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建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否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教師教學成敗的關鍵。語文教學如此,文言文教學更是如此。因此,如何增強文言文教學的趣味性的問題,就成了擺在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文言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文言文教學的重要性自不必說,說它是教學的難點主要是因為:(1)學生缺乏類似的語言環(huán)境(即現(xiàn)實不需要用文言文交流);(2)學生缺乏必要的文言知識儲備(小學文言文知識儲備遠遠不能滿足中學的學習需要);(3)學生對文言文的實用價值存在功利性偏見 (很多學生認為現(xiàn)實生活中用不上);(4)學生的畏難情緒等。也由于這些原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會經(jīng)常遭遇“教學獨角戲”,“一個人的道場——吹拉彈唱全包了”的尷尬局面,結果是費力不討好。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呢?我們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法:
創(chuàng)設情境法就是在上課時結合不同的課文,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讓學生用熟悉的方式感受特殊的文言情境,在輕松愉快的感覺中學習文言文的方法。一般常用的有如下三種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
我在教學《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一文時,先問學生這樣一個問題:“如果現(xiàn)在有一個足夠達到你愿望的機會,你會怎樣來實現(xiàn)它?”學生回答很踴躍,有人說:“我會用我的知識來研制一個萬能空氣凈化器,改善我們的環(huán)境。”有人說:“我研究一種不傷人的萬能防御武器,大面積的地方不受任何武器的傷害,社會將永遠太平?!币灿腥苏f:“我是一個省長的話,我首先……”回答可謂是五花八門。等大家都回答得差不多時,我又問:“假使我現(xiàn)在是孔子,而你們正好是他最得意的弟子,我培養(yǎng)的學生都是要到諸侯國做大事的人,你們會怎樣回答呢?”學生又是一陣踴躍的回答。然后,我說:“其實,你們和孔子的弟子一樣優(yōu)秀,不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這篇文章里孔子的弟子回答的內(nèi)容就和你們差不多,只是看性格而有差異罷了,你們能找出誰的觀點和你更相近嗎?”學生通過一番忙碌后的回答,已經(jīng)告訴我,文章內(nèi)容已經(jīng)學完了。
古事再現(xiàn)法就是把文言文中的事件用現(xiàn)在學生所熟悉的方式再現(xiàn)出來,這樣就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故事引入法就是把故事性較強的文言文用講故事的方式,刺激學生的好奇心,吊學生的胃口,學生的學習興趣空前提高,使之為了解故事而主動學習,達到積極主動學習文言文目的的一種方法。像《鴻門宴》《勾踐滅吳》這類文章就比較適用此法。
氛圍導入法就是上新課前導入時,刻意渲染一種特殊氛圍,刺激學生,讓學生在這種特殊氛圍中主動學習文言文的一種方法。如《燭之武退秦師》《觸龍說趙太后》等,就可用此法。
創(chuàng)設情境法的靈活運用,可以解決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畏難情緒這一難題。
當今社會,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學生的競爭也不例外。學生為了讓自己能在今后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在難度不至于太大又有樂趣的情況下,會努力把握展示自己的機會的,我們正好可以將此心理用于引導學生學習文言文,只要運用得當,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刺激指導法的具體運用,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我在教學《寡人之于國也》時,先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想讓對方接受你的觀點,欣然按你的意圖去做事,你會用什么方法?”等學生七嘴八舌討論無果極想知道時,我趁機引入課文的學習,學生為求一招解決問題的辦法,學習積極性自然高漲,我再進一步引導:“我想知道我的學生中,誰是真正的學到了這招精髓的人,學完我們比比?!薄@一課的效果遠超預想,幾年后學生對這一課,這種游說別人的方法仍記憶猶新。
求知激趣法,就是想方設法刺激學生的功利性思想、勾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因勢利導,達到積極主動學習目的的方法。
學生血氣方剛,年少氣盛,老師在教學中如能善加利用,合理引導,也會在文言文教學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曾做過這樣一個嘗試:即讓我所任教的兩個班搞一場辯論會,內(nèi)容就是《過秦論》和《六國論》中所持的觀點你支持誰。事先將任務分配下去,上課時兩個班一起上,用辯論群體賽的方式很輕松就學完了這兩篇文章,賽后稍加點撥,效果也是非常不錯。
刺激指導法是在老師在教學活動中從三尺講臺上走下來,由“主講”變“主導”,還學生以學習“主體”地位的教學模式下,利用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勝心,主動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困難,自覺配合老師來完成教學,達到教學目的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能有效避免“滿堂灌”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實現(xiàn)學生從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忧笾?,同時也解決了學生對文言文的實用價值存在功利性偏見以及畏難情緒等問題,效果當然會好一些了。
關于文言文教學中增強趣味性的方法,除了上述幾個以外,還有很多,像競賽引導法、名句導讀法、鑒賞品讀法、自主學習法等等,此處不再一一敘述。
總之,教有法,教無定法?!爸卟蝗绾弥?,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只要我們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文言文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從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訉W習,由要學什么變?yōu)橄雽W什么,實現(xiàn)教師角色的轉變,實現(xiàn)學生學習地位的轉化,把學生變成文言文學習的“樂知者”,在教師這個“主導”的引領下,完成教學任務,那么,文言文教學的趣味性的問題,甚至語文教學的問題,都將會在較輕松的狀態(tài)下得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