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超
摘?要:本文在分析技校學生掌握機械制圖理論和技能必要性的基礎上,探討了如何培養(yǎng)技校學生的讀圖制圖能力。
關鍵詞:機械制圖?教學改革?能力培養(yǎng)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發(fā)展,技工學校傳統(tǒng)課程都面臨著調整、充實、更新的問題。機械制圖課課時較少,為了能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的要求,我們需要針對現(xiàn)實情況,對機械制圖課教學進行改革,從而在較少的學時內,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空間解析能力、圖像圖解能力和畫圖能力的目的,為其今后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和進行終身學習創(chuàng)造必要條件。
近幾年來,筆者通過調查、座談和訪問,以及查閱學生設計的圖樣,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普遍存在一些問題。究其原因,既有學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師教學中的一些問題。筆者在總結自己多年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對機械制圖課教學進行了改革。
一、改變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造成學生課上不能集中精力聽講,思想容易開小差,且極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筆者的幾次調查中,學生都反映:上課是被動聽課,希望老師把課堂上呆板、沉悶的氣氛打破,多讓他們動嘴、動手、動腦。
為此,筆者根據不同的章節(jié)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如講授與自學、討論結合,講授與直觀教學結合,講授和提問結合,講授與練習結合等。這樣既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又調動了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與此同時,筆者還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發(fā)揮錄像、幻燈、投影、計算機以及活動掛圖的優(yōu)勢,進行直觀教學,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由厭學變成愛學,枯燥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有趣。
二、教學內容有詳有略、前后貫通
教師要讓學生牢固掌握好基礎知識部分,培養(yǎng)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分析能力,為下一步制圖夯實基礎。所以教師要詳細講解基礎內容,把教學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上,同時對每一章節(jié)內容的講授力求做到有詳有略、前后貫通、重點突出。
三、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空間想象能力就是根據二維的平面圖形想象出三維形體的形狀,這是初學制圖的一道難關。筆者采用了先講點、線、面和基本形體投影內容的順序。但即便這樣講課,內容依然比較枯燥、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所以筆者在講基本形體的投影時,如平面體(棱柱、棱錐、棱臺)和曲面體(圓柱、圓錐、圓臺)的投影,就借助一些模型,通過圖物對照,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筆者根據物體畫出投影圖之后,隨即移開物體,讓學生從所畫的圖想象原來物體的形狀,看是否相符,這樣由淺入深地反復通過由物畫圖和由圖想物的實踐,逐步加深學生對三維圖形的理解。之后,筆者逐步減少使用模型,直到學生可以完全依賴自己的空間想象能力,想象出圖樣。采用這種方法教學,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加強基本功訓練
制圖課的基本要求是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和繪圖能力,要求學生有很強的空間想象力,這需要經歷一個培養(yǎng)過程。繪圖能力,就是要求學生能快速準確地用圖樣來表達自己的構思,圖樣中有線條、文字說明、尺寸標注(數字)、字母等。要想清楚、工整地畫好圖,畫線型、線條的基本功就要過硬;繪圖文字要求寫成仿宋體,能寫出一手好字的學生不多,這就要求學生多練習,多練就能寫得好;尺寸標注要清楚。為此,筆者就從上畫法幾何課開始,每周都讓學生練寫一張(十六開大?。┓滤巫?、數字、字母,學生的進步很大。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毅力、耐性,又練了基本功,為下一步繪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提升了繪圖速度。
在加強基本功訓練的過程中,筆者突出一個“嚴”字,即對圖的質量提出嚴格要求,并對學生制圖作業(yè)提出如下十條要求:按時完成作業(yè);圖樣、圖框的規(guī)格和標題欄的填寫必須正確;圖面整潔干凈;圖樣整體美觀,圖面布置合理;線型應用正確,區(qū)別明顯;線條光滑流暢;圖例符號標注正確;圖中漢字、數字一律寫仿宋字,美觀好看;尺寸標注正確;圖面內容完整。對不符合要求的圖,筆者要求學生重畫,直到符合要求為止。這種嚴格的要求,可以使學生養(yǎng)成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和習慣,力求使自己達到制圖的標準。
五、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
制圖不是脫離實際僅靠想象就能完成的,因此教師必須帶學生實地參觀,并進行相應的實習。通過實踐,開拓學生視野,為學生掌握知識提供條件。
六、加強計算機應用技能的培養(yǎng)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在堅持要求學生練好內功(手工繪圖)的同時,更要注重對其計算機應用技能的培養(yǎng)。教師應有重點地講解有關計算機輔助設計方面的內容,加強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應用計算機進行圖形的初步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