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曉
摘要:傳統(tǒng)的結果教學法雖然對應試考試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這種教學法在英語寫作中也存在一些顯著地問題,以交際理論為基礎的過程教學法能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不斷得到啟發(fā)和指導,開發(fā)學生的寫作創(chuàng)造能力,對結果寫作法是一種補充和改進。由此指出,大學寫作教學應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朝著過程寫作法的方向改進。
關鍵詞:寫作教學;結果教學法;過程教學法
一、傳統(tǒng)寫作教學的一些問題
大學英語的五項能力,“聽,說,讀,寫,譯”中,寫作是學生最為頭疼的一項,而寫作技能也是較難培養(yǎng)的技能。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注重結果,其模式是老師布置作文,學生寫作文,老師批改作文指出問題,學生背誦范文,其評估的重點是語法、結構,拼寫和形式。但是許多學生常會在以后的作文中又犯老師以前批改過的作文中所糾正的錯誤,而且往往會一犯再犯。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寫作教學模式對寫作過程當中需要的技巧不夠重視,過于注重寫作的技術性細節(jié),忽視了文章的內容,結果是師生雙方的費時費力。學生只是學習了一些英文寫作知識,但并沒有真正學習到相應的寫作技能,沒有學到寫作真正的精髓,最終仍然不知道寫什么。
傳統(tǒng)的結果教學模式,對應付四六級考試來說,具備一定效果,但是正如Raimes所說,我們的寫作課堂,應該使學生學會寫考試作文的同時,又能將寫作視為學習的工具,對他們今后的學術生涯及個人生活都有用。Brown指出“教會學習者如何學習”非常關鍵,它已經在為語言學習創(chuàng)造有效的課堂環(huán)境中顯得越來越重要。
二、過程教學法對寫作教學的一些啟示
(一)過程教學法
國外的研究指出,與語言能力相比較,寫作能力對寫作優(yōu)劣的影響更大。因此英語寫作課堂應當是培養(yǎng)學生實際寫作能力、如何進行再創(chuàng)造的場所?;谶@樣的認識,過程寫作法將寫作大體分為寫前階段、寫作階段和文章修改三個階段,同時指出,這三個階段并非呈線性排列,而是循環(huán)往復、穿插進行的,但是寫前階段作為寫作過程的初始階段,“對以后發(fā)生的任何成功的寫作都至關重要” 。寫作的整個過程包括:確定目標、打開思路、收集素材、選擇適合的詞匯與語法結構、完成初稿、反復閱讀、修改、編輯。整個過程是復雜的,并要做出有意識的認知性努力。根據寫作的三個階段,應使用更多的寫作技巧。
(二)過程教學法指導下的課堂寫作活動設計
1.寫前階段
教師把作文題目和寫作要求布置給學生,簡單傳授給學生一些寫作知識技巧,然后給學生時間讓他們自由討論,通過討論和交流學生能夠在寫作前更廣泛的收集,閱讀資料,豐富他們的思想,再通過資料對作文進行構思和規(guī)劃,簡明扼要的列出作文提綱,然后教師可以將全班分為若干小組,談論各組的寫作提綱。學生通過相互討論,開闊思路,互相啟發(fā)。在此階段,教師再加以引導,學生記下各種觀點,以供參考。
2.寫作階段
在此階段,學生根據所整理的信息,進一步理清思路,確定寫作的內容和主題。要把要寫的內容熟記于心,越快越好,如若遇到一些困惑,就先做個記號,草稿完成后再檢查一下思路是否清晰,主題是否明確。
3.修改階段
修改階段是寫作的最后一個階段。學生根據教師和同學的反饋信息修改自己的初稿,確定文章的主題是否明確,內容的表達是否清晰,不僅要把握好文章的宏觀結構,還要進行微觀的調整,逐字逐句的斟酌和修改。最后學生綜合各個方面的意見,再加上自己進一步的認真思考,不斷修改,形成自己最終的作品。
三、過程教學法的優(yōu)點
(一)變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寫作活動為以學生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活動
在傳統(tǒng)的結果寫作教學中,教師講解寫作方法和技巧,并提供范文,進行分析講解, 然后學生模仿范文進行寫作,最后教師進行批改打分。整個過程以教師為主,學生總是處于被動狀態(tài),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整個寫作過程中來。然而過程教學法要求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做出相應的調整,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和運用語言知識的指導者,而不是知識的灌輸者。學生是語言知識的主動學習和運用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教師應從傳統(tǒng)的課堂控制者和主宰者轉變?yōu)閷W生寫作過程中的策劃者,監(jiān)督者,參與者,促進者,讀者,評判者,而學生則應是整個寫作過程的主角。教師和學生之間要有充分的交流和切磋,師生應為了創(chuàng)建一個新型的大學英語寫作課堂而共同努力。
(二)寫作過程中的及時反饋有助于學生精確地表達
結果教學法中學生獨立完成作文,教師給予一次性終端反饋。與此不同,過程教學法中,學生之間有高度的交流與反饋,教師也會在此過程中及時的做出修改,給出意見。如果學生對文章中的錯誤不明白或不知如何修改時,可隨時向老師請教,學生還可就評語與教師進行討論,以及時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教師還可以就普遍性的問題在課堂上統(tǒng)一評講,尤其要把優(yōu)秀作文作為范文來評講,這樣的反饋有助于學生更精確地表達,對學生有實實在在的幫助。
四.結語
教師在寫作教學中采取何種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提高至關重要,教學方法必然會走向多樣化。傳統(tǒng)的結果法視寫作為一種結果,忽視了寫作的過程,存在一些弊端,并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創(chuàng)新能力。過程法不僅培養(yǎng)學生掌握基本的寫作技巧,而且充分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是改進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一個有效的途徑。
【參考文獻】
[1]DOUGLAS H Brown.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Regents, 1994.124
[2]Emig, J. The Composing Processes of Twelfth Graders [M]. Urbana, Ill.: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English, 1971
[3]Raimes, A.Techniques in Teaching Writing,OUP.1983
[4]Tribble, C. Writ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5]張艷紅.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動態(tài)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論文,2012
[6]張吉生,周平. 英語寫作教學中“結果法”與“過程法”的對比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