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裕
[摘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探索作文教學的新途徑和新方法,讓學生在動手動腦的實踐中,有親身實踐的經歷,拓展其思維領域,積累知識,激發(fā)興趣,寫好作文。
[關鍵詞]作文 生活 積累 興趣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5(a)-0166-01
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更是難點,是小學語文教師感到十分棘手頭痛的課題。其實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就開始重視作文教學了。從學說完整、通順的一句話到用詞造句,都是作文入門的開端。然而小學生的語文功底較差,觀察能力較低,更沒有組織和駕馭語言的能力,平時與父母、伙伴們擺談的時侯都頭頭是道,但一到寫作文時,經常是下筆無話可寫,不知從何下筆;或者是茶壺煮餃子——有話倒不出,或者在其他作文輔導讀物上找些句子東拼西湊地勉強完成一篇習作,條理分不清,或者是詞不達意,甚至牛頭不對馬嘴。讓教師批改起來很是頭痛,苦不堪言。針對這情況,如何進行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呢?下面我簡單談談從教學實踐得出的以下了五點看法:
1.作文與生活相結合
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記得我在讀小學的時候,老師就叫我們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過模仿提高寫作水平,所以我們就在早自習時,一個勁地背別人的作文或老師給我們抄的好文章,但始終感覺到這樣很枯燥,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只是在寫作文的時候,將背的文章照樣子寫出來,沒有寫出真情實感,更談不上教學上的創(chuàng)新。其實這是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略了思維訓練,沒有開拓思路,所以根本就沒有什么好作文,只是為了考試而背才寫的作文,一旦考試題目沒有與背的文章一致就又難以下筆了,考試結束后,有的學生還說,不是老師要求背的作文,“打定子”不準。一些學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樣,寫不出新意來,就是因為缺少了細致的觀察、發(fā)現(xiàn),觀察本身就是一種“沉默”的思維。所以只有在“思維”中獲取靈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筆有神、筆下生花,筆奕生輝。教師應帶領我們的小學生走入廣闊的生活、學習、活動中。當今我區(qū)各學校貫徹落實“情智共生,卓越課堂”理念,探索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新途徑和新方法,讓學生在動手動腦的實踐中學習,讓他們有親生實踐的經歷和體會,這樣就拓展了學生的思維領域。對于孩子們的眼睛,不僅不少美,而且是多了新的發(fā)現(xiàn)。通過學校豐富多彩的活動,學生的生活面、活動圈子擴大,多了社會實踐,視野開闊了,活動領域寬廣了,導致對周圍生活了解有興趣,也多了。又讓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廣泛接觸社會,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學會觀察社會、觀察生活、認識事物的方法。事實證明,往往是參加了社會生活實踐活動后,寫出的作文有真情實感,具有文采,生動,有形。因此,教師要讓孩子們在生活中找到思維的起點。
2.閱讀訓練與作文教學相結合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閱讀能力是指學生積極涉獵書海,不斷接受文化熏陶,主動培養(yǎng)審美情趣,為作文大量儲備知識的能力。一個學生缺乏閱讀能力或者說這種能力低下,知識心理就發(fā)育不全,很難激發(fā)作文興趣。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是一項時間長,見效相對緩慢的工作。需要師生雙方的長期共同合作,積極參與。教師要有耐心和毅力來培養(yǎng)我們的學生。我就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要善于積累,將通過多種渠道閱讀到的好詞、佳句用筆記本將其記錄下來,利用時間看看、記記,將看了的內容復述給爸爸、媽媽、伙伴們聽。在作文教學中,我們還應認真運用好每篇課文的寫作方法、句子的修辭手法(夸張、比喻、擬人、排比等),指導學生學會仿寫,從而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當然,在對學生進行指導的過程中,我們應教育學生避免機械地對范文照搬照抄。仿寫是指仿其文精言、警句,仿其范文的布局、格式、結構、寫作思路,仿其范文的觀察方法、思路方法。學生們經過反反復復的練習,從中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再鼓勵他們采取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題材,發(fā)展求異思維。從不同的角度去選材表現(xiàn)同一中心的題材內容安排可“先分后總”或“先總后分”,還可按“順序”、“插敘”、“倒敘”去進行一題多練。先扶后放,從仿寫到創(chuàng)作,我認為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3.善于平時積累
3.1根據課文內容來積累
“重視文本”也是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xiàn)“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利用一定的時間聽寫,通過不定的方式幫助學生積累。
3.2通過寫日記來積累
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寫日記的內容很廣,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都可以寫,建議孩子們一周至少寫一次日記。即可以無拘無束地將自己的喜怒哀樂都表達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出真實的事情、真實的情感。
4.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寫好作文的起點。對作文感到頭痛的學生,作文是提不起他們興趣的。作文教學要取得一定成效,語文教師們必須千方百計開展一些他們喜歡的活動,培養(yǎng)孩子們的寫作興趣,讓其變被動學寫為主動學寫,逐步使他們愿意寫,從而樂寫。
以上四點,是我在這些年語文教學中得出的一點體會,它們之間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依賴,相互制約。只要我們切實抓好各個環(huán)節(jié),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在作文教學的實踐中加強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我相信:大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積累好的方法一定能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