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亮
摘要:“講學稿+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是教師依據(jù)課標、教材及學生的基本情況編寫講學稿,在課堂上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為主體,通過綜合運用講學稿指導小組成員展開合作,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形式。開展“講學稿+小組合作”的課堂教學,教師要注意在課堂上堅持以學生為本,保證課堂上的良性互動,做好教學的反思工作。
關鍵詞:講學稿;小組合作;反思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7-0099
“講學稿”是集教案、學案、筆記、作業(yè)、檢測和復習資料等于一體的、可供師生共用的課堂活動教學文本。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性”學習,通常以4至6名學生為一個小組為宜,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生人人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人人嘗試成功的喜悅,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在小組學習中,使用講學稿能在課堂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能有效地指導合作探究教學的開展,提高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效率。開展“講學稿+小組合作”課堂教學,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編寫和完善“講學稿”
1. “講學稿”的制作要求
(1)落實集體備課制度
首先,各科組教師圍繞課程標準、教材知識、具體學情等展開充分討論。主備教師認真記錄集體意見,整理形成“講學稿”的初稿。
其次,各科組的審核人要仔細審閱“講學稿”的初稿,及時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審核人針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征求其他教師的意見并修正“講學稿”。
最后,學校的備課組長或者相關負責人經(jīng)過認真審定后按學校實際教學需要印發(fā)“講學稿”。
(2)講學稿設計原則
①實用性的原則?!爸v學稿”不是簡單地照搬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的學習要求和教材內(nèi)容,而是以學生的有效學習作為教學設計的具體要求?!爸v學稿”要具有提高師生能力的實際作用。
②統(tǒng)籌兼顧的原則。教師的教學設計既要有指導學生學習的作用,又要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在自主研究學習中找出問題,積累經(jīng)驗;在討論質疑的學習中解決問題,形成能力;在總結交流的學習中共同成長,拓展創(chuàng)新?!爸v學稿”只有做到統(tǒng)籌兼顧,才能更好地使課堂高效運轉。
③合理性的原則。“講學稿”要達到高效課堂的目的,設計上一定要做到科學合理。
④減負原則?!爸v學稿”要減輕師生負擔,使教師樂教,學生樂學。
⑤參與性原則。“講學稿”的設計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重視課堂師生共同成長的互動效果。
二、完善合作小組的相關制度
“講學稿”上課最有效的形式就是小組合作。課堂上學習小組只有通過有效地合作探究,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講學稿”的作用。因此,學校要制定和完善合作小組的相關制度。
1. 合理分組制度
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性別、能力水平、興趣愛好等進行合理分組。
2. 組長負責制度
組長負責督促檢查作業(yè);組織課堂活動開展;鼓勵組員積極展示;記錄本組成員平時的表現(xiàn)和學習情況等。
3. 學習規(guī)范制度
自學階段,學生要堅持獨立學習、自主思考,不打擾、影響別人;交流階段,要輪流發(fā)言,做到相互補充;展示階段,要輪流展示、敢于展示,其他人要積極補充完善,同時要學會禮貌傾聽。
4. 建立小組合作的獎勵機制
為保證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不同的獎勵形式。教師給學生的獎勵既可以是物質獎勵也可以是精神獎勵。
5. 小組文化建設
小組文化建設主要包括:小組的組歌、組微、口號等的選擇和設計;小組的評價、監(jiān)督、獎懲記錄規(guī)范;小組的分工、輪值、完善等工作。
三、開展“講學稿+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1. 課堂上堅持以學生為本
教師開展“講學稿+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應當堅持以學生為本,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我們教師只要真正做到以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相信學生和解放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就會激活其主體意識與問題意識,并形成自由思考與交流的習慣,從而讓每個學生都能享有出彩的機會。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堅持以生為本必須做到:(1)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時間。(2)正確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活動。(3)盡量讓學生經(jīng)過觀察、分析、思考和討論來解決問題。(4)提示小組長協(xié)助管理課堂紀律。(5)放手讓學生做講學稿的收發(fā)、檢查工作。
2. 保證課堂上的良性互動
有效的師生互動,有利于增進彼此的情誼,有利于課堂活動的正常開展,有利于教學相長。有效的課堂生生互動作為學生之間交流信息、互通情感、交換價值觀、展現(xiàn)個性的平臺,能夠激發(fā)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之間的認識和了解,實現(xiàn)學生之間的認知共識、情感共鳴、思維共振,從而促成教師更好地控握學生的個性特點,是課堂教學寶貴的資源。課堂上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能讓教師樂教,學生樂學。
師生之間要形成良性互動就必須做到:(1)教師要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困難、靈活調控課堂。(2)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能力開展課堂活動。(3)教師要充分運用有效教學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之間良性互動是高效課堂的表現(xiàn)。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進行有效課堂合作與互動,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技能。在小組里,自主要有自主的空間,合作要有合作的必要,探索要有探索的效果。簡而言之,要讓學生真正在探究過程中學到東西,提升能力。教師只有做到充分調動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才能促進學生的合作,才能使課堂有效運轉。
3. 做好教學反思工作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遇到的常見問題有:“講學稿”設計的起點過高,難度過大;“講學稿”的內(nèi)容編排過多;沒有處理好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關系;個別學生抄襲“講學稿”;缺乏有效互動等。對此,師生應當及時總結經(jīng)驗教訓,認真做好反思工作,使“講學稿+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更有效地開展下去。
總而言之,通過綜合運用“講學稿+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是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教學活動形式,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更好地促進教學相長。
參考文獻:
[1] 周峰,鄭向榮.優(yōu)質學校形成規(guī)律探索[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2] 彭蘭.課堂生生互動情境下的教師角色[J].課程教學研究,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