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新課程背景下中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研究

      2013-04-12 18:02:27唐吉洪張秀琦
      關鍵詞:中學教師錦州信息化

      唐吉洪 張秀琦

      (渤海大學a.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b.教育與體育學院,遼寧錦州121013)

      中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目的在于教師能把信息技術作為促進更高級學習的工具,用技術工具來收集、分析、解釋、交流各種傳達信息的數據資料,是為了在理論和實踐中促進自身專業(yè)發(fā)展,最終落腳點在于創(chuàng)造、使用、管理適當的技術過程和資源,促進學習和改善績效[1]。

      1 錦州地區(qū)中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情況的調查

      通過調研編寫出了適合本地區(qū)現狀的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情況的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管理、培訓方式、培訓評價等方面,問卷設計了25道題,包括單選題、多選題和兩個開放性的問題。

      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對錦州市各區(qū)、縣中學的部分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共發(fā)放問卷300份,收回問卷282份,回收率為94%,其中有效問卷266份,有效率為94%。利用統計軟件對所收集的信息,從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管理、培訓方式、培訓評價等五個方面進行了統計分析,總結出了培訓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2 錦州地區(qū)中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剖析

      2.1 培訓目標定位不夠明確

      錦州地區(qū)開展的中學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在目標上局限于計算機軟件操作培訓和課件制作培訓,而對現代教育技術基本理論及其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等培訓較少,過于重視技術本身,忽略能力的培養(yǎng),背離了培訓的真正目的。

      2.2 培訓內容不夠全面

      目前的教師培訓雖然在對教師進行計算機操作和網絡應用能力等信息技術能力培養(yǎng)的同時,也兼顧到了各學科的教學方法和技能的培訓,但對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所需的教育理論、學科教學理論以及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等方面的內容則涉及的還是相對較少,培訓內容不夠全面。

      2.3 培訓管理缺乏系統性和持續(xù)性

      培訓的組織單位在培訓前的準備和實施過程中較少考慮教師的實際需求,培訓結束后很少進行考核,教師對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水平沒有客觀的認識,學到的知識很難鞏固,培訓缺乏系統性和持續(xù)性。

      2.4 培訓方式過于單一

      培訓多以寒暑假的全員集中培訓為主,業(yè)余時間的骨干教師培訓及以脫產的方式進修則甚少。另外,理論類知識的培訓方法多數是講授式,培訓者照本宣科,被培訓教師處于被動狀態(tài),雖然一些操作應用方面的知識能夠做到講練結合,但練習的時間短,所學知識很難鞏固運用。

      2.5 培訓評價不夠完善

      教師培訓結束后對培訓效果較少進行評價或只進行簡單的考核性評價,很難對教師培訓的效果進行有效的評估,使培訓過程只流于形式。

      3 提高錦州地區(qū)中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績效的策略研究

      提高本地區(qū)的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的績效,應緊緊圍繞培訓要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培訓要推動新課程改革這一價值取向,真正提高當前的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績效。

      3.1 轉變培訓重心

      在培訓目標和培訓內容上轉變重心,由單一的技術培訓轉向教師的信息化教育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的信息化教育教學能力對教育、對學生均有著重要作用。

      3.2 加強培訓過程的全員管理

      加大基層學校的信息化軟硬件建設,使教師盡快實現一人一機的目標。激發(fā)受訓教師的培訓內需,在培訓前和培訓中,要不斷地激發(fā)受訓教師的培訓內需,才能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使培訓落到實處[2]。

      3.3 開展遠程教學的培訓方式

      在教師教育技術培訓過程中,特別是針對農村學校教師,開展遠程教育模式是一項能快速提高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有效手段。因為在遠程教學下,受訓教師需要掌握更多的基于網絡的學習工具,這不僅在技術上使受訓教師有所提高,而且通過這些工具可以增強受訓教師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體驗,對受訓教師的信息意識、信息分析能力與信息處理能力的提高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3.4 建立多元化的培訓評價機制

      在教師教育技術的培訓中引入科學、可行、有實效的評價機制??稍诿恳慌嘤栯A段,根據不同的培訓內容對受訓教師進行評價,評價可分為自我評價、受訓教師互評以及主講教師評定三者結合的方式,保證整個評價的公正性、科學性,提高評價的信度和效度,在加強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學習中更加強培訓的績效。

      4 構建錦州地區(qū)中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模式

      基于新課程改革的視角,提出了“面向信息化的中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模式”,其核心目標是促進教師的信息化教育教學能力,即通過培訓使教師掌握信息化教育教學的基本技能,提升信息化教育教學的能力,適應教育信息化的新要求,滿足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需要。該培訓模式,包括如下五個方面。

      4.1 形成信息化培訓理念

      “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中提出:以《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為依據,以全面提高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促進技術在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為目的,建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和考試認證制度,組織開展以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效整合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技術培訓,全面提高廣大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水平[3]。該計劃的實施,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當前面向信息化的中小學教師培訓的一般理念,同時也是指導建構錦州地區(qū)中學面向信息化的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模式的一般理念。

      4.2 制定信息化培訓目標

      將信息化培訓目標分為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傮w目標即《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中對教育技術能力規(guī)定的四個方面目標:意識與態(tài)度、知識與技能、應用與創(chuàng)新以及社會責任,這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提出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相契合,這一總目標符合信息化社會對中學教師的要求,也符合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要求[4]。培訓的具體目標需要在總體目標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區(qū)的實際情況來制定。

      4.3 研制信息化培訓內容

      面向信息化的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具體內容應當是在對教師教學需求和專業(yè)發(fā)展需求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立足教師培訓的目標,遵循有關培訓內容的建構原則進行確定。可從具體學科教師的需求出發(fā),結合本地區(qū)的實際情況,遵循發(fā)展性、針對性、層次性和實用性原則設置培訓內容。

      4.4 實施信息化培訓方式

      良性的、有效的教師培訓形式應該不受地域、時空的限制,適應教師發(fā)展的實際需要,具有實效性。教師培訓的方式必須要強調教師的主體地位,強調培訓中的自主、協作與分享??刹捎枚嘣姆椒▽嵤┡嘤?,包括專題講座、現場教學觀摩、案例學習、操作實驗、遠程教學、網絡研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等方式。

      4.5 應用信息化培訓評價方法

      針對成人學習的特點,可以采用考試評價和電子檔案袋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評價。電子檔案袋是學生學習的記錄匯集,包括了學生的作品、自我評價、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等信息,全程記錄跟蹤學生的學習、發(fā)展、反省、改進等過程。這種評價方式,更注重受訓教師的自我總結與反思,注重受訓教師的自我評價。電子檔案袋評價需要依賴一定的技術環(huán)境,可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方式來實現。例如可以直接采用電子檔案袋管理平臺,也可以采用一些變通方式,如利用“博客”來完成。

      5 結語

      本文基于新課程改革的視角,對錦州地區(qū)中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情況進行了調查,了解到其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現狀及存在的不足,針對培訓中的問題,對影響培訓績效的因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培訓績效的有效策略,最后嘗試構建了科學高效、創(chuàng)新的培訓模式,以期為“國培”計劃和“十二五”期間錦州地區(qū)新一輪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提供參考和咨詢建議,推動錦州地區(qū)教育事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進而為錦州社會經濟發(fā)展服務。

      [1]張雪梅,張進寶,宋媛.我國中小學教師培訓評估研究[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6,(12):11~14.

      [2]張瑩,張秀琦,劉東芝.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教師教學信念的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1,(8):110~113.

      [3]劉麗麗,戚雪.國內教師培訓研究的定量分析[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0,(3):78~80.

      [4]馬玉慧,郭炯.我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中國電化教育,2011,(12):19~23.

      猜你喜歡
      中學教師錦州信息化
      《錦州醫(yī)科大學學報》撰稿要求
      教師作品
      江蘇教育(2022年69期)2022-10-24 09:45:24
      《錦州醫(yī)科大學學報》撰稿要求
      月“睹”教育信息化
      從“封閉”走向“開放”——北京市遠郊區(qū)中學教師教育創(chuàng)新的瓶頸與突破
      青年心理(2021年28期)2021-05-23 13:20:44
      幼兒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肅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中學教師工作投入問卷的編制
      西藏中學教師職業(yè)認同現狀及其提升建議
      西藏科技(2015年12期)2015-09-26 12:13:43
      信息化是醫(yī)改的重要支撐
      信息化
      江蘇年鑒(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
      永安市| 娄烦县| 乡城县| 文安县| 定安县| 和静县| 鹿邑县| 万全县| 贡觉县| 桃园市| 北流市| 汾阳市| 襄垣县| 德化县| 博客| 通辽市| 怀远县| 沅陵县| 台东市| 信宜市| 衡南县| 即墨市| 阳谷县| 奈曼旗| 康马县| 任丘市| 东阳市| 南川市| 旌德县| 乐业县| 红安县| 荆门市| 杭锦旗| 甘孜| 竹北市| 荔波县| 察隅县| 抚顺县| 满洲里市| 万载县| 天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