箱與箱之間留好足夠的空隙,確保通風,并與發(fā)動機保持一定的距離。1.2 配齊人員視領種量分組配齊裝種人員,一般
農業(yè)與技術 2017年18期2017-10-31
- 淺析小蠶共育技術
并注意補濕。四、收蟻收蟻當天于早晨5-6點將包好的蠶種攤開在消好毒的蠶箔上,并開燈感光,100瓦燈泡與蠶種斜線距離。用網(wǎng)收法,即在卵面上鋪一張小蠶網(wǎng),把切成細條狀的桑葉撒在網(wǎng)上。8-9點即可收蟻,最遲不要超過10點。每簸蠶頭數(shù)平衡,收蟻葉要適熟,老嫩一直。給桑前必須先用防僵粉(或一把漂白粉兌七把石灰)對蠶體進行消毒,再給桑。五、防干育小蠶要采用防干育,1-2齡蠶要全覆蓋防干育,3齡只蓋不墊半防干育,以確保小蠶發(fā)育一致,體質強健,每次給桑前提前半小時揭開防干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3期2017-04-26
- 春蠶優(yōu)質高產抓好五點
。2.蠶種催青及收蟻。①蠶種催青。從出庫當日到第四天,用22℃、干濕差2.5℃.第五天至孵化用25-26℃、干濕差1.5-1℃。第八天見蠶卵點青(蠶卵一端有小黑點)20%即遮光制黑(黑布包種),第十天早上5時揭去黑布開燈感光讓蟻蠶孵出。②收蟻。收蟻宜在上午9時進行,選頂芽下第二片桑葉作收蟻用葉,切成絲或小方塊,直接撒到蠶種紙上,讓蟻蠶爬上桑葉10分鐘后,連同蟻蠶和葉翻倒在蠶座上。3.精養(yǎng)小蠶。育小蠶一般用無毒聚乙烯薄膜覆蓋,一、二齡上蓋下墊,三齡只蓋不墊。
農家科技中旬版 2017年2期2017-04-13
- 天蠶品種馴化與應用研究
均88.61%,收蟻結繭率 20.16%,全繭量達到 7.06克,繭層率達到8.61%。2.1.2 長白山天蠶 各項指標基本達到了育種目標。孵化率平均96.28%,收蟻結繭率達到15.37%,全繭量達到5.99克,繭層率達到7.81%。2.1.3 大別山天蠶 各孵化率平均74.24%,收蟻結繭率4.25%,全繭量達到 5.03克,繭層率達到 7.55%,低于育種目標。2.1.4 南嶺天蠶與長白山天蠶雜交組合 各項指標基本達到了育種目標。孵化率平均95.39
吉林農業(yè) 2016年23期2016-12-22
- 應對春柞蠶室外早收蟻風險的具體措施
應對春柞蠶室外早收蟻風險的具體措施于艷郭天凱姜欣雨杜占軍陳鳳林*(遼寧省蠶業(yè)科學研究所,遼寧鳳城118100)分析“倒春寒”對春柞蠶早收蟻的危害,提出延遲孵化、人工保護、蠶場調整、飼料調整、撿拾催育和施用藥劑6個方面的技術措施。春柞蠶早收蟻風險措施春柞蠶收蟻時間早晚對柞蠶生產影響很大,收蟻時間過早可能遭受“倒春寒”危害,2014年遼寧春蠶因“倒春寒”減產50%以上[1];收蟻時間過晚又可能使秋蠶遭受早霜危害。由于秋季放養(yǎng)早蠶具有加工“神仙蛹”和黃色蛹等諸多
北方蠶業(yè) 2016年2期2016-12-17
- 淺析大棚小蠶共育技術
蠶共育實踐來看,收蟻到四齡起蠶分蠶,每個大棚一般可飼育小蠶50張種,只需要4~5人,按共育11天計算,平均每張種耗勞動力人1.1個工日,而按常規(guī)室內育,每個勞動力承擔1~2張小蠶育,即需要耗費11個工日。相比之下,大棚小蠶共育可節(jié)省勞動力達90%。1.3 便于消毒防病由于小蠶對病菌的抵抗力較弱,容易感染蠶病。尤其是一二齡蠶被感染后,發(fā)病率極高,俗語“小蠶見一面,大蠶死一半”。據(jù)調查,我省農村蠶病危害面積占70%,發(fā)病率占15%以上,有的蠶農甚至顆粒不收,嚴
北方蠶業(yè) 2016年3期2016-12-17
- 家蠶小蠶共育技術及管理
全黑暗保護兩天,收蟻當天5~6時感光,促使孵化齊一。為使分蠶均勻量足,包種時每張一包或每張分二包或自用收蟻紙包好后再用黑布集中包起來。2.3收蟻收蟻當天于早晨5~6時將包好的蠶種攤開在消毒好的蠶匾上,并開燈感光。8~9時即可收蟻,最遲不要超過10時。收蟻時應均勻分區(qū),保證分蠶時蠶足,每匾蠶頭數(shù)平衡,收蟻葉要適熟,老嫩一致。收蟻后先撒“防病一號”再給葉,也可在給第二回桑前撒“防病一號”進行蠶體消毒。2.4采葉時間正常天氣,一般在早上和傍晚采葉,中午不采葉,早
蠶桑茶葉通訊 2016年2期2016-03-28
- 小蠶飼養(yǎng)技術
。1適時、無傷害收蟻1.1收蟻前的準備工作收蟻前2~3天準備好蠶筷、鵝毛、收蟻網(wǎng)等用具。收蟻當天清早做好引收、調桑、給桑、溫濕度調節(jié)等工作,使收蟻工作有序進行。1.2收蟻時間與方法1.2.1適時收蟻蠶兒孵化一般在清晨5點天剛亮時開始,蟻蠶從卵內爬出,約經1~2h開始徘徊尋食,90%以上蟻蠶有食欲時,是收蟻適時,生產上一般掌握在孵化后2~3h收蟻為宜。收蟻過早過遲都不好,早了,大部分蟻蠶口器尚嫩,易損傷口器;收蟻遲了,求食爬行,蟻蠶消耗體力,造成體質虛弱。收
蠶桑茶葉通訊 2016年3期2016-03-24
- 提高原蠶飼育整齊度的技術措施
量。從原種催青、收蟻、飼養(yǎng)環(huán)境條件,飼養(yǎng)處理等方面分析了原蠶飼養(yǎng)不整齊的原因,提出在做好補催青工作、嚴格按技術要求收蟻、調節(jié)好養(yǎng)蠶溫濕度環(huán)境及精心飼養(yǎng)等幾個方面加強工作,可提高原蠶飼養(yǎng)整齊度。原蠶飼育;整齊度;技術在飼養(yǎng)普通蠶時,蠶兒發(fā)育不整齊,會增加勞動量[1]。原蠶也是如此,特別是上蔟時,由于添食蛻皮激素會對原蠶的熟蠶體重、上繭量、死籠率、產卵量有不良影響[2]。在原蠶發(fā)育不整齊時,熟蠶只能采用邊熟邊撿的方法,不僅增加了蠶農的上蔟工作量,還會由于熟蠶爬
廣西蠶業(yè) 2016年2期2016-03-09
- 新蠶品種“芳·繡×白·春”飼養(yǎng)初報
況1.1 催青及收蟻試養(yǎng)的“芳·繡×白·春”與同批飼養(yǎng)的“8字號”,均于2016年4月26日出庫,在閬中蠶種場采用簡化標準催青,即丙2胚子至戊2胚子采用溫度22℃,干濕差2~2.5℃,自然光線,戊3胚子至已3胚子溫度保持在25.5~26℃,干濕差1~1.5℃,每日保持18h感光。已4胚子(點青期)、已5胚子(轉青期)則保持黑暗。5月4日運回榮縣,5月5日轉青期胚子后發(fā)放到河口鎮(zhèn)的42戶蠶農,次日收蟻?!胺肌だC×白·春”飼養(yǎng)量共為92.5盒。由于試養(yǎng)農戶較多
四川蠶業(yè) 2016年4期2016-02-13
- 種桑養(yǎng)蠶實用技術—養(yǎng)蠶技術
蠶技術1、催青和收蟻(1)催青:所謂催青就是把出庫的蠶種保護在合理的環(huán)境條件下,使其順利地發(fā)育,直到預定日期孵化的保護過程,春期一般10~11天,秋期9~10天,便可收蟻。如果是即時浸酸種則會提前一天出蠶。領取蠶種要特別注意安全,防曬、防熱、防接觸有害氣體。(2)收蟻:蠶種收蟻當天早上感光,待蟻蠶孵出后,于上午8~9時收蟻,收蟻動作要輕,勿傷害蟻蠶。散卵收蟻有網(wǎng)收法和棉紙收蟻法;平附種收蟻有桑引法、打落法和倒伏桑引法。收蟻后,按規(guī)定面積定座,一張蠶種孵化較
中國扶貧 2015年17期2015-10-20
- 小蠶共育技術要點
光,8時左右即可收蟻。如果發(fā)現(xiàn)蠶種轉青不齊,為了提高一日孵化率,可把溫度降低1~2℃,并繼續(xù)遮光,在次日夜間再把溫度升到26℃延遲第二天早晨收蟻。3 共育室內溫濕度調節(jié)一齡:溫度 26~27℃,干濕差 2~3℃;二齡:溫度24~26℃,干濕差 2~3℃;三齡:溫度 24~26℃,干濕差3~4℃。其中眠期溫度比飼育溫度低1~2℃,前期干燥,后期偏濕,避免風吹振動。飼育期間保持室內光線均勻偏暗,適當換氣調簸,對不良氣象環(huán)境進行調節(jié)。4 收蟻收蟻用具:經過嚴格消
云南農業(yè) 2015年8期2015-08-15
- 搞好蠶種補催青的做法
蠶種補催青是蠶農收蟻前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做得好能有效地提高蠶種一日孵化率,從而開局良好,為后期的飼養(yǎng)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重點介紹蠶種補催青常見問題和技術,以增強蠶種補催青意識。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2015-04-21-001作者簡介:魏旭(1967—)男,大專,農藝師,從事蠶桑技術推廣工作。補催青是蠶種從催青室發(fā)出到蠶農收蟻前的一個全過程,也是每期蠶飼養(yǎng)前的第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做得好與壞直接影響到蠶種的孵化率,孵化率不高,有的農戶會推遲一天收蟻,有的會分
江蘇蠶業(yè) 2015年2期2015-04-16
- 甘肅成縣省力化養(yǎng)蠶技術
狀,提出了黑暗袋收蟻、小蠶一日兩回育、地面條桑育、方格蔟自動上蔟等省力化技術,以及取繭器、切桑機、伐條機等一系列機械化設備在養(yǎng)蠶上的應用。關鍵詞:省力化養(yǎng)蠶技術隨著農業(yè)產業(yè)結構的調整,農村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現(xiàn)從事蠶桑生產的勞動者可謂“老、弱、病、殘、婦”,蠶桑生產發(fā)展面臨巨大挑戰(zhàn)。省力化養(yǎng)蠶技術以少回育為中心、條桑育為基礎,自動化上蔟為特征,以優(yōu)質、高產、高效、省力、低耗為目標,建立省力化養(yǎng)蠶技術體系,能有效提高蠶桑比較效益,適應規(guī)模化蠶桑生產。筆
四川蠶業(yè) 2015年2期2015-04-04
- 淺析秋柞蠶小蠶生理特點及放養(yǎng)關鍵技術
8月20日左右,收蟻放養(yǎng)后,氣溫由高向低、光照時間由長向短變化。秋蠶期氣候宜蠶、對葉質要求不太苛刻,俗稱“春蠶的腿、秋蠶的嘴”。但因秋季氣候、葉質、病蟲害等情況與春柞蠶不同,所以在蠶場利用、收蟻方法、稀密程度、剪移次數(shù)、保苗方法等方面均有不同。秋蠶稀放少移與春蠶密放多移是放養(yǎng)技術的主要區(qū)別。1秋柞蠶小蠶生理特點1.1小蠶對高溫多濕的適應特點秋小蠶期常為高溫多濕,有時為高溫干旱,氣溫常高于30℃。小蠶單位體重的體表面積大,體壁的蠟質層薄,氣門相對體軀的面積比
四川蠶業(yè) 2015年3期2015-04-03
- 原蠶共育中弱小蠶和鉆沙蠶發(fā)生原因及對策
現(xiàn),很多原蠶基地收蟻時一日孵化率高,蟻量很足,在發(fā)蠶后的飼養(yǎng)過程中也沒有暴發(fā)蠶病,但收繭量及制種成績卻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在小蠶共育階段發(fā)生了弱小蠶及鉆沙蠶,在除沙時不知不覺淘汰出去了,沒有保全蠶頭而導致減蠶率高的結果。下面結合原蠶小蠶共育中的各個具體工作,分析原蠶共育中容易發(fā)生小蠶和遺失蠶的原因及防止對策,談談如何搞好原蠶的小蠶共育。1發(fā)生原因1.1共育用葉老嫩不勻,使蠶體虛弱現(xiàn)在原蠶小蠶共育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蠶種場內共育至3齡起蠶餉食,起除后用專車運送
四川蠶業(yè) 2015年3期2015-04-03
- 重視蠶種補催青 提高一日孵化率
補催青 孵化率 收蟻蠶農飼養(yǎng)的一代雜交蠶種,在飼養(yǎng)之前,須在催青室經過10d左右的特殊溫濕度、光線等條件因子保護,發(fā)育到轉青階段時才從催青室發(fā)放到蠶農手中。這時的蠶種絕大部分處于轉青即將孵化而未孵化階段,少部分發(fā)育稍快或稍慢。此時不能馬上進行收蟻,仍然需要給予蠶種一定的溫濕度、光線等保護即補催青。經過補催青技術處理后,才能保證每盒蠶種孵化整齊,蠶體強健好養(yǎng)。而在我鎮(zhèn)蠶桑生產過程中,由于蠶農不重視補催青工作導致的收蟻問題比較突出,主要集中在一日孵化率較低、孵
四川蠶業(yè) 2015年1期2015-03-02
- 繁育薪杭、白云高產技術關鍵
與制種成績表1 收蟻日期,慎重決策1.1 春繁收蟻宜適當偏早杭州蠶種場春用品種的收蟻日期,一般安排在4月底前后,其原因之一是,杭州蠶種場幾個原蠶點有些農戶桑園早生桑品種少,多是湖桑和中晚生的荷葉白,偏早收蟻,桑葉成熟不充分,影響制種成績的提高。但在春繁薪杭、白云的長期實踐中,筆者分析、總結了其收蟻日期與繁育成績的關系,認為收蟻日期宜早不宜遲,把該品種的收蟻日期劃為4月29日左右的最佳期,5月1日左右的適中期,5月4日以后的偏遲期。春期收蟻日期與單產成績見表
蠶桑茶葉通訊 2015年2期2015-01-28
- 淺談越年蠶種的發(fā)育調查
生產的基礎,蠶種收蟻孵化率是衡量蠶種質量的關鍵性指標,也是在蠶農心目中判斷質量的最重要指標。蠶種在發(fā)育過程中,出現(xiàn)發(fā)育開差很正常,開差大小最終反映在收蟻孵化率的高低上。掌握和調節(jié)蠶種發(fā)育開差程度,關鍵技術在蠶種的幾個重點發(fā)育階段:第一次冷藏時期、中間感溫期、加溫起點胚子(丙2)期、縮短期(戊3)和點青期(己4)。通過胚子解剖調查,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掌握胚子的發(fā)育情況和發(fā)育開差,適時調節(jié)外部環(huán)境,控制蠶種發(fā)育進程,可提高蠶種孵化率。1 第一次冷藏時期丁1發(fā)育度調
蠶桑茶葉通訊 2014年5期2014-08-08
- 春柞蠶飼養(yǎng)技術
.1 小蠶飼養(yǎng)場收蟻和飼養(yǎng)1~3齡蠶的柞園, 要求用2年生柞樹(枝)。一般收蟻飼養(yǎng)1齡蠶的小蠶 柞園面積約占所需柞園總面積的5%~10%, 收蟻飼 養(yǎng)1~2齡蠶的小蠶柞園面積約占所需柞園總面積的 15%,收蟻飼養(yǎng)1~3齡蠶的小蠶柞園面積約占所需柞 園總面積的20%。3.2.2 大蠶飼養(yǎng)場是飼養(yǎng)4~5齡蠶的場所。東北 蠶區(qū)利用3~4年生柞樹(枝)養(yǎng)蠶,山東省利用2~3年 生柞樹(枝)養(yǎng)蠶,一化性蠶區(qū)的河南省選用1年生 柞樹(枝)養(yǎng)蠶,大蠶飼養(yǎng)場一般占所需柞園
中國蠶業(yè) 2014年1期2014-02-07
- 秋柞蠶放養(yǎng)技術
放養(yǎng)時期秋柞蠶的收蟻時期,一般從7月25日至8月5日。蠶期經過約50 d,于9月中下旬營繭結束。為滿足食用蛹市場的需要,可采用南繁早春蠶種供早秋蠶飼養(yǎng)。早秋蠶的收蟻日期可提早到7月5日前后;也可采用“二化一放”低溫控制種繭的方法,提早收蟻放養(yǎng)秋柞蠶。2 秋柞蠶放養(yǎng)方法秋柞蠶放養(yǎng)方法和過程雖與春柞蠶放養(yǎng)類似,但因秋季的氣候、葉質、病蟲敵害等與春柞蠶不同,所以在柞園利用、樹齡利用及收蟻方法等方面都與春蠶放養(yǎng)不同。2.1 二移放養(yǎng)法整個蠶期移蠶2次,即4齡將柞蠶
中國蠶業(yè) 2014年2期2014-01-23
- 紙袋定卵隔日收蟻方法
時間長,形成多批收蟻,多批飼養(yǎng)發(fā)育不齊,導致“多代同堂”,蠶病發(fā)生嚴重,收成甚微。過去用大白紙或的確良布鋪箔,采用打落、掃蟻、稱量等流程收蟻,致使部分蟻蠶受傷和損失。若一個點蠶種過多,收蟻時間拖得過長,也不利于蟻蠶生理。同時,這種收蟻方法一般要2-3d 才能收完,蠶農普遍不要第2 天、第3 天的蟻蠶。為此我們在總結過去各種收蟻、發(fā)蟻的基礎上,試行了“紙袋定卵隔日收蟻”法,現(xiàn)將示范推廣情況及主要方法介紹于后,僅供參考。1 示范推廣情況與優(yōu)點1.1 推廣情況從
四川蠶業(yè) 2013年2期2013-08-15
- 蠶種孵化不齊的原因及補救措施
不齊,這樣的蠶種收蟻飼養(yǎng)后,會發(fā)生小蠶體色轉青慢、食桑不活潑、個體發(fā)育開差大等問題。這些問題若不及時解決,將影響到蠶繭單產及經濟效益,挫傷蠶農的養(yǎng)蠶積極性。下面就家蠶一代孵化不齊的發(fā)生原因及補救措施談幾點看法。1 蠶種孵化不齊的原因1.1 蠶種浴消時接觸高溫冬季蠶種浴消氣溫應在5~10℃,氣溫略低于水溫,浴消蠶卵水溫以10~13℃為宜。云南省氣候溫和,如果浴消時遇到高溫或蠶種在整理裝盒時間過長,往往造成胚子發(fā)育不齊。1.2 蠶種復式冷藏時入庫胚子認定不準確
云南農業(yè)科技 2012年2期2012-12-08
- 淺談原蠶共育技術
施。徹底消毒,從收蟻開始采用防干育,單張原種收蟻,1、2齡全程單張單箔飼育,一日三回育,加強通風換氣。從而取得了這幾年同品種比較的單張原種產繭增加3 kg,千克繭制種量提高0.5張,減少了蠶病帶來的損失,微粒子病得到有效控制。近幾年來蠶種生產物料、人工等成本不斷上升。為了降低成本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在原蠶生產中小蠶共育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近年來生產實踐,總結出提高小蠶共育質量必須把好的幾關,僅供參考。1 消毒關1.1 蠶室蠶具消毒一般采取一搬、二刮、三掃、
四川蠶業(yè) 2012年2期2012-08-15
- 養(yǎng)好小蠶技術要點
精心補催青,適時收蟻蠶種供應單位向各共育戶或農戶發(fā)放蠶種,一般是己4胚子,要求做好補催青工作,使之提高一日孵化率。補催青溫度宜掌握在25.5℃,干濕差1.5℃,黑暗保護,第3日早上5時進行感光收蟻,收蟻要求簡單迅速,防止蟻蠶饑餓。收蟻時為防止蠶兒逸散和減少蟻蠶體力消耗,溫度可適當降至25℃,收蟻結束后,立即升至標準溫度27~28℃。2 調節(jié)溫濕度,創(chuàng)造適宜氣象小蠶能耐受高溫多濕的環(huán)境,高溫能促進蠶迅速生長發(fā)育,多濕可保持桑葉新鮮,節(jié)省桑葉和勞力,為此,通常
四川蠶業(yè) 2012年4期2012-08-15
- 散卵蠶種定卵收蟻技術初探*
為一個共育單位,收蟻時用桑引法將蟻蠶收集到大白紙上進行稱量,該收蟻方法的弊端是容易造成蟻蠶遺失、饑餓、創(chuàng)傷,且收蟻勞動強度大,收蟻時間緊張,為了克服大白紙桑引法稱蟻收蟻的弊端,筆者進行了散卵蠶種定卵收蟻技術探討。1 散卵蠶種定卵收蟻的概念及優(yōu)點1.1 散卵蠶種定卵收蟻的概念散卵蠶種定卵收蟻即分卵收蟻,它是在小蠶共育室領回蠶種后的己4~己5胚胎時,根據(jù)各地小蠶共育的卵量標準,用天平秤稱量分卵、包裝、補催青、感光收蟻的收蟻方法。1.2 散卵蠶種定卵收蟻的優(yōu)點散
蠶學通訊 2011年2期2011-08-15
- 散卵引棵收蟻方法增產效果分析
300)散卵引棵收蟻方法增產效果分析王寶玲 楊 軍 鄒晶明(黑龍江省訥河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蠶蜂站,黑龍江訥河 161300)調查了柞蠶黑育青 1×青 6號在收蟻期采用散卵引棵與紙上產卵掛卵紙 2種不同的收蟻方法對飼養(yǎng)成績的影響,結果表明:散卵引棵收蟻方法與紙上產卵掛卵紙上山收蟻方法相比,孵化率提高了 6.78個百分點,保苗率提高了 5.09個百分點,發(fā)病率降低了 7.35個百分點,產繭量提高了 10.19%。柞蠶;散卵收蟻;引棵收蟻;飼養(yǎng)成績黑龍江省訥河市
中國蠶業(yè) 2011年2期2011-05-29
- 春蠶飼養(yǎng)技術(上)
在4月底至5月初收蟻,宜選用多絲量的蠶品種飼養(yǎng)。一、小蠶飼養(yǎng)技術1齡~3齡稱為小蠶。根據(jù)小蠶需要高溫、多濕的生理要求,飼養(yǎng)時,采用塑料薄膜覆蓋,1日給桑4次(常規(guī)育)和1日給桑2次(二回育)2種飼養(yǎng)方法。1.補催青與收蟻 完成催青的蠶種領回后,放置于已消毒好的小蠶室內補催青(溫度25.5℃,干濕差為2℃),進行攤卵與黑暗保護。一二天后(收蟻當日)早上6時開燈感光,8時開始收蟻;未出的蠶卵繼續(xù)進行黑暗保護,次日收蟻。收蟻采用“網(wǎng)收法”和棉紙引蟻法。2.覆蓋育
湖南農業(yè) 2010年2期2010-08-27
- 加強催青后期管理 確保蠶種孵化齊一
輸、蠶種稱量、裝收蟻袋、黑暗保護等工作,如補催青工作不到位,將影響胚胎的生長與發(fā)育,致使蠶種孵化不齊,孵化率降低。因此,做好催青后期的技術處理,是保證蠶種孵化齊一的關鍵。1 提早裝收蟻袋山東省一代雜交種(散卵)一般要求在黑暗保護前的轉青期(己5)裝收蟻袋。對于蠶種數(shù)量多、裝收蟻袋任務重的催青室(或共育室),往往因裝收蟻袋工作量大,造成不能及時進行黑暗保護。為此,我們于 2003年秋季提前領蠶種,做了提前裝收蟻袋的試驗,分別在氣管顯現(xiàn)期(己3)、點青期(己4
中國蠶業(yè) 2010年1期2010-02-09
- 淺議一年蠶期的安排
期蠶,從飼養(yǎng)量、收蟻時間等方面提出適合本地條件的蠶桑生產布局的想法。1 蠶桑生產現(xiàn)狀1.1 生產實績從近9年生產實績看,春蠶生產不管從飼養(yǎng)量還是效益上,在全年蠶桑生產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見表1。飼養(yǎng)量 春蠶生產由于氣侯條件好、桑葉葉質優(yōu)、產量高等優(yōu)勢,歷來為蠶農所重視。海寧春蠶、中秋、晚秋飼養(yǎng)量占全年總量比例分別42.35%、35.18%和17.40%,但最近兩年晚秋飼養(yǎng)量已接近甚至超過中秋。夏蠶最少,目前,海寧多數(shù)鄉(xiāng)鎮(zhèn)已不養(yǎng)夏蠶,所以不作深入討論。盒
蠶桑通報 2010年1期20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