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冠懷?陳逸璇
摘 要:文章以建構主義、戴爾經驗之塔和行為主義理論作為課程設計的指導思想,依據(jù)崗位能力分段設計教學目標,將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和綜合項目作為教學內容,以行動導向作為教學方法,以學習檔案作為評價依據(jù),對職業(yè)學院工具軟件課程進行一體化教學設計和實施探討。
關鍵詞:建構主義 崗位能力 行動導向 學習檔案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fā)展的今天,計算機工具軟件教學在中高等院校和職業(yè)院校各專業(yè)都普遍開設,如電子商務和計算機類專業(yè)開設的Photoshop、Flash、Dreamweaver、Coreldraw、Illustrator,工業(yè)設計類專業(yè)開設的CAD等都屬于計算機工具軟件應用課程。
在職業(yè)院校中,由于培養(yǎng)目標的不同,除了要求學生掌握軟件的基礎操作技能外,一般還要求學生能夠熟練地操作工具軟件并解決實際問題。
一、課程設計指導思想
1.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認為,人的認識不是對客觀事實的被動的反映,而是主體以已有的知識經驗為依托所進行的主動建構的過程。
根據(jù)這一理論,我們在課程設計上,采用工學結合的方式設計教學情景和內容,教學任務選取工作過程中的典型任務作為教學內容;在教學方法上,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而不是以灌輸?shù)姆绞脚嘤枌W生的操作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戴爾經驗之塔
美國視聽教育家戴爾1946年寫了一本書《視聽教學法》,提出了“經驗之塔”的理論,認為經驗有的是由直接方式、有的是由間接方式得來的。各種經驗,大致可根據(jù)抽象程度,分為三大類(抽象、觀察和親身體驗)、十個層次,對知識的獲取程度以親身體驗最為深刻直接。
基于這樣的理論,我們在教學方法的選取上,采用行動導向的教學法,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在知識學習上采用問題學習法;在技能掌握和問題解決上采用任務教學法和項目教學法。
3.行為主義理論
行為主義認為人的學習過程就是刺激—反應的過程,這一理論曾經指導傳統(tǒng)的教學,但受到很多的批判甚至否定。但這一理論也有其正確的地方,在熟練掌握某種操作技能上有一定的理論參考價值。
職業(yè)院校對學生的操作技能不能僅僅停留在“會”的基礎上,而應該達到“熟練”的級別。所以對于那些要求學生能夠熟練操作的技能,如軟件基本工具的使用等,我們會在教學中提供多個類似任務,以“重復練習”的方式開始,致學生熟練掌握為止。
二、學習者分析
首先,職業(yè)院校部分學生在抽象思維上相對薄弱,自制力、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較弱,如果教師在課堂中不能讓學生“動起來”,他們就會出現(xiàn)玩手機、睡覺等常見的課堂紀律問題。其次,學生在解決問題、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上,對教師的依賴程度較大,需要教師更多的引導,但是在掌握操作技能方面與其他院校差距不大。
三、基于崗位能力的分段式課程目標設計
以就業(yè)為導向的職業(yè)院校,對開設的工具軟件課程目標的要求是,學生能夠應用該軟件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能夠達到某種崗位的要求。
但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我們設計了分段遞進式的課程目標。
1.知識和技能分段式目標
第一階段,在實踐中學習和消化知識。主要是掌握軟件的基本理論知識,如在Photoshop課程中的位圖、矢量圖和分辨率等相關概念。
第二階段,能夠用基礎知識和技能完成任務。這里的任務是一些為掌握某種軟件技能而設計的有針對性的小任務,如Photoshop課程中的簡單摳圖、調色等。
第三階段,能夠將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在各種場所、各種情況下使用。主要是基于情景的簡單項目,如使用Photoshop設計母親節(jié)海報。
第四階段,能解決復雜問題。這是課程的最終目標,也是崗位要求的目標,要求學生能夠根據(jù)具體工作情景,解決各種相對復雜的問題,如按照客戶要求和行業(yè)標準運用Photoshop等軟件制作客戶的結婚紀念相冊,并噴印出來。
2.職業(yè)素養(yǎng)目標
職業(yè)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包含在每一堂課中,如通過問題式學習培養(yǎng)學生信息檢索和信息處理的能力,利用小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的技能,通過開放式任務培訓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學生作品展示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等。
四、課程重難點分析
課程的重點就是課程的第四階段目標,即能夠應用工具軟件獨立解決問題。這個解決的問題,就是工作崗位中的實際問題。不同的專業(yè)崗位,雖然是同一軟件,但重點不同,如圖像處理員能夠應用Photoshop軟件完成客戶提出的各種圖片處理要求,重點是使用Photoshop軟件摳圖、調色;動畫師則是能夠根據(jù)文案應用使用Photoshop軟件繪制動畫場景,重點是使用Photoshop軟件繪圖、上色。
課程的難點則各有差異,要根據(jù)教學目標和課程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比如同樣是學習Photoshop軟件,對于電子商務專業(yè)的圖像處理員崗位,其難點而非重點有可能是使用畫筆工具繪制圖形,但如果是動漫專業(yè)的動畫師崗位,則不會成為其難點而應該是重點。
五、工學結合的課程內容設計
著名的“二八理論”告訴我們,在講授工具軟件時,我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軟件的所有功能都介紹給學生,而是應該根據(jù)教學目標進行內容設計。
在以就業(yè)為導向的職業(yè)教育中,課程內容除了要根據(jù)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外,還應該考慮課程所針對的崗位能力,選取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務作為基本教學內容,達到“能夠用基礎知識和技能完成任務”這一目標。將典型案例或實際工作任務中相對簡單的項目應用于教學實訓,以達到“能夠將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在各種場所、各種情況下使用”這一目標。將實際工作任務中相對復雜的項目應用于教學綜合實訓,模擬工作中的實際情景,以達到“能解決復雜問題”這一教學目標,同時通過模擬工作情景和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
六、行動導向的教法學法設計
工具軟件有知識和技能目標,所有課程在計算機實訓室開展,將理論知識融入到操作技能中去。
1.理論性知識目標采用問題教學法、探究式學習
根據(jù)階段教學目標,要求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消化知識。工具軟件所涉及的相關知識,統(tǒng)一以問題的方式提出,要求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解答并應用。如要讓學生掌握Photoshop軟件中位圖、矢量圖、像素等概念,可以提出如下問題:什么是位圖?什么是矢量圖?它們各有什么特點?Photoshop軟件處理的是矢量圖還是位圖?Photoshop軟件處理的圖片形式決定其應用于哪些領域?什么是像素?Photoshop中的圖片的像素在哪里修改(請說明并截圖)?
對于這些問題,如果老師通過講授的方式,職業(yè)院校學生基本上是聽完就忘記,但是如果我們讓學生自己通過搜索資料、動手實踐去解決,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生在回答這些問題的過程中,除了掌握相關的概念理論,同時也對工具軟件的相關功能有更深入的了解,甚至為解決這些理論性知識,學生還學會了軟件的部分操作。
2.操作性知識和基礎技能目標采用任務教學法
要求學生能夠應用工具軟件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完成任務,如使用魔術棒工具摳圖、利用通道摳圖等技能,采用任務教學法效果相對較優(yōu)。
工具軟件的基礎技能中的任務要求所有學生能夠獨立完成,同時通過學生自己講解操作步驟,達到掌握操作性知識的目標。而任務教學法能夠恰到好處地完成和檢驗這些目標。
常見的任務教學法步驟如下:教師提出任務—學生根據(jù)提供的素材和操作步驟完成任務,教師巡回指導—當任務完成后抽取部分學生演示并講解操作步驟,同時展示任務成果—教師總結評價。
3.綜合技能目標采用項目教學法
對于“能夠將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在各種場所、各種情況下使用”“能解決復雜問題”這兩個階段的教學目標,采用項目教學法比較恰當。理由是項目教學法通過模擬實際工作項目的流程,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能夠通過溝通合作并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
七、基于學習檔案的課程評價設計
在工具軟件教學過程中,由于任務的實施,會有較多課堂任務實施后的作品、工作頁、作品展示評分表;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會有小組評價表、自評表;在后期的項目教學過程中,會有項目成品及過程性文件。這些在學習過程中完成的資料,就是我們評價的對象,我們把這些對象稱為學習檔案。
學習檔案的建立給教學評價提供了豐富、可靠的依據(jù),是教學評價變得相對客觀;教學評價以過程性評價為主,注重學生技能形成過程的評價;教學評價全面、結構化、模塊化,學生自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知識評價和技能評價相結合。
八、小結
任何一個工具軟件課程的開設,都是為了讓學生使用工具軟件去解決實際問題,這是工具軟件課程開設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所以在進行工具軟件課程教學時,除了應該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基礎技能之外,還應該讓學生使用工具軟件去解決實際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課程教學時,以崗位能力為導向,以典型工作任務和案例作為教學內容,并且以實際工作案例或項目作為課程項目,靈活運用教學方法,讓學生充分掌握工具軟件這一工具,做到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tǒng)教學的理論基礎(一)[J].學科教育,1998(3).
[2]陳小明,謝冠懷,羅柏.基于行為導向的結構化教學評價體系設計與實施[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11).
(作者單位:廣東省機械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