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存
關鍵詞:高中學困生,成因分析,轉化策略
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面向少數學生。因此,堅持面向全體學生,更應側重需要幫助的學生。研究需要幫助的學生,轉化需要幫助的學生。隨著近年來高中階段的擴招,更多的初中學生進入高中學習。但其中一部分學生由于基礎較弱,又加之初高中教材的難易度過渡較大,造成這部分學生進入高中后很難適應高中階段的學習或適應期過長,從而成為高中學困生,表現為學習困難、厭學以至難以完成學業(yè)。學困生的轉化教育始終是近年來高中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轉化學困生需要對癥下藥和耐心細致的、經常性的教育,還需要家長及社會的大力支持、配合。
一、學困成因分析
形成學困的原因比較復雜,歸納為兩類:
1外因,即外部環(huán)境造成的,包括家庭原因、學校原因、人際關系等。例如有一部分家長疏于管理子女,不能經常督促、教育孩子的生活,學習和校外活動,孩子的校外活動過于隨意,有的孩子因此而沾染上不良嗜好,沉迷于電腦游戲、上網聊天,甚至有早戀傾向、暴力傾向和過分結交朋友以及接受不良價值觀念影響等等。又例如社會學校過分強調分數,壓力從學校轉加到教師身上,又從教師轉嫁到學生身上,隨著應試教育愈演愈烈,教師與學生關系日趨緊張、不和諧,助長了學生的對立情緒。許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困惑,苦悶,緊張、焦慮不安等消極情緒,這種消極情緒嚴重影響著學生自身的發(fā)展。
2內因即個人的原因,是事物發(fā)展變化的根本原因,包括各種因素造成的道德素質差、習慣差、能力差、基礎差等。例如部分學困生缺乏學習興趣,有些學困生也曾努力過,但由于方法或其它因素的影響。成績未能提高。他們便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材料,漸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我把他們稱為“無興趣型”。部分學生學習習慣不好,今天猛學到深夜,明天,后天甚至若干天都不學習了。我把他們稱為“不良習慣型”。部分學生也很認真地學,但他們的總結、歸納能力差,應變能力差,會一道題,變個題型就又不會了。也有學生心理素質不好,平時回答問題積極,做題也很好,但一考試成績就一落千丈。我把他們稱為“心理素質差型”。部分學生家庭條件好,受家庭和社會的影響認為讀書無用,不用學習也能當大款,因此他們根本不想學習,我把他們稱為“讀書無用型”。部分學生身體素質差,但學習很刻苦,經常學到深夜,打點滴吃藥是常事,這就會經常耽誤學習,最終成為學困生。我把他們稱為“體質差型”。
二、轉化策略探究
1在了解學生心理特點的基礎上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1)積極與學生溝通,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緊密的家校聯系。教師要與學生平等相處,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心理輔導老師配合班主任,課任老師及家長共同分析學生消極情緒產生的原因,共同商討轉化策略,盡早改變學生現狀。對學困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教育指導,還要共同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民主、和諧、溫馨的氛圍和環(huán)境,從而使得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家庭成員之間、和諧相處,彼此尊重信任,使他們愿意說出心中所有的喜悅、煩惱、困惑、恐懼、焦慮。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讓他們保持愉快的心境,提高其興奮度,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這樣才有可能轉化他們的消極情緒。
(2)按月、按學期在學習上設立學困生進步獎。學期末為學困生設立多項單項獎,如體育運動會上的上佳表現、科技活動的優(yōu)秀制作、音美課上的藝術表現力、學雷鋒活動標兵、校內勞動的積極分子等。社會心理學家認為:人的心靈最渴望的是來自他人的贊美。所以我們要引導他們發(fā)現自己的閃光之處,增強自信心。要求班主任、課任老師充分尋找他們的閃光點,擴大閃光點,只要發(fā)現閃光點,教師要及時地鼓勵、表揚,哪怕只是一點點進步。多一份鼓勵。多一份贊美,就能使學困生自尊、自愛、自強,增多學困生成功的體驗,增強信心。只有當這些積極情緒代替消極情緒后,他們才會逐漸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產生學習的源動力,從而進一步鞏固教育成果,促進學困生的成功轉化。
2學科教學方面的策略
(1)學困生之所以學習進步遲緩。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覺得他們最大的心理障礙莫過于基礎差。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而喪失學習信心。遇到難題自己難以解決而覺得孤立無援,陷入無可奈何之中。因此教師講授具體知識點時,盡可能地聯系舊知識,有足夠的鋪墊,降低難度,這有利于彌補學困生的知識斷層,做好知識鏈接。練習時盡量多為學困生設計主動學習、思考、發(fā)言、表現的機會。批改作業(yè)時,對學困生盡量面批面改,針對學困生出現的問題,并加以整理、分析,采取對應措施,使他們真正學懂、掌握。在知識點的掌握方面要定時定量為學困生查缺補漏,加固基礎。盡量分層次教學,分層次作業(yè),分層次考試。對學困生平時取得的點滴進步,要大力表揚,必要時給予物質獎勵,使他們保持學習的熱情。
(2)班主任合理安排專門輔導時間,各科教師密切配合,根據學科特點指導他們學會學習,例如如何記好課堂筆記,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他們獲得學習的基本能力和方法。
(3)指導學困生制訂符合他們實際情況的學習計劃。其中包括振奮人心的遠大目標、分階段的分目標和近階段的小目標,且有完成這些目標的周安排、日常規(guī)。教師要經常去檢查學生目標的實現情況,還存在哪些問題,有必要時要做相應的調整,以求達到激勵效應的最佳效果。
總之,一個學生思想覺悟的提高、道德行為的形成、學習成績的進步,都離不開教師平時的關心和呵護,而對后進生的轉化,更應傾注不懈的努力,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更應該更新觀念,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努力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