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實際教學中,如果教師總對所有學生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就不能適應所有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水平。根據(jù)英語新課標的要求,實施“分層教學”、“分類指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才能大面積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為此,構建分層教學的有效模式勢在必行。
關鍵詞:分層教學;學生;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作業(yè);課外指導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6-0092
在實際教學中,如果教師總對所有學生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就不能適應所有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水平,更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導致優(yōu)生“吃不飽”,潛能難以充分發(fā)揮。落后的學生“吃不了”,學習負擔和心理負擔重,學習的積極性一再受到打擊而“掉隊”甚至放棄。這極大地影響了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而且在無形中毀掉部分學生的潛力和可塑性,英語教學的實效性大大降低。所以,教學活動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要尊重個體差異,因時、因人實施。為此,構建分層教學的有效模式勢在必行。
一、學生分層
分層教學實際上就是以進步為前提,層次為基礎,競爭為手段,輔導為重點,實現(xiàn)目標為核心的一種教育、教學方法。教師怎樣發(fā)揮指導作用,對學生進行分層,讓每位學生不斷地、不同程度地體驗到成就感,從而成功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自信,最終達到想學、會學、學會、學好的目的,這是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一開始,要仔細觀察培養(yǎng),再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信心、毅力、興趣、智力水平及內在潛力來劃分學生層次。把學生劃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次的學生基本功扎實,學習主動,對英語學習有濃厚的興趣,接受能力強,并有比較超前的學習愿望。B層次的學生在英語學習上有一定的進取心,可是接受能力稍差,基礎不扎實。但有一定的能力和潛力,需要教師扶一把,給予一定的督促和輔導。C層次的學生學習不自覺基礎差或思維反應慢,在學習上有障礙,缺少家庭輔導條件,需要教師時刻關心和督促。
然后把這三種不同層次學生編成若干小組,同層次的學生組長負責,互比互查鼓勵競爭,不同層次學生結組互查互助,鼓勵進取,如A組為B組“小老師”,B組為C組小組長,從作業(yè)的監(jiān)督和檢查,到課文的背誦,疑問的解答等,常規(guī)性合作。但這樣的層次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jù)發(fā)展情況隨時調整,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習潛力,引發(fā)學習動機。
二、教學目標分層
凡是學習目標明確的學生,其學習成績比較友誼而且富有積極進取精神。反之則進步慢,成績偏差,而且學習生活習慣等各方面表現(xiàn)都傾向于中差生,甚至表現(xiàn)出行動遲緩,缺乏學習興趣。因此確定各層次學生的學習目標,使學生產(chǎn)生形成前進動力是很有必要的。教師在制定統(tǒng)一的教學目標時,也不能忽視對班級、對學生的差異分析,因為這勢必會造成優(yōu)生因容易達到要求而不滿或過滿,中差生因難度大而掩飾問題或產(chǎn)生自卑心。兩極分化現(xiàn)象由此會愈演愈烈。怎樣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有的放矢的區(qū)別對待,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要認真對待呢?如,對A層學生要提高要求,時時提醒。在全部掌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還應注重其學習方法、能力的培養(yǎng)和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對B層次學生要重點查問,以掌握教材內容為主,力爭不存在缺、漏、忘、記憶混亂等現(xiàn)象。C層次學生以掌握基礎知識為主,注意基本學習常規(guī)查練培養(yǎng)。
三、教學內容分層
根據(jù)新課程難易程度的差異,教學內容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基礎知識,如每課的新單詞、短語、日常交際用語,這部分內容要求每層學生都能掌握;第二類是重點知識、語言點的運用,如每課中出現(xiàn)的新語言點,要求A、B層學生掌握、消化、鞏固和提高,C層學生作一般理解;第三類是難點知識,而課本中出現(xiàn)的知識及練習冊上打*號的部分,對C層學生不作要求;B層作一般理解;A層要求能突破難點,為以后的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各層學生的目標及任務落實是平時課堂教學中的難點,教師對每節(jié)課單詞、詞組、課文以及練習要進行可行的目標分解,并體現(xiàn)于課堂提問查練、課下作業(yè)、課后日過關上。對于A層的優(yōu)生每節(jié)課要求熟練地理解和掌握所有所學內容,能綜合運用新舊知識,靈活地進行會話、復述課文,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一些非常規(guī)問題,每天的單詞聽寫必須100分。對B層學生,要求識記常用單詞和習慣用語,掌握基本語法,初步運用所學知識閱讀相應程度的閱讀材料,單詞聽寫必須80分以上。而C層次學生,只要求他們識記最常用的單詞和習慣用語,對課文的理解只要求見其文了解其大意。
四、作業(yè)分層
獨立完成適度適量的作業(yè)是學生獲得牢固知識和熟練技能,技巧的必須途徑。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個別差異出發(fā),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及所受內容不在一定范圍內,有的放矢地按上、中、下三個層次來布置作業(yè),更容易使每個學生得到最佳的鞏固和發(fā)展。如,在課堂提問、鞏固練習中:C層以抄寫、朗讀、記憶為主;B層附加造句、填空、復述課文;A層增加寫作、閱讀理解訓練來鞏固所學語言。課后布置作業(yè)也分類為A、B、C三個層次,將練習或作業(yè)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兩部分限時定量完成,夯實基礎,謀求發(fā)展。
五、課外指導分層
課外輔導要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對差生要關心,幫其找癥結,樹信心,教一些可行的學習方法,并管理到位。而優(yōu)生要給以指導,擴大語法知識和詞匯量,提高自學能力。九年級一年,要抓好基礎知識,第一學期,從語音入手,把語音教學有機地納入到單詞教學中去,做到音形結合,讓大部分學生會自讀簡單單詞,利用習題課穿插總復習只是板塊,讓中等生找到做題的感覺,優(yōu)秀生明了語法等大板塊知識,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與不足,相當于提前進入總復習。
作者簡介:趙璐,河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英語教研室教師,勤奮鉆研教學,有多項研究成果。目前也是在職英語教育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