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翔云 唐麗玲 周麗華 方紅霞
結合男護生的心理特點探討其臨床帶教模式
孫翔云 唐麗玲 周麗華 方紅霞
目的:探討男護生的心理特點以及基于此的臨床帶教模式。方法:使用自制量表,對我院 2006~2009年 89名男護生進行調查。結果:男護生在臨床工作中心理存在一定的問題,期望新的適合男護生的臨床帶教模式。結論:男護生在臨床工作中的心理問題原因較多,傳統(tǒng)帶教模式不利于男護生的帶教,應結合男護生的心理特點改善目前的帶教模式。
男護生;心理特點;臨床實習;帶教模式
10.3969/j.issn.1672-9676.2010.23.056
隨著社會進步和護理專業(yè)的發(fā)展需要,男護士以其自身的優(yōu)勢逐漸走上護理崗位。男護生也出現在醫(yī)院各個科室進行畢業(yè)實習,畢業(yè)實習是學生整個教育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由學生角色向護士角色轉變的過渡階段,也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時期。但傳統(tǒng)的臨床帶教模式一直以培養(yǎng)女性護生為特點,沒有根據男護生的實際特點進行臨床帶教,忽略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要地位,忽視了男護生的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效果不理想[1],而且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以及畢業(yè)后能否喜愛并從事護士這一職業(yè)有著非常不利的影響。基于此,對我院 89名男護生的心理特點進行相關研究,以期解決男護生臨床帶教問題。
選取 2006~2009年在我院實習的 89名男護生為研究對象,年齡 20~23歲,平均 (21.92±1.95)歲。在臨床實習 4個月以后,采用自填式問卷,現場回收,回收率為 100%。
采用自編量表進行測評,內容包括男護生臨床實習心理特點調查和對帶教現狀、帶教模式的調查。問卷設計好后,經專家審閱,在預調查的基礎上反復修改用于正式調查。
表 1 男護生帶教現狀調查情況(n=89)
2.2.1 對護理專業(yè)認識不足,學習護理目的不明確,職業(yè)心態(tài)不穩(wěn)定。調查顯示,超過 30%的男護生內心并非真正喜歡護理專業(yè),而是想通過上學脫離農村生活,或出于就業(yè)的考慮,甚至只是想先取得一個文憑。對護理專業(yè)認識不足,導致學習護理的目的不明確,職業(yè)心態(tài)不穩(wěn)定。理想與現實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的差距,使得專業(yè)思想不牢固[2]。與以往認識不同[3,4],男護生不愿從事護理的主要原因不是傳統(tǒng)觀念和世俗的偏見,也不是不喜歡護理工作,而是對未來缺乏信心。
2.2.2 對自身角色的排斥使男護生表現出強烈的“自尊心”,甚至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角色從社會價值觀來說,就是指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和身份以及與其身份相應的行為方式[5]。雖然男護生在心理上對自身角色有一定的認同,但仍有一定的排斥心理。他們回避帶教老師、臨床醫(yī)師,甚至患者對其選擇護理專業(yè)的好奇,有超出 1/5的男護生遇到此類相關問題的詢問會很反感。當患者因不信任而拒絕他們護理操作時,他們會表現為生氣,感到患者不尊重自己,工作積極性下降,下次會拒絕為該患者護理,甚至不愿走進這間病房,并對患者產生冷漠情緒。當男護生不能適應新的生活和工作學習環(huán)境時,就會產生焦慮心理和抑郁情緒,沉重的心理壓力導致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并懷疑自身價值。
2.2.3 擇業(yè)觀使男護生在操作中有偏科現象。男護生的就業(yè)理想是手術室 (73.03%),ICU病房 (60.67%),或非臨床科室(62.92%),所以在內外科臨床護理實習中,對如靜脈輸液、肌內注射、備皮、導尿等護理操作比較積極熱情,感到這些操作具有一定的技術性,而在床單位清潔、為患者做基礎生活護理時明顯缺少積極性,認為清潔擦洗都是女護士的事,個別男護生甚至在帶教老師做生活護理時會袖手旁觀或躲開。
2.2.4 男護生復雜的心理特點使得他們不愿與他人主動交流,導致他們缺乏主動交流。男護生和患者交流較少,男護生為了回避患者的好奇、詢問和不理解,往往羞于向患者介紹自己“男護士”的身份,所以不愿意主動向患者介紹有關護理常識或進行疾病的健康教育,而大部分患者因很少在臨床上見過男護士,也不會主動詢問有關疾病的護理知識。男護生和帶教老師交流同樣較少,目前,大多數帶教老師為女性,男護生往往不愿與她們進行過多的交流,實習過程中往往存在“無問題可問,有問題自己也可以解決”的心理,即使有疑惑也極少溝通。
研究結果顯示,將近一半男護生 (48.31%)認為帶教老師能力不行。目前,帶教教師以往是選年齡大、護齡長的護士擔任帶教工作,而這些帶教教師往往學歷層次較低、帶教方式陳舊、授課能力差。她們雖然有豐富臨床經驗,但是缺乏講授知識的能力,一般只注重傳授操作技能,疏于強化理論知識,使護生只會機械操作,缺乏對男護生的整體素質的培養(yǎng)。部分帶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認為與其讓護生做還不如自己做可靠,甚至只允許他們做一些簡單的事務,因而往往讓護生看的多,護生自己動手實際操作的機會少。另外,老師帶教中仍然按照傳統(tǒng)的帶教模式,教學方法較為單一,沒有考慮男護生的特點,缺少溝通,有時令男護生感到不適甚至反感。
傳統(tǒng)的帶教模式很少考慮到護生的心理特點。很明顯,這非常不利于男護生的臨床實踐學習。因而重視男護生教育的特殊性成為臨床帶教老師帶教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我們應根據男護生的心理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
護理職業(yè)態(tài)度是現代護理人才素質的重要成分,培養(yǎng)健康穩(wěn)定的職業(yè)態(tài)度,對于穩(wěn)定護士隊伍和促進護理事業(yè)的發(fā)展至關重要[6]。研究顯示,有一部分男護生并非自愿報考護理專業(yè)[7,8],缺乏對護理專業(yè)的熱愛。但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男護生 (56.18%)比較喜歡護理工作,可能是因為本次調查是在男護生進入臨床實習 4個月后進行。因此,帶教老師以身作則,愛崗敬業(yè)的精神對他們影響很大,使他們端正自己對護理工作的認識,讓他們在護理患者過程中,體會患者痛苦,培養(yǎng)他們的社會責任心和愛心觀念。
實習過程中,尊重男護生的職業(yè)選擇,臨床帶教工作首先是保證護生順利完成實習任務。其次,帶教老師應與患者溝通,增強患者對男護生的信任,給男護生創(chuàng)造一個較為寬松的環(huán)境。最后,在男護生取得成績或較好地完成某項任務后,應給予適當的鼓勵,可增強男護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與女護士相比,男護士有諸多優(yōu)勢,如:男護士的身體素質明顯強于女護士,男護士的控制能力強,決策能力強,邏輯理性思維強,遇事沉著冷靜,處事果斷,獨立性強;接受新信息快,創(chuàng)造性與動手能力強,往往對高新技術掌握較快[9];男性的穩(wěn)重、果敢能給人以信任感,能更好地與患者溝通[10]等等。讓他們了解臨床對男護士的需要以及國內外男護士的執(zhí)業(yè)情況、工作心態(tài)、敬業(yè)精神及各種成就,幫助他們認識自身價值,穩(wěn)定專業(yè)思想,使他們看到自己的前途和未來,提高實習工作中的主動性和依從性。
實習過程中,男護生常常由于性別因素會遇到各種挫折,如遇到患者拒絕其操作或護理時,信心受挫,表現為生氣、情緒低落,這是他們最大的心理障礙[11]。帶教老師不僅要關心他們,更要增強其挫折承受力。當男護生遇到心理挫折表現為情緒不穩(wěn)定時,臨床老師要及時發(fā)現,多花些時間主動與他們交流,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和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加以開導,通過經常的溝通、交流、安慰和開導,使男護生在思想上戰(zhàn)勝自己,把周圍的偏見當成前進的動力,更加自覺,更加自信地安心實習。
男護生接受新信息快,創(chuàng)造性與動手能力強,往往對高新技術掌握較快,并有較強的鉆研精神。有時要結合男護生的興趣特點,重點使他們對某些??品浅>?例如:I CU、急診科室、手術室等等。但同時也要求他們的護理基礎能力要有全面的掌握。
帶教教師自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實習態(tài)度以及實習行為和效果。選擇具有高度責任心、醫(yī)德高尚、理論知識扎實,又具有臨床實際經驗、業(yè)務水平較高、語言表達能力和指導能力較好的護師擔任帶教老師,這是確保男護生完成實習任務的重要步驟。多提供讓他們與患者交流的機會,加強其溝通能力,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關,正確認識自己的護士角色。臨床工作中帶教老師可以主動同男護生聯(lián)絡感情,詢問其工作及生活情況,發(fā)現問題及時交流,幫助解決其思想及業(yè)務上的疑惑,使其消除顧慮,自然地投入到溝通交流中,從而進一步提高其臨床綜合素質。
針對男護生的特點,制定出適應性較強的教學目標。在保證男護生完成基本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根據情況安排在不同的科室實習,重視重點教學,集中教學手段,加強護生綜合素質培訓。同時,在評價學生實習情況時,不采用一刀切的方法,采用多種方式評價,使男護生能找到學習的樂趣,感受實習的成就感,有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和教學目標的實現。
男護生的心理特點并不十分利于臨床帶教。男護生自我角色的認同仍不理想,職業(yè)心態(tài)不穩(wěn)定,輕視基礎護理,在與患者、帶教老師和醫(yī)師等的交流也有一定的障礙。
必需結合男護生的心理特點,改變傳統(tǒng)的單一的帶教模式?;谀凶o生的心理特點,必需在專業(yè)思想上給予正確引導,在業(yè)務能力上給予幫助指導,在綜合素質上給予重點培養(yǎng),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1] 楊 維,楊則秀,高鳳英.臨床護理帶教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四川醫(yī)學,2004,25(8):941-942.
[2] 程家娥,黃 毅.男性護理大專生專業(yè)態(tài)度調查[J].護理學雜志,2006,21(12):68-69.
[3] 杜新艷,王云平,趙俊敏.男護生臨床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7,4(12):62-63.
[4] 施小利.男護生現狀分析及帶教對策[J].現代臨床護理,2008,7(12):61-63.
[5] 劉永芳編著.社會心理學[M].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46.
[6] 劉錦丹,王志紅.本科護生專業(yè)思想穩(wěn)定性相關因素調查分析[J].護理研究,2009,23(2):399-401.
[7] 張 穎,鄭蔚穎.男護生的職業(yè)困惑及臨床帶教思路[J].護理研究,2004,18(10):1775-1776.
[8] 廖成紅.男護生對護理專業(yè)認知調查與培養(yǎng)對象[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5,7:86-87.
[9] 張 衍.男護士哪里去了[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2004,23(9):406-408.
[10] L R R.Perceptions of nursing students on men entering nursing as a career[J].Aust J AdvNurs,1999,17(2):36-41.
[11] 李素紅,許艷春,魏淑霞,等.男護生心理特點及其心理調適方法的探討[J].中華護理教育,2007,4(2):62-63.
Based on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le students nurses discusses their guidance and teaching pattem.
SUN Xiang-yun,TANG L i-ling,ZHOU L i-hua,et al(Yijishan Hospital ofWannanMedical college,Wuhu 241000)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male students nurses and corresponding clinical teaching patterns.Methods:To investigate 89 male students nursesworking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2006 and 2009 by adoptiong self-made scale.Results:The investment results show thatmale nursing students have,more or less,psychological harassments in clinicalwork.So it is necessary to bring forward new teaching pattern which is better adapted to male students nurses.Conclusion: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existing in male students nurses’clinical work and part of our traditional guidance and teaching pattern are not so good for present situation,it is meaningful,according to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le students nurses,to improve present teaching pattern.
Male students nurses;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Clinical practice;Guidance and teaching pattern
241000 皖南醫(yī)學院弋磯山醫(yī)院
孫翔云:女,大專,護師
本課題為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研究項目,編號:2008sk102
2009-12-12)
(本文編輯 曹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