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燕
面對社會發(fā)展的形勢,面對當前教育的狀況,德育教育在學校工作中越來越凸顯其重要,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是著力推動素質(zhì)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證新課程改革的前提條件。如何將德育在學科中滲透,是擺在每個教育工作者面前應(yīng)該思考的問題。臺灣的著名教育家忠信學校的創(chuàng)始人高震東先生曾經(jīng)說過:“沒有德育,智育就是犯罪的幫兇;沒有德育,體育就是暴力的前衛(wèi);沒有德育,美育就是腐化的催化劑;沒有德育,勞育就是社會動亂的根源”;“有才,別人才會需要你,有德,別人才會喜歡你……”——《忠信教育法及其評要》 由此可見,中學德育工作在學校教育工作中居首要地位。而單純的說教又使學生難于接受,我認為:教書、育人是一個統(tǒng)一的過程,中學德育工作與學科教學二者之間應(yīng)是密不可分、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guān)系。作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我深刻的體會到,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chǔ)學科,語言文字是表達思想的工具,文章則是作者思想的載體。古人寫文章、評文章講究“文以載道”,要求文道統(tǒng)一,說明中國歷史上語文教育和德育是密不可分的?!皼]有語文,德育像是沒有綠葉的光桿;沒有德育,語文也只是剩下河床的枯河。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科教學與德育工作相結(jié)合的好處。也經(jīng)常利用語文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一、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德育滲透是一種隱性的德育灌輸,即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利用語文課堂進行德育滲透,須以課文為主要工具。課本是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依據(jù)。但現(xiàn)狀卻往往是老師一篇篇課文地詳細分析,語重心長、苦口婆心,學生卻左耳進右耳出,沒有收到德育的實效。其重要原因是老師未能真正打動學生的心,未能將課本與學生的實際緊密結(jié)合,未能做到真正的“滲透”。一旦感覺的神經(jīng),把一股激動之情滲透到心靈時,我們便會獲得主要的啟示。只有那些為學生的感覺和情感所肯定和接受了的東西,才能成為他們在理性上肯定和接受的東西。要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系統(tǒng),全身心投入到課文的情境中,讓學生體驗到課文中描述的生活、思想、情感,從而對這一切產(chǎn)生愛憎的感情。
二、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倍受呵護,所以把家長和老師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認為是理所應(yīng)當?shù)氖虑椤K约议L經(jīng)??畤@孩子生在福中不知福,可是又有多少孩子能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愛,老師的關(guān)懷呢?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初一下冊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傳統(tǒng)篇目,但是每次講授都讓我潸然淚下。文章記敘他與父親之間催人淚下的父子深情,在講述這篇文章的時候,我讓學生抓住文中對父親過鐵道時艱難情景的描繪,配著樂曲,看著畫面聽老師有感情的朗讀:“我看見他帶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走到鐵道邊,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只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的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 讀到此處,我深情的講到,父親奔喪回家,一身的重孝,又失業(yè)了,送兒子遠行讀書,這時的悲傷之情可想而知,但父親忍住心中的悲痛,一心想的都是兒子,文中的“蹣跚”“攀”“縮”身子“向左微傾”,把父親為兒子買回橘子時的艱難形象的描述出來。
父親對兒子的摯愛之情躍然紙上,本已傷感的兒子怎能不落淚呢? 聽到這里,同學們不由得被文中的父子間的骨肉之情深深地打動了。我又不失時機的說:“同學們也可以想想,你們的父母每天上班那么辛苦,他和你們抱怨過么?父母帶病送你上學、給你準備一日三餐,他和你們訴說過辛苦么?今天我給同學們留一個作業(yè),用你的眼睛去觀察,用心去體會,父母、老師、同學做的哪些事讓你感動?在記事本上,每天寫一個讓你感謝的人,讓你感動的事。學會感恩,你就會有責任心,就會懂得去回報別人。上完這節(jié)課,學生發(fā)生了變化:過去我經(jīng)常會在學生的記事本上看到學生們對家長愛嘮叨的反感,現(xiàn)在變成了“今天,我要感謝媽媽,她提醒我?guī)дZ文作業(yè)?!薄拔乙兄x爸爸,他今天提醒我要認真聽講”“我要感謝老師今天中午給我答疑。”“我要感謝同學,今天借給我美術(shù)用具!”…… 同學之間,相互關(guān)心的人多了,相互幫助的人多了,能體諒家長和老師的人多了,孩子們的思想發(fā)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化。
總之,語文因其表達的藝術(shù)性豐滿了德育,增強了文章內(nèi)容的“含金量”。又因語文教學與思想教育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所以我們要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根據(jù)語文學科特殊的德育功能,切切實實把德育滲透在語文教學中,那么文道統(tǒng)一、就會收到滿意的效果,才真正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