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個人話語與公共話語的重新調(diào)解——“非虛構寫作”的再思考

      2014-03-12 08:44:25羅小鳳
      藝術廣角 2014年4期
      關鍵詞:梁莊個人化虛構

      羅小鳳

      近年來,“非虛構寫作”似乎成為中國文學版圖上一道新的寫作景觀,吸引了不少眼球。2010年第2期《人民文學》開設“非虛構寫作”專欄,高舉“非虛構寫作”的旗幟,公布“‘人民大地·行動者’非虛構寫作計劃啟事”,公開征集“非虛構寫作”項目,更是將“非虛構寫作”熱潮推向最高潮;不少作家出產(chǎn)了系列“非虛構”作品,如賈平凹的《定西筆記》、梁鴻的《中國在梁莊》、慕容雪村的《中國,少了一味藥》、喬葉的《蓋樓記》《拆遷記》、鄭小瓊的《女工記》、楊顯惠的《定西孤兒院紀事》等。不少評論家圍繞這個話題紛紛爭鳴,有支持者,有反對者,有中立者,甚至有學者倡議成立“非虛構文學創(chuàng)作教育工作室”;不少刊物開辟“非虛構”寫作欄目,組織活動或給予基金支持——一時之間文學領域仿佛又掀起一個新的寫作思潮、文學思潮。

      然而事實上,“非虛構寫作”并非“新”的寫作思潮、文學思潮,而是早已有之。1965年杜魯門·卡波特在其小說《在冷血中》(今譯《冷血》)便提出“非虛構小說”一詞,這種“非虛構寫作”是“在新聞事件(人物)的基礎上重新(部分)虛構的文藝作品”。在國內(nèi),有論者將冰心1919年創(chuàng)作并標注“實事小說”的《兩個家庭》《斯人獨憔悴》、1926年謝冰瑩作為北伐女兵寫的《從軍日記》、新時期張辛欣和桑曄合著的《北京人:一百個普通中國人的自敘》等均作為“非虛構小說”的前身;而文學史上的報告文學、新聞等紀實文學、現(xiàn)實主義、新寫實主義寫作等亦被一些論者招入“非虛構寫作”麾下。一直以來,“非虛構寫作”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或定義,這或許是造成“非虛構寫作”的界限模糊、學界各執(zhí)一說的內(nèi)在原因。對于“非虛構寫作”,《人民文學》也表示“真說不清楚”,但編者從文體的角度對其與別的文體進行了比較區(qū)分:“它肯定不等于一般所說的‘報告文學’或‘紀實文學’”,“諾曼·梅勒、杜魯門·卡波特所寫的那種非虛構小說”,“深入翔實、具有鮮明個人觀點和情感的社會調(diào)查”“大概都是‘非虛構’”;“希望非作家、普通人,拿起筆來,寫你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傳記”,“以‘吾土吾民’的情懷,以各種非虛構的體裁和方式,深度表現(xiàn)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和層面,表現(xiàn)中國人在此時代豐富多樣的經(jīng)驗……要求作者對真實的忠誠,要求作品具有較高的文學品質(zhì)……特別注重作者的‘行動’和‘在場’,鼓勵對特定現(xiàn)象、事件的深入考察和體驗”。可見,“非虛構寫作”的內(nèi)涵與外延均已擴大,關鍵詞是“吾土吾民”的情懷、“非虛構的體裁和方式”、“深度表現(xiàn)”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和層面與各種經(jīng)驗、要求“作者對真實的忠誠”和“較高的文學品質(zhì)”?!胺翘摌媽懽鳌睂嶋H上是對文學與現(xiàn)實關系的重新思考,而“真實”是文學創(chuàng)作對作者提出的基本要求,是題中應有之義;因而“非虛構寫作”并非一個新的寫作潮流,更不是新的文學思潮,而是“陳年老酒”的“重新包裝上市”。

      既然如此,那么“非虛構寫作”是不是完全沒有必要被提出與倡導呢?筆者認為并非如此,對“非虛構寫作”的重提與重視有充分的必要性與重要性。試觀當代文學版圖,作品海量,但大多或?qū)v史這碗冷飯拌上油鹽醬醋炒熱進行高價販賣,或執(zhí)著于暴力敘事的血腥,或沉迷于個人私密的暴露,或沉溺在敘事圈套的游戲中,或流于雞毛蒜皮的原生態(tài)呈現(xiàn)……因而有人提出“文學終結(jié)論”,認為當代文學已經(jīng)走向終結(jié)。此話雖然過于偏激,卻反映出當代文學的發(fā)展確實令人擔憂。在這種創(chuàng)作景況下,重新提出文學與現(xiàn)實的關系,重新思考與重視“真實性”問題,提出與倡導“非虛構寫作”,顯然在整個中國文學史的發(fā)展鏈條上有著重要意義與價值。

      需要注意的是,在“非虛構寫作”的內(nèi)涵里,“非虛構”與“文學品質(zhì)”是“非虛構寫作”得以構成的兩個支點。“非虛構”的對立面是“虛構”,但要做到真正的“非虛構”是不可能的。新聞與報告文學等紀實文學本身就不一定真實,正如鮑德里亞認為,當下是一個擬像時代,處處都是擬像與仿真,新聞亦不例外。他曾舉例認為“海灣戰(zhàn)爭從未發(fā)生”,對于大眾而言,這不過是一個“媒體事件”。當他們觀看這場戰(zhàn)爭的時候跟欣賞一部戰(zhàn)爭影片沒有什么兩樣,因為觀眾所看到的電視影像,只是由持某一政治傾向的攝影師捕捉、剪接和變形的結(jié)果,大眾看到的已遠非真實的戰(zhàn)爭現(xiàn)場,而是被具有實時轉(zhuǎn)播功能的媒體所“虛擬化”的紀實敘事作品。確實,“新聞”掩蓋與遮蔽了大量的“真實”;報告文學等紀實文學作品目前則大多淪為歌功頌德、溜須拍馬、粉飾遮蔽而遭到質(zhì)疑的文類。而“非虛構寫作”被有些論者稱為“新新聞寫作”或與紀實文學成為附屬關系,可想而知其“真實性”的難度。其實,無論作家們?nèi)绾螐娬{(diào)“非虛構”,強調(diào)“真實”,寫作畢竟是寫作,要做到真正“原生態(tài)”的“真實”其實是不可能的,因為“寫作”屬于個人化的行為,帶有作者的主觀意志、喜好、志趣、擇取材料的角度與眼光等主觀因素,因而“非虛構寫作”其實是對“真實性”懷抱的一種理想而已。“真實”“非虛構”都是作者美好與純真的理想,要抵達并不容易,只能努力接近。而從另一方面看,縱使作家們能把現(xiàn)實的“原生態(tài)”“真實”狀貌搬進作品,其所反映的問題如果無法在作品中有所傳達,作品的意義與價值必將大打折扣。正如新寫實主義流于表面現(xiàn)象的呈現(xiàn)而缺乏深度一樣,如果“非虛構”不能與“寫作”很好地搭配、協(xié)調(diào),必然會掉進新寫實主義的弊病陷阱中,甚至淪為新寫實主義的改頭換面。那么,文學與現(xiàn)實的關系該如何處理?文學的未來如何發(fā)展?“非虛構寫作”要如何處理好文學與現(xiàn)實的關系?筆者認為,“非虛構寫作”既要避免“十七年”時期與文革時期文學中那種宏大敘事的“假大空”,又要避免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極端個人化、私密化造成的格局小、境界低、蘊涵淺等弊病,協(xié)調(diào)好“非虛構”與“寫作”、“真實性”與“文學品質(zhì)”之間的關系,而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個人話語與公共話語的重新調(diào)解,這或許是“非虛構寫作”這一概念被提出的內(nèi)在意義所在。那么,如何進行調(diào)解?怎樣達到個人話語與公共話語的和諧狀態(tài)?概覽當下的“非虛構寫作”中涌現(xiàn)的優(yōu)秀作品,大體已呈現(xiàn)出一些“調(diào)解”的路徑。

      首先是寫作姿態(tài)與態(tài)度上,以“小我”之眼觀察“世界”。學者張文東曾指出,非虛構寫作的作品大多都是“用‘我’的眼睛來觀看,用‘我’的身體來感受”。確實,非虛構寫作的作品都是以“小我”之眼觀看、感受“世界”:賈平凹的《定西筆記》是賈平凹親自走訪中國最貧困地區(qū)之一的甘肅定西時寫就的,是他以“我”的眼睛對甘肅定西的觀察;喬葉的《蓋樓記》《拆樓記》是講述“我”個人所見到的“拆遷”景象;《梁莊》則是梁鴻以自己幾次回老家的體察走訪為基礎創(chuàng)作的,敘述了她個人所見到的梁莊二十年來發(fā)生的變化。梁鴻在談及《中國在梁莊》的寫作時指出:“梁莊是我的故鄉(xiāng),它不是一個跟我沒有任何關系的村莊,在強調(diào)非虛構的同時也還是不能脫離個人這個維度,我始終是以我的眼光在看待這個鄉(xiāng)村。”她強調(diào)“以我的眼光在看待這個鄉(xiāng)村”,“不能脫離個人這個維度”,是對“個人”“小我”的敏銳意識。對此評論家張莉曾進行細致的分析,將這種“個人”維度、“我的眼光”與90年代盛行的個人化、自傳式寫作進行了區(qū)分:“在自傳式女性寫作中,‘我’是主角,世界的一切都是以‘我’為主……而在非虛構寫作中,‘我’不是主角,‘我眼中的一切’才是我的主要敘述對象,它指的是:我的鄉(xiāng)親們的生活,我同事們的悲歡,我的學生們的苦悶,我姐姐一家的困難?!边@種以“小我”之眼觀察“世界”的姿態(tài),顯然與報告文學、新聞等紀實文學對世界的觀察迥然有異:前者是帶有強烈的個人情緒、志趣、意志的;而后者必須符合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要求,是居高臨下的“大我”、代言人的姿態(tài)。其次是表現(xiàn)策略上,以個人經(jīng)驗為基點呈現(xiàn)集體經(jīng)驗?!胺翘摌媽懽鳌奔扰c新時期以前當代文學史上強調(diào)主流意識形態(tài)、國家意志的傳達那種宏大敘事有別,亦與90年代的自傳式、個人化寫作有異;“非虛構寫作”將兩者的優(yōu)點加以結(jié)合,以個人的眼光打量與思考世界,由此獲得的個人經(jīng)驗成為寫作的基點,但“非虛構寫作”并不停留于這一基點,而是將“個人經(jīng)驗”轉(zhuǎn)化、提升為“集體經(jīng)驗”“公共經(jīng)驗”“全民經(jīng)驗”。這或許是梁鴻筆下的“梁莊很河南,河南很中國”的創(chuàng)作理路,她在自己對梁莊的觀察、感受而生成的個人經(jīng)驗、體驗的基礎上呈現(xiàn)梁莊各個生活、現(xiàn)實的側(cè)面,通過替故鄉(xiāng)和故鄉(xiāng)的親人立一個小傳而試圖“從梁莊出發(fā)”,從而清晰地看到中國的形象”,顯然是將“個人經(jīng)驗”提升為“集體經(jīng)驗”,將“梁莊經(jīng)驗”轉(zhuǎn)化為“中國經(jīng)驗”。鄭小瓊在《女工記》中對一個個女工不幸、辛酸、艱辛而堅強的個體生活進行了“呈現(xiàn)”,但她不是僅僅停留于還原這些女工個體的辛酸史、血淚史,而是要呈現(xiàn)所有女工相通、相似的集體經(jīng)驗、集體記憶,是整個女工群體的共同經(jīng)驗、共同記憶?!胺翘摌媽懽鳌钡淖髌吠ㄟ^個體的經(jīng)驗與記憶,呈現(xiàn)一個個體組成的“集體”的經(jīng)驗與記憶,從而成為“公共經(jīng)驗”“經(jīng)驗共同體”。

      再次是敘事方式上,以個人化敘述傳達宏大敘事的內(nèi)涵。由于“十七年”時期和文革時期的作品過多地使用宏大敘事的手法,造成了“假大空”的文學景象,因而宏大敘事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遭到質(zhì)疑與否定,從而使個人化寫作、私密化寫作達到巔峰,基本上消解了宏大敘事的存在,消解了意義、崇高、嚴肅、內(nèi)涵,由此而產(chǎn)生的后果是作品普遍缺乏高度、深度與重量,缺失偉大的作品。而在新世紀,作家與評論家們必然對八九十年代創(chuàng)作中個人化、私密化寫作自身的瓶頸與弊端進行反思與省視,其解決路徑就是將個人化敘述與宏大敘事的優(yōu)點結(jié)合起來。正如黃尚恩指出的:“報告文學大多從宏觀的角度進行書寫;非虛構寫作則強調(diào)從細微處、從個人感受出發(fā),緩慢滲透,然后‘成為一個連筋帶肉的綜合體’?!狈翘摌媽懽鞯淖髌冯m然目標在于傳達“中國夢”“中國意志”,呈現(xiàn)“中國之景”“中國形象”,但都不是以宏大敘事的手法、代言人的姿態(tài)進行敘述,而是以極其個人化的敘述方式進行書寫,都是使用“我”的口吻進行講述,以“我”的個人經(jīng)歷、情感脈絡、擇取眼光為講述的線路,書寫“我”眼中的世界、“我”的感受與情感、“我”的認識與理解。如此,避免了“假大空”,避免了矯揉造作,卻又巧妙地傳達了宏大敘事的內(nèi)涵。

      “我”、個人與“集體”、“中國”在作品中的交匯、融合,使個人話語與公共話語得以重新調(diào)解,從而使“非虛構寫作”既能規(guī)避宏大敘事的弊端,又能糾偏個人化寫作的局限,進而在整個文學史鏈條上為文學與現(xiàn)實之間關系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啟示與路向。

      猜你喜歡
      梁莊個人化虛構
      論梁鴻返鄉(xiāng)書寫的新變
      青年文學家(2024年2期)2024-03-09 06:00:00
      直到《梁莊十年》,梁鴻才改變了“姿態(tài)”
      博覽群書(2023年7期)2023-07-28 16:50:54
      《梁莊十年》:立足大地,見證時代的變遷
      新晨(2021年4期)2021-08-11 01:20:23
      法蘭克福書展個人化書籍走紅
      融媒時代,如何正確地“非虛構寫作”
      傳媒評論(2019年4期)2019-07-13 05:49:20
      “尚長榮三部曲”帶來無盡思考——且說個人化藝術創(chuàng)造的價值
      戲曲研究(2018年4期)2018-05-20 09:37:36
      虛構的猶太民族?
      論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虛構
      《歷史與我的瞬間》
      書城(2015年6期)2015-05-30 10:48:04
      女性形象的個人化書寫——嚴歌苓小說解讀
      人間(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15
      安国市| 吉木萨尔县| 安庆市| 寿宁县| 富蕴县| 深圳市| 饶阳县| 富蕴县| 淳化县| 怀柔区| 亳州市| 昌邑市| 华坪县| 芜湖市| 宣恩县| 绥棱县| 麻城市| 浦东新区| 黑山县| 西乌珠穆沁旗| 襄城县| 普陀区| 托克逊县| 淅川县| 屯门区| 江都市| 扎鲁特旗| 塔城市| 寻乌县| 平原县| 冕宁县| 万州区| 海盐县| 襄樊市| 荆州市| 循化| 昌黎县| 巴塘县| 房产| 尚义县| 大石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