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海峰
摘 要:在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上,美術課往往不被學生重視,很多學校也不開設美術課,或者是占用美術課的時間,但是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美術欣賞課也越來越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只有提高了學生的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才能夠激發(fā)學生在藝術上的創(chuàng)造力。因此,美術教師需要轉變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提高美術教學的情趣。
關鍵詞:初中美術;欣賞教學;策略
在美術教學中,欣賞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隨著欣賞教學的深入,在很多學校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而美術教師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與欣賞水平,逐步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就應該不斷轉換教學策略,改變教學方法,突出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不斷提高初中學生的欣賞水平。
一、情感教學,引發(fā)共鳴
初中美術教師應該把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作為美術教學的主要任務,同時也能夠通過學生的情感共鳴檢驗學生是否已經(jīng)進入了美術欣賞的狀態(tài)之中。教師在教學中,首先需要把握好教學內容中所蘊含的意義及情感特征,深入地挖掘教學內容,通過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把學生引入教學內容的氛圍中,引發(fā)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例如,中國最著名的便是山水畫,教師就需要從山水作品的意境入手,通過引用古詩詞進行解釋,描繪出山水畫的靈魂與意境,就能夠讓學生深深地陷入山水畫的意境之中,引發(fā)學生的審美情趣。教師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把情感教學放在美術欣賞教學的重要位置,真正地落實到每節(jié)課之中,才能夠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欣賞的審美情趣。
二、興趣引導,投其所好
通過大量的研究表明,當學習內容與自己的喜好或目的有關時,學習者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并且具有強烈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所以,美術教師在美術欣賞教學中,也需要充分地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根據(jù)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初中生樂于追求時尚文化,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在教學內容中適當?shù)卮┎逡恍r尚元素,并給予正確的引導,極易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活躍。例如,在講解中國古代的服裝發(fā)展時,就可以把旗袍作為切入點,巧妙地穿插進入范冰冰在紅毯上所穿的不同風格的旗袍,并給學生播放相關的圖片、視頻,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迅速被點燃,連一些平時不善發(fā)言的學生,也能夠融入討論中。最后,教師只需要做出一些總結,便能夠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營造氛圍,培養(yǎng)習慣
美術欣賞教學的目的并不僅僅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與審美能力,也需要讓學生積累藝術欣賞的經(jīng)驗,養(yǎng)成欣賞的習慣。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過渡時期,這一時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教師如果能夠營造出一些美術欣賞的氛圍,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接受美術欣賞的熏陶,就能夠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欣賞的習慣。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師的墻壁上掛一些美術作品讓學生欣賞;在學校的走廊上掛一個美術作品展板;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或者描繪出一些作品,并定期組織討論,就能夠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到很多美術欣賞相關的專業(yè)詞匯,也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到我國博大精深的藝術。
綜上所述,美術欣賞教學應該擺脫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上不斷地進行創(chuàng)新,美術教師也需要加強自我修養(yǎng),與時俱進,在教學中融入學生感興趣的元素,努力地開展多種教學形式,就一定能夠不斷提高美術欣賞教學的品質。
參考文獻:
[1]肖平.欣賞教學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現(xiàn)狀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2(01).
[2]陳偉.初中美術欣賞教學策略探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2(04).
[3]賀鵑.課程改革下的初中美術欣賞教學實踐[J].藝海,2012(04).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