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析魏晉南北朝孝文化的特征

      2010-03-20 16:03:18楊振華
      關(guān)鍵詞:孝經(jīng)士族魏晉

      楊振華

      (孝感學(xué)院政法學(xué)院,湖北孝感 432000)

      析魏晉南北朝孝文化的特征

      楊振華

      (孝感學(xué)院政法學(xué)院,湖北孝感 432000)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孝文化有兩大突出特征:一個是特別重視對以《孝經(jīng)》為核心的孝道的研究和傳播,主要表現(xiàn)在皇家重視學(xué)習(xí)、研究和傳播孝道,學(xué)者對《孝經(jīng)》等作了大量注解;另一個是在士族制度等因素的影響下,沿襲了漢代的“孝治天下”,但更具有虛偽性。

      魏晉南北朝;孝文化;士族制度;“孝治天下”

      從東漢滅亡到隋朝重新統(tǒng)一,歷時近四百年,除了中間西晉有過很短時間的統(tǒng)一外,國家長期處于分裂狀態(tài)。戰(zhàn)亂不斷,政權(quán)更迭頻繁,民族融合加快,是這一歷史階段的重要特征??傮w上講,雖然儒家思想受到一定的沖擊,但對儒家思想的核心部分孝的沖擊并不大。主要表現(xiàn)在:重視對以《孝經(jīng)》為核心的孝文化研究,各政權(quán)沿襲了漢朝以來的“孝治天下”。

      一、研習(xí)傳播《孝經(jīng)》之風(fēng)盛行

      這一時期對《孝經(jīng)》研究是《孝經(jīng)》研究史上最活躍的時期,這也說明孝文化并未戰(zhàn)亂而遭受破壞,孝文化特別是以《孝經(jīng)》為核心的儒家關(guān)于孝的思想得到了繼續(xù)發(fā)展。

      首先,帝王重視學(xué)習(xí)研究《孝經(jīng)》和傳播孝道。自漢文帝設(shè)置《孝經(jīng)》博士開始,《孝經(jīng)》即得到了帝王的重視,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xiàn)了帝王研究《孝經(jīng)》的現(xiàn)象。這一現(xiàn)象不僅對整個魏晉南北朝的《孝經(jīng)》研究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也對其后的歷代帝王產(chǎn)生了相應(yīng)的影響。魏晉南北朝前后近四百年,政權(quán)交替頻仍,戰(zhàn)亂幾未間息。這種政治氣候直接導(dǎo)致了經(jīng)學(xué)的衰落。然而《孝經(jīng)》的研究在這種特殊的時代氛圍中卻似乎呈日上之勢,明顯的表現(xiàn)就是帝王對《孝經(jīng)》的興趣大增,并直接參加到研究者的行列。從西晉至陳,無論南北,概莫能外。在皇帝的倡導(dǎo)和參與下,皇太子也大多講習(xí)《孝經(jīng)》。

      具體說來,皇家重視對以《孝經(jīng)》為主的儒家孝思想的學(xué)習(xí)研究和傳播,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皇帝親自撰寫研究《孝經(jīng)》的文章。如晉元帝有《孝經(jīng)傳》,晉孝武帝有《總明館孝經(jīng)講義》,梁武帝有《孝經(jīng)義疏》,梁簡文帝有《孝經(jīng)義疏》,北魏孝明帝有《孝經(jīng)義記》等。二是皇帝親自講《孝經(jīng)》。如《晉書》中有多次提到晉穆帝講《孝經(jīng)》,“永和十二年二月辛丑,帝講《孝經(jīng)》”[1],“升平元年三月,帝講《孝經(jīng)》。壬申,親釋奠于中堂”[2]。其它如晉孝武帝、宋武帝、宋文帝、梁武帝、北魏宣武帝、孝明帝等都曾親自講《孝經(jīng)》。三是皇太子講《孝經(jīng)》。如晉武帝、晉惠帝、陳文帝、陳宣帝、后主等都曾詔令太子講《孝經(jīng)》。而梁武帝則親撰《孝經(jīng)義疏》十八卷,令師傅為年僅三歲的昭明太子講授。

      皇帝講《孝經(jīng)》的儀式頗為隆重,如晉孝武帝講《孝經(jīng)》的場面:“孝武寧康三年九月九日帝講《孝經(jīng)》。仆射謝安侍坐,尚書陸納侍講,侍中卞耽執(zhí)讀,黃門侍郎謝石、吏部郎袁宏執(zhí)經(jīng),車武子與丹陽尹王混摘句。時論榮之。”[3]皇子講經(jīng)在儀式上要簡單一些,但同樣有陪侍者。

      “統(tǒng)治者之講《孝經(jīng)》,為《孝經(jīng)》作解說,都不過是騙人的把戲罷了”[4]。雖然如此,帝王注解、講授《孝經(jīng)》,加之舉孝廉制的推行,對當(dāng)時的學(xué)術(shù)風(fēng)氣乃至社會風(fēng)氣還是產(chǎn)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一是高官大儒研究、講授《孝經(jīng)》成風(fēng)。二是庶民百姓以談孝、行孝為莫大光榮,以致在這一時期史書中第一次出現(xiàn)了記載當(dāng)時人們孝順事實的《孝子傳》。整個社會形成了一股以《孝經(jīng)》為研讀對象的治經(jīng)浪潮。

      其次,《孝經(jīng)》百家注。帝王親自講授《孝經(jīng)》給當(dāng)時的學(xué)術(shù)風(fēng)氣帶來了極大的影響,于是上及太學(xué)下及鄉(xiāng)校講授《孝經(jīng)》之風(fēng)蔚然。有的人甚至很小就精通此道,如北周的楊尚?!澳晔蝗胩珜W(xué),專精不倦。周太祖嘗親臨釋奠,尚希時年十八,令講《孝經(jīng)》,詞旨可觀。太祖奇之,賜姓普六茹氏,擢為國子博士”[5]7220。

      而且當(dāng)時的人們亦對聽講《孝經(jīng)》大感興趣。梁代的右衛(wèi)將軍于議賢堂奉述高祖所著的《孝經(jīng)義疏》就講,“朝士及道俗聽者千余人,為一時之盛”[5]7193。其它州郡里閭此類現(xiàn)象比比皆是。這樣,專供講授用的《孝經(jīng)》講疏著作就應(yīng)運而生。如南朝宋何約之的《大明中皇太子講義疏》;齊無名氏的《齊永明東宮講義》;梁武帝自撰自講的《孝經(jīng)義疏》等。這是當(dāng)時研究《孝經(jīng)》的一種形式。另一種形式雖名為“講疏”卻不一定用以講授,這類著作占相當(dāng)數(shù)量。

      《孝經(jīng)》研究的體式到魏晉南北朝時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即由兩漢注重的注解體變?yōu)橥ㄋ椎闹v疏體。這也是《孝經(jīng)》研究史上值得注意的現(xiàn)象。其主要特點就是:篇幅長、語言通俗如談話,重點在暢達經(jīng)意而非訓(xùn)釋字、詞。這一時期研究《孝經(jīng)》的著作都已亡佚,比較著名者,可從宋人陳述中略知一二:“今文則有魏王肅、蘇林、何晏、劉邵,吳韋昭、謝萬、徐整,晉袁宏、虞 佑,東晉楊泓、殷仲文、車胤、孔氏、庚氏、荀昶、孔光、何承天、釋慧琳,齊王元載、明僧紹……所說各擅為一家也。其梁皇侃撰《義疏》三卷,梁武帝作《講疏》,嚴植之、劉貞簡、明山寶咸有說……古文出自孔氏壞壁……至隋王邵所得,以送劉炫?!盵6]3452這是古人對魏晉南北朝《孝經(jīng)》研究注家的較詳細的敘述。魏晉南北朝研究《孝經(jīng)》的著作的亡佚很可能是從五代戰(zhàn)亂時開始的,因為唐明皇在《御制序》中說:“韋昭、王肅,先儒之領(lǐng)袖;虞翻、劉邵,抑又次焉。劉炫明安國之本,陸澄譏康成之注。在理或當(dāng)何必求人?今特舉六家之異同,會五經(jīng)之旨趣。約文敷暢義則昭然,分注錯經(jīng),理亦條貫,寫之琬琰,庶有補于將來?!盵6]3461這說明他的《孝經(jīng)注》是在吸收韋昭、王肅、虞翻、劉邵、劉炫、陸澄六人的成果而寫成的。他還說:“觀《孝經(jīng)》舊注,舛駁尤甚。至于跡相祖述,殆且百家?!盵6]3453這又說明以前的百家注他是看過的,至少大部分看過,否則難有這樣的結(jié)論。魏晉南北朝的《孝經(jīng)》注家到底有多少,現(xiàn)已不能確知。一則可能部分作品因過早亡佚后人并不知其曾經(jīng)存在過,二則目前對已知存在過的亡佚作品還沒有人作過精確的統(tǒng)計。據(jù)近人蔡汝《孝經(jīng)集目考略》所錄,一共有一百零七種,但他明顯漏掉了《玉?!匪峒暗纳蛭陌ⅰ缎⒔?jīng)義記》。這說明蔡氏的《孝經(jīng)集目考略》并不能全面反映當(dāng)時的研究實況。然而將此表所錄各朝的《孝經(jīng)》研究著作來一個對比,亦能凸現(xiàn)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孝經(jīng)》研究史上最活躍的時期。

      二、沿襲扭曲“孝治天下”

      為什么人們重視對以《孝經(jīng)》為核心的孝道進行持之以恒的研究呢?其根本原因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沿襲了兩漢以來的“孝治天下”做法。魯迅曾說:“魏晉是以孝治天下的?!盵7]84按今天的說法,“孝治天下”是這一時期的基本國策,雖然改朝換代頻繁,但基本國策始終沒有動搖。

      雖然與兩漢相比,魏晉南北朝的統(tǒng)治者同樣堅持了“孝治天下”,但他們沿襲“孝治天下”則有其特殊的社會歷史背景。其中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是統(tǒng)治者手中的權(quán)力是篡奪取得,他們不好與臣民談忠,只好講孝。正如魯迅所說:“(魏晉)為什么要以孝治天下呢?因為天位從禪位,即巧取豪奪而來,若主張以忠治天下,他們的立腳點便不穩(wěn),辦事便棘手,立論也難了,所以一定要以孝治天下。”[7]87曹氏、司馬氏等都是通過篡權(quán)奪位而取得天下,要是以“忠”的標準衡量他們一個個是亂臣賊子,面對前朝舊臣遺老,要談忠君實在是無法啟齒。漢朝的統(tǒng)治者談孝是為了忠,是為了移孝于忠。魏晉南北朝的統(tǒng)治者自己不忠,便沒有資格談忠,只好“移忠于孝”了。自己不忠,并不等于他們不要他人對自己不忠,恰恰相反,他們希望每一個臣民都忠于自己、服從自己。好在忠孝本為一體,精神實質(zhì)都是強調(diào)服從長者和上級,所以從“孝治天下”入手就更為方便,可以借此除掉那些不忠之人。例如,曹操殺孔融,司馬昭殺呂安、嵇康,其借口就是“不孝”。而事實是他們對最高統(tǒng)治者表現(xiàn)出了不服,甚至是輕視,這才是招來殺身之禍的根本原因。

      上面提到的只能說是魏晉南北朝“孝治天下”的一個重要的、直接的原因,其根本原因則是這一時期士族社會的性質(zhì)。士族是地主階級中的一個特權(quán)階層,它萌生于東漢后期,形成于魏晉,到東晉時達到極盛。南北朝時期,雖然多為寒門地主做皇帝,但士族的特權(quán)仍然得到承認。門閥士族政治發(fā)展的結(jié)果,在東晉時期形成了瑯琊王氏、潁川庚氏、譙國桓氏、陳郡謝氏等幾家士族輪流執(zhí)政的局面,皇帝實際上沒有什么權(quán)力。“晉主雖有南面之尊,無總御之實,宰輔執(zhí)政,政出多門,權(quán)去公家,遂成習(xí)俗”[8]。因此,無論何人當(dāng)政,都不敢無視門閥士族的巨大力量,提倡“孝治天下”,也可以說是公家(朝廷)對私家(士族)勢力的承認與退讓。因為“孝治天下”的政策正是為了迎合門閥士族的利益,適應(yīng)了當(dāng)時社會的需要,即使有戰(zhàn)亂不斷的情況下,統(tǒng)治者也要實行“孝治天下”的政策。

      曹丕篡權(quán)當(dāng)年就實行九品中正制,以承認門閥士族把持仕途的特權(quán)來換取他們對新政權(quán)的支持。這一制度使士族取得世卿世祿的地位,士族子弟因門第可以坐取公卿,世攝高位。西晉實行“蔭親屬”制,又從經(jīng)濟上給士族階層以特權(quán),讓他們合法地從國家收入中割取份額?;实刍蚱扔谑孔宓膲毫?、或想拉攏士族、或兼而有之,不斷將公權(quán)割讓給私權(quán),這反而增強了士族的實力,激起他們更大的欲望。既然一個人的前途取決于他的出身和門第,嚴格區(qū)分士族與庶族以及士族內(nèi)部之間的門第高低等級的界線,就十分必要了。所謂士族,其本義是以經(jīng)學(xué)入仕、以詩書傳家的儒生。因此,士族階層就要標榜禮法,其目的是表明自己高貴,不同于操“賤業(yè)”致富的庶族地主或出身低賤的官僚,以便保有特權(quán)?!靶ⅰ笔恰岸Y”的重要內(nèi)容,“禮”只不過是“孝”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所以要講禮法,就必須講孝道。實行“孝治天下”正是為了迎合士族的這一要求。

      可見,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孝治天下”的政策,其根源是門閥士族制度。從中國社會發(fā)展的過程看,士族制度是一次反復(fù),本質(zhì)上是反動的。士族在政治上把持政權(quán),在經(jīng)濟上享受特權(quán),在生活上極其腐朽,他們是阻礙社會進步的毒瘤。庶族地主,特別是下層人民深受其害。對皇帝來說,無疑是一柄雙刃劍,為了迎合士族實行“孝治天下”的政策,將公權(quán)割讓給私權(quán),以換取支持,結(jié)果是養(yǎng)虎為患。

      與兩漢相比,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孝治天下”產(chǎn)生了不小的變異?!靶ⅰ钡玫搅私y(tǒng)治者大力地鼓吹弘揚,對皇帝而言只是一種統(tǒng)治的權(quán)術(shù),并沒有多少皇帝真心想傳播孝道。皇帝實行“孝治天下”,主要目的有二:一是將“不忠”之臣以“不孝”之名將其殺死,解除其對皇權(quán)的威脅;一是迎合士族的要求,拉攏士族,贏得士族的支持。當(dāng)然帝王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鞏固皇權(quán)。對士族而言,要求帝王“孝治天下”,一方面是為了鞏固自己家族內(nèi)部的等級秩序,保持家族內(nèi)部的穩(wěn)定和強大;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標榜自己的身份,將自己與庶族等其它階層區(qū)別開來,以便士族能夠永享特權(quán)。因此,史籍所載之種種孝行,并非其真心行孝,而是虛情矯飾。正如魯迅所說:“魏晉時代,崇尚禮教的看來似乎很不錯,而實在是毀壞禮教。表面上毀壞禮教者,實則是承認禮教。因為魏晉時所謂崇奉禮教,是用以自利,那崇奉不過偶然崇奉,如曹操殺孔融,司馬懿(應(yīng)是司馬昭)殺嵇康,都是因為他們和不孝有關(guān),但實在曹操司馬懿何嘗是著名孝子,不過將這名義,加罪于反對自己的人罷了。”[7]84門閥士族大肆鼓吹標榜禮法孝道,實際上他們是最荒淫、最無恥、最虛偽的一個階層?;适抑袩o論是曹氏還是別的什么氏,父子兄弟多骨肉相殘,哪里有什么孝悌可言?魏晉南北朝倡“孝”的結(jié)果,卻是敗壞了孝道,使之走向虛偽和墮落。

      可以這樣說,魏晉南北朝雖然是國家分裂、戰(zhàn)亂不斷的時期,但也是孝文化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對孝文化研究和傳播的重視雖然有利于孝文化的發(fā)展,但也逐漸將孝文化扭曲,從而成就了唐宋時期孝文化發(fā)展到極至。

      [1] 房玄齡. 晉書: 第8卷[M]. 長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5: 110.

      [2] 王應(yīng)麟. 玉海: 第26卷[M]. 南京: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87: 525.

      [3] 朱銘盤. 南朝宋會要[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170.

      [4] 楊伯峻. 經(jīng)義淺談[M]. 北京: 中華書局, 1984: 110.

      [5] 王欽若, 楊億, 孫奭. 冊府元龜[M]. 北京: 中華書局, 1960.

      [6] 紀昀. 四庫全書: 第182冊[M]. 臺北: 臺灣商務(wù)印書館, 1986.

      [7] 魯迅. 而已集[M]. 北京: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1973.

      [8] 房玄齡. 晉書: 第117卷[M]. 長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5: 215.

      Analysis of Features of Filial Piety Culture of Wei-Jin and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YANG Zhenhua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Law, Xiaogan University, Xiaogan, China 432000)

      There are two obvious features of filial piety culture of Wei-jin and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One is that study and spread of filial piety, whose soul wasXiaojing(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was paid special attention to. This attention was mainly shown in royal family’s stress on filial piety’s study,research and spread and in large quantity of scholars’ annotations toXiaojing. The other is that Han Dynasty’s“Managing Nations by Filial Piety” was inherited under the influences of officialdom system and other factors. This inheritation was more false.

      Wei-Jin and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y; Filial Piety Culture; Officialdom System;“Managing Nations by Filial Piety”

      (編輯:楊峰)

      K235

      A

      1674-3555(2010)03-0075-04

      10.3875/j.issn.1674-3555.2010.03.013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從xuebao.wzu.edu.cn獲得

      2009-01-20

      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xué)重點項目(2008d113)

      楊振華(1966- ),男,湖北孝感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傳統(tǒng)文化

      猜你喜歡
      孝經(jīng)士族魏晉
      從趙郡李氏南祖房善權(quán)支幾方墓志看唐代士族的中央化
      南北士族協(xié)調(diào)與東晉王朝的建立
      唯實(2021年3期)2021-04-09 05:48:28
      沒落期|魏晉南北朝至唐代
      《孝經(jīng)叢書》與《孝經(jīng)總類》異同考
      ——從明代朱鴻《孝經(jīng)》類編著來看
      《孝經(jīng)鄭注》輯本三種平議
      天一閣文叢(2019年0期)2019-11-25 01:32:10
      蒙古文《孝經(jīng)》及其詞語釋義研究
      魏晉南北朝的士族為何這么牛氣?
      廉政瞭望(2017年5期)2017-06-02 10:38:55
      天下第一行書
      魏晉風(fēng)流,縱是靜坐也繁華……
      火花(2015年7期)2015-02-27 07:44:01
      美人骨——回到魏晉
      火花(2015年7期)2015-02-27 07:43:11
      岱山县| 霍林郭勒市| 保康县| 红河县| 缙云县| 兴仁县| 无为县| 喀什市| 宁海县| 郴州市| 离岛区| 莱州市| 长宁县| 若羌县| 临江市| 河池市| 锦屏县| 临漳县| 集贤县| 无为县| 浑源县| 辉南县| 甘孜县| 清涧县| 同德县| 麦盖提县| 霍林郭勒市| 威宁| 中西区| 夏邑县| 铅山县| 全南县| 宝应县| 鹿泉市| 信宜市| 宁乡县| 新密市| 泰州市| 乌兰浩特市| 阿巴嘎旗| 玛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