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文質
課堂教學的過程是師生之間互動交流的過程,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重要途徑。如何在師生合作時體現(xiàn)出教師的主導地位及學生的主體地位?如何把學生引入對課文的學習?如何在學生學習困難時,教師及時加以指導?如何使學生接受教師的講解?這些都是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不思考的。我認為應抓好這幾個方面的工作:
備:就是備課。備課是了解學生熟悉教材,通過與學生的交往了解學生,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接受能力。要深入地了解學生,教師同樣需要做很多工作,諸如對每個學生的基礎、智力、性情及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必須有一個基本的了解。這樣我們可以據(jù)此制定相應的教學內容與方法。備課時力爭使自己的教學無論在容量上還是在深度廣度上都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并適合他們,使他們真正能學有所得。教師在課后要花功夫,必須廣泛地充實自己,深入鉆研教材。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正確把握并處理好課堂教學內容的重心,有的放失地做到真正的精講。達爾文曾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如果我們能有效地指導學生掌握科學合理動的學習方法,那么就能促使他們在學習系統(tǒng)的基礎知識過程中,形成良好的習慣,更主動、有效地去獨立獲取知識,從而提高能力,發(fā)展智力,取得優(yōu)良成績,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變:就是指教材言語向教案言語轉變,教案言語向課堂言語的轉變。這種轉變是一項高超的教學技能的具體體現(xiàn),表現(xiàn)在:書面語向口語的轉變;作品的語言向教師的語言轉變,向學生的語言轉變;作品的思維向教師的思維學生的思維轉變。教師的主導地位就體現(xiàn)在這些方面。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有自己的方式,而教師要在學生理解課文的過程中起到引導作用,幫助學生迅速地把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與作者的用意接軌,深有體會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導:就是要有一個好的導入方式,激起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導入方式用的好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們在上課前一定要把這個頭開好。在學習《沁園春·雪》時,上課一開始我就大聲地有感情地朗誦《沁園春·雪》,學生在下面也情不自禁地跟著朗誦起來,感染并激發(fā)了學生對《沁園春·雪》的學習,朗讀情緒高漲起來。比如學習《勾踐滅吳》可用猜謎的方式導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幅對聯(lián)中刻畫了兩位歷史名人,同學們猜猜看他們是誰?”學生思考后回答“項羽勾踐”?!敖裉煳覀儊砜纯垂篡`是怎樣臥薪嘗膽滅掉吳國的”就自然導入了對課文的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有很多方法供我們使用,只要合理運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點:就是按照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教師適當?shù)狞c拔來理解欣賞課文。有時學生們學習課文,不知如何下手,不妨采用這種方式。比如學習《荷塘月色》時,學生們閱讀課文后,感受最深的是這篇文章景寫的非常優(yōu)美,而對這篇文章所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不深刻??梢砸龑W生從課文寫景角度來深入來理解課文寫景的用意:這篇文章寫景的地方表達的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學生能迅速地說出“愉快的,高興的,欣喜的感情”。那么課文中有沒有什么地方表達出與這種思想感情不一致的地方?學生也非常容易地看到文章的“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塘月色好了”……發(fā)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那么的不寧靜,寫景就是作者到自然中去尋找心里的寧靜,寫景恰恰表達作者這種思想感情,淡淡的憂傷,淡淡的喜悅感情。
用于課堂教學的方法還有很多,只要我們多下功夫,對課堂教學進行反思,就能從中發(fā)現(xiàn)許多巧妙的教學方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