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海玉 劉萍倩
摘 要:根據(jù)哈佛大學霍華德·加德納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設計出“多元智能教學”,設計出各種不同的教學方式、教具以適應每個學生的差異,本文是在此理論的基礎上初步探索其在大學自考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設計適合自考英語教學的多元智能課程模式及評估模式,將智能目標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去,把培養(yǎng)學生的智能潛力與英語教學聽說讀寫譯的技能訓練有機結合起來,探索英語教學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大學自考英語教學;應用
本文是江西科技學院“教育教學研究與應用工程”2009年度項目《多元智能理論在大學自考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是:JY0936)
越來越多的人都在接受自考英語輔助教學,做為一名大學英語教師,面對良莠不齊的自考生,所面臨的挑戰(zhàn)不僅僅是幫助學生通過自考,而且還就竭盡所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本著該理念的指導思想,筆者試圖在自考英語教學中,創(chuàng)建有利的語言環(huán)境,消除學生在課內(nèi)語言實踐中不怕犯錯誤的心理因素,并進一步完善了自考英語教學模式。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與教育學教授加德納(Gardner)于1983年在《智力的結構:多元智能理論》一書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其理論要義主要包括以下五點:1.每個人都具備所有八項智能,只是發(fā)展的程度不同。即語言智能、邏輯—--數(shù)學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自省智能、自然智能。2.大多數(shù)人都能使八項智能發(fā)展到自身充分勝任的水平。3.人的各項智能通常相互影響,盡管每種智能彼此獨立,但在解決問題時相互作用的,常常需要幾種智能在同一件事上共同發(fā)揮作用。4.每個人的聰明智慧表現(xiàn)在不同方面。5.智能受文化背景的影響。學生的才能是多元的,教育的起點不在于學生原先有多么聰明,而在于教師怎樣使學生變得聰明,在哪些方面聰明,這正是多元智能的核心思想。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語言智能的培養(yǎng),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們教師可以將其他八種智能作為教學手段和操作方法,來改變傳統(tǒng)的、一成不變的填鴨式、啞巴式教學模式,以提高教學效果。比如說:
(1)可能使用Tongue twist就是繞口令,它是對口腔肌肉協(xié)調(diào)性的訓練,是運動智能同語言智能的結合。例如下面三個繞口令:
Can you can a can as a canner can can a can?
你能夠像罐頭工人一樣裝罐頭嗎?
I wish to wish the wish you wish to wish, but if you wish the wish the witch wishes, I won't wish the wish you wish to wish.
我希望夢想著你夢想中的夢想,但是如果你夢想著女巫的夢想,我就不想夢想著你夢想中的夢想。
I scream, you scream, we all scream for ice-cream!
我叫喊,你叫喊,我們都喊著要冰淇淋!
(2)快樂英語電影課堂也是以畫面形式記錄思路或者描述事物,把語言和語言傳遞的文化視覺化,使信息同時刺激大腦多個智能部位,比如《阿甘正傳》(Forrest Gump),是一部根據(jù)同名小說改編的美國電影,小說作者溫斯頓·格盧姆(Winston Groom),將語言智能和空間智能、邏輯智能、音樂智能、自然觀察智能、內(nèi)省智能及存在智能結合起來。在這部影片里,讓阿甘以一個頭腦簡單、純真,而又缺乏主見的人物形象出現(xiàn)在銀幕上,把影片中的各個角色看做是美國國民人性化的象征。本片導演羅伯特·澤梅基斯認為這部影片的獨特之處在于:它重新肯定了舊的道德及社會主體文化,宣揚了60年代美國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同時它又否定了其他前衛(wèi)的新文化。我們在欣賞電影的同時也讓學生們了解到美國的文化風土人情,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淌洋在英語的海洋中。
(3)筆者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也經(jīng)常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走進英語角當中,用英語和別人進行交流,使得學生們在打破傳統(tǒng)啞巴式英語學習過程中,收獲體驗,重拾信心,很好地促進了英語教學。
總之,筆者根據(jù)八種多元智能的特點,分析了英語教學的實際需要, 在此基礎上為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每一種智能都設計了相關的活動形式。如: 單詞游戲、英語閱讀、英語交談、朗誦比賽、英語演講、英語作文、課文翻譯、編寫故事來發(fā)展語言智能;排序、連線、謎語、拼字游戲發(fā)展邏輯-數(shù)學智能;圖片欣賞、圖表演示/制作、課件制作、視頻欣賞發(fā)展空間智能;游戲、角色表演、肢體語言發(fā)展肢體-動覺智能;歌曲填詞、歌詞聽寫、配音、模仿發(fā)展音樂智能;
小組活動、英語論壇、英語角、英語交流、用英文寫信/發(fā)郵件來發(fā)展人際智能;寫英語日記、制作學習計劃、寫學習總結發(fā)展內(nèi)省智能等等。
當然,具體方法多種多樣,等待我們?nèi)パ邪l(fā)。關鍵是我們教師應該有多元的智能觀、教學觀、評價觀、尤其是在與本文相關的英語語言學習觀上,有多元智能的思維模式和心理素質(zhì)。綜上所述,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根據(jù)內(nèi)容的變化和加深,不斷地、反復地、選擇地、恰當?shù)貙⒍嘣悄芾碚撨\用進去,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加深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的印象,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Armstrong, T.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the Classroom [M]. US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2000.
[2]Caine, R N & Caine, G. Making Connections [M]. Teaching and the Human Brain. USA: Innovative Learning Publications, 1994.
[3]Gardner, H. Intelligence Reframed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作者簡介
萬海玉(1975-),江西南昌人,研究方向:英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