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一道地理高考題的品讀和教學啟示

      2014-05-30 11:13:36葉良煊
      課程教育研究 2014年9期
      關鍵詞:轉變

      葉良煊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9-0173-01

      2013年6月,筆者有幸參加了全國高考福建省自主命題文綜卷地理學科的評卷工作。本文以2013年福建高考文綜卷中的一道地理題目為例,品讀試題,歸納考生答題中的常見錯誤,并對考生的答題情況進行定性分析。以此為基礎,談談高考總復習中如何實現(xiàn)有效教學、高效復習。

      一、試題品讀和答題定性分析

      (一)高考試題品讀

      (2013年福建省高考文綜卷)37. 下列是某中學為“重走古絲綢之路”夏令營活動所搜集的材料。據此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圖12示意考察區(qū)域的地理環(huán)境。

      材料二 M、N城均為歷史文化名城?!顿Y治通鑒》稱 M 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閭閻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N 城設立經濟特區(qū)(范圍包括 N 城及其西部口岸)。

      圖12

      (3)簡析從“絲綢之路”到“亞歐陸橋”交通運輸方式轉變的原因。(10分)

      【參考答案】(3)經濟發(fā)展,運輸需求量增大;科技的進步;地域廣,運距長;鐵路運輸運量大、連續(xù)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

      【思維路徑】區(qū)域地理綜合題的基本命題思路是:區(qū)域定位;描述地理要素的分布、特征、變化;解析成因、規(guī)律、聯(lián)系;探討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

      第(3)題要求簡要分析交通運輸方式轉變的原因。交通運輸方式的發(fā)展變化與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密不可分。不同的交通運輸方式具有各自的優(yōu)勢和不足,選擇一種交通運輸方式往往與這種方式的優(yōu)勢密切相關。解題過程中需注意:根據圖12中的經緯網、沙漠、區(qū)域輪廓、國界線等信息,確定該考察區(qū)域應該是中國西北地區(qū),題中的“絲綢之路”指的是陸上絲綢之路,而非海上絲綢之路,故該交通運輸方式應該是“人挑、畜駝”。而“亞歐陸橋”應該指東起中國連云港,西至荷蘭鹿特丹的鐵路運輸。

      【品味立意】知識是能力立意的基礎,而能力立意不是直接考查知識,它關注的是知識的獲取過程,即由分析得出的地理結論。本題考查了基本的讀圖、析圖能力,考生根據圖中的經緯網和圖例信息確定地理位置是中國西北地區(qū)。當然,地理區(qū)域僅僅是為案例提供背景或者素材,設問則立足于地理事物、地理現(xiàn)象的空間分布、發(fā)展變化、成因分析、規(guī)律總結等地理學科的核心問題。本質上是要求考生推導地理規(guī)律、地理原理,歸納區(qū)域特征。宗旨在于考查知識遷移應用的能力,獲取和解析圖表信息的能力,以及“描述和闡釋事物”的綜合分析能力。

      (二)考生答題定性分析

      總體而言,考生解題時得分點集中在“經濟發(fā)展,運輸需求量增大”和“科技的進步”這兩方面,而鐵路運輸?shù)奶攸c失分嚴重。那么具體來說,考生答題中常見的問題歸納如下:

      1.地理概念理解錯誤。交通運輸方式與交通運輸工具混淆,如:火車運量大;“口岸”等同于“海港”,如沿岸洋流……。

      2.地理空間定位錯誤。將圖示區(qū)域判斷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3.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不足。地理空間定位最基本的信息依據是經緯網,部分考生習慣性認為圖中陰影部分是海洋。這點也體現(xiàn)了學生基礎知識的欠缺,若該區(qū)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那么海陸位置也不符實際情況。再者,我國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也不會出現(xiàn)這么大面積的沙漠。

      4.審題不清。交通運輸方式轉變的原因答成亞歐陸橋建成的意義,如:擴大了運輸量;有利于促進經濟的發(fā)展等答案。

      5.語言表述不夠準確。如:亞歐陸橋的時間快;鐵路運輸便捷,還是要答“鐵路運輸快捷”,便捷側重方便,而快捷側重速度快。

      6.沒能緊扣題目關鍵詞“轉變”這一動態(tài)過程詞,回答成靜態(tài)的。如:經濟水平高;科技水平高。

      7.答題不規(guī)范。組織答案沒有分點分步,只是簡單羅列和堆砌。

      二、有效教學和高效復習建議

      (一)地理基本概念的理解

      近些年來地理高考越來越重視對地理基本概念的考查。了解地理原理、分析地理特征、總結地理規(guī)律等都需要以掌握地理概念為前提。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整理地理概念。對于不能理解的概念及時反饋給教師,教師再給與解析,并選編適當相應練習,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對于學生容易混淆的相似、相近的地理概念,教師幫助學生歸納。如:交通運輸方式和交通運輸工具;沙漠和荒漠化;冷鋒和冷氣團;環(huán)境問題、生態(tài)破壞、環(huán)境污染等等。

      (二)記憶能力的培養(yǎng)

      有高考方面的專家曾提出:高考就是記憶。筆者深表贊同,學習不提倡死記硬背。但記憶能力應該是學科能力的基礎,沒有良好的記憶就談不上知識的遷移和應用。

      第一,高考總復習過程中,教師應該明確指出需要記憶的知識,并對主干知識進行強調。人的記憶有兩個層次,一是對基礎知識的記憶,二是對思維過程的記憶。學生掌握了基礎知識,將其吸收并內化后,學生對知識的分析、運用過程才能順利實現(xiàn)。

      第二,教師要幫助學生歸納總結基礎知識,并盡量構建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整合知識建立思維導圖,形成知識網絡機構。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能力,促進學生高效記憶。

      (三)應試能力的訓練

      筆者認為,應試能力也應該是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素質教育不應摒棄應試能力。那么,應試能力應該從審題能力、知識遷移能力、答題技巧等方面給予學生指導和訓練。

      第一,地理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審題過程應該包含兩個步驟。第一步提取題目設問的“中心問題”,比如上題的“中心問題”的交通運輸方式轉變的原因。第二步找出題目中的“設問動詞”、“限定語”、“關鍵詞”等并做上標記。比如上題的“設問動詞”是簡析,轉變是“關鍵詞”。

      第二,根據地理新課程標準和當年高考的考試說明,確定知識考查范圍,并且根據主干知識,教師幫助學生建立思維模型。再通過具體區(qū)域的應用分析,理清答題思路。

      第三,答題小技巧。為防止答案要點遺落,建議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第一步先在試卷上簡單羅列答案要點。第二步組織詳細答案,在答題卷相應區(qū)域內分點分步、規(guī)范答題。考前復習訓練時,教師要鼓勵學生盡量多答,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全面性。

      猜你喜歡
      轉變
      淺析初中英語教育中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
      構建小學高效課堂的點滴思考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7:04:08
      現(xiàn)代人類遷移與信息、文化流動的雙向不對稱現(xiàn)象
      新聞愛好者(2016年9期)2016-11-15 19:44:22
      二郎神形象轉變之我見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1:37:12
      淺談問題學生的轉化
      論藝術院校體育教學觀念的轉變
      體育時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52:08
      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管理模式轉變分析
      經營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8:06:21
      淺析我國對外貿易的轉變及對策
      經營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7:42:53
      適應生態(tài)文明建設要求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研究
      試論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研究
      永川市| 桑植县| 邻水| 怀宁县| 界首市| 佳木斯市| 沁源县| 白山市| 巴青县| 阿城市| 扶沟县| 德令哈市| 竹溪县| 临武县| 怀仁县| 赣州市| 阿拉善盟| 汤原县| 调兵山市| 广宗县| 罗田县| 保亭| 连云港市| 衡水市| 开封县| 邵阳县| 鹰潭市| 施甸县| 浏阳市| 荣昌县| 恩施市| 廊坊市| 双桥区| 潢川县| 灵台县| 育儿| 鄄城县| 巴彦淖尔市| 巴中市| 湖口县| 仙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