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遠遠
【摘 要】把活動作為載體,向學生傳達正確的思想意識,已經成為共識。各類學生活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重要意義,首先,各類活動是促進學生道德內化、形成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其次,各類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的重要途徑。第三,參加各類活動是學生成長發(fā)展的需要,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鍛煉了學生的意志品質。但是,要充分發(fā)揮各類活動在思想政治中的作用,必須重視活動的組織和實施。
【關鍵詞】學生活動 中高職學生 德育 作用
一、各類學生活動的范疇和組織特點
中高職院校主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高素質勞動者,因此,除了專業(yè)技能的教學之外,還要注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即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教育。具體地說,包括誠信教育、社會責任感教育、團隊合作意識、堅忍不拔的性格等。傳統(tǒng)的德育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慣于說教,不但收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而且容易引起學生的厭惡情緒。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廣泛地開展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逐漸形成施教者的共識。在中高職院校中,常見的活動類型包括社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文體活動、各類競賽等。各類學生活動,不僅是簡單意義上的“做”“互動”,他們承載著培養(yǎng)學生人格的教育目的,這一目的主要通過道德情感、主體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三個方面來體現(xiàn)。各類學生活動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道德情感的同時,以豐富多彩的組織形式突出了學生正確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培養(yǎng)。其活動組織特點包括:
1. 廣泛的參與性
通常,在各類中高職院校,每學年初,學生處、團委都會開展各種表彰活動。一方面表彰優(yōu)秀學生,另一方面學生廣播站、海報、板報、電視臺宣傳等手段面對大一、大二年級全體學生進行廣泛的活動宣傳。在充分宣傳的基礎上,廣泛吸納學生參與各類形式的活動。從這個方面說,中高職院校的學生活動在參與方面,體現(xiàn)出廣泛性和自愿性。
2. 興趣所在,學生活動體現(xiàn)出創(chuàng)造性
由于中高職院校在學生活動方面堅持自愿性的原則,所以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跨班級自行結成小組,或由班級團支部組織學生組成大組,再在本班范圍內分成小組進行活動的方式報名,報名時各個活動小組要確定活動內容、組長、活動名稱、設計活動方案、聯(lián)系活動地點等。在這個籌劃、組織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所以,以“5.25大學生心理健康日活動”為例,即使是“心理健康”同一個主題,各班、各系、各社團開展活動的形式就會各不相同。具體每個小組、班級、系部的活動內容不同,而每一種形式的活動都是學生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自身才能的體現(xiàn)。
3. 教育性和思想載體性
共同的愛好、共同的追求、共同的奮斗是產生凝聚力的內在條件,各類學生活動將眾多興趣愛好、志向相同的同學匯集在一個團隊之內,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同時,每一個活動都帶有特定的文化內容與觀念指導,這就使各類學生活動富有教育性的特點。
各類學生活動匯聚眾多學生,它所倡導的思想就更容易讓同學接受,成為校園文化精神的主流。多樣化的學生活動融入與滲透了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以及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選擇的自主性、參加的廣泛性是學生活動的突出特點,使學生活動是在學校的主導與控制下進行的,這就使得學生活動能夠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為引導工具加以使用,具有廣泛的活動舞臺和思想載體的意義。各類學生活動既克服了活動時間的短期性、活動空間的局限性、活動內容的單一性,又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揚了學生的主體精神。不再是簡單的搞活動,學生被動參加,而是學生自主參與活動,設計活動。各類學生活動作為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內容,在德育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且特殊的作用。
二、各類學生活動對德育的作用和意義
各類學生活動是中高職院校課外活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學生培養(yǎng)興趣愛好,擴大求知領域,陶冶思想情操,展示才華智慧的廣闊舞臺。加強學生活動開展的力度,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健康向上的學生活動,是關系到青年學生健康成長和素質教育全面推進的大事。
1. 加大學生活動開展的力度,是服務學生素質教育和成長成才的現(xiàn)實需要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學生的主體意識、參與意識、競爭意識不斷增強,促使他們根據(jù)自己所學專業(yè)和個人興趣愛好自愿組織和參加活動,尋找各自的舞臺和地位,以求最大限度地鍛煉自己,樹立正確的社會角色意識,努力成長為符合社會發(fā)展,滿足社會需求的合格人才。學生的這種內在的需求和社團活動的性質、目的、功能是基本吻合的。學生社團作為學校課堂教育的補充和延伸,因為其專業(yè)的交叉性、活動的實踐性、組織的社會性而具有實踐和教育功能,為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了有效平臺和舞臺,調動了學生提高自身素質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活動中,學生可以接受多方面的鍛煉和培養(yǎng)。各類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yǎng)能力,陶冶情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 加大學生活動開展的力度,是改進和深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際需要
長期以來,中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視第一課堂教育,以兩課教師為主力,以教室為陣地,以灌輸為主要方式,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伴隨著形勢的發(fā)展也越來越暴露出其局限性。在新的條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在繼承以往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基礎上,還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與時俱進,積極創(chuàng)新,拿出更多、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創(chuàng)造新的思政教育環(huán)境。
經濟社會生活帶來了層出不窮的新情況和新問題,也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而學生作為社會中最敏感的青年群體,受社會多元化發(fā)展的影響,在其社會化進程中,價值取向也日趨多元。這就勢必要求有一個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問題,有一個轉變教育觀念,從理論和實踐上探討構建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問題。
3. 加大學生活動的力度,是繁榮和活躍校園文化的客觀要求endprint
校園文化是中高職院校廣大師生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與社會時代緊密相關,又具有校園特色的人文氛圍、校園精神和生存環(huán)境。校園文化的建設和繁榮,要落實到不同的層面和項目。
而各類學生活動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給校園文化建設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促進校園文化多渠道、深層次、高質量的發(fā)展。學生活動有利于把學生吸引到健康發(fā)展的道路上來,避免部分學生無所事事而從事一些對自身發(fā)展不利的活動,通過自我教育、自我展示培養(yǎng)他們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形成對美的認識,對社會文化的理解。
三、開展各類學生活動的途徑與方法
1. 調查研究
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座談等形式,找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針對具體問題開展活動。有目的、有方向地開展活動能夠更有效地充分發(fā)揮學生活動的德育作用。
2. 教師指導
為了保證學生活動能順利完成,學校必須加強管理,并加強對各類學生活動的指導。教師指導能夠保證學生活動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以科學的方法運行,也有利于總結和提高。
3. 骨干作用
學生干部是各類學生活動的骨干力量,一般來說,他們都有較高的工作熱情、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號召力,在同學中享有較高的威信,一個活動開展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干部的表現(xiàn)。如果這支隊伍能夠發(fā)揮積極的示范、表率作用,就一定會廣泛而深刻地影響其他同學。
4. 安全第一的原則
在開展各類學生活動時,要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一般情況下,至少要讓學生明白活動所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必要時,要有安全預案和安全責任負責人,并保持安全事件突發(fā)后各種救助渠道的暢通。
5. 切記走過場
在教育上,尤其在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方面,“形式感”“走過場”或者“老一套”對學生敏感心靈的打擊是不容忽視的。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破壞學生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失去教育的主動權。所以,活動一定要創(chuàng)新、一定要有意義。否則,寧可不開展學生活動。
總之,學生活動是中高職學校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方式。開展學生活動要以德育為目的,以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注重引導學生深入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充分發(fā)揮各類學生活動、學生組織的教育引導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