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化學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2013-04-29 22:10:52賈秀萍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3年5期
      關鍵詞: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引導化學教學

      賈秀萍

      摘要:在高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中,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本文就此問題闡述了筆者在實際教學中的一些做法,重點談論了如何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引導和訓練,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

      關鍵詞:化學教學;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引導;訓練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可見,“創(chuàng)新”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意義。社會的進步、國家的發(fā)展離不開創(chuàng)新型的人才。為此,作為教師,要在課堂教學這塊陣地上,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為他們?nèi)蘸蟪蔀閲覄?chuàng)新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提及“創(chuàng)新”,學生往往覺得自己與此不沾邊,即使有力也無處可使,認為那是科學家、發(fā)明家的事,與自己無關;但如果說到“創(chuàng)造力”,學生們認為自己都有。原因在于:創(chuàng)造性是人類獨有的特性,制約著人的適應生存和發(fā)展能力,是現(xiàn)代人最重要的心理素質(zhì)。為此,我們要告訴學生:中學生還是一位學習者,只要具有下列特征之一就是有創(chuàng)造性的學生,即凡是能憑借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能力獨立地“發(fā)現(xiàn)”他未曾學習過的化學知識、經(jīng)驗,能對某一化學問題提出新的見解、思路方法或者設想,富有說服力地修正或者批判某些公認的觀點或知識,能獨立地發(fā)現(xiàn)新事物、新問題,獨立地設計、完成新穎的化學實驗,解決新穎的化學問題等等,都是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化學學習的結(jié)果,都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表現(xiàn)。由此可見,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創(chuàng)造性的核心要素,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引導是關鍵,訓練是主線。下面談談筆者在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一題多問,注重創(chuàng)造性思維引導

      高中學生的智力正處于一個發(fā)展和形成階段,正是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好時機。高中生的智力發(fā)展,其一表現(xiàn)為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想象能力等方面的發(fā)展變化和完善上,但更主要的是體現(xiàn)在思維能力的提高上。思維是智力的核心,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思維的重中之重。所以,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啟發(fā)引導,利用不同的問題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力爭從多角度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行引導。

      在實際的教學中,筆者非常注重一個問題的多種解決途徑。因為,這樣做能達到活用知識、開發(fā)思維的目的,讓學生在平常的學習中養(yǎng)成一種“多問”的習慣,一題解答完后,想一想還有別的解法嗎?從而達到引導學生學會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目的。下面的例一是對學生進行解題方法的訓練。先讓學生用常規(guī)方法解,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從另一個角度去解答。

      例一:一升某溶液中含有(NH4)2SO4和MgSO4共19.2g,溶液中SO42-的濃度為0.15mol/L,則溶液中NH4+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

      A. 0.01 mol/L B. 0.05 mol/L C. 0.1 mol/L D. 0.2 mol/L

      解法一:用常規(guī)方法解題:

      設(NH4)2SO4為a mol,MgSO4為b mol

      132a+120b=19.2

      a+b=0.15 a=0.1

      n(NH4+)=0.1mol×2=0.2mol

      c(NH4+)= 0.2mol/1L = 0.2mol/L

      【引導學生】還有其他方法嗎?從離子角度能否解答?在學生思考后,請一位學生到黑板上展示他的解題過程,教師作了適當修改,過程如下:

      解法二:用離子的觀點解題

      設(NH4)2SO4為a mol,MgSO4為b mol

      n(SO42-)=C×V=0.15 mol/L×1L=0.15 mol

      由SO42-得 a+b=0.15--------------①

      m(SO42-)= n×M = 0.15 mol×96g/mol = 14.4g

      NH4+和Mg2+ 質(zhì)量為:19.2g ﹣ 14.4g = 4.8g

      則:2a×18 + b×24 = 4.8----------②

      ① ②聯(lián)立解得:a = 0.1

      n(NH4+)=0.1mol×2=0.2mol

      c(NH4+)= 0.2mol/1L = 0.2mol/L

      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解題中可以引導,那么在新課教學中也可以做到的。關鍵是要創(chuàng)設合理的問題情境。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思維是源于對某個問題解決的迫切需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抓住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和遷移,明確地提出問題,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問題的情境中來,并告知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向和范圍,讓學生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中。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多角度思維意識,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例如筆者在講解防倒吸裝置時進行了如下設計:

      例二:氣體的防倒吸裝置

      以氨氣為例, 由于NH3的極易溶于水,在處理NH3時必須防倒吸。利用甲裝置講解了防倒吸原理后,引導學生思考:乙丙丁戊己能達到防倒吸的目的嗎?說出你的理由。

      學生在片刻思考后,進行了激烈的討論交流,并將問題進行了分類和歸納。由此可知學生的理解和應用很到位。

      二、一題多變,注重創(chuàng)造性思維訓練

      一題多變,是指一個問題的解答原理是一樣的,可以通過問題變形,使學生從不同角度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從而訓練學生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和敏捷性。在訓練中,讓學生體會問題之間的相似點和不同處,對知識的應用進行辨析,使學生能對所學知識深刻理解,運用自如,爛熟于心,由此達到了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訓練的目的。在教學中,筆者嘗試著用了三個例子對學生進行訓練:

      例一:標準狀況下,將一充滿NH3的燒瓶倒置于水中,燒瓶中充滿液體,若產(chǎn)物不擴散,則所得溶液中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_______mol/L。

      【分析】問題的關鍵是求c(NH3),必須先求出n(NH3)及燒瓶中溶液的體積,

      由題意可得:設體積單位為升

      V(燒瓶) = V (NH3) = V(溶液)

      n(NH3)= V (NH3) L/22.4 mol/L

      c(NH3)= n(NH3)/V(溶液) =1/22.4mol/L

      利用例一讓學生明確了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后,出示例二對學生進行變式訓練。

      例二:標準狀況下將一充滿 NO2和O2的燒瓶倒置于水中,一段時間后燒瓶內(nèi)充滿液體,若產(chǎn)物不擴散,則所得溶液中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_______mol/L。

      【分析】與例一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燒瓶中充入的氣體成為2種,難點在于燒瓶中溶液的溶質(zhì)成分是什么?如何計算它的物質(zhì)的量?在學生思考后得出:

      設燒瓶體積為VL,由題意得NO2和O2通入水中后二者恰好完全反應生成硝酸,NO2和O2分別占燒瓶體積的五分之四和五分之一,利用NO2標準狀況下的物質(zhì)的量,根據(jù)化學方程式:4NO2 +O2 +2H2O = 4HNO3求出HNO3的物質(zhì)的量后,便可得出HNO3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引導分析】例一和例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么?例二的難度在哪里?學生分析完后,又給出例三讓學生進行變式訓練。

      例三:標準狀況下將NO2 、NO、O2混合起來,并充滿一容器里,然后倒置于水中,氣體全部消失,無一剩余,若產(chǎn)物不擴散,則所得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數(shù)值范圍為( )。

      A. 0

      C. 1/39.2

      【分析】此題難度比例二題大,由選項可知,求一個范圍,就是要求出兩個極值,則需做兩種估計,那么這兩種估計是什么呢?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思考后,教師引導學生共同分析得出如下解題思路:

      當反應按4NO2+O2+2H2O=4HNO3,進行時,濃度值為1/28,

      當反應按4NO+3O2+2H2O=4HNO3,進行時,濃度值應為1/39.2

      由此可得:題設情景理當落在這兩個極端之間。

      所以,選C。

      通過上述三例,使學生明白知識的學習和應用中,道理始終不變,或者說“萬變不離其宗”。這就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每學一個知識點,一定要搞清它的來龍去脈、延伸拓展、變形應用,深刻領悟知識的本真,努力地開拓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自己的學習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總之,通過教學實踐,針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筆者有這樣一個體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它需要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高中階段,利用學生的思維能力特征,作為教師,就一定要因材施教,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制定有目的的、有計劃的培養(yǎng)目標,在掌握創(chuàng)造性思維特點的基礎上,運用恰當?shù)姆椒?,合理地利用和挖掘教材資源,讓學生在增長知識的同時,也一定要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并且要努力使學生成為國家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為國家的富強做出更大的貢獻!

      這是我們教師的責任和使命!

      參考文獻:

      [1]劉知新主編,吳俊明,王祖浩著.化學學習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

      [2]李安,高中化學奧林匹克競賽解題方法大全[S].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歡
      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引導化學教學
      舞蹈編導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探究
      淺談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探討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考試周刊(2016年93期)2016-12-12 09:58:25
      淺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的實施策略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7:29:37
      網(wǎng)絡時代大學生非理性愛國現(xiàn)象的引導
      多媒體技術(shù)與化學課堂教學
      細細品味課堂語言 輕松享受教學過程
      化學探究性學習方式的構(gòu)建
      互動式教學法在大學散打教學中的應用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22:51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1:06
      义乌市| 常山县| 长丰县| 怀安县| 电白县| 建湖县| 河东区| 临桂县| 庆安县| 荃湾区| 林甸县| 青神县| 景德镇市| 天峻县| 邹城市| 樟树市| 吴桥县| 离岛区| 左云县| 满洲里市| 昌邑市| 二手房| 康定县| 壤塘县| 尼木县| 乌鲁木齐县| 拉孜县| 凉城县| 昆山市| 社旗县| 秦安县| 河北省| 班玛县| 绥滨县| 新余市| 都安| 罗江县| 防城港市| 义马市| 探索| 始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