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森
【摘 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在我國的全面推進和發(fā)展,也必然對普通高校體育教育提出相應的要求,進而高校體育教育評價體系也必須做出相應的回應和調(diào)整,以適應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提高教學水平和質(zhì)量,全面提高我國體育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故本文就我國體育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作簡要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以希對我國體育教學評價改革有所促進。
【關鍵詞】體育教學;教學評價;高校體育
一、對體育教學評價的認識
任何評價活動都是人類以先定的評價標準,以一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達到更好地認識世界從而改造自身為目的的一種認識活動。體育教學評價也不例外,它是一般評價活動在體育教育過程中的具體應用和表現(xiàn), 是按照體育教育自身特有的區(qū)別于其他活動的特點,以一定的評價標準結(jié)合一定的科學有效的方法,針對體育教學過程的組成要素、全部過程和預期效果進行的價值評價。
二、目前我國體育教學評價的現(xiàn)狀
(一)對體育教學評價目的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之所以要對體育教學進行評價,一是為了完善體育教學,及時檢查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表現(xiàn)和不足,準確地幫助教師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zhì)量;二是能夠清晰地掌握學生的體育學習情況,使學生及時地認識到自己在學習過程的進步和錯誤,進而在完整清楚地掌控下改進自己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習。但是,令我們失望的是,目前在一些即使體育教學比較前沿的高等學府,對體育教學評價工作也不是很太重視,有時甚至僅把此項工作作為一種工作流程,流于形式流于應付,嚴重損害了我國體育教學工作。
(二)在體育教學評價內(nèi)容上不翔實和具體
體育教學評價在內(nèi)容上的制定既要包括一些具體的量化評價,比如學生各種技能的學習掌握情況、體能的改進等等,也應包括對學生的一些定性的分析和評價,如學生的情感教育和價值觀教育等等。這既是目前體育教學改革的方向,也是體育教學應對素質(zhì)教育的必然要求。
(三)在體育教學評價方法過于單一
體育教學活動是一個長期地復雜的,由師生之間相互影響和作用,達到預期目的的過程。其間,必然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有時甚至是意想不到的問題,因此對體育教學評價的方法絕不能過于單一,必需考慮到在這一教與學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系列的問題。但是,目前我們看到,絕大多數(shù)學校在體育教學評價方法方面過于側(cè)重量化評價,忽視了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理解感悟,將學生掌握技能冰冷地分割開來,具體成一組組數(shù)據(jù)。這不僅不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成長,長期下去,也不利于學生的終身教育。
(四)在體育教學評價結(jié)果上不科學
體育教學應當全面考慮因教學而給學生帶來的總體的變化和結(jié)果,過分重于結(jié)果而忽視了教學的過程,未能及時有效地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反應給學生進而作出相應的調(diào)整,既不能幫助教師改進教學也不利于學生提升學習。目前國際上通行的課程形成性評價,加入了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和階段性的進步比較,未嘗不是一種很好的辦法。
三、體育教學評價的改革
(一) 轉(zhuǎn)換評價量表的側(cè)重點
目前我國普通高校對體育教學評價一般都采用評價量表。評價量表是由評價指標、評價標準、評價方法、評定等級與參數(shù)等要素構(gòu)成,它通過具體的數(shù)據(jù)量化來衡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取得的成效。但隨著體育教學改革的推進,這種評價量表所帶來的弊端自不待言,上文已有論述。為適應這種變化,在制定評價量表時應把側(cè)重點放在評價教學內(nèi)容上,教學內(nèi)容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教學過程的活動空間,也是整個教學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內(nèi)容,可以直接明了地反應出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果,及時反饋出教學過程中的不足與缺點。整個體育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圍繞教學內(nèi)容展開地活動,因此對體育教學的評價也必須把側(cè)重點放于此,這才是當今體育教學評價改革的關鍵所在。
(二)加強對運動負荷指標的研究
運動負荷是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因身體練習所帶來的衡量身體運動變化的重要指標。對體育運動負荷作出合理科學地分析,是評價體育教學效果的直接手段。但目前,我國高等體育院校對運動負荷指標要么重視不夠,要么指標的制定過于簡單,這樣就造成不能及時反應出教學所帶來的實際情況和效果。因此,必須加強對運動負荷指標的研究,修訂和完善目前指標中的不足,以此真正能帶來提升學校體育教學的目的。
(三)重視教學評分值的客觀性
體育教學評價是一個主觀認知的過程,由于評價主體的主觀人為因素,往往使教學評價分值因人而異,如專家過于嚴謹分值偏低,同業(yè)經(jīng)驗打分,自我評價易于高估。這就使得教學評價分值不能很好的作為教學的參考,未能真實反應出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效果。為消除這一隱患,保證分值科學客觀正確,首先要增加評價文體,發(fā)揮多種評價方法,提升評價分值的可信度,其次要利用科學的分析方法,比如肯德爾和諧系數(shù)法、一致性方差分析法等,彌補因這一主觀性所帶來的欠缺。
(四)重視發(fā)揮診斷性評價的作用
診斷性評價是一種針對體育教學活動事前和事中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和原因而進行的檢測和評價。它的重要性不僅在于幫助教師通過及時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共性和個性,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做到及時預防和糾正,還在于能使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和長處,及時改進,提高效率。作為一種即時性的評價,它具有靈活多變簡單操作的特點,因此應多加運用,充分發(fā)揮。
(五)體育教學評價要做到多樣化、個性化
目前,我國體育教學評價由于種種原因造成形式過于單一粗線條過重的特點,如指標過細、概念太強等,既影響評價結(jié)果也不利于作為指導教學的依據(jù)。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學生的身體和智能的前進,體育教學評價也必然要作出相應的調(diào)整,以適應這種變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充分發(fā)揮出教學評價的作用,合理地制定出適應學生特點的行之有效的評價機制,全面提升高校體育教學評價水平。體育教學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因此制定出來的教學評價也要具有多樣化、個性化,能反映出教育的本質(zhì)要求,滿足教學教育需要。
參考文獻:
[1]曾海清.廣東省高校體育學習評價現(xiàn)狀與對策[J].體育科技文獻報.2010(8)
[2]薛明.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發(fā)展趨勢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