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萍
【關鍵詞】思想品德教學 歌曲 應用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6B-
0091-01
歌曲是深受學生喜愛的藝術形式,優(yōu)秀的歌曲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性,而且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和人生哲理,是思想和藝術的完美統(tǒng)一。將歌曲引入初中思想品德課堂,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加深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此,筆者結合教學實際,談談歌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
一、課堂導入:烘托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歌曲具有傳遞情感、烘托氣氛的功能。在課堂上,合理利用歌曲能夠營造出一種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輕松、自然地導入課堂。
例如,在講授人教版八年級教材的《我愛我家》一課前,筆者在課堂上播放了《世上只有媽媽好》《我想有個家》等歌曲,要求學生閉上眼睛,跟著節(jié)拍輕輕哼唱。接著,筆者大聲朗讀歌詞,并不失時機地提出問題:(1)你是否想擁有一個溫暖的家?(2)你是否理解歌詞的含義?(3)父愛和母愛是否相同?筆者請學生回答問題,通過師生互動,引導學生大膽說出內(nèi)心的想法,進而點明本節(jié)課的教學主題。這樣教學,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導入水到渠成。
二、承上啟下:以情動人,推動學生的認知活動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中,有不少內(nèi)容偏重于做人的道理和生活哲理。教學這些內(nèi)容時,教師很容易進入一種“斷片化”的教學狀態(tài)之中,學生的注意力也難以實現(xiàn)長久的保持。如何進行有效連接和架構,實現(xiàn)教學過程的有效銜接,推動學生的認知活動?這是每一位思想品德教師應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利用歌曲銜接教學過程,承上啟下,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推動學生的認知活動。在教學重難點知識時,也就是在“節(jié)骨眼”上,播放歌曲,組織學生開展討論,能使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更加深刻,使教學過程更加順暢。
例如,“如何孝敬我們的父母?”是人教版八年級教材的《報得三春暉》一課的重點教學內(nèi)容。教學時,筆者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讓學生聆聽、鑒賞。筆者要求學生一邊跟唱歌曲,一邊看黑板上的歌詞:“找點兒空閑,找點兒時間……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平平安安?!苯又?,筆者組織課堂討論:我們該如何孝敬父母?筆者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特別是要講明如何在行動上孝敬父母。通過討論,學生們得出結論: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我們應盡的職責。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歌曲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使課堂自然過渡到對重點知識的學習,保證了教學過程的順暢。同時,動聽的歌曲觸動了學生的心弦,引發(fā)了情感共鳴,學生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父母,為下一階段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總結升華:加強思想教育,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總結和升華是課堂教學的點睛之筆。要使教學內(nèi)容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師必須出奇、出新。優(yōu)秀的、動人的歌曲往往會給人留下持久的、深刻的印象,而歌曲的思想內(nèi)涵也會對人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歌曲的思想教育作用,恰當?shù)剡x擇歌曲,合理地編排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例如,在講授人教版八年級教材的《同學·朋友》一課時,筆者用歌曲《友誼地久天長》深化主題,引導學生領悟珍惜友誼的道理。再如,在講授人教版八年級教材的《誠信做人到永遠》一課時,筆者用歌曲《誠信之歌》升華主題,使學生明白“誠信是根本”的道理,促使其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在這兩個教學案例中,筆者所選的歌曲切合本課學習的主題,能夠起到再次點題和總結全課的作用,由于形式是學生所喜聞樂見的,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禮,收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綜上所述,將歌曲引入初中思想品德課堂,不失為一種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好方法,能夠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學生的認知活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將歌曲引入初中思想品德課堂,要將歌曲選擇和與教學內(nèi)容有機結合,只有如此,才能發(fā)揮出歌曲的積極作用。
(責編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