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云
摘 要:從樹立課改理念、課前精心預設、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三方面闡述了如何把握課堂生成。
關鍵詞:課堂生成;課改理念;預設;學生主體;教師主導
從教者經常有這樣的經歷:課前精心預設的問題,在
課堂中往往會被意想不到的“意外”打亂。這些“意外”既有學生的“奇思妙想”“奇談怪論”,也有課堂中的某一問題情境,這即是課堂中的“生成”。因此,如何利用課堂生成,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引發(fā)學生深入思考,從而達成或拓展教學目標而使課堂效率最大化,是教師應該深入思考的
問題。
一、樹立課改理念,是課堂生成的前提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把教學定位為交往,強調師生交往、生生交往,構筑互動教學關系,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這一理念是課堂生成的前提。
二、課前精心預設,是課堂生成的關鍵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闭n堂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如果沒有課前的精心預設,那么課堂教學就會難以調控,所以,課前精心預設,是課堂生成的關鍵。這就要求教師課前的預設要留有一定空間,教學過程可適當調整,注重引導教學策略。
三、學生主體、教師主導,是課堂生成的保證
可以想象,當一個由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通過老師的引導,自己的研究、探索而得到解決時,學生的心情是多么愉悅?。∨c此同時,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培養(yǎng)。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得到了體現(xiàn),“豁然開朗”“怦然心動”“浮想聯(lián)翩”等美好的境界在學生的頭腦中也孕育成長起來了。
生成性教學對學生而言,意味著心態(tài)的開放、主體性的凸顯、個性的張揚、選擇性的增加、創(chuàng)造性的解放。
對教師而言,課堂上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往往是個別的行為,教師如果能發(fā)現(xiàn)這種稍縱即逝的生成性資源,敏感地捕捉住其中有價值的因素,“為學習而設計教學”,發(fā)揮主導作用,通過富于智慧的教學策略,重構教學,便能成為課堂生成的保證。所以,課堂生成對教師而言,意味著上課不只是傳授知識,更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課不是無謂的時光耗費,而是生命活動、專業(yè)成長和自我實現(xiàn)的過程。
由此可見,課堂生成意味著對話、意味著參與、意味著互相構建,它不僅是一種教學活動方式,更是彌漫、充盈于師生之間的一種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圍。
(作者單位 湖北省云夢縣夢澤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