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培艷
摘要: 氧化還原反應是高中化學最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之一,也是高中化學重點和難點內容,更是江蘇高考的熱點內容.本文通過氧化還原反應的復習,提出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四能” 即信息獲取與加工能力、化學實驗探究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化學思維能力.
關鍵詞:氧化還原反應;四能;培養(yǎng)
如何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化學知識,我們在復習中,要給學生“點石成金”的指頭,開啟他們知識寶庫的鑰匙,培養(yǎng)他們的能力.根據學生的情況,因材施教,從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培養(yǎng)學生的“四能”.
一、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獲取與加工能力
《考試說明》中要求學生能夠敏捷、準確地獲取試題所給的相關信息,并與已有知識整合,在分析評價的基礎上應用新信息的能力.高考化學試題來源于課本,而高于課本,在課本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信息題建立在化工生產、科技等的新成果基礎上,有的給出“一種方法”,有的給出“一種思路”,有的給出“一個反應”.信息題中的信息有的是間接給出,讓學生自己“體會”出來,有的是直接給出,讓學生直接利用.教師啟發(fā)、引導學生從正向、逆向或正逆向結合考慮問題,能進行“神似”的模仿,提高學生的化學信息素養(yǎng).
復習教學中,我們要教會學生學習遷移.學習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 具體指在教學中已獲得的知識經驗、動作技能、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或策略對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和新問題解決所產生的影響.
二、化學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實驗教學、實驗探究.在高三復習中,根據復習的需要做實驗,因為好多學生把實驗的原理、步驟、現象、結論等忘記了.再做實驗,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感性認識,從而上升到理性認識,提高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 化學實驗能力是在有關的化學知識、技能基礎上,順利地完成化學實驗活動任務的個性心理特征,是運用化學實驗手段來解決問題、獲得有關的知識、經驗的能力.氧化還原滴定實驗是建立在酸堿中和滴定基礎上,要注重儀器的選擇.具有氧化性的溶液放在酸式滴定管中.指示劑一般是氧化劑或還原劑本身.滴定方法有KMnO4法、K2Cr2O7法、碘量法、溴酸鉀法.應用比較多的是KMnO4法、碘量法.滴定方式有直接滴定法:如Fe2+、H2O2、C2O2-4、NO-2等,可用標準溶液直接滴定.返滴定法:如測定MnO2含量,可在H2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過量的Na2C2O4標準溶液,待MnO2與C2O2-4作用完畢后,用KMnO4標準溶液滴定過量的C2O2-4.
三、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yǎng)
高考化學分析解題能力是觀察、實驗、想象、記憶、思維、自學、計算、閱讀和語言表達能力等各種能力的綜合表現,因此,應加強對學生分析解題基本功的訓練,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分析解題能力.分析解決氧化還原反應習題的關鍵是從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和本質入手.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是由元素化合價升降,其本質是電子的轉移.知道常見的氧化劑、還原劑、元素的化合價,利用守恒律進行分析解決問題就化難為易.
四、化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化學思維能力是幾種能力的核心,思則明,明則通,通則變.化學思維能力是在對化學事物的感覺、知覺、表象基礎上,間接地概括地認識物質及其組成、結構、性質和相互轉化,以及運用獲得的化學知識經驗來構思、擬訂化學實踐計劃、方案的能力.化學思維形式有化學抽象(邏輯)思維外,還有化學形象(直感)思維和化學靈感(頓悟)思維.各種思維形式既有共性,也有個性,它們相互區(qū)別、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在協調中構成人的整體化學思維活動.在個體的化學學習活動中,化學思維能力主要有化學抽象思維能力和化學形象思維能力兩種類型,它們既大量存在,又帶有較強的化學學科持點.化學思維程序為:
高三化學復習中,化學教師應研究《考試說明》、考點和高考題,把握復習的方向和復習的要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了解氧化還原反應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關注近兩年的化工生產和科技新成果,模仿高考進行編題,引導學生運用信息,進行知識遷移,培養(yǎng)學生信息獲取和加工能力.注重實驗探究,進行分組實驗,小組合作,讓學生親身體驗實驗,運用實驗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化學實驗探究能力.通過高考原題、改編題練習,舉一反三,深化并鞏固知識,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化學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江蘇省教育考試院編著.2013年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測試(選修科目)說明.物理、化學、生物[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11):175.28.
[2]張建軍. 運用學習遷移理論,提高問題解決能力[J]. 理化生教學與研究, 2009
(50):195.
[3]劉知新,吳俊明,王祖浩.化學學習論[M].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11):225-229.
[4]莊宏慶. 多方位思維能力在化學解題中的運用[J]. 益陽師專學報, 1993(4):10(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