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戀春
摘 要: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教育者不斷研究的課題,也是眾多語文教師的不懈追求,方法多種多樣,幽默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本文主要對幽默的作用和注意事項等方面進行分析探討,旨在尋求課堂改革的新思路。
關鍵詞: 幽默 語文課堂教學 教學效果
在語文課堂上,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這種現(xiàn)象:教師備課仔細認真,講課很賣力,語言較為簡潔準確,但學生就是不愛聽,老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聽得愁眉苦臉,課堂教學效果與教師的努力程度不成正比。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只重視語言的科學性、規(guī)范性,卻忽視它的藝術性,只重視知識傳授的過程,忽視知識傳授的方法。沒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事倍功半。如何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呢?筆者結合多年教學實踐,認為語文教師恰當運用幽默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好”是掌握知識的重要前提。那么,使學生產(chǎn)生興趣的動因是什么呢?幽默是有效誘發(fā)學習動因的要素。有了興趣,教學效果便會相應增強。
教師掌握和應用幽默,不僅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還有利于溝通師生之間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具體來說,我認為幽默的作用如下。
一、教師的幽默是改善師生關系的“潤滑劑”
大量事實證明:輕松融洽的環(huán)境能使人產(chǎn)生輕快感和責任感,人的各方面能力都能發(fā)揮到最佳狀態(tài)。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體現(xiàn)幽默的主動者,學生是感悟幽默的主體。學生在體會這些幽默的同時,會在無形中對老師產(chǎn)生親切感,師生關系會更加融洽。實踐證明,教師幾句幽默的話語能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使學生的畏懼感頓消,感到教師和藹可親,愿意與教師互動。由幽默引起的笑聲能填平師生之間地位的差異,消除師生之間心理上的隔膜,建立親密、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學過程是學生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交織師生的情感因素。師生間良好的情感能夠促使教師更關心學生,傳授給學生盡可能多的知識、技能和哲理;能夠促使學生按照教師的意愿刻苦學習,對教師的講解積極反饋,從而推動教學順利開展,強化教學效果。相反,如果師生之間情感有了隔膜,學生就會拒絕教師的教學要求,使教學進程受到阻礙。
二、教師的幽默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催化劑”
在語文課堂上,如果教師一味地照本宣科,分析講解,語言平淡無味,使學生處于精神抑制狀態(tài),興奮不起來,那么時間長了,必定導致課堂氣氛死氣沉沉,學生無精打采,慢慢趨于沉睡狀態(tài)。如果此時教師“幽默”一下,就會給緊張的教學注入了生機和活力,使學生精神振奮,激活思維,注意力相對集中,記憶力隨之增強,情緒飽滿地投入學習,從而增強語文教學效果。這種狀態(tài)有利于學生吸收知識,有利于拓寬思路,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不但如此,它還有助于實現(xiàn)語文學習審美化,活躍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和聯(lián)想能力,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
在活躍的課堂氣氛的感染下,教師會更有激情,發(fā)揮出最佳的教學狀態(tài)。教師的幽默風趣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活躍課堂氣氛。活躍的課堂氣氛具有很強的感染力,不愛聽課的學生會被這種活躍的氣氛吸引,積極學習。
三、教師的幽默是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興奮劑”
教學內(nèi)容本身往往是復雜而無趣的,如果教師照本宣科,講述枯燥乏味,則學生必然會對教學產(chǎn)生厭倦心理。使用教學幽默就能改變這種狀況。教學幽默本身就新鮮刺激、生動活潑,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教學幽默與教學內(nèi)容有機結合,能把晦澀難懂的知識變得淺顯易懂。學生在這種幽默趣味的感染下,自然會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如在教學中,教師經(jīng)常講些名人笑話或成語故事,必然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努力學習的內(nèi)在動力,它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教學內(nèi)容的真諦。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難以理解的知識或者發(fā)現(xiàn)學生注意力分散時,不妨來點幽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本來無味的學習變成一種享受。教師機智巧妙地運用幽默藝術,展現(xiàn)自己的幽默品質(zhì)。學生耳濡目染就會把這種智慧注入心靈,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幽默的個性品質(zhì),教師通過創(chuàng)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對教學、對教師產(chǎn)生歸屬感和親切感,從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愛學習語文,樂于學習語文,達到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目的。教師以生動有趣、詼諧幽默的語言講授知識,可以讓學生直接享受教學幽默的樂趣,享受輕松愉快的情緒體驗,從而擺脫苦讀的煩惱,進入樂學境界。
要真正以詼諧、幽默方式教學,教師必須具有幽默品質(zhì)。要想用好幽默語言,教師自己必須提高思想文化的修養(yǎng),豐富錘煉語言。精當幽默的語言是教師靈感的外現(xiàn),是厚積薄發(fā)的結果。正確使用,才能發(fā)揮它的最大魅力。教學幽默應常常富于啟發(fā)性,讓學生只有在通過積極的思考和想象后才能會意和欣賞并接受,在笑過之后又需深入思考或想象加以升華,這樣就可以鍛煉學生課堂思維的靈活性和想象的創(chuàng)造性。在教學中,因為受到學生知識水平的局限,教師使用幽默語言受到限制。要以學生“懂”為原則。根據(jù)學生的接受能力,自然恰當?shù)厥褂茫^渡只會適得其反,也就是說,必須建立在自己學科的基礎上,必須以提高學生素質(zhì)為目的。幽默在教學中只是“添加劑”、“調(diào)味品”,量不可太多。否則,一味追求趣味性,便會成為無聊的插科打諢,墜入庸俗。如果幽默教學脫離了學生的實際,就難以引起共鳴,幽默就可能變形走味。幽默的內(nèi)容和形式都要使學生接受。只有這樣,教師才能讓學生置身于優(yōu)美的文化氛圍、濃郁的語言環(huán)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參考文獻:
[1]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0(9).
[2]給教師的100條建議.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