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霞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積累,為了豐富學生的語言,教師可以利用文化早餐時間,開展語文積累活動——背誦古典詩文、名家名篇、讀課外書,開展讀書交流活動,學生在各種活動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yǎng)。
關鍵詞:文化早餐;積累;古詩文;名家名篇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diào)“積累”,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要“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在“總目標”中又提出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每一個階段目標都規(guī)定了要誦讀兒歌、古詩、優(yōu)秀詩文等,“積累”已成為語文教學重要的目標之一。因此,為了豐富學生的語言,教師可以利用文化早餐時間,開展語文積累活動。
一、積累古典詩文,感受中華文化
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孕育了底蘊深厚的民族文化,源遠流長的經(jīng)典詩文,是文化殿堂中一顆璀璨的瑰寶。我們開展“誦經(jīng)”活動,就是將經(jīng)典文化中凝聚的語言藝術以及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傳承下去,讓學生通過誦讀經(jīng)典篇章,在傳統(tǒng)文化熏陶濡染中受到滋養(yǎng),得到智能鍛煉與人格培養(yǎng)。
二、背誦名家名篇,豐富學生語言
背誦,自古以來是我國傳統(tǒng)的有效學習方式之一,我們利用“文化早餐”時間,讓學生通過對文質(zhì)兼美文章的背誦,在大腦中儲存豐富的語言材料。這樣寫作時,不僅熟記于心的詞語往往自然流于筆下,一些美文的謀篇布局也使之易于結構文章,寫作能力的提高自然不言而喻。鄒韜奮曾經(jīng)說,小時候曾經(jīng)背過許多名篇佳作,后來似乎忘記了,但寫作時那些熟記于心的詞語往往自然流于筆端。這使他倍感驚喜。
三、開展讀書交流活動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蔽覀儗ⅰ梆B(yǎng)成讀書習慣,讓書香浸潤人生”作為班級學生的成長目標。在班級里設了圖書角,這里的圖書是孩子獻來的,所有的圖書由全班同學共享,隨時可以借閱。
有了圖書的資源,為了養(yǎng)成學生的讀書習慣,孩子們準備了讀書積累本,摘抄喜歡的句子,寫自己的讀書心得。
每個月我們還會利用“文化早餐”時間,開展讀書交流活動,孩子們把讀到的好書在全班進行介紹,把自己的讀書體會在此時進行交流,每個交流的學生都會得到“讀書積累卡”,在所有交流的學生中,評出“讀書小博士”。
雖然文化早餐的時間很短,可是我漸漸地發(fā)現(xiàn)孩子們已經(jīng)把背誦、讀書、積累融入平時的生活中,看著他們的知識一點點的豐富,閱讀、作文能力一天天地提高,我的心里有說不出的快樂,我想這就是“文化早餐”帶給他們的營養(yǎng)吧!
(作者單位 吉林省吉林市船營區(qū)第四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