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琴
[摘 要]幼兒的早期閱讀是一種“讀寫萌發(fā)”,引入分級閱讀這一課題,目標是為兒童提供“最合適的文本”。從而樹立正確的早期閱讀理念,能更好地開展早期閱讀活動,培養(yǎng)幼兒早期自主閱讀能力。教師應研究開展分級閱讀課題研究的背景,并創(chuàng)設支持性的自主閱讀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深入挖掘分級閱讀材料;采用開放式的提問,引導幼兒主動參與閱讀活動;提高教師的講讀能力。同時利用親子閱讀,實現家園共育。
[關鍵詞]分級閱讀;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
一、開展分級閱讀課題研究的背景
相關研究表明,3-8歲是人主要能力形成的關鍵期,在這個時期,幼兒若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那么在以后閱讀能力形成上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1.對早期閱讀認識存在的誤區(qū)。很多人將早期閱讀當成識字閱讀,也有人認為閱讀是識字以后的事。這些理念誤區(qū)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孩子,有些未形成良好閱讀習慣的孩子在學齡前就飽受著讀寫訓練的煎熬,進入高年級后,感覺學習越來越力不從心……為了更好地開展早期閱讀活動,啟蒙幼兒的閱讀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能力,我們可引入分級閱讀的課題研究。
2.分級閱讀的內涵及理論支撐。分級閱讀用一句話來概括:“什么年段的孩子讀什么書?!逼淙蝿帐桥囵B(yǎng)、引導幼兒從依賴性閱讀發(fā)展自主性閱讀,成為閱讀的主體。《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fā)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yǎng)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
兒童的閱讀能力是一個逐步發(fā)展的過程,幼兒只有喜歡閱讀,才有可能進行自主閱讀,幼兒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我們在日?;顒又醒驖u進地引導和幫助。我們以分級閱讀課題為依托,在實踐活動中摸索。
二、分級閱讀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早期自主閱讀能力的方法
1.創(chuàng)設支持性的自主閱讀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豐富的閱讀環(huán)境有助于幼兒愛上閱讀。在幼兒園里,走廊、樓道內張貼圖文并茂的提示性語句,能夠喚起幼兒閱讀好奇心。此外,教師可建立“快樂書吧”。幼兒可以和同伴、家長、教師進入書吧自由閱讀,感受閱讀的魅力。在進行某個繪本教學前,將那個繪本投入其中供幼兒翻閱,并進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興趣。
幼兒的閱讀可以發(fā)生在任何時間:活動休息間、午飯后、午睡前、起床后等;閱讀形式可以是獨自閱讀、集體閱讀、分組閱讀或自由結伴閱讀等。只要有閱讀行為的發(fā)生,我們都不會刻意阻止,讓幼兒自主享受閱讀的樂趣。
2.深入挖掘分級閱讀材料。根據繪本內容的難易程度類型等,教師可采用不同的方式組織活動,如繪本名稱引入。介紹一個新繪本時,教師可以把繪本名稱先告訴幼兒。在閱讀小班繪本《誰拉的便便》時,幼兒有相關的生活經驗,通過名稱就能夠明白要閱讀的內容,還有封面引入。先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封面,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猜想并討論故事內容。幼兒在討論過程中進行了充分的思考與想象,無形中構建了又一次自主閱讀。從繪本畫面入手,引導幼兒將圖畫符號與語言符號進行轉譯。8歲以前,幼兒尚未達到書面文字閱讀水平,他們的閱讀書籍主要是以圖為主或圖文并茂的圖畫書。
3.采用開放式的提問,引導幼兒主動參與閱讀活動。開放式的提問可以有多種多樣的答案,它使幼兒積極思考并能用語言表述自己的想法。如在《鳥窩里的樹》閱讀活動中,教師提出“幫小樹苗搬家這個辦法好么?為什么?”的問題引發(fā)幼兒積極思考,在討論過程中幼兒不僅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分享到不同的經驗和理解。
4.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講讀能力。在閱讀活動中,教師的講讀直接影響教學活動的效果。教師應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講讀能力,有感染力的朗讀和講述會讓幼兒沉浸在閱讀的喜悅之中。
三、利用親子閱讀實現家園共育
家庭是幼兒第一個教育場所,也是親子閱讀開展最好的場所。我們向全院家長發(fā)出閱讀倡議,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閱讀觀念,為幼兒的家庭閱讀打好基礎。
分級閱讀活動在筆者所在幼兒園開展了近2年,幼兒愛上了閱讀,掌握了翻閱圖書的方法和規(guī)則,逐漸學會理解畫面內容;掌握了大量的詞匯,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學會了觀察、思考、想象和表達。他們的自主閱讀能力正在逐步形成。
責任編輯 晴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