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穗
著名愛國將領(lǐng)馮玉祥很小的時候,家中一貧如洗。他只有跟隨父親進保定城的時候,才有機會買點好吃的東西。但是父親舍不得花錢,他能享受的最好吃食就是“義春樓”的豬頭鐵鍋罩火燒了,這種火燒香酥無比,且價廉物美,窮人們大都買給孩子們吃。它給幼年的馮玉祥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后來馮玉祥當上了河南督軍、陸軍檢閱使。特別是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他在張家口組織了名震中外的“抗日同盟軍”,自任總司令,更被人們稱為民族英雄。一代名將。雖說生活好了許多,但其卻念念不忘兒時的美食——保定火燒,每次路過保定都要去“義春樓”吃火燒。有時還用大車拉上運到四里營營盤,讓手下官兵一同品嘗。
“義春樓”開業(yè)于清代光緒年間,它的前身本是肉鋪子。為了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最不值錢的豬頭肉便被派上了大用場。馮玉祥兒時吃的便是那種便宜火燒。后來馮玉祥成了當?shù)氐膶嵙ε扇宋?,“義春樓”的火燒自然在規(guī)格上也隨之提高了許多。店家選用新鮮豬肉的正肋或前夾生,先去凈污穢,放入沸水中煮熟,其火候很是講究,肥肉要脆而不生,瘦肉得爛而不柴,煮制時要去沫去油,再放桂皮、花椒、大料、姜蒜、丁香、小茴等多種佐料煮肉。有趣的是“義舂樓白肉罩火燒”的吃法還很別致;先將烤好的火燒一層層撕開,有如方片,再將煮透的白肉薄片和蔥段放入碗內(nèi),上面覆蓋著火燒片。將開鍋的頭湯一遍又一遍地澆在火燒片上面,直至燙透為止。此時才盛上少量鮮湯,放白醬油,就著甜蒜、什錦小菜吃。當真是別有一番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