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淑艷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入選的自2008年11月~2011年3月這一時期來本院就診的120例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颊?,其中男72例,女48例,平均年齡都在67.8歲,LVEF≤40%;經(jīng)心電圖以及Hoher確診頻發(fā)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縮患者115例,短陣室速4例,RonT現(xiàn)象1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服用胺碘酮。具體治療方案:前7 d給予患者口服胺碘酮0.2 g/次,3次/d后改為0.2 g/次,2次/d,也連續(xù)用7 d,后減為0.2 g,1次/d進行維持治療。治療期間維持量復發(fā)者則需要緩慢增加維持量直至心律失常得到控制且不再使用負荷量法。
1.3觀察指標 采用動態(tài)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來評價治療效果以及患者心功能的變化、心率以及不良反應等。
1.4療效判斷標準 ①心律失常療效判定 顯效:頻發(fā)室性期前收縮數(shù)量減少>70%或者成對室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數(shù)量減少≥ 80%,短陣室性心動過速減少≥ 90%; 有效:頻發(fā)室性期前收縮數(shù)量減少>50%;無效:上述標準都未達到。②心功能療效判定 顯效:心功能改善2級或者以上或達到心功能1級;有效:心功能改善1級或未達到心功能1級,癥狀體征有所改善;無效:心功能未改善[1]。
1.5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都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臨床療效 本次研究除1例患者因不良反應而退出治療外,其余的所有患者都隨訪觀察1~2年。資料顯示在使用胺碘酮治療1周后有90例達到有效標準,有效率75%。經(jīng)0.2 g/d治療2周后再有24例達到有效標準,3例接受治療2月后仍然沒有達到有效標準,后逐漸增加至0.3 g/d后仍然沒有達到有效標準,2月后沒有給予胺碘酮治療。在維持治療期間有4例使用0.1 g/d進行治療4月后頻發(fā)室性期前收縮復發(fā),進而加量至0.2 g/d后控制??傆行?5%,心功能變化:治療4周后心功能改善顯效72例(60%),有效42例(35%),心功能沒有明顯改善3例(2.5%),總有效率95%。見表1。
表1 胺碘酮治療效果[n(%)]
2.2不良反應 本組研究中的有效患者中有1例在胺碘酮治療6個月后出現(xiàn)游離、體內的T4也有升高,停藥1月后患者恢復正常。1例治療8個月后出現(xiàn)了心動過緩,后未再進行繼續(xù)用藥治療。治療前后患者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以及胸片檢查結果都沒有出現(xiàn)明顯改變,也未發(fā)現(xiàn)間質性肺炎以及肝腎功能損害等不良反應。
3.1結果分析 胺碘酮通常在臨床上被歸為Ⅲ類抗心律失常藥,但實際它是一個多因素作用的藥物,胺碘酮是多通道阻斷劑,可表現(xiàn)出Ⅰ~Ⅳ類所有抗心律失常藥物的電生理作用[2]。包括:①輕度阻斷鈉通道,作用于通道失活態(tài),特點是心率快時阻斷作用強,但沒有Ⅰ類抗心律失常藥物所特有的促心律失常作用。②阻斷鉀通道,胺碘酮可同時抑制慢、快成分的延遲整流鉀電流(IKs、IKr),特別是開放狀態(tài)的IKs。一般的鉀通道阻斷劑多作用于IKr,IKr是心動過緩時的主要復極電流,因此該通道的阻斷劑表現(xiàn)出逆使用依賴(reverse use dependence)特性,即在心率減慢時作用加強,易誘發(fā)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TdP)。但在心動過速時,IKs復極電流加大,此時胺碘酮作用較強,表現(xiàn)為使用依賴性,即在快速心率時胺碘酮仍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胺碘酮延長動作電位時程(APD),但基本不誘發(fā)TdP。這是因為胺碘酮雖可延長心房和心室的APD,但不誘發(fā)后除極電位。此外,胺碘酮還可阻斷超快激活的延遲整流鉀電流(IKur)和內向整流鉀電流(IK1)。③阻斷L型鈣通道,抑制早期后除極(EAD)和延遲后除極(DAD)。④非競爭性阻斷α受體和β受體,擴張冠狀動脈、增加血流量,減少心肌耗氧,擴張外周動脈、降低外周阻力。因此靜脈注射能明顯地降低血壓,對心排量無明顯影響。胺碘酮有類似β-阻斷劑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但作用較弱,因此可與β-阻斷劑合用[3]。
3.2胺碘酮藥代動力學的最大特點是吸收慢,半衰期長,且個體差異大。其生物利用度約為30%~50%,血藥濃度和劑量呈線性相關。胺碘酮具有高度脂溶性,廣泛分布于肝臟、肺、脂肪、皮膚及其他組織,主要通過肝臟代謝,幾乎不經(jīng)腎臟清除,可用于腎功能減退的患者且無需調整劑量。胺碘酮口服起效及清除均慢,其口服需數(shù)天至數(shù)周起效。靜脈注射顯示Ⅰ類、Ⅱ類、Ⅳ類的藥理作用較快,Ⅲ類藥理起效時間較長。胺碘酮清除半衰期長,長期口服治療后清除半衰期可長達60余天。靜脈注射后血漿中藥物濃度下降較快,此并非代表其清除半衰期短,而是由于胺碘酮從血漿再分布于組織中。胺碘酮主要代謝產(chǎn)物去乙基胺碘酮亦具有藥理活性,比胺碘酮的清除半衰期更長。 胺碘酮的電生理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抑制竇房結和房室交界區(qū)的自律性,減慢心房、房室結和房室旁路傳導,延長心房肌、心室肌的APD和有效不應期,延長旁道前向和逆向有效不應期[4]。因此它有廣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胺碘酮可以減慢竇性心律,延長心肌動作電位時程和有效不應期,減慢心房、房室結和房室旁路的傳導。近期的研究認為,胺碘酮對Q-T間期的延長并不造成患者心肌復極的離散,而是使其趨于一致,因此胺碘酮導致心律失常作用很小。胺碘酮還直接作用于冠脈血管的平滑肌,增加冠脈血流量,因此可降低主動脈壓和外周的阻力,負性肌力作用很輕,因此可以維持心輸血量。實際上胺碘酮還可以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shù)。因此胺碘酮治室性心律失?;颊叩寞熜Р诲e且不良反應少,如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有效率高達95%,只有個別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采用胺碘酮治療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滿意,且不良反應少安全性比較高。
[1] 王蓮女, 侯淑萍. 胺碘酮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30 例臨床觀察.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3):490-491.
[2] 朱劍鋒, 楊吉栓. 胺碘酮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治療中的療效.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4):42-43.
[3] 張艷婷.胺碘酮對擴張型心肌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響.實用醫(yī)技雜志,2012,19(1):11-13.
[4] 史匯江. 步長穩(wěn)心顆粒聯(lián)合胺碘酮治療慢性心力衰竭伴癥狀性室性早搏療. 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1,27(12):846-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