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
摘要:教師教學效能感是影響教師教學行為、教學效果、學生學習行為及學生成績的重要因素。通過對西藏高校英語教師的教學效能感研究發(fā)現(xiàn):英語教師的個人效能感顯著高于一般效能感;不同性別、職稱、年齡及教齡的教師教學效能感差異顯著。
關鍵詞:西藏高校;英語教師;教學效能感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3)04-0034-02
一、研究背景
最早對教師教學效能感進行研究的學者是Armor和Berman,他們在“教師教學效果評估研究”課題中發(fā)現(xiàn),教師教學效能感的高低與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存在相關關系。這之后許多研究者對教師教學效能感作了進一步探討,以羅特的控制點理論和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論為基礎,教師教學效能感理論逐步趨于完善。國內外多數(shù)學者認為教師教學效能感是教師對自身是否能成功和對學生學習行為、學習成績產生影響的一種信念。這種信念體現(xiàn)在教師所有的教學活動當中,會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效果。教學效能感在結構上包含一般教學效能感和個人教學效能感。
我國學者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也對教師教學效能感進行了大量研究,但對高校教師,尤其是對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高校教師的研究較少。西藏高校的生源以藏族學生為主,基于藏族學生的多元文化背景、雙語背景以及大部分學生英語基礎比較薄弱的事實,西藏高校英語教師的教學有一定的困難和其特殊性。本文擬通過對西藏高校英語教師的教學效能感現(xiàn)狀的研究,探討教師教學效能感的影響因素及培養(yǎng)策略。
二、研究方法
1 被試選擇
本研究分別向西藏自治區(qū)最大的兩所高?!鞑孛褡鍖W院和西藏大學的英語教師發(fā)放了問卷,共收回有效問卷48份,被試的主要統(tǒng)計學特征見表1。
2 研究工具
孔明在俞國良、申繼亮等教授所編制的《教師教學效能感問卷》基礎上,編制了《高校教師教學效能感量表》,本研究采用此表。此量表包括31個項目,由兩個分量表組成,分別測查教師的一般教學效能感和個人教學效能感,把兩者總分相加即教師的總體效能感。本量表按六個等級評分,從“1-完全不贊成”到“6-完全贊成”。本研究對數(shù)據(jù)質量進行審核后,主要采用spss19.0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和分析。
三、研究結果
1 西藏高校英語教師教學效能感的比較
由表2可見,被調查的西藏高校英語教師個人教學效能感的分數(shù)高于一般教學效能感分數(shù)。做平均數(shù)差異檢驗結果為西藏高校英語教師的個人教學效能感的分數(shù)顯著高于一般教學效能感分數(shù)(P<0.05)。
2 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與教師教學效能感的關系
經過方差分析,西藏高校英語教師人口學變量與教學效能感的關系見表3。
由表3可見,西藏高校英語教師的個人教學效能感在性別上沒有顯著差別,但男女教師的一般效能感差異顯著,男教師的一般效能感更高;不同學歷英語教師的效能感差異不顯著;不同職稱英語教師的個人效能感差異顯著,多重比較的結果表明,副教授職稱的教師個人效能感明顯高于助教職稱的教師;不同年齡英語教師的個人效能感和效能感總分差異顯著,多重比較的結果顯示,50歲以上的教師個人效能感和效能感總分顯著高于20至29歲的教師;不同教齡英語教師的個人效能感和效能感總分差異顯著,多重比較的結果表明,教齡在20年以上的英語教師的個人效能感顯著高于教齡在10年以下的教師。
四、結果分析
1 西藏高校英語教師教學效能感的總體分析
統(tǒng)計分析的結果表明,西藏高校英語教師一般教學效能感的平均水平顯著低于個人教學效能感的平均水平。這說明西藏高校英語教師對自己教學能力及自己影響學生學習行為等方面比較自信,但對教育及外部環(huán)境對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評價不高。不難理解這種差異的原因所在:首先,日益多元化與信息化的社會使大學生可以通過越來越多的途徑獲取信息,接受教育;相對于中小學學生,大學生的主體意識更強,接收的信息量更大。各種各樣的校外因素都能影響到大學生的學習行為。其次,西藏高校部分學生英語基礎較差,源于學生早期沒有良好的學習英語的外部環(huán)境,這也使得西藏高校英語教師的個人教學效能感顯著高于一般教學效能感。此結果與國內其他關于高校教師效能感的研究是一致的。
2 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與西藏高校英語教師教學效能感關系的分析
統(tǒng)計分析的結果表明,男女教師的一般效能感差異顯著,說明男教師對外部環(huán)境的作用持更積極的態(tài)度。不同職稱、年齡、教齡的英語教師個人效能感差異顯著,個人教學效能感隨著職稱、年齡和教齡的變化出現(xiàn)上升趨勢,這說明西藏高校英語教師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經驗的積累,對自身的教學能力越來越自信。根據(jù)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論,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主要來自于四個方面:直接經驗、間接經驗、言語勸說及情緒和生理狀態(tài)的信息。剛剛參加工作的教師,通過直接經驗(課堂教學)和間接經驗(聽公開課或者聽比較有經驗的老師上課)的積累,能夠越來越熟練地處理教與學的辯證關系,同時隨著工作時間的推進,教師能更多地了解藏族文化和藏族學生的特點,以包容的心態(tài)對待學生,創(chuàng)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個人效能感越來越強。
五、建議
教師教學效能感是影響教師教學行為、教學效果、學生學習行為及學生成績的重要心理變量。已有的研究表明教師教學效能感是可以培養(yǎng)和提高的,本研究也發(fā)現(xiàn)職稱越高、教齡越久的英語教師自我效能感越高,年輕教師需要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學校及社會的支持提高教學效能感。
1 英語教師需要加強自身的努力
西藏高校英語教師要充實學科知識,提高學術水平,從而使自己能游刃有余地進行教學,沒有什么比成功地完成教學任務更能增強教師的教學效能感了,同時如果英語教師的教學效果令人滿意,來自學生的好評、領導與同事的肯定,也必然會增強教師的信心、提高自身的認可度,從而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效能感。其次,鑒于西藏高校生源的特殊性,英語教師應當充分學習和了解藏族文化,理解學生、尊重學生,把學生看成是一個有個性的、有潛能的、能創(chuàng)造的、處在發(fā)展中的獨特個體,積極與學生交流,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fā)展。再次西藏高校英語教師要進行恰當?shù)慕虒W歸因,做一個反思型的教師,成功了則總結經驗繼續(xù)努力,失敗了則反思原因找出對策,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進步,增強自身的教學效能感。
2 增加教學效能感需要學校及社會的支持
首先,學校領導應主動關心西藏高校英語教師的職業(yè)發(fā)展與職業(yè)回報,為教師提供更多的培訓及深造的機會,同時應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以增強教師的歸屬感,激發(fā)教師的工作熱情與責任心,增強其教學效能感;其次,學校應努力協(xié)調教師的人際關系,尤其是與領導的關系,關心教師的生活與心理健康,使教師在愉悅的心情中成長與發(fā)展;再次,學校應建立健全各項評審機制,使西藏高校英語教師真正從衡量其成績的各種指標(尤其是科研指標)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除西藏高校和英語教師應做出上述努力之外,社會也應當關注英語教師的工作,認可他們的勞動,提高教師對自己工作的熱情和滿意度。政府應繼續(xù)加大對教育的投入,不斷地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使教師真正成為受人們尊重的職業(yè),這樣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必然會促進教師教學效能感的提高。
[責任編輯:孫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