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準
摘 要:初中數學導學案是指教師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認知能力與知識經驗為出發(fā)點,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案。導學案包含許多方面的內容,有目標設計、預習自測、自主探究、討論學習、擴充訓練、學后反思加以鞏固等多個板塊。本文論述了初中數學導學案的內容、如何設計導學案與導學案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希望能為導學案在初中數學教學新模式中的運用提供寶貴意見。
關鍵詞:初中數學;導學案;設計;應用
在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里,已經存在一個“教師講,學生聽”的固有模式,導致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探究能力得不到提升。近年來,我國對初中的數學教學課堂不斷進行改革,強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重要性,要求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自主性與創(chuàng)新性的培養(yǎng)。新課程的推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許多不足,教師未能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仍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因此,為了彌補其中的不足,提高教學效率,需運用一種操作性強的方式來進行改善。將導學案應用到數學教學模式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針對導學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一、初中數學導學案設計構成
1.數學導學案的內容
所謂數學導學案,即是指教師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認知能力與知識經驗為出發(fā)點,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案。導學案實質是教師為了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而建設的一座橋梁,學生通過橋梁能夠有效提升自身自主學習的能力。導學案包含許多方面的內容,有目標設計、預習自測、自主探究、討論學習、擴充訓練、學后反思加以鞏固等多個板塊,可以達到導讀與導學的目的。這種教學方案既能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能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2.初中數學導學案的設計
數學導學案的設計不存在固定模式,每所學校與每位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而設計出適宜學生的導學案。在每個學期初,備課組長要分配好本期的教學任務,結合學情與教材內容,設計出系統(tǒng)完善的助學案草稿,再將其方案發(fā)給備課組其余成員,成員還要根據草稿方案自行制作備課方案,同時在教材中記錄好相關內容。教學開始之前,備課組組長要將所有數學教師的意見與備案進行集中總結,由本組的成員復核后,進行統(tǒng)一復印,分發(fā)給各班學生,讓學生能夠根據導學案的內容對數學新知識進行預習。每個班的學生知識水平層次不同,學生的學習習慣與個性決定了他們之間有差異。數學教師在開展課程之前,要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與上課流程進行調節(jié),設計適合本班的輔助教案。
二、初中數學導學案的應用
1.確定好教學與學習目標
在數學教學開始之前,教師應依據課堂標準、教學內容與考綱要求來制訂教學目標。在制訂目標時,要注重知識的難點與重點,將課程標準里的要求與當下學生的認知能力與知識水平相結合,預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會遇到的困難,提前制訂好解決難點的相應辦法。在設計學習目標時,教師要面向所有學生,以學生為中心,以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方向為出發(fā)點,以學生每節(jié)課該掌握哪些內容為目的,分層次、分階段進行設計,讓不同層次與階段的學生在數學課堂的學習中獲得不同的效果。對目標的設定,數量不宜太多,內容不能太空泛,需落到實處。
2.學習過程中的指導
新課開始前,讓學生做好學前預熱,即對新知識的儲存。它所涵蓋的內容相對較多,有新課中出現的情境、新知識,上節(jié)課所講知識點等。在預熱導學時,教師要把新知識與上節(jié)課內容進行結合,復習舊知識,有效把握學生的掌握程度,及時對學生的不足與不懂之處進行補充與講解。
對學生的課前引導包括兩方面:第一是自主學習,第二是自主質疑。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依據問題有層次地進行設計,把教材中的知識內容設計成連環(huán)系統(tǒng)的問題,再指導學生如何探究問題,提出探究方式,以此來分散學生學習過程中碰到的難點,讓學生順利地在導學案的指導下積極自主地學習。在自主質疑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指導學生歸納和總結課堂新知識,讓學生在自主探索過程中感受到教師教學的思想與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并對課堂數學知識提出質疑。
數學導學案的中心環(huán)節(jié)為合作探究,它是增強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有效方法。在進行合作探究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教師要依據學生實際知識水平來設計問題,這些問題既要基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充分體現數學知識的深度與內涵。同時,教師還要注重學習中的難點與重點,將其設計成特殊題型,在教學過程中重點進行分析,講解完后,讓學生總結歸納并深刻反思課堂中的難點、重點、計算方法等,良好消化并掌握數學導學案內的內容。課堂結束后,教師要及時收回導學案,并認真查閱,總結出學生的共性問題后,再進一步指導并講解,為下個課時的新內容打好基礎。
綜上所述,數學導學案對學生提高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與自主性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能讓傳統(tǒng)的數學課堂更生動,充分保證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在這種模式下,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用全新的思維方式對待數學問題,精通“課程標準”,將學生實際情況與教材相結合,精心制作各個環(huán)節(jié),同時還要走到學生中,與學生及時交流溝通,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數學導學案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袁碧.探討初中數學導學案的設計[J].才智,2013(21).
[2]史志剛.初中數學導學案設計與使用的探索[J].速讀(中旬),2014(5).
[3]張斌.以“導學案”為載體的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探究[J].新校園(上旬刊),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