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要對學生進行早期的語文閱讀訓練,還要讓學生通過對圖畫的理解,加強語文學習。
關鍵詞:小學;語文;興趣
小學語文教學是學生生涯中最基礎的,一個人的母語是從小培養(yǎng)的。一個人的語文素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長期浸然而從內心彰顯出來的,就像是一只經過蛻變而成蝶的蠶蛹。如何從小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至今仍是教師苦苦追尋的一個重要課題。
經過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經驗,我有幾點感觸提出來供大家參考和指證:
一、對學生進行早期的語文閱讀訓練
教育孩子不能一味地讓他們置身于題海中,去尋找自己的興趣,別說是孩子,就是成年人一直去做某一件事也會煩悶。多方面引導孩子讀書。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思想單純,記憶力好,讓他們多背一些經典的詩歌等。并讓學生模仿一些優(yōu)秀的兒歌去仿寫一番,挑出寫得好的兒歌在作文課上誦讀。給孩子一些成就感和榮譽感,讓他們對寫作的興趣更加高漲。如在學生學習了一些兒歌后,我讓學生去寫,有的學生寫得非常好,很有自己的特點。更有孩子將小動物之間的活動描寫得惟妙惟肖。讓學生從讀到寫,再從寫到讀到評,加強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更廣闊的認知境界。
二、讓學生通過對圖畫的理解,加強語文學習
皮亞杰認為兒童在與周圍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建構起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從而使自身認知結構得到發(fā)展。也就是說,孩子是需要培養(yǎng)的。而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多以直觀物為主,讓孩子通過圖畫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和所見所聞及所想。孩子對顏色艷麗的畫面有直接的好感,利用他們的心理特點,多培養(yǎng)他們對語言錘煉。這就是語文新課標中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的要求。同時,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讓他們在課堂上同桌之間互相對說,激勵孩子的合作和競爭意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斷培養(yǎng)孩子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和愛好,促進他們對祖國文化精華的學習,培養(yǎng)他們對祖國文化的傳統(tǒng)觀念。是新課標中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指導原則。
參考文獻:
何華.小學語文興趣教學法淺談[J].學苑,2012(5).
作者簡介:喬建華,女,本科學歷,生于1984年,研究方向:語文教育,就職于河南省清豐縣城關鎮(zhèn)程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