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龍
摘 要: 在廣大農(nóng)村初中,盡管英語教學已受到普遍重視,教學質量也在不斷提高,但由于種種因素的制約,尤其在“應試教育”的左右下,英語教學大多把傳授知識作為主要目標,重視學生的成績,忽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重視“教”,忽視“學”;重視現(xiàn)成結論的記憶,忽視學習的過程;重視向學生灌輸,忽視學生的主動參與;重視教學活動的嚴格劃一,忽視學生的創(chuàng)造才能和個性差異;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忽視對學生聽、說、讀、寫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等等。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應該想方設法幫助學生學會學習,以及激發(fā)和保持學習動力,培養(yǎng)自學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把優(yōu)化課堂教學當成落實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最大限度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運用英語的情景,指導學生積極地運用語言,在學中用,在用中學。
關鍵詞: 英語教學 素質教育 課堂教學交際化原則 自學能力
一、貫徹課堂教學交際化原則
1.五分鐘會話。每堂課安排五分鐘左右進行會話。會話內容包括值日生匯報、自我介紹、家庭情況、談論天氣,以及熟悉的歌星、影星和運動員等??梢宰寣W生自由用英語交談,允許學生模仿課文內容適當增減,自由發(fā)揮。也可以根據(jù)課文內容,通過問答形式作簡要的復述。在開展會話時,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引發(fā)他們的聯(lián)想思維,由單一的討論內容過渡到綜合內容,把幾個不同內容的話題串聯(lián)起來,既復習了舊知識,又開發(fā)了學生的智力。我特別注意,在輪到后進生值日時,鼓勵他們大膽實踐,并注意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有點滴進步就給予表揚肯定,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2.注重語感教學。加強聽說訓練,努力做到視、聽、說同步,培養(yǎng)語感和學習興趣。每篇課文的生詞、句型和文章都是朗讀的好材料。朗讀不能總是采用“跟我讀”的形式,而是要注意創(chuàng)造情景,讓學生懂得不同句子的重音有不同的語感,并顯示說話者不同的語言的心理。同樣,語調的不同、重音的移動,也體現(xiàn)了說話者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經(jīng)過訓練,學生在以后的朗讀中就會注意正確使用語音、語調和重讀、弱讀及升調。這樣朗讀繪聲繪色、津津有味,整個課堂興趣盎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
3.對話使用,角色表演。結合課文內容,每教授一個情景句型,就讓學生用當天所學的自編一個簡短的情景對話,然后到講臺上表演。如學到“My family”這一課,我發(fā)動學生帶來“合家歡”照片,在熱烈的氣氛中,學生學會并運用所學的句型,提高運用語言交際的能力。
4.運用直觀教具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充分利用圖片、實物、錄音機等教具,生動形象地開展教學和交際活動。利用實物和圖片教單詞,學生能更好地記住詞義,并能反復利用它們進行練習鞏固,其趣味性、直觀性較強。例如,用提問的方式猜物品,讓學生將實物與英語句子連起來,練習聽、說。教師呈現(xiàn)事先準備好的盒子,讓學生猜盒子中的物品的形狀,提問:“Is it round?“如果是“蘋果”,教師就回答:“Yes,it is.”以下依次:“What colour is it?Can I eat it?”寓教于樂,引導學生多使用教具,結合圖表,做到快記、巧記。最后教學例句:1.I like it very much. 2.I like it a little. 3.I dont like it at all.
二、狠抓基礎,注意密度
一方面突出知識重點,狠抓基礎,一方面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密度,把握節(jié)奏,備課先備人,平時注意了解和分析每個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合理安排好教學內容和進度。課堂上,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學習活動,學生實踐面較廣并在同一水平基礎上,對內容可從多視角理解,并多角度進行操練運用,即在互相理解的基礎上從聽、說、讀、寫不同角度進行理解,在教學“時態(tài)”這個既是重點又是難點時,自始至終在情景中進行教學,突出時間狀態(tài)和不同的謂語動詞,讓學生練習理解運用,并設疑釋疑、解惑,讓學生積極思考,改變過去以教師為中心、滿堂灌的狀態(tài)。
三、溫故知新,克服遺忘
注意在課堂上經(jīng)常復現(xiàn)舊知識,讓學生反復操練,由易而難順利地實現(xiàn)一個個學習目標。具體方法是:學習——復習——再復習。復習時做到系統(tǒng)性、針對性、綜合性,采用“滾動式”的方法,擴大語言輸入。“滾動式”就是重復教材中的重點,用以前學過的詞語操練新句型,或采用已學過的句式學習新單詞。國際音標是初一年級的教學重難點,學生感到拼讀困難。針對這一問題,我將黑板辟出一個“音標角”,每天寫上10個注上音標的生詞或句子,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強化訓練,收到一定的教學效果。
四、當堂鞏固,注重反饋
教學時要處處考慮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學生的參與程度和教學評價的得失作為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尺度,所以,在學生經(jīng)過一段學習活動后,進行歸納分析,以鼓勵表揚為主,滿腔熱情地幫助學生,及時處理反饋信息,當堂鞏固。如果時間許可的話,還可引導學生對一些易出錯的地方,如人稱變化,謂語動詞的形式變化、某些習慣表達的異同進行歸納分析,讓學生學有所得。
五、注意培養(yǎng)自學能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是為了學生的“學”,是要讓學生“會學”。因此,我重視對學生課外學習的指導,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學能力。
1.早讀課,堅持聽新教材的課文錄音,加強聽力訓練,讓學生模仿英美人的語音、語調。
2.指導學生制訂學習英語長期計劃和短期安排,每天堅持做好課前預習,發(fā)動家長幫助督促實施。
3.搞好課外閱讀,對一些自學《跟我學》等教材的學生,每周給他們輔導一次,持之以恒。我校獲獎的學生基本出自于這個群體。
4.強調作業(yè)的獨立完成,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告誡學生:做作業(yè)實際上是新舊知識的運用過程,一定要養(yǎng)成自覺獨立完成作業(yè)的習慣。
5.促使學生認真聽課,運用英語思維和理解。
6.從音、形、義幾方面培養(yǎng)觀察力和記憶力,打好語音基礎。
7.用聯(lián)想對比、歸納演繹等方法記單詞和語法知識。
素質教育“以人為本”,關注學生的發(fā)展。我們在進行語言教學的同時,更要重視學生的思想、情感及品質的培養(yǎng),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新世紀的外語教師應該以更高的姿態(tài)迎接挑戰(zhàn),學習、研究新大綱,體會其精神和要旨,并落實到實際教學中。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新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6.
[2]楊占華.現(xiàn)代英語教學方法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3).
[3]楊占華.正確處理英語教學法與其他學科的關系[J].考試周刊,2013(2).
[4]楊占華.如何運用檢測和評價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J].考試周刊,2013(1).
[5]楊占華.論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正確處理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關系[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