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ESP
      ——中青年大學英語教師知識的未來發(fā)展取向*

      2014-03-30 09:37:12杜秀蓮
      當代教育科學 2014年9期
      關鍵詞:知識結構大學英語教學

      ●杜秀蓮

      ESP
      ——中青年大學英語教師知識的未來發(fā)展取向*

      ●杜秀蓮

      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推進,大學英語教學的方向定位一直是業(yè)界爭論的焦點。基于教育國際化和社會及學生自身的要求,本文認為ESP課程是適合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最佳方向,并進一步介紹了高校ESP教師隊伍的現(xiàn)狀,ESP教師知識結構特征以及實現(xiàn)途徑。

      大學英語教師;ESP方向;知識結構;實現(xiàn)途徑

      一、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定位

      多年來,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一直被外界所詬病,針對大學英語的教學改革也一直在進行中,近幾年各高校都把改革的重點放在了如何完善課程體系上。隨著四六級考試的淡化和大學新生英語水平的提高,許多高校都壓縮了大學英語基礎課程,開設了一些文化通識類選修課程,如跨文化交際、英語國家文化、英語話中華、英語國家概況、歐洲文化入門、經(jīng)典英文歌曲賞析、經(jīng)典英文電影賞析等。這些課程無疑極大地豐富了大學英語選修課程,提高了大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滿足了他們的興趣需求。還有一些高校嘗試開設了諸如法律英語、商務英語、科技英語、新聞英語、國際金融英語等專門用途英語(ESP)課程,為學生將來的就業(yè)提供了良好的語言基礎。那么,究竟哪一種課程才是大學英語的發(fā)展方向?大學英語教師又該何去何從?圍繞這一問題專家學者們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2010年5月在廣州舉行的“全國大學英語信息化教學改革成果總結暨外語通識教育與課程設置高層論壇”上,部分專家學者提出了“外語通識教育(ELE)”這一概念。他們認為,大學英語課程不應該是單純的語言技能課,應增開一些富有文化內涵、如何向世界傳播和推廣中國文化的課程,即通識教育課程。

      而另外一些以王守仁(2010)、蔡基剛(2004,2006,2010a,2010b)、秦秀白(2003)等為代表的專家學者則認為,從長遠角度看,我國高校英語教育的主流應該是專門用途英語(ESP)教學。近年來,基礎英語教育在高中階段已基本完成,大學新生的英語水平越來越高,專門用途英語應成為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發(fā)展方向。楊惠中(2010)也指出“多次大規(guī)模社會調查需求分析的結果都確認:我國大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是把英語作為交際工具,通過英語獲取專業(yè)所需要的信息、表達自己的專業(yè)思想。因此,大學英語教學在性質上就是專門用途英語?!?/p>

      筆者贊同大學英語的改革方向為專門用途英語方向,原因如下:

      (一)與國際接軌的需要

      根據(j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精神,英語教學既要滿足教育國際化的需要,又要滿足培養(yǎng)面向未來、復合型的人才的需要。同時世界各地的大學公共英語教學,內容大多是ESP。首先,在以英語為母語的歐美國家,例如美國各大名校的留學生,他們的英語學習內容就是ESP;在英國,不少著名高校像倫敦大學和伯明翰大學都設有ESP課程或研究中心;在亞洲,日本的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大一就開設學術英語,大二始開設專門學術英語;俄羅斯也于2001年啟動了類似于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項目,重點強調ESP的教學;我國的香港地區(qū),專門用途英語是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的必修課程;臺灣地區(qū),多數(shù)高校從大二起開設專門用途英語,有些學校,如成功大學還專門成立了ESP教學中心,把ESP課程設定為大二學生的必修課程。

      (二)社會和學生的需要

      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以便他們在學習和今后的工作中能用英語有效地獲取信息和更好地進行溝通交流。因此,課程的設置應首先考慮能否幫助學生達到上述目的。另外,通過就業(yè)市場的反饋信息也不難發(fā)現(xiàn),招聘單位看重的是畢業(yè)生的專業(yè)知識背景和能力結構。就英語而言,他們要求應聘者具有較強的交際能力,尤其是在工作中能用英語進行專業(yè)溝通和交流的能力。學生只有擁有這種專業(yè)英語優(yōu)勢,才能找到理想的職業(yè)。W ilkins(1976)就指出,接受過ESP教育的學生,在他們將要從事的專業(yè)領域里,能夠比那些只接受普通英語教育的學生更有效地開展工作。從這個意義上講,ESP也應該是大學英語教學的方向。

      二、高校ESP教師隊伍現(xiàn)狀

      據(jù)統(tǒng)計,目前我國高校的ESP教師主要有四類。

      1.英語語言文學或英語教育專業(yè)畢業(yè)的教師。這些教師曾從事EGP(通用英語)的教學,由于教學需要,被要求轉型從事ESP教學,他們大多缺乏相應的專業(yè)背景和實踐經(jīng)驗,在實際教學中缺乏信服力,教學效果也不盡人意。目前,大多數(shù)的ESP教師屬于這種類型。

      2.英語專業(yè)畢業(yè)生,在相關專業(yè)領域從業(yè)過,有一定的實踐經(jīng)驗。如:英語專業(yè)研究生畢業(yè)后先在外貿企業(yè)工作或在駐外公司從業(yè),幾年后再回到高校任教商務英語課程;或法律英語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在某個涉外律師事務所鍛煉后,再回高校深造,然后再從事相關的ESP教學。這類教師既有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又有語言上的優(yōu)勢,最受學生歡迎,教學效果也好,但比較稀缺。

      3.非英語專業(yè)畢業(yè)但英語水平相對較高的專業(yè)課教師。如:法學專業(yè)的碩士或博士從事法律英語教學,外經(jīng)貿專業(yè)的老師講授商務英語等。這一類教師有專業(yè)特長,但未經(jīng)過專業(yè)的語言訓練,在聽說和語言文化方面無法進行有效的教學,他們更適合于教授雙語課程。

      4.外籍教師。他們有語言上的優(yōu)勢,對于聽說和文化知識教學駕輕就熟,而且授課方法靈活多樣,深得學生喜愛。但他們的專業(yè)水平參差不齊,且對于有中國特色的某些專業(yè)知識不夠熟悉,聘請他們也往往要花費不菲。

      三、ESP教師的知識結構特征

      ESP課程,從本質上來說,還屬于語言類課程,它只是語言課程的一個分支。因此,ESP教師和EGP教師一樣,首先必須具備扎實的英語語言學知識與純熟的教學能力,這是從事ESP教學所必備的先決條件。同時,ESP課程的要求標準又不同于EGP課程,若ESP教師對所教授的專業(yè)內容不熟悉,則很難駕馭ESP課堂,獲得學生的認可。因此,ESP教師又必須掌握一定的專業(yè)知識,熟悉專業(yè)英語的特點,從專業(yè)的角度來駕馭教學內容。

      (一)復合型動態(tài)的知識結構

      知識經(jīng)濟時代,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生存和發(fā)展,就必須具備良好的素質,成為運用所學知識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的復合型人才。在這種人才的培養(yǎng)過程中,大學英語老師,尤其是ESP教師的作用日趨重要。這就要求ESP教師必須具備多層次跨學科的知識結構。

      首先,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各學科知識日新月異。然而,各高校的英語教材為了維持相對穩(wěn)定,往往幾年不變,這就使教師從思想上產(chǎn)生惰性,不去及時更新知識,導致自己的知識結構滯后。作為培養(yǎng)新型人才的大學ESP教師,應及時補充一些前沿知識,關注國內外的重大事件,了解重大的科技突破,掌握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改革,適時補充到自己的教學中去,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及時了解國內外最新的教學動態(tài)與教學方法,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不斷改善與提高自己的教學方法。

      同時,作為ESP教師,更應該不斷優(yōu)化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的知識不僅僅局限于英語學科,積極擴大知識面,從學科交叉、學科滲透入手,掌握一定的專業(yè)知識,使之整合形成一種新的知識體系,這樣課堂上的講解才會有說服力。學生心目中理想的ESP教師要具備一定的專業(yè)背景和實踐經(jīng)驗,他們對ESP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有比較高的期待。

      (二)復雜的角色轉換能力結構

      與大多數(shù)的EGP教師不同,ESP教師要同時具備多重角色,他們不僅僅是一名單純的語言教師,更應該是一名課程的管理者和學術研究者。

      首先,ESP教師應該是課程的設計者和教學材料的編寫者。由于目前我國大學ESP課程起步較晚,有些專業(yè)所使用的ESP教材是引進教材,不一定適合我國學生學習。在這種情況下,ESP教師要對學生的需求進行有效地分析和調研,了解他們的不同興趣和要求,并考慮我國地域經(jīng)濟發(fā)展以及不同學科專業(yè)發(fā)展對于英語能力的需求差異,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對ESP課程的認識,自己動手編寫和設計課程資料,并要對所編材料的有效性進行評估。

      其次,和EGP教師一樣,ESP教師還應該是課堂教學的評估者。ESP教師應針對學習者的課程學習、學業(yè)成績進行評估。由于ESP的教學目標不同于EGP的教學目標,對學習者能力的界定以及測試手段的使用也應與EGP有所不同,這就要求ESP教師根據(jù)不同的專業(yè)制定出合理的考核評估體系,考核評估體系應該有其獨立的測試內容、測試形式、測試任務和評判標準。ESP相對EGP更注重語言的交際性和實用性,通過測試來考查學習者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的語言運用能力,為以后的學習提供指導依據(jù)。因此,ESP測試無疑要側重考查受試者語言行為能力,這種測試更能體現(xiàn)出考試的效度。

      最后,ESP教師還應該是一名學術研究者。由于ESP教學在我們國家起步較晚,國內對于它的研究還不是很多,對于如何能更高效地進行ESP教學,目前還在不斷的探索中。目前美、英等發(fā)達國家及英語水平較高的一些亞洲國家和地區(qū),ESP教學已成為其大學英語教學的主流,ESP教學的相關研究資料也比較豐富,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成熟的教學模式,ESP教師應多閱讀這些國家原版資料及科研成果,并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盡快優(yōu)化自己的知識結構,成為一名合格的ESP教師。

      四、ESP教師的實現(xiàn)途徑

      Strevens(1988:43)指出:“與普通教師相比,成為一個高效的ESP教師,需要更多的經(jīng)驗、額外的訓練,超常的努力和新的奉獻”。

      (一)消除心理障礙,提高自信

      在向ESP教師轉型過程中,EGP教師由于缺乏有關的專業(yè)基本知識甚至對此專業(yè)根本不感興趣,而且由于ESP教學方法與EGP教學方法不同,EGP中有效的教學方法在ESP中無法起作用,曾經(jīng)的駕輕就熟忽然間就被陌生尷尬代替了,這會使許多老師感到手足無措,大傷自尊,從而缺乏自信,質疑自己的業(yè)務能力。這就要求教師放下思想包袱,消除心理障礙,充分認識到轉型的必要性,勇于接受挑戰(zhàn),相信只要潛心研究,不斷摸索,自我完善,就能自我突破,成為一名合格的ESP教師。

      (二)在崗自我發(fā)展完善

      在崗自我發(fā)展就是不脫離教學崗位,為改進教學水平和提高教學質量,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自主學習?!癙eople can train me and educate me,but no one can develop me:I develop.”Edge(1999:53)。語言學家W allace也提出,教師培訓和教師教育是由別人提供和組織的,而教師發(fā)展卻只能由教師自己進行,并且是為了自身的需求而進行的研究行為。由于EGP教師平時的課時都很多,科研壓力也大,脫離崗位的學習是很難實現(xiàn)的,所以在不脫離教學崗位的情況下,通過各種可能可行的方式,在英語語言基礎、專業(yè)基本知識、教學理論和技能等方面進行自主學習、反思、行動研究,進而在教學技能、教學經(jīng)驗和態(tài)度上不斷成長,盡快成長為一名合格的ESP教師。

      (三)團隊協(xié)同發(fā)展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內在動力主要來自于教師本身,但教學團隊的作用也功不可沒。各高校二級學院應經(jīng)常組織教研活動,為教師們搭建項目平臺,打造團結協(xié)作的教學團隊,營造積極向上、良性互動的教學氛圍,推動教師的共同發(fā)展。同時應定期邀請國內外ESP教學方面的專家學者舉辦講座,介紹ESP的學術發(fā)展狀況。決策部門也要在認真分析ESP教師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根據(jù)其各自的學科方向進行科研力量的優(yōu)化組合,構建相應的科研團隊,確定各個方向的學術帶頭人,通過開展各級各類的相關課題研究,來提高教師的教學和科研能力。與此同時,集體備課、聽課評課、形式多樣的ESP教學比賽等,也是同行教師學習交流、資源共享的好機會。

      (四)進修學習

      進修學習是大學英語教師首選的充電方式,進修可以使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和能力得到提升,對教師的價值觀、教學觀有所啟迪。各教學管理部門應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采取多種途徑,為ESP教師提供國內外進修學習的機會。

      為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滿足社會對復合型外語人才的需求,ESP教學已成為大學英語教學的發(fā)展方向。大學英語教師尤其是中青年教師要積極深入研究ESP的學科特點和教學規(guī)律,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探討適合于目前外語教育發(fā)展所需的ESP課堂教學模式,全面推動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1]Strevens.李慧琴,盛建元譯.ESP教學二十年[J].國外外語教學.1986,(2).

      [2]W ilkins P.National Syllabu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3]蔡基剛.ESP與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發(fā)展方向[J].外語界,2004,(2).

      [4]蔡基剛.大學英語教學:回顧、反思和研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5]蔡基剛.后大學英語教學時代的精讀課程走向研究[J].外語研究,2010,(5).

      [6]蔡基剛.學術英語還是專業(yè)英語—我國大學ESP教學重新定位思考[J].外語教學,2010,(6).

      [7]秦秀白.ESP的性質、范疇和教學原則[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2003,(4).

      [8]王守仁.關于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1).

      [9]楊惠中.ESP在中國:回顧、現(xiàn)狀與展望.中國ESP研究高端論壇[A].北京外國語大學,2010.

      (責任編輯:許愛紅)

      山東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研究項目《中青年大學英語教師的知識結構與未來發(fā)展研究》(項目編號:13CWJJ10)。

      杜秀蓮/山東政法學院外語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二語習得、大學英語教學

      猜你喜歡
      知識結構大學英語教學
      “留白”是個大學問
      《大學》
      大學(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海峽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語教學為例
      甘肅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甘肅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大學求學的遺憾
      把握核心概念 優(yōu)化知識結構
      物理之友(2020年12期)2020-07-16 05:39:18
      我國正當防衛(wèi)研究的網(wǎng)絡知識結構與核心脈絡
      法大研究生(2019年2期)2019-11-16 00:39:26
      概率統(tǒng)計知識結構與方法拓展
      Long的互動假說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嘉荫县| 察哈| 明星| 蒲江县| 开化县| 宿州市| 东明县| 游戏| 雅安市| 日照市| 车险| 商水县| 安吉县| 射洪县| 民勤县| 柳江县| 鄂托克前旗| 临西县| 上饶市| 宣恩县| 巴东县| 和龙市| 博白县| 射阳县| 洪雅县| 舞钢市| 宕昌县| 兴安盟| 九龙坡区| 巴林右旗| 綦江县| 田阳县| 平利县| 宁乡县| 陵川县| 西城区| 精河县| 宜宾县| 辛集市| 大理市| 巧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