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聽、說、讀、寫是語言學習中的四項基本技能,無論從語言學習過程還是從言語交際來說,“聽”的重要性都毋庸置疑。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聽力教學是難點也是重點,尤其在初級階段,學生們對漢語語音尚未形成一定的敏感度,聽音辨音能力較差,嚴重的挫敗感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到課率和課堂教學效果。本文從教學經(jīng)歷出發(fā),初步探討了提高初級漢語聽力課堂教學效果的幾點做法,希望能為漢語教學做有益補充。
關(guān)鍵詞:對外漢語教學 初級 聽力課
在語言“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中,“聽”是第一位的。從語言學習過程的角度來說,“聽”總是先于“說”。從言語交際的角度來說,“聽”是輸入,“說”是輸出,有了輸入才有輸出。因此,在語言教學中,聽力訓練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對外漢語教學也不例外。但是在教學實踐中,聽力課學生到課率低、上課積極性不高也是無法回避的尷尬事實。本文結(jié)合自身教學經(jīng)歷,試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提高聽力教學成效的方法和技巧。
一、課前“備錄音”
教師的課前備課一要備教材,二要備學生,這是教學的普遍要求。教師要通過研讀教材,根據(jù)學生的水平和特點確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等。漢語聽力課教師的課前備課也需要做好這些準備工作,除此之外還需要特別注意一點,即聽力教師在備課時不僅需要仔細閱讀聽力課本,還需要仔細“聽”課本,即聽教材錄音。我們知道,對于母語者來說“讀”一份文字材料比“聽”一份語音資料要容易得多,但這并不利于教師把握學生課堂聽時的真實狀態(tài)。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應該首先把自己當成一名普通學生,先聽錄音做練習,然后再閱讀聽力文本,將聽的感受和練習的結(jié)果記錄下來,結(jié)合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斷地進行比較和總結(jié),從而真正把握好學生學習的難點。
對此,筆者深有體會,很多時候備課時預期的教學難點可能在課堂教學時很容易就被學生領(lǐng)會、理解并掌握了,而一些備課時未精心準備的知識點反倒是大部分學生的疑難點;聽錄音時,教師覺得最難的題,并不是教學實踐中學生做錯人數(shù)最多的題,如此等等。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除了要求教師不斷增強專業(yè)知識外,還需要教師在備課時把自己當作一名真正的學生,從實際體驗的角度進行有針對性的備課。
二、聽前說明任務形式
由于聽力課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上聽力課最怕教師什么都不講就讓學生翻到課本相應頁數(shù),然后開始播放教材錄音讓學生做練習。試想,如果我們的英語聽力課這樣進行會有怎樣的教學效果?教師不做任何解釋,不做任何提示就直接打開錄音設備,讓學生完成從未接觸過的內(nèi)容,是否超出學生能力暫且不論,起碼學生在心理上會有一定的障礙。尤其是在學習漢語的初級階段,學生的語感尚未建立,對目的語還不是很熟悉,如果此時教師不進行必要的說明和講解,做適當?shù)匿亯|和過渡,就把學生一下子推到學習任務前,倉促和不適感將極大地影響學生能力的正常發(fā)揮,從而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到課的積極性。
聽力課是完成任務的課型,這就需要教師在任務開始前,結(jié)合所要聽的內(nèi)容,向?qū)W生進行必要的講解和說明,使學生明白這節(jié)課的任務是什么,從而達到通過增強任務的明確性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效果,最終提高課堂教學成效。
三、聽時豐富教學技巧
在基礎(chǔ)階段,辨別漢語的聲母、韻母以及聲調(diào)對學生來說都是比較難的,尤其是對歐美學生,漢語“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十分難以辨別,著實讓他們頭疼不已。而初級階段的聽力課,很長的一段時間都在進行聲、韻母和聲調(diào)的聽力練習,這讓他們對聽力課也十分地恐懼。
我們都知道,聽是說的基礎(chǔ),所謂的“十聾九啞”就是這個道理。聽不到說,就學不會說;聽不出來區(qū)別,就體會不到區(qū)別,自然開口說的時候就體現(xiàn)不出區(qū)別,想表達“肚子飽了”卻說成“兔子跑了”等“言非所意”的情況自然就在所難免。要想杜絕或減少此類因為發(fā)音不準而鬧出的笑話和誤會,就需要在學習的初始階段打好、打?qū)嵒A(chǔ)。一方面需要向?qū)W生充分說明聽力課的重要性,可拿以往學生的實例說明提高聽力能力對學生其它課程的學習及日常生活交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需要教師不斷地鉆研、摸索有趣又有效的課堂授課技巧,因為學生要想做好聽力訓練必須高度集中注意力,如果兩節(jié)聽力課只是一味地進行聽的訓練,讓學生一直緊張地做練習,勢必令學生身心疲憊,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影響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教師應當采取靈活多樣、實用有效的方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既要耳聽口說,又要眼看手寫,通過多方面、多途徑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由于“聽”和“說”的關(guān)系最密切,因此聽說結(jié)合用得最多,也是最易采用的方式。在初級階段的語音教學中,可采用聽后模仿、聽后拼讀等方式;在詞匯和語法階段,可采用聽后解釋詞語、聽后說反話、聽后表演等形式。
四、結(jié)語
聽力課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的一大難點。目前,這方面的研究已經(jīng)取得很大的進展,但不可否認的是,教學實踐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亟待一線教師去解決。作為對外漢語教師,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不斷汲取經(jīng)驗和教訓,通過理論和實踐的不斷磨合,尋求科學地提高教學效果的方法,從而促進聽力課教學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曉琪.對外漢語聽力教學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2]陳楓.對外漢語教學法[M].北京:中華書局, 2008.
[3]張和生.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技巧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黃倩 山東曲阜 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 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