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萌芽
【摘要】現(xiàn)行牛津版高中英語教材中的許多課文充滿人文情懷,對于學生有較強的感染力。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闡述英語教師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巧設教學活動,既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語言知識和技能目標,又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以及健全的人格,為未來發(fā)展和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 德育滲透 新教材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1-0097-02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jīng)歷、開發(fā)思維能力、發(fā)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yǎng)的過程。因此,英語教學應該遵循教學規(guī)律,寓思想教育于語言教學之中。
現(xiàn)行牛津版高中英語教材內(nèi)容豐富、注重能力培養(yǎng)、涉及題材廣泛,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其中的許多課文集知識性、時代性、思想性和啟發(fā)性為一體,為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提供了便利。其內(nèi)容包括風俗習慣、科學文化、環(huán)境保護、自然災害、人際關系、名人傳記、行為規(guī)范、音樂體育及婦女權益等。英語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深挖德育因素,以知識為載體,抓住結合點,通過融合、滲透的方法,適時適度地將德育貫穿于英語課堂教學之中。教育他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教育他們奮發(fā)有為、樂于奉獻、永不言棄;教育他們遵紀守法、尊敬師長、團結友愛、協(xié)作互助。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興趣,陶冶情操,凈化心靈,最終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
一、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原則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應遵循如下原則:
1.制約性原則
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德育內(nèi)容受本學科教學內(nèi)容的制約。教師要把握好教材與德育目標的相關性、一致性和同步性,力求吃透教材,實行德育目標控制,避免隨意性,把握此原則,必須引導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提高和樹立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意志和價值觀,把握好知識學習和德育教育的最佳結合點,從而使德育滲透變得“潤物細無聲”而不是空洞的說教。
2.適度性原則
德育滲透是教師將思想、觀點、精神等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傳遞給教育對象,使之在無形中受到教育。高中英語課程的教學重點是語言知識與技能的教授與訓練,教學中要認識到德育滲透的依附性,防止牽強附會、形式主義,切不可將英語課變成政治課,那將失去高中英語課程教學的本質(zhì)。
3.情感性原則
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是講究藝術性的,要充分發(fā)揮情感的感染作用。教師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結合,以情感人、以理育人,使教與學、情與理之間產(chǎn)生和諧的共振效應,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1.愛國主義教育
在學習Module 4 Unit 2 ( Reading) The Olympic Games時,結合我國第一次打進世界杯以及成功申辦奧運,筆者用視頻展示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健兒奪冠的精彩瞬間,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來說明祖國的發(fā)展和強大,從而增強學生對作為一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自豪感。
教師可以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有助于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教育的德育素材,并對其進行適度的拓展。在教學Module2 Unit3 Amazing people這一單元的閱讀課文后,筆者安排一個小組討論活動,要求學生針對課文中的主人公楊利偉展開討論,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對人物作出評論,并發(fā)表自己的感想。大多學生都談到了他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zhì)及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為人民不斷進取的民族精神,學生在討論中得到了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
2.理想信念意志品質(zhì)教育
牛津教材中介紹了許多不屈不撓、樂觀向上、最終戰(zhàn)勝困難,取得成功的例子,在 Module 6 Unit 2 (Reading)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中,文章通過運動員桑蘭的親身經(jīng)歷,暢談了幸福就是追求,幸福就是奮斗,幸福就是奉獻,不管道路多么艱難,為心中的目標去追尋,雖苦猶榮。文章用生動、典型的事例,富有哲理性的敘述讓學生感受到人生的成長并不一帆風順,生命的征程中有激流、險灘和逆境,但只要在激流中銳意搏擊,在險灘中敢于探索,在逆境中勇于進取,就可以體驗到真正的幸福。在教學中筆者結合教學內(nèi)容,引導他們進行人生觀問題的探究,讓他們明確一個人應該有遠大的理想、崇高的情操。
然后筆者做總結發(fā)言,并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關于理想、信念、奮斗等為主題的英語名言、格言,讓學生從中選取,并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如有的同學選了“He will shoot higher who shoots at the moon than who aims at a tree.”(目標遠大,效果必佳);有的選了“Great hopes make a great man”(偉大的抱負造就偉大的人);有的選了“Without ambition one starts nothing; Without work one finishes nothing.”(沒有目標,你將不知何去何從;不去努力,你將一事無成);There is nothing difficult in the world 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等。最后,筆者和學生共同制作標語Where amazing happens(奇跡在此發(fā)生)貼在黑板上方。該活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環(huán)保教育
例如,在 Module 5 Unit 2 (Reading) The economy or the environment — must we choose?中,如何解決既要發(fā)展經(jīng)濟又要保護環(huán)境的問題。
以“環(huán)境”為中心話題,主要探討了“全球變暖”和“節(jié)約能源”等方面的問題。在“熱身”(Warming Up)部分,筆者精心設計課件、幫助學生樹立“節(jié)約能源,保護環(huán)境”的主人公意識。在“語言運用”(Using Language)部分,筆者讓學生就What can we do about global warming?進行討論,并給出建議,然后分小組設計海報,介紹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辦法,并張貼在校園宣傳欄,讓更多的學生明白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在本單元教學之后,筆者組織學生進行了一次以“One Earth,One Home”為題的英語主題班會,學生熱烈討論,踴躍發(fā)言,紛紛表示要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保護大自然,愛護環(huán)境。
4.志愿者精神教育
Module6 Unit4 Helping people around the world的重點話題是幫助弱者、志愿服務、合作共享等。筆者設計各種活動,幫助學生學習相關的語言知識,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比如在“熱身”部分要求學生討論Volunteer一詞的內(nèi)涵,筆者指導學生把這一討論與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地震后中學生參與的“志愿者活動”、“手拉手活動”、“獻愛心活動”等聯(lián)系起來。在閱讀教學中,筆者設計了小組活動,討論四個問題,進一步鞏固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并且讓學生聯(lián)系個人實際,比較校舍教學條件、生活狀況等,引發(fā)學生思考,談談是否愿意參加志愿者活動。這一活動不僅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也訓練思維能力,同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及在日常生活中幫助他人、扶貧救困的愛心。
5.人際關系教育
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問題,如代溝問題、青少年審美問題、如何與同學相處問題等。教材在許多文章中用典型的事例讓學生去感知、領悟和思索如何正確地面對和解決這些問題。
例如,在Module 1 Unit 2 (Reading) Home alone中,課文利用青少年成長中的煩惱,論述了當前不少青少年普遍存在的問題:怎樣去和父母溝通,是采取克制、避讓的態(tài)度還是去向別人尋求指點,旨在幫助他們認識到當遇到問題時應與自己的父母進行溝通,從而更好的促進自己的成長。在閱讀教學中,導入部分筆者播放電視短片Growing pains,再就短片內(nèi)容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和討論。在Posting-reading activities 中讓學生談論自己經(jīng)歷, 自己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Do you agree there is a generation gap between you and your parents? How can you narrow the gap?
又如,在 Module 5 Unit 1 (Reading) Secrets and lies中,針對學生之間對友誼存在的誤解進行展開論述。在文中作者利用典型的事例論述了青少年正確的友誼觀:人與人的友誼通常是建立在共同的情感、共同的興趣愛好上的,即使在某些問題上會產(chǎn)生分歧,但只要彼此之間能相互理解、相互溝通,最終一定能化解的。
總之,富有較強時代氣息的新教材內(nèi)容,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有利于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作為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德育因素,自覺地、創(chuàng)造性地把德育教育應用于教學過程中,使英語的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與德育滲透融合成一個完整的有機體,使教書和育人融合成一個完整的有機過程,讓學生的情感和靈魂在不知不覺之中得到升華。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牛津大學出版社.牛津高中英語1,2、3、4、5(必修模塊)江蘇:譯林出版社.2010a.
[3]牛津大學出版社.牛津高中英語6、7(選修模塊)江蘇:譯林出版社.2010b.
[4]朱小蔓.情感德育論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