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歡 胡 燕
[摘 要] 《非誠勿擾》是馮小剛導演最新推出的一部賀歲電影,影片融合了眾多笑點,關注時下熱點、人生態(tài)度和逢場作戲的,特別是那些輕松而詼諧的人物對白,蘊涵著一種獨特的馮氏幽默。文章以格賴斯的會話合作原則為理論框架,以電影《非誠勿擾》中人物的對白為實例,重點分析故意違反會話合作原則所產(chǎn)生的幽默效果。分析表明,通過對會話合作原則的恰當故意違反,說話者可以更成功地制造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
[關鍵詞] 非誠勿擾;故意違反;會話合作原則;幽默
[中圖分類號] H1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4738(2009)02-0069-04
[收稿日期] 2009-03-02
[作者簡介] 劉文歡(1983-),女,安徽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基礎部,助教;胡 燕(1978-),女,安徽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基礎部,助教。
《非誠勿擾》也許是年度最具親和力、感染力的國產(chǎn)賀歲電影。影片的男主人公秦奮(葛優(yōu)飾)是一位有著“特殊才能”的“海歸”,他的天才發(fā)明被風險投資人(范偉飾)出天價買斷。一夜暴富的這位“剩男”想通過征婚的方式解決終身大事,于是揣著家底開始了“征婚”旅程。漫漫“征途”上,各懷心事者紛至沓來,一段“人間喜劇”演出2008年世間百態(tài)。幾經(jīng)周折后,秦奮終遇傾心佳人梁笑笑(舒淇飾)。無奈,美人心有所屬,秦奮逆流而上,幾番悲喜交集后,有志者事竟成,秦奮終于帶著他的真愛開始一段全新征程。
影片融合了眾多笑點,關注時下熱點、人生態(tài)度和逢場作戲的對白,在秦奮相親過程中,遭遇不同型號的“剩女”,光怪陸離的各種社會現(xiàn)象都巧妙地融進影片中。在失落與絕望的氣息中,以馮氏幽默穿針引線,把一個老套的愛情故事娓娓道來,給寒冷的冬日增添了濃濃的人情暖意。
本文試圖從語用學的角度,運用會話合作原則,從人物對白本身著手,賞析片中經(jīng)典幽默,深化人們對該片的欣賞與領悟,加深人們對馮氏幽默的理解。
一、會話合作原則的內(nèi)涵、意義及違反
1. 會話合作原則的內(nèi)涵
美國著名語言哲學家格賴斯(H. P. Grice)在《邏輯與會話》一文中指出,人們在交際過程中,似乎有意無意地遵循著某一原則,以求有效地配合從而完成交際任務。這一對話雙方共同遵循著的原則就被稱為“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簡稱CP)。具體包括以下四個準則:(1)量的準則(Quantity Maxim):一是所說的話應包含交談目的所需要的足夠信息;二是所說的話不應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2)質的準則(Quality Maxim):一是不要說自知是虛假的話;二是不要說缺乏足夠證據(jù)的話。(3)關系準則(Relevant Maxim):要有關聯(lián)。(4)方式準則(Manner Maxim):強調(diào)表達方式要清楚明白,一是要避免晦澀;二是要避免歧義;三是要簡練(避免啰嗦);四是要有序(井井有條)。
2. 會話合作原則的意義
以上四條準則描述了一個合理、有序的會話過程,如果交際的參與者嚴格按照此準則,就能達到順利交談的目的。量的準則體現(xiàn)了交際內(nèi)容的充分性和經(jīng)濟性原則;質的準則體現(xiàn)了內(nèi)容的真實性、準確性以及交際的誠信原則;關聯(lián)準則體現(xiàn)了交際的目的性、需求性原則;方式準則體現(xiàn)了交際的策略性、功效性原則[1]。 然而,合作原則不是告訴人們應該怎么做,而是對人們實際行為的描述,它不應被視為一種規(guī)范。束定芳在《現(xiàn)代語義學》中說:“這些準則并非說話的規(guī)則,而是人們在話語交際中所假設的使話語得以進行的一種底線,是人們理解話語的基礎?!?sup>[2]因此,合作原則的重要性并不在其本身,而在于違反它所造成的特殊語言效果(如 “會話含義”等),幽默便是其中的一種常見效果。
3. 會話合作原則的違反
格賴斯概括了違反合作原則的四種情況:(1)交際者悄悄違反某一準則;(2)交際者公開宣稱不遵守合作原則;(3)交際者無法遵守某條準則,因為如果那樣的話,就會和其他的準則產(chǎn)生抵觸;(4)交際者故意違反某一準則,并讓聽話者體會到這一點。第四種是格賴斯最關心的,也是日常交際中最常見的。說話者處于自身的動機或某種理由,常常通過故意違反合作原則的某些準則,以產(chǎn)生特殊的會話效果。本文主要討論故意違反會話合作原則(即第四種情況)所產(chǎn)生的幽默效果。
二、 從人物對白著手運用合作原則分析馮氏幽默
幽默是一種藝術,能給人以愉悅,從而在賀歲喜劇電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幽默的產(chǎn)生有很多途徑,如搞怪的動作、夸張的表情、荒誕的語言等,本文旨在研究語言幽默。語言幽默是一種極其普遍的語言現(xiàn)象,它以令人發(fā)笑的語言為載體,通過違反一定的語用原則(如合作原則、關聯(lián)理論、禮貌原則)而形成了幽默的效果。本文試從違反會話合作原則的角度分析電影《非誠勿擾》中的經(jīng)典幽默對白。
1. 故意違反量的準則
根據(jù)量的準則,言語交際的一方提供的信息量應該不多不少,正好符合另一方的要求。所以,違反量的準則的情況自然也有兩種:
(1) 所說的話沒有包含交談目的所需要的足夠信息
下面是《非誠勿擾》中的一段經(jīng)典對白:
秦奮:我覺得征婚對我來說是挺不靠譜的一個事兒,歪瓜裂棗的咱看不上,但凡長得有模有樣看著順眼的不是性冷淡就是身懷鬼胎,心理健康歷史清白的姑娘都哪去了?我怎么一個都碰不上啊?
梁笑笑:你別拐著彎罵人啊,誰心理不健康了?你就歷史清白了?
秦奮:我沒說你,你不算長得順眼的。
梁笑笑:……
秦奮:用順眼這詞就低估你了。你得算秀色可餐,人潮中驚鴻一瞥、嫁到皇室去也不輸給戴安娜的那種。有的人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不過分地說,仇人眼里你都是西施。
這段對白的幽默效果出現(xiàn)在秦奮的最后一段補充說明中。根據(jù)量的準則第一點:所說的話應包含交談目的所需要的足夠信息。但是秦奮在說了一句“你不算長得順眼的”之后卻沒有將后面的褒獎之詞接著說完,讓觀眾以為秦奮覺得梁笑笑不漂亮,為梁笑笑的自作多情而會心一笑,不料,在梁笑笑啞口無言尷尬不已之后,他又語出驚人:“用順眼這詞就低估你了。你得算秀色可餐,人潮中驚鴻一瞥、嫁到皇室去也不輸給戴安娜的那種。有的人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不過分地說,仇人眼里你都是西施?!蓖ㄟ^故意先不提供足夠語言信息制造出讓觀眾捧腹的獨特幽默效果。
從上文的經(jīng)典對白可以看出,說話一方故意先不提供足量信息,待成功誤導對方后再補充說完剩余信息量,形成誤解與正解之間的鮮明對比,從而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
(2) 所說的話包含了超出需要的信息
下面是《非誠勿擾》中的一段經(jīng)典對白:
秦奮:再見。
梁笑笑:再見。
秦奮:啊,不對。不是再見,應該是永別。但這個詞也不合適,意思大概是這樣,那就不見了。
這段對白顯然故意違反了量的準則第二點(所說的話不應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因為最后一句對白的意思在第一句中已經(jīng)表達過了,又啰嗦了一遍,顯然讓人覺得是多余的。秦奮之所以選擇把一個簡單的意思說得復雜,提供的信息話語比所要求的信息(“再見”)更充分,無非是想表達在相親過程中得知自己被不誠心的梁笑笑欺騙后心中的憤懣不平,作為已心有所屬的漂亮空姐竟迫于家人的壓力跑來正經(jīng)八百地相親,對于誠心想找個伴侶結婚生子的秦奮來說該是多么大的打擊!看到這里,觀眾也會為秦奮的窘態(tài)而大笑不止。
從上文的經(jīng)典對白可以看出,說話一方故意提供超額的信息量(多于另一方所需要的)以表達自己內(nèi)心強烈的情感,看似畫蛇添足,實則暗藏玄機,耐人尋味,幽默往往也在此時悄然產(chǎn)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