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柏林
摘要:計算機與生活息息相關,生活走進計算機時代,計算機服務生活,這是計算機教學的真諦,因此應該讓計算機教學與生活親密接觸。本文對中職計算機的“生活化”教學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生活化;中職;計算機教學
計算機學科作為一門新學科,其教學需要生活化,讓生活融入課堂,才能使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體會生活,從而獲得有活力的知識。
在中等職業(yè)學校的計算機教學中,學生開始時都對計算機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隨著計算機教學內容的深入,難度增大,學生的興趣就會降低。而要讓學生保持興趣,關鍵是教學要做到“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牢牢抓住“生活化”這一主題,讓生活走進計算機,將計算機課堂引向生活。
● 理論講解“生活化”
計算機課中有很多知識都是比較抽象的,特別是硬件系統、體系結構,不容易被學生理解,計算機教師應將深奧的知識講得通俗易懂,將理論與學生生活相聯系,使理論“生活化”。例如,在講解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的作用和區(qū)別時,教師可以把內存儲器比喻成教室,外存儲器比喻成學生宿舍,學生比喻成計算機中的數據,該上課了(也就是計算機工作了),學生會從宿舍到教室開始上課,一旦放學了(計算機關機了),教室里就沒有學生了,學生都去宿舍休息了。這樣的例子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計算機的工作原理,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 教學素材源于生活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生活和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生活素材,建立起課堂與生活的聯系,實行教學素材“生活化”。如在講解Premiere時,我讓學生制作一段以“××班級校運會”為主題的視頻,學生看到本班其他學生參加運動會時的照片、視頻,興趣一下子被激發(fā)出來,無需教師多講,一段段精美的視頻就被制作出來,而且他們還開始討論明年運動會的事宜,一個團結的、充滿凝聚力的班級也逐步形成。
在講解Excel圖表時,我預先收集了部分學生一周的花銷數據,然后讓學生根據數據制作圖表,通過圖表對比,不少學生看到自己一周的花銷遠遠超出其他同學,特別是通過圖表分析得出的每周在吃、穿、用等方面所占的百分比,不少學生開始感覺到自己平時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應該改一改了。
● 情境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
心理學研究與實驗證明,在特定情境中獲得的知識,比平常接受或學習所得到的知識更有力、更有用。在教學過程中,科學合理地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讓學生為問題的解決設計方案,尋找有意義的信息,并對信息進行分析、篩選與組織,實現問題的有效解決,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點燃思考的火花,促進知識的遷移。
例如,在講解二進制時,我做了有意思的“男生、女生”游戲。選出班里10位學生(男女生各若干),其中一人作為領隊,我在旁邊隨便報出一個十進制數,領隊要按照規(guī)則將9位學生中的男生作為1,女生作為0給出一個從左到右合理的排列,要求所排的結果要與教師所報的十進制數相同(如下圖)。領隊排得滿頭大汗,有時候出錯還會引起全班學生的強烈反應,每個學生都想上來做領隊,展示自己對二進制的理解,氣氛很是熱烈。
計算機與生活息息相關,離開了生活的土壤,計算機課程也得不到營養(yǎng),作為計算機教師,唯有和學生共同走進生活,用“生活化”教學,才能使計算機教學充滿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