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宏艷
摘 要:從故事法在reading、語法、英語寫作中的運用,論述故事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故事教學法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英語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英語。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英課課堂;故事法
現(xiàn)在人們越來越重視英語學習了。但多數(shù)的中小學生對學英語興趣不濃,甚至一些學生害怕學英語,見到英語教師就害怕、看到英語課本就頭疼,不愿學、不想學、害怕學英語的現(xiàn)象俯拾皆是,導致英語成績偏差、英語教學效率低下。
為了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喜歡上英語、愛上英語,筆者提出英語教學中多運用故事教學法。
一、初中英語教學中故事法運用的必要性
目前英語教學普遍存在費時低效現(xiàn)象,仍沿襲應(yīng)試教育的態(tài)勢,教師辛辛苦苦地教、苦口婆心地強調(diào)英語的重要性、一遍又一遍地重申知識點,可謂教得累;學生早起晚睡地背誦課文、一遍又一遍地抄寫單詞和短語、反復整理知識點和語法要點、做大量的練習,也可謂學得辛苦、學得累。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累,可是英語成績普遍差、教學效率低下。教師抱怨:現(xiàn)在的學生都怎么了,怎么教都不會;學生也怨聲載道:幾門學科用的時間最多的就是英語,可是成績最差的還是英語,單詞記不住、課文背了就忘,做題時腦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來?!坝⒄Z真難教”常出自英語教師之口、“英語真難學”的感慨屢屢來自于學生。
的確,如教師和學生所言,初中英語的學習確確實實存在耗時多、收效甚微的現(xiàn)象。導致這一現(xiàn)象發(fā)生的主要還是初中英語教學多采用灌輸式,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感到索然無味。所以改變教法和學法是當務(wù)之急,也是新課改的目的、新課標的要求。筆者認為在英語教學中不妨多用故事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二、初中英語教學中故事法的具體運用
用故事教學法學英語,把英語教學與故事相結(jié)合,以故事形式把枯燥的英語語言知識變成簡單有趣的英語故事,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熱情,從而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有效。下面筆者從故事法在reading、語法、書面表達中的運用方法和技巧。
1.故事法在reading教學中的運用
英語reading一般篇幅長、生詞集中,又滲透了一單元的新的語法知識,綜合性極強,學生學起來感覺苦不堪言。那么,要調(diào)動學生學習reading的積極性和興趣,不妨嘗試使用故事法。
如:9A Unit6 Reading Who is the murderer?本來這篇文章就帶有故事色彩,所以用講故事的方法教學這篇課文是上策。
上課開始,教師敘述:一位22歲的電腦程序員,當晚7:30有人看到他從辦公室出來準備去看父母親,但是卻死在了單位門口/警方已經(jīng)立案,查明受害者和兇手有明顯的搏斗痕跡,兇手不止一人,受害者死于利刃,且兇器已經(jīng)找到,可是兇手至今下落不明、也無從查證……想知道具體細節(jié),請仔細閱讀課文。于是,學生會興趣倍增地投入到閱讀中,達到了促其“樂學”的效果。
2.故事法在語法中的運用
學習牛津英語7A現(xiàn)在進行時時,進行時的結(jié)構(gòu)、動詞的-ing形式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如果枯燥地講解,可能事倍功半。那么故事法不妨一試。
巧用《公雞和狐貍》的故事,進行教學:一天,一只公雞在樹上唱歌(A cock is singing)狐貍看到了大公雞,說(The fox is saying)“你的歌真美,下來我們一起玩吧?”公雞下了樹(The cock is coming down from the tree.) 他們一起玩了一會(They are playing together.)突然,狐貍要吃雞,公雞嚇得飛跑了(He is flying and running away.)這樣,通過這個故事中的幾個句子,學生對現(xiàn)在進行時的用法、結(jié)構(gòu)、動詞的形式一清二楚,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巧妙地融語法知識于故事中。
3.故事法在英語書面表達中的運用
英語書面表達是用英語寫作的過程,似乎與故事無關(guān)、故事法運用于英語書面表達不可思議。而筆者就常常在學生訓練書面表達前,多運用故事法,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和靈感、打開思緒的大門。
如:8A Unit3 A day out 的中心任務(wù)是寫旅游方面的短文。類似的文章多數(shù)學生感到有難度,因為除時態(tài)問題,還有旅游方面行程的安排,學生在敘述時容易東一句西一句,致使文章混亂、條理不清。如果教師先用“故事”給學生一個范文,效果會好些。例如, 教師可以結(jié)合Main task的Part A, 將此改寫成故事敘述:去年,Kitty和Daniel在回美國前和同學到北京游玩了一天。早上
7:30在陽光城地鐵站集合,之后乘地鐵與8:30到天安門廣場,
9:30步行到了故宮,下午一點半又步行到了北海公園,參觀了大花園,在大海上蕩舟,后乘地鐵到了王府井大街,在哪兒買了好多東西,最后回到了陽光鎮(zhèn)。他們一天很累,但是,參觀了北京城的許多美景、拍了好多照片,玩得很開心。
這樣,以最簡單的語言,述說了他們一天的行程和游玩一天的感受,再穿插英語翻譯,為學生寫作降低了難度,同時也起到了“以說促寫”的效果。
其實,故事法在卡通對話、詞匯教學、綜合技能、學習技能部分都可以使用,以及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可以嘗試,以達到創(chuàng)設(shè)輕松氛圍,促使學生樂學的奇效。
英語課上,以學生感興趣的故事進行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提高學習效率,促其樂學的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席玉虎.當代英語教學模式與技巧[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