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 杜子信
如何為小學生作文搭橋引路
山東 杜子信
現(xiàn)在許多學生一提寫作文就感到頭疼,要么覺得沒什么可寫,要么心中有話寫不出來。為了改變習作中存在的問題,我在教學中通過為學生搭橋引路來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幫助學生克服寫作消極因素。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克服小學生怕作文心理的關鍵就是培養(yǎng)他們的寫作興趣,有了興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去學作文。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小學生剛剛接觸作文,要求他們?nèi)懻鎸嵉纳睿拍艽偈顾麄內(nèi)フJ認真真地生活,細致入微地關注周圍的人和事,不斷充實自己的生活庫存,日積月累為作文準備好了材料,從而在寫作文時才覺得心里有底,有話可說,有事可寫,這樣就逐漸培養(yǎng)起他們對作文的興趣。
(1)肯定學生在作文中的每一個優(yōu)點。作文是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本身就有一定的難度,學生為此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在教學中應放低起點,放緩坡度,用誠懇的態(tài)度讓學生意識到自身的成功,激發(fā)他們寫作的積極性。發(fā)現(xiàn)習作中的可取之處,哪怕是一點一滴、一詞一句都要及時給予肯定。雖然這只是一些小小的成功,但是學生可以從中樹立寫好作文的信心,初步產(chǎn)生興趣。
(2)重視學生寫作時的點滴成績。 學生寫作時每一點成績都希望得到老師的重視,他們從老師對待這些成績的態(tài)度中來判斷老師對他們期望值的高低。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學生寫作時的每一點成績。讓學生把優(yōu)秀作文抄下來,配上插圖,布置成作文園地等。學期結束時,將優(yōu)秀作文編輯成“書”,就連一小段也編成一輯。“書”的誘惑及被老師重視和同學承認的體驗,強化了學生們成功的喜悅與自豪,從而激發(fā)了他們寫好作文的興趣。
(3)鼓勵學生在實際應用中培養(yǎng)興趣。在小學生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寫作技巧之后,我們應該鼓勵他們走出課堂,到校園中去找成功的機會。鼓勵他們?yōu)榧t領巾廣播、黑板報或校辦刊物寫稿,鼓勵學生給親友寫信,教師附上要求回信的條子。當學生的稿子發(fā)表或收到親友的回信時,那種成功的體驗,不是老師的表揚或作文園地上張貼一下可以比擬的。他們的寫作興趣在實際應用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培養(yǎng)。
“找米下鍋,先米而后炊?!蔽覀儗懽魑囊驳孟扔小懊住?,這個“米”便是作文的材料。一篇作文質(zhì)量如何,首先要看有無充實的內(nèi)容,空洞無物,只是辭藻華麗不是一篇好作文。葉圣陶先生指出: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梢姡鰝€生活的有心人,積極主動地積累材料,這對寫好作文有多么重要。那么,怎樣才能更好地積累材料呢?
課內(nèi)外閱讀是更快更好地認識事物的捷徑,要讓學生養(yǎng)成勤于讀書的習慣。特別是在課外要廣泛地閱讀書報雜志,看一些好的電影和電視節(jié)目,以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增長智慧,陶冶情操,以獲取作文材料。同時,要讓學生不要忘了及時做筆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嘛。
一上作文課,有些學生常出現(xiàn)無話可說,無從下筆的現(xiàn)象。想來想去,還是仿寫照抄那些陳舊的題材,缺少新意。為解決這一難題,應鼓勵學生養(yǎng)成自覺觀察的習慣。周圍的人和事,一年四季的景色變化,自然課上的實驗操作,美術課上的手工制作等都是很好的觀察對象。觀察時,要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隨時記錄下來,哪怕只是一個梗概,對寫好作文也是有幫助的。
可以將自己的觀察、實踐、課外閱讀所得寫成日記,或整理在卡片上,然后制成活頁用線串起來。也可以專門準備一個積累寫作素材的文件包或文件夾,將搜集到的寶貴資料分門別類珍藏起來,待寫作文的時候,到里面按類別查找。
課外練筆是作文教學的一個有機部分。由于練筆的自身特性,因而在教學上也就有別于課堂作文訓練。本人在教學中總堅持這樣一個指導思想,即:激發(fā)寫作熱情,傾吐真情實感;捕捉采集感悟,厚積生活儲備?;诖?,在練筆教學中,常采取以下幾項措施:
即讓學生持之以恒,不間斷。課外練筆是寫作者自覺的寫作行為,惟其自覺,這種寫作才有存在的價值。魏書生要求學生堅持每日一記,這種做法的合理內(nèi)核就在于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這是促使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得以養(yǎng)成的必要保證,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課堂推薦。也就是利用課堂講評的形式向全班同學推薦評析優(yōu)秀習作,以達到鼓勵的目的。
(2)巡回展示。也就是集中優(yōu)秀練筆,編輯成一集,定期或不定期在班級中傳閱,從而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3)評語交流。有經(jīng)驗的老師總是十分看重這種交流。這不僅是對學生習作的評價,也是師生心的交流,尤其對學生的寫作熱情、興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導向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4)推向報刊。自己的習作能被報刊錄用從而具有社會價值,這是每一個同學的心愿和最感興奮的事情。多年來,我總是鼓勵學生向報刊投稿或親自向報刊推薦,師生共同品味那果實成熟后的欣喜,其樂融融。
利用學生練筆中的材料和話題,引發(fā)課堂討論,并以之為材料,進行課堂作文訓練,使課外練筆和課堂作文訓練有效互補,從而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山東省莒南縣坊前鎮(zhèn)相邸大嶺聯(liá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