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興龍
摘要:在當前的義務教育中,很多班級里普遍存在著大量學困生,這些學困生每次考試成績總是十幾分甚至是幾分。在不準留級的現(xiàn)行教育體制下,學困生被逼迫升級。所有學困生本來無法接受學習任務,在上到初中后,因基礎差而不能接受課程,從而導致厭學并最終輟學,外出打工。所以,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抓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每一個化學教師都必須重視的問題。我們既要分清學困生形成的原因,更要有有效的轉化策略。
關鍵詞:初中化學;學困生;轉化;反思
中圖分類號:G63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11-0031
根據(j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要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在普通初中學校,普遍存在著大量的學困生,這些學生大多智力正常,甚至有的學生智力偏高,在其他方面表現(xiàn)都很好,但學習困難、厭學卻難以達到義務教育規(guī)定的基本要求。筆者作為教育工作者應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緒、學習情感。對學困生的形成原因、心理特征、家庭情況、學習態(tài)度等進行調查分析,探討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尋求教育教學方法,從而減少學困生,促成其均衡發(fā)展。
一、化學學困生的成因
首先是主觀原因。初中生開始學習化學時,由于對新鮮學科的興趣和受到化學實驗的吸引,而學習熱情高漲、成績良好。但在接觸到微觀的原子和分子、原子結構和化合價等抽象概念后,相當一部分學生開始出現(xiàn)學習困難,難以清晰準確地把握各種概念,更不能付諸于實踐中,像教材第二單元第三節(jié)“原子的構成”就成了初中化學學習的第一個重大分化點,給今后的學習造成不良影響,雖然學生接受教學的能力并不弱,但對學習化學已經(jīng)不感興趣,怕苦畏難,缺乏遠大理想和進取心,放任自流,形成了化學學習低下,行為習慣落差,從而導致了一批學困生。學校教育的失敗也在于此。有些學校教師沒利用好化學實驗室,只做了演示實驗,學生動手實驗太少了。教育觀念陳舊,長期承受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巨大壓力,題海戰(zhàn)術就成了教師的殺手锏,學生也為此弄得暈頭轉向,根本沒體會到化學科學的熏陶以及樂趣。學生不是在主動快樂中學習,其實化學中很多枯燥的東西也可以變得有趣,只要我們用心去創(chuàng)造學習,化學學習就會變得更有趣,學生也會更喜歡這門學科。
其次是學科原因?;瘜W學習要記憶的知識更多,有的需要死記。如:元素符號、常見元素的主要化合價等化學用語;如主要化學價學生存在著記憶困難,教師就引導學生編順口溜,“一價氫氯鉀鈉銀,二價氧鈣鋇鎂鋅,三鋁四硅五價磷,二三鐵、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齊全,銅汞二價最常見,氫一氧二為標準,單質價態(tài)總為零。(加點元素的常見化學價為負價)。再如識記地殼中含量位于前十位的元素:氧、硅、鋁、鐵、鈣、鈉、鉀、鎂、氫、鈦,諧音記為“氧龜鋁鐵蓋,哪家沒青菜”。電解水兩極產生的氣體可諧音記為:“父親真洋”(負氫正氧)。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深刻記憶,又可以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有的需要理解記憶,如:概念和定義、化學方程式、元素周期律等。沒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會給今后的化學學習造成障礙?,F(xiàn)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yǎng),不愿吃苦,所以很多學生在遇到一點學習困難的時候就放棄了。我們應經(jīng)常教育學生要有頑強的學習意志,學習不可能一帆風順。自覺地培養(yǎng)自己承受挫折的能力,實事求是地分析失敗原因;要有堅定不移的成功信念,鼓起勇氣,面對現(xiàn)實,決心施展自己其他學科的成功的學習本領,對付化學學習中的困難。相信經(jīng)過努力,能獲得中學初始階段化學學習的成功,逐步將自己的思考水平調節(jié)到適度,保持探索的好奇心,進而取得成功。
二、轉化化學學困生的對策
1. 有意識地加強化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生活中處處滲透著化學,如果能夠把化學知識同生活中的應用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掌握知識并利用它去了解、解決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樣會使學生為自己能夠解決這些問題而高興,尤其在周圍的人不懂得這些時,更會產生一種自豪感,無意中對化學產生興趣。
2. 在化學教學中適當采用電化教學手段,利用各種教學掛圖、表格,盡可能把課本知識同日常生活、工農業(yè)生產等聯(lián)系起來,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廁所的污垢為什么可以用洗廁精除去?菜刀為什么會生銹?炒肉的時候為什么放酒和醋會很香?……又如:講水的凈化過程時可以給學生設置一個情景,例如家鄉(xiāng)發(fā)生洪災,請同學們自己設計一個凈化水的最佳方案,啟發(fā)他們用學過的化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讓他們認識到化學知識無處不在和化學知識的實效性。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我們能夠從書本上更快、更多地學習前人總結的經(jīng)驗,但書本上的知識理論性極強,與實際應用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如果只注重傳授知識而缺乏引導學生的實踐應用,就勢必出現(xiàn)高分低能的結果。因此隨時應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lián)系。并進行反饋,以鞏固學生所學的化學知識。學生在應用所學知識的過程中,自然會發(fā)現(xiàn)自己知道的太少,甚至學過的知識也理解得不透徹。就適時適地選擇現(xiàn)實生活中某方面的應用為起點,進行適宜的深度拓展,使學生輕松順利地掌握相關知識。通過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再由實際回到教材,多次往返,使學生對知識掌握得更牢固、準確、靈活,并具有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為今后更深一層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3. 用繽紛的化學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現(xiàn)象引人注目,極易把學生帶進五彩繽紛的化學世界?;瘜W課程的開發(fā)和設置、化學教師的教學實踐以及學生的化學實驗活動,都會形成良好的實驗情境氛圍。初中化學教科書中的80多個演示實驗即為化學課程通過教材所設置的重要的實驗情境要素: 鎂帶燃燒發(fā)出的耀眼白光,轉眼間銀白色金屬變成白色粉末;電解水的實驗;氫氣的燃燒及爆炸實驗;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中黑色變成紫紅色;酸堿鹽中的變色、生成氣體、沉淀反應。
這些內容在教學過程中經(jīng)過教師的進一步開發(fā)和完善足以突顯化學學科教學的明顯特征,營造化學思維和化學創(chuàng)新的良好氛圍。教育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币虼耍诨瘜W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設計鮮明有趣的實驗,尤其是將學生的驗證性實驗變?yōu)樘剿餍詫嶒?,引導學生全面細致地觀察實驗現(xiàn)象,認真思考和分析有關問題,最后歸納總結出正確結論,從而順利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
4. 多表揚激勵,少批評,讓學生得到成功的喜悅。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鼓勵、喚醒、鼓舞?!背晒κ侨巳丝释?,成功的喜悅往往會帶來無窮無盡的力量,只要讓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中嘗到成功的快樂,他們的學習熱情就會被喚起,學習興趣就會被激發(fā),因而學習信心倍增。如在學習CO2實驗室制法時,當學生掌握實驗室的制法和反應原理后,提出五個問題:(1)能否用排水法收集CO2?(2)制取CO2應選什么藥品?(3)為什么用CaCO3不用Na2CO3?(4)為什么用稀鹽酸不用濃鹽酸,也不用稀H2SO4?(5)如何對裝置進行改進?十幾位不同程度的學生回答,均收到良好的效果。在適時適地的時候,教師給予一定的提示和啟發(fā),當學生回答完了,不要馬上對學生的答案進行評判,而是讓其他有不同意見的學生發(fā)表意見,再由大家一起探討,最后得出結論。此過程教師要充分引導、鼓勵,并給予適當?shù)谋頁P,不要立即否定學生的答案,一棍子打消學生的積極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美好、快樂的主動學習氛圍,而不是壓抑的強制灌輸,這樣學生更愿意主動地融入到教學探究中,輕松地接受知識。
以上所述的原因和一些對策,是筆者對學生的現(xiàn)狀分析及一些做法,還有諸多問題有待于我們去探索和研究,為轉變學生學習化學困難的局面,盡一份微薄之力。讓學生們揚起理想的風帆,在化學知識的海洋中遨游!
(作者單位:四川省巴中市恩陽區(qū)玉井鄉(xiāng)中心小學 63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