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麗
摘 要: 話語標記語在言語理解中起到標記作用。本文以關(guān)聯(lián)理論為框架,從認知和語用的角度出發(fā),分析了標記語在聽力理解中的功能。接著以考試聽力部分中的小對話為語料,具體分析了標記語在不同語境下的作用,最后指出培養(yǎng)學生具有標記語意識的重要性,以期對初中英語聽力教學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guān)鍵詞: 初中英語教學 話語標記語 認知 語用 聽力理解
1.引言
教育部于2006年頒布了《初中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兑蟆分匦乱?guī)定中學英語的教學目標,強調(diào)要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由此可見,學校英語教育越來越側(cè)重于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聽力理解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心理過程,它不是一個聽話人被動接受信息的過程,而是聽話人通過積極的思維活動對所接受的聲音符號進行分析、合成和歸納,從而實現(xiàn)語義重構(gòu)的過程。綜觀考試聽力材料不難發(fā)現(xiàn),原文語料中頻繁出現(xiàn)but,however等話語標記語。熟知標記語有助于外語學習者在聽力中理解說話者的命題和交際意義,在預測和推理這兩個方面尤其有益。
2.話語標記語的功能
話語標記語如but,and,however等是一種常見的語言現(xiàn)象,它們是構(gòu)成話語的一部分,具有標記話語的特征。一些學者很早就注意到標記語這種現(xiàn)象。隨著研究的深入,逐漸發(fā)展成為以Schiffrin,F(xiàn)raser等為代表的語義—語用研究和以Blakemore,Jucker等為代表的認知—語用研究兩大流派。
(1)話語標記語的語義—語用研究
90年代以前的學者大都從語義—語用的角度研究話語標記語,被稱為“連貫”派。其中代表性的學者有Ostman,Schiffrin,F(xiàn)raser等。Ostman(1981,1982)是進入80年代后對話語標記語最早進行研究的學者。他把其稱為“語用小品詞”,并總結(jié)概括出語用小品詞三個方面的作用。Schiffrin(1987)采用了“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并提出了話語連貫模式。該模式由五個相互聯(lián)系的層面組成:交換結(jié)構(gòu)、行為結(jié)構(gòu)、概念結(jié)構(gòu)、參與模式和信息情況。Redeker(1991)對Schiffrin(1987)的觀點進行了評述,他認為信息狀態(tài)和參與框架兩個層面不獨立于其他層面,因此提出了會話三層面:概念結(jié)構(gòu)、修辭結(jié)構(gòu)和連續(xù)結(jié)構(gòu)。
(2)話語標記語的認知—語用研究
此派的代表人物是Blackmore,Rouchota等。他們認為話語標記語是程序意義編碼,它將聽話人引入到處理該話語所需要的語境之中,并根據(jù)該語境得出話語結(jié)構(gòu)。他們的理論基礎是Sperber&Wilson(1986,1995)提出的關(guān)聯(lián)理論。根據(jù)關(guān)聯(lián)理論,在信息處理中,說話人一般會最大限度地表述信息,以便聽話人在理解話語時付出盡可能小的代價。有時候為了達到最佳語境效果,說話人會有意識地使用某些特殊手段制約聽話人對話語關(guān)聯(lián)性的尋找,減小聽話人在尋找話語與語境假設之間關(guān)聯(lián)性的努力,使用話語標記語就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我國學者對話語標記語的研究起步相對較晚,但也形成了可貴的理論基礎。他們主要是以關(guān)聯(lián)理論為基礎,認為話語標記語通過自身所標示的明示邏輯語義關(guān)系在不同語境條件下對說話人的推理過程起語用制約作用。
3.對聽力教學的啟示
隨著話語標記語這門學科的發(fā)展,學者的研究興趣也開始由理論方面拓展到計算語言學、社會語言學、應用語言學等多方面。然而,對聽力方面的研究很少。筆者發(fā)現(xiàn)在聽力考試中話語標記語頻繁出現(xiàn)?,F(xiàn)在以but為例,分析話語標記語對聽力理解的重要作用。
M: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essert?I think I will have apple pie and ice cream.
W:The chocolate cake looks great,but I have to watch my weight.You go ahead and get yours.
這是一道典型的but題。由關(guān)聯(lián)理論的框架出發(fā),我們得知話語標記語可被看做是聽者尋找關(guān)聯(lián)的標記,它可以制約我們對于語境和認知效果的選擇。如在上題中,but是一個“否定期待”的標記,它表明but后的部分與前述話語的明示或是暗含意義相矛盾。說話人使用這樣的話語標記就是為了達到一種特殊的認知效果,使得聽話人能夠進行恰當?shù)恼Z境選擇,做出正確的推理,從而促使聽話人花費最小的努力達到最佳的語境效果。
M:Maam, I hear you have an apartment for rent. Can I take a look at it?
W:Sure,youre welcome any time by appointment,but I have to tell you the building is close to a railway with the noise. You might as well save the trip.
此句中話語標記語but與上句功能不同,它起到轉(zhuǎn)移話題的作用。根據(jù)關(guān)聯(lián)理論,前后話語間必存在著一種相關(guān)性。在引出新話題前使用一定的話語標記語可以引起聽者的注意,縮小語境范圍,減少聽者的耗費。
綜上所述,話語標記語在言語理解尤其是聽力理解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們可以使聽者更為迅速有效地抓住主要信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以下幾方面予以重視。
(1)教師應首先向?qū)W生介紹話語標記語的定義及其分類,讓學生對話語標記語有清晰的認識。
(2)以類別為基礎,結(jié)合聽力語料詳細講解各個話語標記語的作用,以便學生把握好標記語在具體語境中的使用情況,切忌片面套用。
(3)在學生理解掌握的基礎上,可以進行一些針對各個類別的標記語專項訓練。在練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理解標記語在話語理解、推理和猜測過程中所起到的積極影響。
4.結(jié)語
本文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對標記語在聽力理解中的功能進行了詳細闡述。熟知話語標記語對話語生成和理解的制約作用,有助于外語學習者在聽力理解中理解說話者的命題意義和交際意義,對聽話者在預測和推理這兩個方面尤其有益(朱嫣然,2001)。由此可見,教師必須積極引導學生關(guān)注標記語,重視其在聽力理解過程中的功能,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