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許鑫
摘要: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只要充分了解提問的作用,熟悉提問的過程,全面考慮提問設(shè)計的注意點,就能設(shè)計出恰到好處的問題,為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化學教學;提問設(shè)計;注意點
提問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主要形式,在中學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恰當?shù)奶釂柨梢晕龑W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也可以大大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活躍課堂氣氛,還能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安排.反之,如果提問不當,不但會影響課堂的教學效果,久而久之,學生對于化學課提不起興趣,覺得索然無味.所以良好的提問技巧是一名優(yōu)秀的中學化學教師必備的基本技能之一.
一、提問的作用
1.吸引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課堂上,教師通過問題的拋出,可將學生被動地接受轉(zhuǎn)變?yōu)橹鲃拥厮伎?,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在課堂之上.并且所提問題會引發(fā)學生的疑惑,充分調(diào)動學生思考問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2.促進師生交流,活躍課堂氣氛
恰當?shù)奶釂栐诖龠M師生交流的同時,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沒有提問的課堂死氣沉沉,有了提問之后,學生可以積極地開動自己的腦筋,也可以使學生間進行相互的討論,甚至是爭論,加強課堂上的互動.如果教師的問題再多點趣味性,語言再多點幽默感,舉例再多點生活化,一定可以使課堂氣氛高潮迭起.
3.推動教學反饋,優(yōu)化教學安排
教學反饋的方式有很多種,而課堂提問是最及時最直觀的一種.通過課堂提問,可以使教師及時直觀地了解學生對于所授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欠缺的地方,進而在后面的教學活動中進行有針對性地調(diào)整,對癥下藥,提高教學效果.對于學生而言,也可以通過對問題的回答,了解自己的問題所在,有針對性地查漏補缺,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效果.
二、提問的過程
1.引入階段;2.陳述階段;3.介入階段;4.評價階段.
三、提問設(shè)計中的幾個注意點
1.目的明確、針對性強
通過這個提問,學生應該掌握哪個知識點,目的性必須非常明確.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個知識點,那么教師所設(shè)計的問題必須對學生掌握該知識點有非常強的針對性.例如,在“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教學過程中,教學目的非常明確,就是掌握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在講解了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步驟并進行教師演示后,下面就是針對學生如何快速牢固地掌握該書寫方法及步驟,有針對性地設(shè)計一系列不同類型離子方程式書寫的題目,并且講練結(jié)合,先練再講,發(fā)現(xiàn)問題,講了再練,在此過程中不斷地暴露錯誤和不足并進行糾正和強化,通過不同類型的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學生可以快速牢固地掌握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2.難易適度、樹立自信
課堂提問的設(shè)計要難易適中,太難的提問遠遠超出了學生的現(xiàn)有認知水平和知識儲備,嚴重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挫敗了學生的積極性,傷害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太簡單的提問因內(nèi)容過于簡單,不足以引發(fā)學生強烈的思考,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而使教學變得異常乏味.可見太難和太簡單的提問不但對有效教學起不了效果,還有可能產(chǎn)生強烈的反作用,唯有難易適度的提問既讓學生開動了腦筋,鍛煉了思維,產(chǎn)生了興趣,并通過問題的解決逐漸樹立了自信心,還能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滿足感,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層次分明、循序漸進
對于綜合性較強的問題,可以在問題的設(shè)計時就將其分解為多個步驟,給學生以提示和準備,從部分到總體,逐步解決,這樣即使學生無法得出最終的答案,也會有所收獲.而對于較難的問題,可以增設(shè)一些問題作為墊腳石,這樣學生可以循著教師鋪好的路徑,順利地找到答案.例如,在高中化學必修一“原電池”一節(jié)的教學中,教材中給出的原電池模型為最基本的鋅銅原電池,而在解決問題時,卻要求學生會分析氫氧燃料電池,很多學生在初次接觸這類問題時,感覺手足無措,沒法下手.因為學生覺得燃料電池和書上的原電池在結(jié)構(gòu)和組成上完全變了樣.這時候,可以先讓學生回憶下原電池的基本原理及正負極的判斷方法,通過回憶,學生馬上發(fā)現(xiàn)在眾多的正負極判斷方法中,涉及到電極材料及電極材料消耗、電子移動方向及電流方向等方法是不適用的,可以著手的也就是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這一判斷方法,而氫氣與氧氣的氧化還原反應分析對于學生而言是簡單的,這樣學生就不難找到氫氣發(fā)生反應的一極為負極,氧氣發(fā)生反應的一極為正極,繼而通過原電池基本原理,電子移動方向、電流方向等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4.嚴謹發(fā)問、區(qū)別作答
在提問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同一問題的相似或相近的提問方式,雖然問法不太一樣,但意思、答案是一樣的,換湯不換藥.對于這樣的情況,教師在設(shè)計提問的時候,應該從中找出一種最嚴謹最貼切的問法,追求提問的嚴謹性和藝術(shù)性.還有一種情況是:問法相似或相近,但意思,答案卻截然不同,這種現(xiàn)象更要注意提問的嚴謹性,不能因為不嚴謹而導致提出來的問題不是教師心理所期望的,或問題本身就有歧義.
在回答的時候,要透徹理解題目的意思,區(qū)別作答.不能因為沒有能夠很好區(qū)分問法的不同,導致答案的錯誤或不完整.例如,在“基本營養(yǎng)物質(zhì)”一節(jié)的教學中,關(guān)于淀粉水解的檢驗經(jīng)??梢钥吹接幸韵氯N不同的問法:“如何判斷淀粉是否水解?”、“如何判斷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及“如何判斷淀粉的水解程度?”這三個問題看似相似甚至相同,實則有很大區(qū)別.判斷淀粉是否水解,其實是判斷是否存在葡萄糖,有葡萄糖則說明淀粉已經(jīng)水解,與是否存在淀粉無關(guān).判斷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就是判斷是否還存在淀粉,只要檢驗出淀粉的存在就說明淀粉沒有完全水解.判斷淀粉的水解程度則比較復雜,淀粉和葡萄糖都要檢驗,只有淀粉沒有葡萄糖,淀粉還沒水解;淀粉葡萄糖都有,淀粉部分水解;只有葡萄糖沒有淀粉,淀粉完全水解.
4.面向全體,因人發(fā)問
面向全體,是要求教師在設(shè)計提問時,要考慮到全體學生,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雖然所有的學生同坐在一個教室里,但不同學生個體間的認知水平、理解接受能力必然存在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在設(shè)計提問的時候,要綜合考慮所有學生的水平,兼顧好差,設(shè)計出不同難度的問題.而在提問對象的選擇上,則要根據(jù)事先設(shè)計的提問的難度,選擇相應水平的學生來作答,既不讓學習好的學生回答太簡單的問,也不讓學習吃力的學生回答較難的問題,這樣,方能激發(fā)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應愛萍.化學教學中的提問技能[J].杭州教育學院學報,2000(6).
[2]關(guān)春素.淺談高中化學課堂的有效提問[J].學周刊,2013(6).
[3]王慶碩.論化學課堂提問方略[J].科技信息,2008(13).
[4]趙淑華,高巖.課堂提問五要[J].黑河教育,2003(Z1).
[5]宋振韶,張西超,徐世勇.課堂提問的模式、功能及其實施途徑[J].教育教學研究,2004(1).
[江蘇省南通市第二中學 (22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