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衛(wèi)東 (山東省煙臺市第三中學分校,264000)
基于《課標》下的“引體向上”教學
聶衛(wèi)東 (山東省煙臺市第三中學分校,264000)
山東聶衛(wèi)東
如何有效激發(fā)學生參與引體向上學練興趣,并能取得預期的學練質(zhì)效,筆者在教學中嘗試了以下幾種措施,獲得了比較理想的成效。
通過電影、電視和生活中畫面呈現(xiàn)的,有人從高處墜落時抓住攀附物等待救援或自救攀爬到安全地帶脫離危險;消防員攀爬樓房救人、滅火;旅游、探險、考察、地質(zhì)災害和戶外運動中的攀巖與越澗等與引體向上有關知識的介紹,讓學生了解學練引體向上的實用價值。
引導學生自主上網(wǎng)查找文獻資料,了解引體向上的用力順序。即:首先需要依靠胸大肌、背闊肌的收縮合力,拉引軀干向上靠攏;然后是依靠肱二頭肌、肱肌和肱橈肌的收縮合力,繼續(xù)拉引軀干向前靠攏,使下巴超越單杠杠面,將單杠拉引至鎖骨部位,完成引體向上動作。
(一)輔助“供”力
在進行引體向上練習時,發(fā)展上肢和軀干力量十分重要。通常發(fā)展上肢力量的練習有:俯臥撐、舉啞鈴、兩人“推小車”、雙杠臂屈伸、靠墻手倒立、屈臂拉伸和直臂回擺彈力帶等;發(fā)展腰、腹、背肌力量的練習有:仰臥起坐、兩頭起、俯臥抬體、啞鈴“飛鳥”、肋木舉腿等練習,都能有效增強學生力量素質(zhì),為引體向上的學練提供力量基礎。
(二)游戲“激”情
借用游戲主題來點燃學生的學練情趣,比如奪棒(見圖1)、“繩”命爬廊(見圖2)、“單杠懸垂計時或單杠雙手交替移行”(見圖3)。
圖1
圖2
圖3
(三)誘導“奠”基
當學生具有引體向上所需的基本力量后,采用降低難度的斜身引體(見圖4)、仰臥引體(見圖5)、掛杠引體(見圖6)等誘導性練習方式體驗用力引體靠杠的感覺,為進一步學練引體向上奠定基礎。
(四)技能“漸”成
當學生輕松完成斜身、仰臥和掛杠引體動作時,就可進入下面的練習流程:
圖4
圖5
圖6
1. 正握引體向上
練習方法:直臂正握杠,腳稍蹬地或凳,屈臂上拉至下頜過杠后,保持動作2~3秒放下,再接著做(見圖7)。
圖7
2. 助力引體向上
練習方法:三人(兩人)一組,練習者握杠后,另兩人(一人)用雙手抱著練習者膝關節(jié)處,或用繩托住練習者的腳,在練習者上拉時,適當予以助力(見圖8)。3. 擺動引體向上
圖8
圖9
練習方法:握杠后,兩腿稍屈膝前后擺動,借助前擺力量,髖部迅速制動的同時,屈肘用力上拉,完成引體向上動作(見圖9)。
4.手腳并用爬桿或繩
練習方法:
兩手一上一下握桿(繩),屈腿雙腳夾桿(繩),然后雙手交替向上握抓繩(桿)拉引身體,同時屈腿夾桿(繩)助其身體上移直至頂端(見圖10)。
圖10
(一)由于長時間、多重復式的靜力性懸垂計時練習,很可能造成練習者血液循環(huán)不暢、憋氣,容易引起血壓升高等不良生理現(xiàn)象,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二)教師在組織學練的過程中,應考慮所選用的方法要與學生已有的體能和技能儲備相匹配,并巧妙激發(fā)與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練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引體向上的練習方法存在著一定的可替代性,筆者所采用的學練方法不見得在其他學校都能實用,建議圍繞本校學生的學練實際來嘗試其他一些練習方式。
(四)人的體能和運動技能不僅僅與其后天練習和發(fā)展有關,還與其先天遺傳有著極大的關系。因此在學練時,應遵循因材施教和區(qū)別對待的教育教學原則。
(五)在學練過程中要認真做好準備活動,加強保護與幫助,避免損傷呈現(xiàn);要掌握與肩同寬的握杠寬度和正確的上引吸氣、下放呼氣的方法。
國標項目:提供基本教法 實施有效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