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秀慧
摘 要: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說過:“只教會學生語文知識不行,只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也不行。沒文化很可怕,有了文化心術不正,同沒文化一樣可怕?!苯虝耸墙逃闹餍?。作為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語文學科,有著非常豐富的人文教育因素。文質兼美的語文教材,有著得天獨厚的育人作用。
關鍵詞:德育;閱讀教學;課外閱讀;作文教學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呢?以下是我的一些具體
做法:
一、寓德育于閱讀教學之中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題材豐富,情真意切,能夠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塑造學生的心靈。在這些文章中,有感恩大自然的,有熱愛祖國母親的,有歌頌人間真情的,有宣傳保護地球的,有號召關愛動物的,還有贊美高尚人格的。在閱讀教學中,我總是想方設法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滲透品德
教育。
愛國愛人民,其實是一種口號性的說法,對于當代衣食無憂的小學生來說,難免有些空泛,而在語文教材中,愛國主義可以隨著英雄兒女的感人事跡自然而然地進入學生的血液。比如,教學《狼牙山五壯士》時,學生被狼牙山五壯士為了掩護部隊主力和百姓成功轉移而頑強阻擊日冠,最后英勇跳崖的壯舉深深地感動了。
當他們動情地朗讀著五壯士慷慨激昂的口號時,“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在他們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再如教學《詹天佑》這篇課文,當孩子們從課文中得知清政府剛提出修筑京張鐵路的計劃,許多帝國主義國家就出來阻撓時,他們感到不可思議;當看到外國報紙對中國工程師的冷嘲熱諷時,他們怒發(fā)沖冠;當他們讀到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并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了修筑任務后,他們歡呼雀躍、揚眉吐氣之情溢于言表。于是,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任務結束后,我直接進入了《中華少年》這首朗誦詩的教學,孩子們朗誦得聲情并茂、熱血沸騰,作為一名中華少年的自豪之情洋溢在他們的臉上?!奥浜缶鸵ご颉薄吧倌陱?,則國強”,孩子們在朗誦中懂得了個人的命運與祖國的前途和未來息息相關,也更加明確了學習的重要性,樹立了主人翁的責任感。
有了這樣的認識,學生幼小的心靈已經播下了真善美的種子,有朝一日,時機成熟,這顆種子就將破土而出、開花結果。
二、寓德育于課外閱讀之中
現(xiàn)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生活在一個美好的時代,但是由于缺乏玩伴,課余生活單調乏味,于是大多數(shù)孩子整天與電視、電腦、手機為伍,變成了典型的“電視兒童”“電腦兒童”“手機兒童”?,F(xiàn)在的網絡資訊十分發(fā)達,但是信息良莠不齊,對孩子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影響。如何改變此種現(xiàn)狀呢?我個人認為,應該讓孩子大量進行課外閱讀,與好書交朋友,去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中汲取營養(yǎng),接受真善美的感染熏陶。恰逢良機,我們廈大附小正在創(chuàng)建書香校園,開展了許多生動有趣的讀書活動,這些活動給學生的德育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契機。比如,上學期我們班共讀了《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孩子們被魯濱孫的堅強、勇敢、智慧所震撼,更被他獨立生活的本領所折服。他們紛紛表示,自己也要像魯濱孫一樣,積極鍛煉自己的生存能力,獨立面對生活中的風風雨雨,不再總是依賴老師和家長。又如,共讀加拿大作家西頓的動物傳奇《狼王羅伯》后,孩子們說:原來動物也跟人一樣,有著豐富的情感世界。狼王羅伯雖然殘暴,卻那么愛自己的妻子布蘭佳。為了解救自己的愛侶,他最終落入了獵人的圈套,結束了自己輝煌的一生。再如,共讀《感恩教師》這本書后,孩子們懂得了感念師恩,對老師的諄諄教誨有了更深的體會,對老師的無私奉獻有了更深的認識。“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腹有詩書氣自華”。我堅信:浸潤在書香中的孩子,一定是德藝雙馨的孩子。
三、寓德育于作文教學之中
俗話說得好:“文如其人?!蔽簳蠋熞舱f:“學生作文的過程,就是思想上受教育的過程。”我認為,學生學寫作文的過程,就是學習做人的過程。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總是要求學生“我手寫我心”,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寫到作文本上,對自己進行剖析,我則從作文中跟蹤學生的思想動向,做好思想引導。臺風“蘇力”來襲時,我引導孩子們寫寫臺風。陳××同學在《我是臺風蘇力》里寫道:“人類呀,正是由于你們的亂砍濫伐,才讓我有機可乘。如果你們想戰(zhàn)勝我,就趕快植樹造林吧!”借臺風之口表達了自己的環(huán)保主張;母親節(jié)到了,我讓孩子們寫寫自己的媽媽。江×同學在《嘮叨的媽媽》里這樣寫:“我的媽媽今年35歲了,身材胖胖的,臉上還有很多雀斑,但是在我的心里,我的媽媽比蒙娜麗莎還迷人。”“媽媽呀,您雖然很嘮叨,但是如果沒有您的嘮叨,我將不會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對媽媽的熱愛、感激之情躍然紙上;蔡××同學的征文《書海泛舟,航向中國夢》獲得三等獎,他說自己愛讀書,從書中領略了祖國的悠久歷史與燦爛文化,他要繼續(xù)泛舟書海,一路航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就能達到“潤物細無聲”的育人效果,起到“春風化雨柳成陰”的育人作用。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