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丹君
摘 要:多媒體課件在語文教學中應用,能夠達到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催化、注意力的吸引、情感的激發(fā)、理解能力的提高、學習潛能的挖掘、教學重難點的突破、課堂容量的增加、教學質量的提高等多方面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多媒體課件 語文教學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117(2014)10-0151-01
語文學科不僅具有智育特點,更具有濃郁的美育特點,語文課本上那具有震撼力的課文,語文教師很難利用傳統(tǒng)教學手段窮盡其美感。而多媒體課件的出現,給語文教學注入新的活力,給語文這門古老的學科注入新的血液,使語文的生命力更加旺盛。多媒體課件能展現出鮮艷的色彩、優(yōu)美的音樂、逼真的形態(tài),可以讓學生的思維活躍,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還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把語文教學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效率。如果說語文課堂教學是一朵綻放的花蕾,那么課件教學就是一片錦上添花的綠葉,二者相得益彰,互為一體,能更好地提高語文的教學質量。語文教師應該因課制宜,因需所取,勇于進取,不斷探索,努力讓多媒體課件折射出多彩的光芒,使語文課堂教學這朵鮮花開得更加絢麗多彩。
1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孔子說:“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苯逃覟跎晁够f:“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苯處熑绾卧趯W生學習之前使用一些激勵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被教師吸引,從而能主動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毫無疑問,多媒體課件的激趣之功顯而易見。多媒體課件以其豐富而動感的畫面、美妙的音樂、逼真的形象,使學生的感官被激活了,注意力被吸引了。課堂學習氣氛濃厚,學習氛圍輕松,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自然而然地被調動起來了。例如,教師在教學《除三害》這個故事時,可在引題時出示很多故事的圖片,讓學生猜猜故事的題目,如《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木蘭從軍》《包公審石頭》……一張張美麗的圖片伴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立刻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多媒體課件圖文、聲形并茂,營造出了一個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有了強烈的求知欲望,能積極主動地把興趣、注意力投入到學習中。
2 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文章不是無情物”,要使學生感知作者的感情,首先要讓學生動情、入情。怎樣才能讓學生動情、入情呢?“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學生的情感被激發(fā),那么智慧之門也會隨之打開,使其在情感中產生“樂學”的愉悅感,最終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例如,一教師制作的《飛奪瀘定橋》課件,重點截取紅軍不顧饑餓疲勞,點起火把,冒雨和敵人賽跑的場面,目的就是讓學生體會紅軍戰(zhàn)士英勇頑強、不畏艱難的精神,令人動情、入情。運用課件播放與課文意境有關的音樂或圖像資料,可以將學生迅速引入課文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之中去。學生融入情境,就能更有味地讀書,進而讀書入情,讀書悟理。
3 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語文教學中合理地運用多媒體課件,對于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突破教學重點和突破教學難點有事半功倍之效果。多媒體課件猶如一座架設在學生和語文教材之間的不可替代的橋梁,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例如,在《詹天佑》一課中,學生對“人”字形鐵路在理解上可能有困難,某教師就制作了一個“人”字形路線的動畫演示,形象直觀地展示課文重點;對于“中部鑿井法”的理解,教師也可以用動畫演示,再現四個面同時施工的場面。又如,學習《中國石拱橋》一文時,學生很難理解“橋面由28道拱圈拼成”,因此教師設計28道拱圈的動畫,用圖像符號演示出來,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趙州橋”結構堅固的特點,加深對“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的認識。在學生學和教師教的過程中,利用課件的演示功能,可使許多現實生活中抽象的原理或問題,以及一些不可能或不易觀察的現象生動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以達到簡化問題、明白道理、促進個體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充分發(fā)展的作用。
4 增加課堂容量,提高教學質量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能恰如其分地運用多媒體課件,不僅擴大了知識的容量,而且激活了語文課堂,優(yōu)化了課堂結構,降低了教學的難度。例如,一教師在給學生上文言文翻譯課時,先向學生介紹文言句子翻譯的要求,然后把一些常見的句子形式結合例句一一展示給學生,再分類出題,讓學生在課堂內完成作業(yè),利用課件及時反饋。這樣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教師心中有數了,那么,在今后的教學中就可以有的放矢,避免了反復低效的練習。
總之,正確合理運用多媒體課件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素質教育服務。多媒體課件不但讓語文知識得以更快、更多、更全地展示并傳遞給學生,讓學生更易接受,而且使原本就充滿著美感、情感的語文教學錦上添花!
(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qū)桐嶼街道共和小學,浙江 臺州 318053)
參考文獻:
[1]林小蘋.課件與語文教學[J].珠海:珠海出版社,2005.
[2]周雪峰.淺談網絡信息技術在寫作教學中的運用.中學語文教學[J].江西教育,2003(1).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4]倪文錦.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陳華.課件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教育評論[M].江蘇:蘇州大學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