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偉
摘 要: 有效課堂是指教師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既定教學目標而在教學實踐中用有效的教學手段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這樣的課堂就是有效課堂。教學質量有無提高,并不是看教師的教學任務是否完成,灌輸學生多少知識,而是課堂教學后學生學習到了多少,對所學知識掌握了多少。否則即便教師講得口干舌燥、筋疲力盡,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將十分低下。那么怎樣才能構建高中物理有效課堂,讓教師輕松教學,學生有效學習呢?作者在具體的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中總結了心得體會。
關鍵詞: 高中物理教學 有效課堂 教學思考
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對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實驗素養(yǎng)要求很高,讓學生在有趣的科學探究中學習知識,掌握更多的學習研究方法,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對于高中學生來講,他們已經有一定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教師應該在這一優(yōu)勢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有效學習知識的方法,以便達到科學訓練與有效引導的目的。
一、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現狀
(一)未尊重個體差異、導致教與學脫節(jié)嚴重。
由于學生之間具有明顯的個體差異,尖子生與后進生在學習時難以做到同步。當教師為了給后進生補習功課而將某些知識進行重復講解時,那些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往往覺得很煩躁,不愿聽課,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倘若教師不考慮成績較差的學生的情況,而只考慮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講課進度較快,也不復習舊知識,那么后進生就會覺得跟不上節(jié)奏,越聽越糊涂,在課堂上昏昏欲睡。這種教與學脫節(jié)的現象不利于有效課堂的構建。
(二)部分教師不適應新課程教學理念,沒有尋找到與新課程相匹配的教學手段。
新課程標準實施后,一些教師沒有尋找到與新課程相匹配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為了體現新課程理念,每一節(jié)課都是探究、合作、創(chuàng)新,使得學生的基礎不扎實,課堂表面熱鬧,其實效果并不好。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一是教師在課前沒充分備課,備課不僅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二是教師的理念不到位,總認為探究、合作式教學會耽誤時間,不如講授式來得過癮,只顧自己講得痛快,不管學生是否理解;三是教師的教學方法太單一,無法全方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這些都可能導致教學質量降低。
(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差,對知識理解不到位。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部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較差,主要表現為:在實驗課堂上從來不主動參與實驗討論,也從來不主動進行實驗操作。教師點名要求學生講述實驗原理時,學生回答的聲音非常小。要求學生上來演示某個實驗時,部分學生也是扭扭捏捏,教師為了節(jié)省課堂的45分鐘,往往就自己操作實驗,將實驗結果公布出來,最后導致學生對實驗中的知識理解不到位。還有一些學生思想懶惰,不愿意自己思考,總希望老師講得清清楚楚,自己認為聽得明明白白,其實是思想懶惰的具體表現,長此以往就喪失了自己獨立分析判斷問題的能力。
二、構建高中物理有效課堂的幾點思考
(一)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
學生之間由于興趣愛好、個性特征、知識能力等的差異,在理解能力、對知識的接受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那么教師就應該針對學生存在的這種差異性,尋找出適合不同學生的教學方法,所謂因材施教。
(二)學生成為課堂主體,鼓勵學生合作學習。
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教師主導整個課堂,學生在課堂上發(fā)揮的作用很小,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在枯燥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缺乏濃厚的學習興趣。殊不知高中學生各方面都已經發(fā)育成熟,他們有著自己的獨立思想意識,管得越緊,他們的叛逆心理就越強,最終不但無法構建有效課堂,還不利于學生良好性格的培養(yǎng)。新課標明確指出,要將課堂交給學生,鼓勵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知識,這樣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還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例如:在“描述速度變化的快慢——加速度”這節(jié)課上,我用“摩托車和飛機賽跑”的視頻引課,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討論,給每個學生機會分析問題。分組討論中老師可以加入其中,幫助學習程度差的學生一起分析,讓這些學生也能融入其中,給學習程度好的學生展示的平臺,讓他們自己總結。這樣一節(jié)課就活了起來,每個人都動了起來,教學效果自然很好。
(三)在課堂上多讓學生動手實踐,提高學習興趣。
物理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只有將物理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才能讓物理這門學科體現出其內在價值。學生在課堂上要多實踐,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并鼓勵學生不斷研究出現在生活中的各種物理原理,例如,研究生活中的新型家電、煮飯用的炊具運作原理等,將生活與課堂緊密聯系起來,不僅能夠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打破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學習枯燥無味的不良現象。例如,在教學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影響因素一實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教室里進行小型拔河比賽,一組學生穿上滑冰鞋,一組學生隨意穿鞋,兩組學生勝負可想而知。再讓學生根據結果探討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有哪些,最后通過課堂實驗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取新知識,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在落實方面。
1.課前學、教后練。要構建有效課堂,學生就需要在課前對當天所學習的知識進行預習,將知識進行歸納。如果在預習過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標記,待教師在講課時,就重點學習這部分知識。在課后,要針對當堂所學的知識內容進行習題鞏固,在做習題前,現將這些知識復習一遍,加深印象,在做題時才得心應手,學生只有長期養(yǎng)成課前學、課后練的習慣,才能夠達到“集小流而成江?!钡男Ч?。
2.有效的課堂例題講解必不可少。在整個物理課堂上,不是只有課件、故事、活動實踐、學習興趣、實驗探究等就是完美的課堂。學生雖然需要通過這些手段提高學習知識的能力,但是也要通過練題將課堂知識進行消化,習題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謹慎性和邏輯思維能力。所以教師還應該在高中物理課堂上為學生講述一些涉及的知識點較廣泛,內容較全面的課堂習題。學生往往出現這樣的情況:一道習題在這篇練習中出現了,解正確了,在另外一篇練習中卻解錯了,這都是沒有真正理解題目的考查目的,缺乏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不能將知識靈活運用。為了培養(yǎng)學生嚴謹、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還需要教師在講解習題的過程中多做示范,正確引導,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3.在課堂中教學中,教學手段有很多,導學式教學法是真正能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會學生如何獲取新知識的一種學習方法。教師要可以精心設計導學案,讓學生自己學,讓孩子自己去探尋獲取新知識的快感,而老師則一定要設計好教學環(huán)節(jié),做好總結工作,這樣就能實現有效的物理課堂。
(五)凸顯實驗教學。
學習物理最重要的就是實驗,但是在考試時總是能發(fā)現只要涉及實驗的內容,正確率就相當低,甚至部分學生根本不知道實驗目的是什么,所答非所問的情況時有發(fā)生。那么教師就應該針對學生的這一特征,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實驗教學條件,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學習知識,盡量凸顯學生在實驗中的主體性,自己動手、自己思考,不斷向想學、善學、易學、樂學的方向發(fā)展。物理是一門實驗學科,教師應該盡可能通過實驗進行課堂教學,引導學生養(yǎng)成科學的分析問題的方法,通過實驗驗證和探究所學到知識。在實驗的演示過程中,教師就應該鼓勵每位學生都投入到實驗中,讓學生從實驗中獲取更多的知識。從實驗中了解到書本上理論知識的含義,而不是靠講述達到讓學生理解的目的。
三、結語
學校的主體是學生,課堂的主體也是學生,學生只有在課堂上掌握到較多的科學知識,才能夠充分發(fā)揮主體性。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學模式發(fā)生了變化,那么教師就應該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工作中不斷摸索,尋找出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和適合學生的教學手段,達到構建新型有效課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開國.“再備課”構建高中物理有效課堂——以“電動勢”一節(jié)的教學為例[J].新課程導學,2013(2).
[2]淺析高中物理有效課堂教學——基于新課程背景下的實踐與思考[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18).
[3]小蘭,王婧.淺議新課程理念下物理有效課堂教學設計——以“動量定理”為例[J].物理教學探討,2009(10).
[4]馮振.“情”“理”結合共建高效物理課堂——淺談建立高中物理有效課堂的條件[J].新課程.中學,2009(12).
[5]鄭和偉.高中物理有效課堂的教學方法初探[J].中學理科園地,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