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衛(wèi)
【摘要】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是物理教學的基礎。充分開發(fā)物理實驗功能,在實驗教學中進行創(chuàng)新教育,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追根求源探索知識上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創(chuàng)新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4-0129-01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展的不竭動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是教學過程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它與社會生活聯(lián)系緊密,以物質的結構、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其運動變化規(guī)律為研究對象,具有科學性、實用性、趣味性等特點。根據這些特點,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如何進行創(chuàng)新教育呢?
一、轉變教學觀念,樹立創(chuàng)新教育的實驗教學指導思想
物理實驗教學的目的,不僅是驗證原理,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已有的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質,激發(fā)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因此,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演示,學生觀看”的實驗教學方法。在實驗教學中,要求教師從學生的實際能力入手,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積極探求狀態(tài)。
二、充分利用物理趣味實驗,創(chuàng)設樂學情境,激發(fā)學生求知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學生對生動形象的物理實驗普遍懷有好奇心和神秘感,合適的實驗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而且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啟迪其思維定向探究。
例如我在熱傳遞知識的教學中,因為熱傳遞中的熱對流知識,學生理解起來較困難,因此針對此節(jié)知識在教學時,我專門設計了如下實驗:
取一個大玻璃缸,在缸里裝滿清水。再取一個墨水瓶,在墨水瓶里盛滿熱水,在熱水里滴幾滴紅墨水,然后用薄塑料膜把瓶口封住并放在大玻璃缸水底,用鋼針把墨水瓶口的塑料膜刺開一個洞。這時,我們可以看到瓶內的紅色熱水迅速向外擴散。一旦冒出瓶口后,就向上騰起,像一座噴發(fā)的火山,紅色“火焰”形成一朵蘑菇云,然后徐徐下落。
該實驗有趣、生動,好像水下在冒“火”,整個對流過程一目了然,可視性、趣味性極強,既達到了學生對知識的解疑,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這樣的教學實驗設計使教學信息具有新奇性,從而使學生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索動機和興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加強學生對實驗的參與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技能
心理學研究表明:初中學生喜動手、好參與。往往因為一點點的成功,會得到很大的滿足。根據這些特點,在教學中讓學生參與實驗并親手制作課外小實驗、小制作,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學習。各種物理實驗,從某種意義上說,都是一種特殊的、直觀的實踐,學生在動手完成各種小實驗、小制作過程中,思維異?;钴S,學習欲望高漲,參與意識增強,都迫切地希望進一步探索問題。通過實驗,學生學習到的物理知識就比較深刻、牢固。例如:自制電動機、測力計、潛望鏡、簡易望遠鏡、三棱鏡、電鈴、樓道電燈開關電路等。既能鍛煉學生的動手制作能力,又能培養(yǎng)動腦思考的習慣和動手創(chuàng)新的能力。又如“紙盒燒開水”、“小風輪”等小實驗、小制作,有很強的趣味性和知識性,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學生好奇、好問、好動、好學的心理特征。教師要鼓勵學生做好這些課外小實驗、小制作,這樣激發(fā)了學生動手實驗的興趣,同時也推動物理教學向前發(fā)展,是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的重要途徑。
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實驗熱情、創(chuàng)作靈感
在當今的許多實驗室中,題目是由教材定的,結論多是已知的,方案是教材或教師決定的,甚至步驟也在那些實驗冊中陳述得一清二楚。學生只是按部就班地操作、讀數和記錄。這和真正的解決實際問題的模式有很大的差距,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實驗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對實驗教學的內容進行動態(tài)處理,通過變換問題的結構、已知條件,變換提問角度和論證形式,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進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提示,使學生由被動做實驗變?yōu)橹鲃幼鲗嶒?,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1.從實驗器材入手,進行開放性實驗。列出的器材或多或少,讓學生自己選用并完成實驗。如給出干電池、學生電源、電鍵、導線、安培表、伏特表、靈敏電流計、變阻箱、定值電阻等器材,要求選用合適的器材,測定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這種做法更具有靈活性和探索性,能使學生全程投入,用腦思考,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
2.列出一定數量和類別的器材,要求學生充分發(fā)揮器材的作用,盡可能多做幾組實驗,寫出原理和步驟。例如在上面給出的器材中,學生就可以完成很多組實驗,包括測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測定導線的電阻率,改裝電表等。
3.采用多種實驗方法,活躍學生思維。教材中安排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都只有一種方法,從器材到實驗步驟及表格設計,教材都有一定的模式,這樣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教師可給出一個實驗題目,要求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和已有的器材,自己設計多種實驗方案,寫出實驗方法和步驟,并對每一種實驗方案和步驟進行總結和比較,這樣既能活躍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精神,又能使學生的應變能力、分析能力得到訓練和發(fā)揮。如“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中,課本介紹的是用打點計時器來完成這一實驗,如果要求學生用多種方法,學生會想到類似的方法,用電火花計時器也能完成這個實驗。學生這種主動地提出見解然后用實驗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創(chuàng)造性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
五、建立實驗教學評價中的意識創(chuàng)新
在以往的教學評價當中,往往是以學生的一次次考試的成績來評價每一個學生,在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這個評價方法自然也應該有所改進,而實驗教學的評價似乎成了其中的重點。新的評價觀點應該重視學生在實驗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際操作時就應該努力避免死板、缺乏創(chuàng)造力的觀點,這也是所有物理教師努力的方向之一。
總之,創(chuàng)新教育能使學生學會學習,開發(fā)智力提高素質,增加了鍛煉的機會,增強了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能力。而其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具體實施,也會給我們培養(yǎng)大量的適應現代化社會需要的人才提供一個可行的方式方法。